北朝求生实录-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lt;/Pgt;
高伯逸了个“二分法”,高洋顿时大感兴趣。lt;/Pgt;
lt;/Pgt;
这正是进亦可退亦可的老成谋国之言。lt;/Pgt;
lt;/Pgt;
“阎姬此人乃是一介妇人,不能出谋划策,亦不能肩挑手提。无论是宇文泰也好,宇文护也好,对此其实都并不上心。至少没必要这样弄得大张旗鼓。”lt;/Pgt;
lt;/Pgt;
高伯逸得言之凿凿,由不得高洋不信,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西魏要这么样一个老婆婆,也并没有什么卵用啊!lt;/Pgt;
lt;/Pgt;
“那你觉得他们到底想做什么?”lt;/Pgt;
lt;/Pgt;
“此举不过是魏国试探我们的虚实罢了。若是陛下在这件事上忍让,魏国将会勾结突厥,直接从并州(晋阳)和洛州(洛阳)两个方向对我们进行夹击。lt;/Pgt;
lt;/Pgt;
若是我们严词拒绝,他们则是会以为我们不惜一战,暂时不会动弹。lt;/Pgt;
lt;/Pgt;
此乃投石问路之计也!”lt;/Pgt;
lt;/Pgt;
原来这么的一件事,也有如此多的名堂。高洋经高伯逸点拨,瞬间恍然大悟。lt;/Pgt;
lt;/Pgt;
“宇文泰居然是打着这样的心思?难怪了。”lt;/Pgt;
lt;/Pgt;
高洋刚刚完,高伯逸随即凑过去在对方耳边轻声道:“陛下,魏国不少饶家眷都陷在并州,为何只问宇文护的母亲,这点你可想过么?”lt;/Pgt;
lt;/Pgt;
“你是……”lt;/Pgt;
lt;/Pgt;
“没错,我猜测宇文泰已经不能理政,是由他侄儿宇文护在办事,操持大局。lt;/Pgt;
lt;/Pgt;
既然是为了公事,那么顺便实现一下自己的私心,貌似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吧?lt;/Pgt;
lt;/Pgt;
能成,则母子团聚,不能,那么也无伤大雅。”lt;/Pgt;
lt;/Pgt;
高伯逸出了自己的猜测,他估计十有八九是这样。lt;/Pgt;
lt;/Pgt;
“是要早点把斛律羡调到幽州去镇守了。”高洋微微点头道,他对高伯逸的推断十分认同。lt;/Pgt;
lt;/Pgt;
突厥往年都是对北齐朝贡,但今年以来居然蠢蠢欲动,斛律金已经提过几次调兵去幽州了。lt;/Pgt;
lt;/Pgt;
“檄文我会让你爹来写的,这件事你做得很好!”lt;/Pgt;
lt;/Pgt;
高洋拍拍高伯逸的肩膀,十分欣慰的道。lt;/Pgt;
lt;/Pgt;
这个家伙,还真是给力,不枉自己跟老母对骂了一个时辰。lt;/Pgt;
lt;/Pgt;
“陛下,对于这件事,微臣有上中下三策。lt;/Pgt;
lt;/Pgt;
上策,宣称咱们十分同情宇文护和他母亲长期分离不得相见。lt;/Pgt;
lt;/Pgt;
不过要交饶话,必须拿弘农城来换。lt;/Pgt;
lt;/Pgt;
魏国肯定不愿意,但我们此举也恶心了宇文泰一把,让世人看到我们齐国是重孝道的。”lt;/Pgt;
lt;/Pgt;
一想起高洋几前才刚刚奸了嫂子元仲华,高伯逸就感觉自己刚才的话令人作呕。lt;/Pgt;
lt;/Pgt;
“那中策和下策呢?”lt;/Pgt;
lt;/Pgt;
高洋并未察觉出高伯逸的异样。lt;/Pgt;
lt;/Pgt;
“中策乃是在洛州幽州派重兵严阵以待,同时一口拒绝魏国的要求。lt;/Pgt;
lt;/Pgt;
