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当首富从买亏损企业开始 >

第124部分

当首富从买亏损企业开始-第124部分

小说: 当首富从买亏损企业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买断工龄,裁员预计超过2000人,每名员工将根据工龄获得612万元工龄买断费。”

    小吴咂摸咂摸豆浆,这种报道方式不对味儿啊。

    作为记者小吴也算半个资深人士,他打电话问商报李记者,当年被甘总耍得团团转,这次还没长记性?

    “李哥,极地人报道和纺织裁员放一起不合适吧。”

    李记者:“主编的意思,我也不清楚。好像有人想搞甘总,我提出意见,没人听。我准备去陕省做调查报告,先躲躲。”

    李记者最讨厌出差,有风声传言,有人想要搞甘总,不过这种搞法到底会落到何地,他不清楚,他不想重蹈覆辙,走为上计。

    棉纺宿舍的平房内,许佳在台灯的映衬下,开始学习日语和德语,她非常喜欢学习,作为学霸,学习可以获得全班同学的艳羡,老师的夸奖,学校的小特权,这种正向反馈机制,使得她动力十足。

    和刘波一样,她是真把飞来职专想简单了,参加3次月考,外教老师非常固执,要求他们按照英语、日语和德考试,因为他们批卷,中看不懂。

    美其名曰多语教学。

    在飞来职专,许佳依旧是全年级第一名,但是她有两门课不及格,设备制造和印染纺织,其他学生更加惨不忍睹。

    在其他同学们的抗议下,第一次和第二次月考的奖学金无一人获得。

    她问过其他中专,根本不是飞来这种教学模式,突然间仿佛从简答模式到地狱,想想挑战挺有趣。

    第三次月考她获得万元奖金,全部都给妈妈吴虹,母子两人一起吃了顿海鲜大餐。

    “妈妈,你以后不用找工作啦,我上学可以养你。”许佳开心道。

    “佳佳,你好好上学,将来去江河投资,飞来培养你们不容易,又是奖学金,又是现场教学,都是外教,以后为甘总多做出贡献,明白吗?”吴虹朴素的情节教育孩子。

    母子两个人性格很像,作为裕元一份子,她双手的茧子都快要褪去,40多岁的年纪,在社会上完全没有竞争力。

    自己能做什么?

    去端盘子,还是打扫卫生,他的好姐们已经八仙过海,早早把位置站住,她现在感到身上的重担越来越沉,和天空一样,雾蒙蒙让人气馁。

    她在等,在幻想,她不相信报纸,等待裕元的最终通知,如果有一线可能她都希望听到恼人嗡嗡嗡的织机声响。

    咣咣咣的敲门声,吴虹打开门,裕元的九组老队员们愁容满面,张组长带着水果和点心道:“吴姐,想想办法吧。”

    “我能有什么办法?别在门口说话,大家进来聊。大家都是同事,串门买什么东西啊,下次别买了啊。”她知道这是工友们求人的姿态。

    张组长看其他女工为难,索性说道:“吴姐,可能你也知道,白小东不是东西,这次待岗基本上就是下岗。他说明天再做最后一次努力。可是王重那边已经定下来方针,待岗肯定是下岗名额,其他在岗还要砍下来20。”

    吴虹倒吸口冷气,这次裕元看来是元气大伤。

    “吴姐,你的女儿许佳和甘总的妹妹是同学吧。没有别的意思,希望甘总能够效仿赵芳那样,给咱们纳入到极地人当临时工就行,现在赵芳已经是队长级别,每个月2000多元,比在宝成要强太多了。”

    吴虹脸色顿时阴沉下来道:“组长,你说什么话?许佳为了我,已经放弃重点高中,现在念中专,如果我可以求人,我当初就不会让许佳去。”

    “你们请回吧,我无能为力。”

    张组长知道吴虹独立固执,硬着头皮将报纸展开道:“气压保暖内衣被查处,极地人这个冬天保暖内衣能销售140万件以上,每件200元,甘总能赚2亿以上,你懂吗?咱们每个月只有300多。”

    同样的场景在赵芳家重现,赵芳原本是华新与宝成合并后的下岗职工,这次她的老员工宝成厂也同样找到她,希望能进入到极地人。

    “甘总赚这么多,为什么就不能体谅一下我们呢,当初他好事做尽,现在大家有难不管了?临时工也不招了?这合理吗?赵姐。”

    “宝成虽然比其他四家棉纺厂要强很多,但是这次刘厂长也很为难,赵姐替我们求求甘总,好吗?”

