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当首富从买亏损企业开始 >

第115部分

当首富从买亏损企业开始-第115部分

小说: 当首富从买亏损企业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甘总大方人尽皆知,那几件保暖内衣又不违反规定。

    这次来魔都调查团队没考虑到极端极寒天气,大家穿着单薄的外套,摄像室抱着棉被将摄像机裹住保温。

    如果甘笛现在打电话给他,热情周到送几件保暖内衣,他勉为其难可以接受。

    甘笛在滨海市招待确实很厚道,车马费、酒店,仅仅是为了要求不上镜。

    其实是一种策略,吃人嘴短,滨海市的记者已经堕落,所以甘笛能营造出一种假象,让人看不穿。

    小崔看不上甘笛的假大空,利用捐赠给自己贴金,国内纺织品配额削减三分之二,魔都的下岗浪潮来袭。

    可是人还没有回到燕京,被师弟委婉通知,报道被毙。

    小崔知道,稳定压倒一切,我们还需要强大,问题是胸中愤懑无法抒发,他不怪栏目组,在调查前,这个选题就被警告,但是想不到他们连看都看一眼。

    “崔哥,再不给甘总打电话,就赶不上火车了。”

    寒风卷起一片潮气,掠过单薄的外衣,和心情一样,寒冷刺骨,大家双脚跳动,牙齿哆哆嗦嗦打颤,调侃小崔。

    他们不知道报道被毙的通知。

    滨海市同样是配额削减的重灾区,滨海市已经针对魔都方案草拟同样的做法,五家棉纺厂下岗2000人。

    自诩为滨海市明星企业的极地公司在干什么?

    没有接受一个待岗员工,没有增加配额,像地主老财一样,关起门来赚取高昂利润。

    如果报道成型,让他们看看下岗女工所面临的困境和难题,或许对他们形成一定压力,可惜大佬们有另外的考虑。

    甘笛继续高高在上的出售200元一件的保暖内衣,没有任何行动。

    极地料子确实质量和色彩出众,有种高级感,问题是老百姓有多少富余收入购买高端品牌,还不是要靠着民营仿制企业。

    一个全年级第一的女孩,因为母亲待岗,被他拉到飞来中专,没有资助女孩上高中,没有为她的妈妈找工作。

    对于甘笛的江河投资来说,资助小女孩继续攻读到大学,帮助其母亲找到一份工作,其实是一句话就能解决。

    他现在应该有5亿还是8亿的资产,哪怕捐出来几千万,给这些家庭提供一个创业基金,也比现在装聋作哑要强。

    我理解他的想法,想占便宜获得优质生源,又怕这种下岗浪潮冲击到他,他安排一个人就要安排两个人。

    最终会所有人都找他,他终究是害怕,露出狐狸尾巴。

    似乎不用揭穿,甘笛伪善的面具就被人扒下。

    “赵林牌保暖内衣,120元一件。”

    一阵扩音器响起,他转头望去,极地人销售店对面同样开着一家保暖内衣店,

    “崔记者,你不会买这家吧。”

    这家品牌没听过,凭你的关系找极地人赞助几件不在话下啊。

    执拗的小崔不愿意打招呼,人情意味无法客观中立,甘笛的定位只不过是炒作大师,顺势而为,并非他追寻的纯粹的企业家。

    他突然有种石头落地的通透感,大家似乎都一样,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赚钱嘛,不寒碜。

    他估计还会继续捐款,大方,加强公众印象,不过这种大场面他永远应付不来。

    一个十九岁的青年,自己是不是对他期待太高?

    他从赵林牌销售店买了四件,递给同伴道:“一人一件,发票留着,回去报销。”

    其他人无奈,咱们这位老大确实不走寻常路,内心一个大写的服。

    反正是在穿在外套内,好坏无所谓,套上以后防风效果确实格外出色,顿时暖和起来。

    “感觉不错啊,一下子就不冷,防风效果显著,120元,性价比挺高。”

    小崔想起滨海市去年通篇报道极地人的艰苦奋斗,花费巨额资金研究,请来杜联合作建设氨纶化工厂,提供优质莱卡棉。

    极地人诞生仿佛凝聚着中米合作的科技精华,但是赵林是一家刚刚崛起的民营企业,肯定没有相关技术。

    莱卡是杜联独家供应给极地公司,不存在与其他企业共享。

    其实国内厂家奋起直追,完全可以达到相同效果,不对,甚至更好。站在寒风中,小崔套上赵林保暖内衣,实际对比,防风效果更佳。

    极地人已经落伍,甘笛的神话将要破灭。

    赵林120元肯定有利润,所以他又破解甘笛的一个秘密,极地人的利润非常优厚,他的供应链宝成纺织不过是替他打工。

    想得太通透,总会徒增烦恼。

    小崔下定决心道:“还有一天的采访,马上准备。”

    善始善终,即便是封存,他也希望将这段历史保留下来,总有机会让人铭记。

    立冬,北方冬季骤冷,极地将产业链发挥优势,早早铺货全国,保暖内衣2。0版本上市,保暖性和弹性更加贴身舒适。

    售价没变依旧是200元,给经销商是160元,在供应链的努力下成本降低20,来到48元。

    “甘笛,极地人冬季的生产任务是多少?”罗英柔环抱甘笛脖颈娇滴滴问道。

    “百万件吧。学姐,这重要吗?”