下策嘛,派人护送阎姬回长安,半路上派人假扮山贼劫杀阎姬,将尸首送还魏国,激怒宇文护。lt;/Pgt;
lt;/Pgt;
一旦敌军主帅被激怒,那么后面会怎么样,就不用微臣继续往下了吧。”lt;/Pgt;
lt;/Pgt;
呀?lt;/Pgt;
lt;/Pgt;
看不出这子的计谋还真是够毒辣啊!lt;/Pgt;
lt;/Pgt;
高洋失望的摇摇头道:“下策好是好,可惜朕要开东河泊司,疏通运河,还要修三台,实在是没钱打这一仗,便宜宇文泰了。lt;/Pgt;
lt;/Pgt;
就按上策实行,这件事朕会交给杨愔去办的,你进谏有功,到时候赏赐少不了你的。”lt;/Pgt;
lt;/Pgt;
高伯逸矜持的将双手拢袖,微微抬起行礼,却并没有离开。lt;/Pgt;
lt;/Pgt;
“还有事?”lt;/Pgt;
lt;/Pgt;
“确实有事,微臣想问问陛下打算怎么处置永安王高浚。lt;/Pgt;
lt;/Pgt;
微臣有个处理方法,不知道陛下有没有兴趣听一听。”lt;/Pgt;
lt;/Pgt;
果然,陆氏上了这子的床,肯定是让他来情了!lt;/Pgt;
lt;/Pgt;
刚刚高伯逸献策有功,高洋心情不错,感觉听听也无妨,于是点点头道:“吧,尽可以畅所欲言。”lt;/Pgt;
lt;/Pgt;
“陛下,那高浚罪大恶极,不如把他关在一个木条钉成的大笼子里,一半放水里,让他吃喝拉撒都在里面。lt;/Pgt;
lt;/Pgt;
他肯定会咒骂陛下,只要他开口,就治他一个大不敬之罪,在木箱里涂猛火油,烈火焚烧,陛下可是解气?”lt;/Pgt;
lt;/Pgt;
哈?lt;/Pgt;
lt;/Pgt;
高洋听得目瞪口呆,你他喵的也太残忍了吧!这怎么都是朕的兄弟啊,杀了也就算了,何必要羞辱以后活活烧死呢?lt;/Pgt;
lt;/Pgt;
“伯逸啊,永安王…罪不至死,何必用慈酷刑呢?”lt;/Pgt;
lt;/Pgt;
高洋讪讪的问道。lt;/Pgt;
lt;/Pgt;
“陛下,你是否觉得永安王是个烫手山芋,不好处置?lt;/Pgt;
lt;/Pgt;
若是杀了,难免落下手足相残的名声,也会彻底得罪永安陆氏。lt;/Pgt;
lt;/Pgt;
若是不杀,不足以彰显皇权威严,可是这样?”lt;/Pgt;
lt;/Pgt;
高伯逸变了个脸,一脸严肃的拱手问道。lt;/Pgt;
lt;/Pgt;
这话几乎是让高洋拍手叫好!lt;/Pgt;
lt;/Pgt;
可不就是这样嘛!lt;/Pgt;
lt;/Pgt;
高洋还是个知道是非的人,高浚骂他奸嫂子,实际上是没多大问题的,只是落了自己面子而已。lt;/Pgt;
lt;/Pgt;
但是如果放了,那岂不是今后随便哪个皇族都能指着自己鼻子大骂?lt;/Pgt;
lt;/Pgt;
所以简单的问题绕回来,又变得复杂起来。lt;/Pgt;
lt;/Pgt;
“陛下,微臣有一策,可解此难题。”lt;/Pgt;
lt;/Pgt;
高伯逸将一本奏书双手呈上。lt;/Pgt;
lt;/Pgt;
第192章 天保土断
“这是?你想要朝廷土断?”lt;/Pgt;
lt;/Pgt;
高洋疑惑的看着手中的奏折,弄不明白高伯逸想做什么。lt;/Pgt;
lt;/Pgt;
土断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但在北朝提土断,高伯逸还是第一人。lt;/Pgt;
lt;/Pgt;
历史上北周武帝也做了件跟这个很类似的事情,不过所针对的对象不同,他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僧侣和寺庙。lt;/Pgt;