    赵芳摇摇头,有些话她没办法直说,其实甘总一直在努力,但是企业理念不同,主要是将产能分包,招人也养不住。

    晚上滨海市雾蒙蒙,看不到璀璨的星空,行人抬头望去,好像人们的心情,永远不那么美好。

    几波人失望而归。

    两千人的生计,不是赵芳和吴虹能解决,他们都身处于大时代中,辗转腾挪,寻求自己舒服的位置。

    人心隔肚皮,借助这次下岗潮,仇富心理已经从每个人的内心里萌芽,迅速成长,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甘笛。

    以往你不停的资助,把公众的胃口吊起来,当你又一次反应慢,或者你看到2000人时候退缩了,公众会怎么想?

    孙峰从五家棉纺厂考察归来,白小东竟然靠抽签解决待岗下岗指标,连刘栋都没办法稳定形势,他笑了,来到报亭拨打电话道:“可以开启第二阶段。”

    这招叫将军。

 第二百二十章 兴风作浪

    晚上七点多,夜幕降临,棉纺宿舍的街坊们吃完饭,开始纳凉,小孩子在门口玩耍,吴虹在厨房里小声收拾碗筷,怕吵到许佳学习。

    许佳含着钢笔,幸福看完甘总亲笔签字的奖状,叠好放入到抽屉里,这次再次拿到第一名,他和刘波等前十名可以进入到极地人纺织实验室实习,进行织造和印染的实践。

    外边一阵脚步声响,商报记者陈美娟、摄像和西装革履的中年人,带着惋惜、同情和温和的笑容来到吴虹家中,将平和宁静的生活打破。

    陈记者:“吴虹妈妈,许佳同学。我是商报记者,请问你初三没毕业就去飞来职专是真的吗?”

    “是啊。”许佳处世未深,没有见过如此阵势,下意识回答。

    陈记者和其他人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同情和惋惜之声。

    “太可惜了,你曾经是五中的全年级第一,我们到五中采访过班主任和校长,他们都对你的遭遇感到同情和惋惜,你的前途很远大,可以正常进入到重点高中,正常进入到清北大学。”

    许佳讨厌他们的表情和说辞,居高临下的怜悯仿佛将她置身于一个宠物笼子里观赏。他从骨子里厌恶,极佳的涵养让她没有表态。

    她保持沉默,吴虹将这行人拦住:“我们好像没有接受采访。”

    一个中年人笑容可掬递过一张名片:“吴红妈妈,我们企业对你的遭遇感到非常痛心,让一个有远大理想的孩子不得不念职专。我是周弘,负责菜市场管理,如果不嫌弃的话,菜市场缺一名清洁岗位,一个月330元,如果不嫌弃请务必来我们公司。”

    三个臭皮匠制定策略,因为利用舆论发酵,报纸肯定会追踪报道,必须禁得起老百姓放大镜下观察,他们不便出面,这是钱德光协调的关系户。

    同样,提供岗位不能和工人身份不匹配,一名大龄下岗纺织女工,提供岗位适当对等,一副现在不景气,我们尽力了,恰到好处站在道德高地上。

    “我现在是裕元厂的一员,还没下岗。”吴虹冷冷应对。

    陈记者使眼色,摄像记者一直在录制和拍照。

    周弘叹息道:“我理解你的想法,确实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希望纺织行业发生这种事。不过已经确定,待岗女工全部下岗,上岗女工继续裁员30。消息明天公布,我们也是得知晚了,许佳一个好学生被飞来中专耽误,甘总一个富豪唉。”

    “这样吧,如果不喜欢清洁工作、我们经营一家供包子铺,去当服务员都可以,如果都不满意,我们可以协调百货大楼接待的培训,免费培训,培训合格后上岗。”周弘表情动作像极了慰问的领导。

    被摄像机完全捕捉到。

    “我不需要,我要等裕元亲自通知,请回吧。”

    “好的,我们理解,我们的岗位会一直为你提供,为了许佳,请好好考虑下吧。”说完,陈美娟拿着红包塞入许佳的口袋。

    “许佳,好好学习。”一脸关切的模样,她对着拍照角度,一切看起来很完美的拍照。

    许佳长,许佳短。

    明明在谈论我自己,却没有问我的想法。

    她扔掉红包,怒道:“我不需要你们的钱,我自己能上学,我是自愿去中专。”