    这段时间学姐缠着他问东问西,似乎又想从记者转入到公司,不过他确实爱莫能助,等着临时工退休,系统BUG修正,将打卡人数上限提升后,才允许招聘。

    “对于你来说重要的是今年的六级哦。”

    罗英柔趁着甘笛昏睡之际,将消息传递到燕京。

    百万件,这条消息对于朱鑫礼来说非常重要,无论是甘笛成功还是失败,这个冬季对于他来说注定不平静。

    汇元颓废尽显,种植园被盗光,资产缩水,飞流对于价格战无动于衷,短时间刺激后,汇元现金流急剧缩小。

    低价促销,销量上升后,品牌定位越发低端。

    因为飞流销量稳定且回款快,这个大杀器是汇元没办法比拟,他依旧保持3个月回款要求。

    分销商最敏锐,风向不对,开始叛逃。

 第二百零二章 等到机会

    人很奇怪,有一种先入为主的特点,得益于燕京自发宣传,99飞流果汁1元售价飘红,口感更佳。

    100汇元苹果汁售价8毛,任谁都可以看出,100果汁不纯,口感下滑,刺激销量后反而口碑崩溃。

    银行盯着债务,汇元山穷水尽,不得不对甘笛下杀手,孙峰说得对,这是最后的机会。

    “100万件,哼!”朱鑫礼承认运气不佳,他没有孙峰过度拔高甘笛的实力,去年创造出一个概念可以这么玩。

    现在市场饱和,大部分用户已经购买,不降价和市场其他玩家竞争,这一波对销量是自杀。

    这一波自杀生产从极地人开始,甘笛抖擞精神,甘道梁的任务开始进入倒计时,果实即将成熟。

    夏宛拿到极地生产报告,邹亮认真分析冬季竞争风险,谨慎认为应下调部分生产,保持弹性的生产周期,避免造成亏损风险。

    “你给极地人下达的生产目标是4个月完成120万件,会不会太多?”夏宛微微靠近,露出若隐若现的沟堑。

    “我不是不相信你的布局,我是战略部主任,具体实施方案的原因我总要清楚吧,至少帮你查漏补缺。”

    你们怎么都对我的破产战术感兴趣呢?

    “咳咳咳。”

    门口一个黑影闪过,甘笛越发对周振邦感到无语,这家伙十足的特务作风。

    “暂时需要保密,老周和杨佳薇都没异议,放心吧。”

    直接套话没成功,夏宛决定换种套路。

    拭目以待。

    狄茂典很忐忑,甘总的计划是4个月生产120万件,他不确定全国市场会有这么多需求量。

    市场调研来看,邹亮已经两次警告,南方市场多有被蚕食,老百姓手中余钱不多,极地人作为高端品牌,市场日渐萎缩。

    冬季是保暖内衣旺季,这场战斗未定,采购储备庞大数量的原材料和织造、印染工时是否合适。

    田健:“甘总是不是知道纺织品配额减少,对于宝成影响太大,给刘栋争取调整的时间?”

    狄茂典指向每天更换的报纸架,每个管理层都要阅读主要新闻和全国报纸的摘要,纺织化工等刊物的技术方向,对于301条款的影响,报道量极少。

    “行内人忧虑,外人不得而知。”

    报纸寥寥几笔的报道,甘总作为董事长,这半年来很少关心极地发展,所以不知情很正常。

    “王重主任特意打电话关照,尽量不要让甘总得知消息,这次事态他会处理。”

    田健不解道:“为什么啊?”

    “甘总的想法会很激进。”

    田健哑然失笑,在飞流饮料和双至商业中心的做法,大家确实害怕董事长的冲劲,如果不是王重拦着,他半年前就想将飞来纳入到旗下。

    既然上级有安排,他们将目光集中到这场战斗之中。

    “管好自己,才能放眼全国。”

    他向董事长提出异议。

    “狄总,一切都在我的计划当中,请放心,我清楚这场战斗对于极地人非常重要,我这段时间我在极地人设立指挥部,直接指挥这场战斗。”必须亲自指挥,怕你们错误理解我的意图。