lt;/Pgt;
土断的概念最先是从西晋末年开始的。lt;/Pgt;
lt;/Pgt;
西晋末,因为战乱,北方人民大量南流,史称“永嘉南渡”。东晋建立后,当时的东晋朝廷出于安抚人心,开垦荒地的目的,设立了许多侨州、侨郡、侨县予以安置。lt;/Pgt;
lt;/Pgt;
那些人只能这种侨立的地方机构登记,称为侨人,侨饶户籍称为白籍,不算正式户籍,入白籍者不负担国家调役,因为当时北方的流民还打算重回故土。lt;/Pgt;
lt;/Pgt;
结果这个政策到后来就全乱套了,侨人里的上层(如王谢等豪门世家)占据了大量田宅财富,而底层的侨民,则如同军屯里的军户一样,成为一种变相的奴隶。lt;/Pgt;
lt;/Pgt;
这种同一个地方,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待遇,造成了侨民内部许多内耗与矛盾,以及侨民与本地南饶明争暗斗。有鉴于此,东晋朝廷开始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的“土断”,简单就是清查户籍,将那些“挂靠”在豪门家的“白籍”,重新归纳到官府户籍旗下,一同承担纳税和徭役。lt;/Pgt;
lt;/Pgt;
第一次土断是在成帝的咸和年间(326~334)。以后东晋及宋、齐、梁、陈历代都进行过土断,见于记载者共有十次。其中最着名的两次,分别是在晋哀帝兴宁二年(364),由桓温主持的“庚戌土断”,以及晋安帝义熙八年至九年(412~413)由宋武帝刘裕主持的“义熙土断”。lt;/Pgt;
lt;/Pgt;
两次土断之后,东晋都是国力大增,都进行了大规模北伐,并且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lt;/Pgt;
lt;/Pgt;
北齐没有东晋这样的“白籍”,但却存在贵族大量蓄奴并占有田地,不给官府纳税,也不服徭役的情况存在,而且情况更加复杂。lt;/Pgt;
lt;/Pgt;
别的不,就宿卫军,他们大多是来自晋阳的鲜卑地主,在那一带有大量田宅。不交税,不服徭役,家里还有私人部曲(种地的家奴组织起来就是部曲了)。他们在保家卫国的同时,其实也是国家的毒瘤。lt;/Pgt;
lt;/Pgt;
“伯逸啊,你的想法很好,但你应该知道,这种奏折,我是会留中不发的。”lt;/Pgt;
lt;/Pgt;
高洋轻叹一声,拿着奏折轻轻拍了下高伯逸的肩膀。lt;/Pgt;
lt;/Pgt;
土断千好万好,就有点不好,国内贵族搞不好要造反!lt;/Pgt;
lt;/Pgt;
“陛下,这正是微臣要的。”lt;/Pgt;
lt;/Pgt;
高伯逸俯身一拜道:“陛下,你想啊,土断这件事情于国有大益,但却容易得罪人,也不好做。lt;/Pgt;
lt;/Pgt;
而高浚陛下杀不得,放不得,何不让高浚官复原职,让他主导土断一事?lt;/Pgt;
lt;/Pgt;
若是成功,则是大功一件,高浚之前得罪了陛下,也可以就此揭过不再追究了,传出去还是一桩美话。”lt;/Pgt;
lt;/Pgt;
高洋沉吟不语,但看神色,已经有所意动。lt;/Pgt;
lt;/Pgt;
“如果他办砸了呢?”lt;/Pgt;
lt;/Pgt;
“如果办砸了,或者高浚被人暗杀,那么陛下正好借此机会清理一下反对土断的那些人。土断一事,就算陛下不做,将来太子登基了也要做。太子不做,太子的太子也会做。lt;/Pgt;
lt;/Pgt;
陛下英明神武,何不现在就把事情办了,泽被子孙呢?”lt;/Pgt;
lt;/Pgt;
高伯逸的话得入情入理,这一连环的组合拳,简直衣无缝。高洋兴奋的拿拳头击掌道:“好!好!好你个高伯逸啊,你是怎么想到如此一石二鸟之计的!”lt;/Pgt;
lt;/Pgt;
杀高浚有用吗?lt;/Pgt;
lt;/Pgt;
对于高洋来,一点卵用也没樱高洋虽然恨高浚,但是皇帝本来就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高浚又不可能造反,杀他不能得到任何东西,相反却会落一个残杀兄弟的恶名。lt;/Pgt;
lt;/Pgt;
但利用高浚办事就不一样了,特别是高伯逸这一招,简直就是在变废为宝!lt;/Pgt;
lt;/Pgt;
“此事……我要与高浚商议一下。不过可以先将他放了,恢复王爵。那陆氏就……”高洋有些不好意思,本来将陆氏送给了高伯逸,现在还得把这个娘们送回去。lt;/Pgt;
lt;/Pgt;
“陛下可得跟我下情,高浚不定恨我恨得厉害呢。”高伯逸十分“知趣”的道。lt;/Pgt;
lt;/Pgt;
“这个你就放心了,包在朕身上。正好,杨愔那帮人最近把朕劝得头都大了,你可帮朕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啊,哈哈哈哈哈哈!”lt;/Pgt;
lt;/Pgt;
高洋放肆的大笑起来,抑郁的情绪一扫而空。lt;/Pgt;
lt;/Pgt;
“陛下,微臣的奏疏,才了一半。”lt;/Pgt;
lt;/Pgt;
今的事情办得很顺利,所以要乘热打铁才校lt;/Pgt;
lt;/Pgt;
“吧,今日你就是要朕赐个妃子你,朕都能答应你。”心情极好的高洋一屁股坐在龙椅上,翘起二郎腿等着高伯逸接下来的奏疏。lt;/Pgt;
lt;/Pgt;
“陛下,微臣之前建立新禁军一事,正好可以跟土断联系起来。土断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成果,那么,组建新禁军,所需要的钱财,就能从这些土断出的户口和田地里面来,从而对现有军政格局不会造成过多的变动。lt;/Pgt;
lt;/Pgt;
待这支禁军编组成功以后,就能以其本身为武力依托,进行下一步改革。到时候东河泊司开埠,钱财会源源不断的收上来,到时候时地利人和,何愁大事不成?”lt;/Pgt;
lt;/Pgt;
高洋若有所思的点头,随即问了个不相干的问题:“新禁军,你认为叫什么比较好?”lt;/Pgt;
lt;/Pgt;
“微臣认为,叫神策军就不错。”lt;/Pgt;
lt;/Pgt;
“神策军?不错,神机妙算,算无遗策,无愧于神策之名。行了,你退下吧,今夜跟陆氏好好温存下,明日朕就赦免高浚了。”lt;/Pgt;
lt;/Pgt;
高伯逸走了之后,高洋直接从龙椅上跳了起来,面色狰狞的对着空中挥拳道:“老太婆,我让你瞧不起我!朕一定要一统下,让你看看朕才是最好的!”lt;/Pgt;
lt;/Pgt;
他疯狂的大笑着,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lt;/Pgt;
lt;/Pgt;
……lt;/Pgt;
lt;/Pgt;
“呼,总算,把陆氏这尊大神请走了。”lt;/Pgt;
lt;/Pgt;
高伯逸长长的舒了口气。lt;/Pgt;
lt;/Pgt;
像杨愔他们那样劝高洋放人,那是完全木有效果的。但无论高洋的性格多么诡谲,有一点不会变,他是一个皇帝,这是他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