    这场战斗对于甘笛来说,意义重大,周振邦让总部盯着甘氏兄弟集团,希望不要出现变化。

    而且是和国内厂家对抗,不光光是邹亮在报告里描绘的赵林牌,其他品牌都在50元至150元之间攻城略地。

    挤压极地人的潜在销售人群。

    他给全国保暖内衣厂家9个月的发展时间,他迟迟不降价,抗住这波利润,将全国本来的红海变成蓝海,让其他厂家各显神通。

    一百二十万件保暖内衣根据邹亮的报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这次我亲自指挥,肯定破产万无一失。

    幸好杜元方、毛彪、郑春红、丁自明已经调走,现在已经没人阻挡我的破产计划。

    狄茂典和田建受到鼓舞,于是开始第一次预备会。

    “甘总,目前南方各地陆续有厂家生产,我们按照规模核算,至少10家已经抢占市场,赵林牌在魔都卖得不错,他们120元一件,多买有优惠。”

    狄茂典很忧虑,毛彪被甘总派往一梦科技担任总经理,虽然是高升,是好事,但是极地公司的恶战才真正到来,没有他坐镇,他怕失去魔都这块较大的市场。

    夏宛第一次来到极地人坐镇,调动全部资源发现甘笛的部署很被动,除了大批量备货,宣传和促销完全没有跟上。

    一家明星企业,竟然还在用冯裤子的老广告应付。

    她没有发言,先锋株式会社的策略实在是尴尬,战略部完全失效,甘笛个人魅力撑起来的合作,她决定保持观察,等待时机。

    甘笛:“生产按照120万件来,不要管他们,小品牌冲击低端市场。极地人是高端品牌,错位竞争,我们有七天无理由退换,赵林牌能比吗?”

    田建忧虑道:“甘总,现在商场如战场。我听毛彪说过,他们曾经在魔都试验退换,都是赵林的员工,要不要考虑取消这样优惠。”

    这就是调走毛彪的好处,他的一梦科技200多名老油条坐镇,每天薅羊毛要900多元。

    极地无销售高手,一群小字辈,田建只管生产,简直是天赐良机。

    “盘外招?做企业就不能怕,怕还做企业干什么。”

    吴阳和邹亮耸耸肩,极地工人高级骨干都被甘总抽调到其他企业,除了进来几名飞来中专生,企业运转真要靠供应链支持了。

    夏宛带上金丝眼镜,停止记录道:“所以目前的主战场在魔都对吧,一个是中转站,一个是示范效应。”

    “对。”

    “甘总,我越俎代庖发号施令?”夏宛用手指隐蔽在他大腿来回滑动。

    甘笛有种妖姬惑乱朝野感觉。

    “不要主动攻击,防御型可以。”甘笛给出意见。

    “生产部邹亮,请去魔都坐镇吧,每天坚持把第一手资料发送到总部,包括极地人和赵林的销售对比,和经营策略,我们要视对方的手段加以评判。”

    夏宛回头笑道:“可以吗?”

    甘笛首肯,邹亮也很认可,下边人传递消息毕竟没有他准确,是时候去一趟魔都和赵林摆开阵势对垒。

    120万件备货,她想不通这次甘笛的布局是如何发挥作用,从哪里发动。

    “我也不信。”

    钱德光一切准备就绪,他备好几碟酱菜和杏花村,和孙峰对饮。

    “从朱鑫礼传来的消息,如果120万件砸在手上,我们只需要发动一点力量,极地人就会烟消云散,比打击他声望更加爽快。”

    “我们的力量不能过早暴露,反击只有一次机会。不过我答应你,如果甘笛露出颓势,我们可以上去很咬一口。”

    孙峰夹起一片酱牛肉,张开大口,狠狠咀嚼起来。

 第二百零三章 夏宛献计(为太监注孤生大佬加更)

    夏宛获得短暂授权,派遣邹亮去魔都督战,她很清楚,甘笛的布局从来不会留下只言片语。

    不过她习惯从极地的财务和生产报告中看出端倪,不愧是甘笛的心头肉,这是一家现金奶牛,每件利润高达160元以上。

    难怪他会如此豪气,和汇元掰手腕,话说回来,朱鑫礼也该谢幕了。

    她摘下金丝眼镜,一则报告引起她的兴趣,极地杜联设计室被封存于94年10月27日。这里有甘笛的布局吗?

    极地实验室包括简版织机,整理工艺和印染工艺,测试纤维长度、纤维含量、反射率、含杂粒数、强力模量等20多个指标。

    包括快速洗涤后烘干的状态,甘笛在实验室确实购置不少新式设备,大容量纤维测试系统,电子强力仪,电容条干仪,织物风格仪。

    她随手观察后,来到贴上封条的设计室,小拇指套着备用钥匙不断旋转,犹豫着要不要撕开后进去,窥探甘笛的秘密。

    “夏主任对设计室很在意?”田建在升任副总前,一直负责管理实验室,他举着大饼加牛肉,坐在地上嚼着,有柜子挡着,夏宛没注意。

    “额,田总,你怎么在这里吃饭?”

    “老毛病,不对着机器吃不香,叫我老田就行,其实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