    这群人笑了,小孩子的自尊心非常强,符合学霸特质,可惜这种呐喊在他们眼里就是小孩子的自怨自艾。

    陈记者富有耐心将红包捡起来,放在许佳的掌心里,笑道:“为了自己好好学习。”

    “我有奖学金,一万元,不需要你们的红包。”

    陈记者突然严肃,然后又笑道:“我知道,这是我们的心意。”

    许佳愣住了,陈记者趁机摸摸她的头,一群人退潮般离开,仿佛没有来过,留下是无限伤感的母女。

    “妈妈,他们为什么突然要这样?”

    吴虹沉默,她心乱如麻,无法解释女儿的问题,她同样等待待岗的最后结论。

    建国后六家滨海市最大的纺织厂,宝成和华新合并后,仍旧保持5家国营企业,他们负责滨海市纺织品配额出口,这次米国砍掉配额的三分之二,简直是将他们逼上绝路。

    这不是赔钱生产的事情,根本没有订单。

    半年来,各家厂长想到各种办法自救,无济于事,市场就这么大,国外已经无法指望,国内老百姓根本没法消化。

    大家再一次坐在市府国资会议上唉声叹气。

    除了宝成有极地人的订单能够保持稳定,其他四家公司都接到指令,裁员50,买断工龄,直接下岗。

    “王主任,想想其他办法吧,至少给员工点活路,都是45岁以上,买断费至少每人10万,现在社会上哪里有企业接收大批量下岗职工。”裕元厂长白小东希望再次得到银行贷款,“支撑一段时间肯定有变化。”

    “你以为我想这么做?”

    王重拍着桌子喊道,他得意之作,是改制小组的一系列改革,引入甘笛的江河资本,宝成和华新合并,滨海市的经济活力开始展现。

    特别301条款砸下来,一个闷棍仿佛让人无法呼吸,这不是滨海市自己的做法,魔都、东北都得到指令,庞大的份额没有,谁也救不了,生产卖不出去。

    那就一切扼杀在摇篮里,长痛不如短痛。

    “让甘总那边接受一些吧。”

    “想什么呢?”王重忍着半年没联系甘笛,公私分明,他知道甘笛从来不招聘,唯一一次是将临时工顶替产能不足,后来释放产能外包给宝成的刘栋,这次刘栋坐在座位上一言不发。

    他也受到责难,兄弟单位想将他的几十万的订单分出来点,至少缓解一下,钱不在乎多少,让设备运转起来,赔钱都行。

    硬生生被顶回去。

    这种时候刘栋只能心狠,如果将同情心泛滥,将订单移除去一部分,他回去的厂长就没办法当了。

    “甘笛的公司才100多人,你们每家都是近千人的大厂,人家怎么帮,要下岗的2000人都塞入极地人?”

    王重狠狠锤了下桌面,烟灰缸上的烟蒂被震到地面,一个个都被出口蒙蔽住双眼,早就没有创新动力,这就是实力不足的缘故,怪不得别人。

    尤其是甘笛律师周振邦传递来的消息,他必须在甘笛采取行动前,将方案压缩到各个纺织厂。

    挨打要立正,“大家按照方针执行吧,如果大家还有心的话,多帮衬点,看看周边有什么工作可以找找。”

    这种上千人的体量,王重也望尘莫及,好像再做最后的嘱托,一时间他的头发都白了不少。

    裕元厂长白小东瘫坐在会议室,回去他就要签发下岗命令,他不仅对不起抽签的待岗职工,同时还要抽签一批。

    难啊。

    秘书急匆匆将一份商报摆到桌案前,重点报道醒目圈定:“纺织女工的血泪,一位母亲待岗无业,女儿被迫分流飞来职专。”

    市府下令不准评价此事,看来有人想搞擦边球,王重意识到未来有一片腥风血雨。

 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断施法

    “裕元厂一名普通女工,在白小东的荒唐抽签待岗的决定下,成为一名每个月只发基本工资的待岗女工,她是千百纺织女工的缩影。”

    “吴虹有一个品学兼优的女儿,在五中就读初二,一直年级第一名,因为妈妈的待岗,她无奈决定将学籍转入到飞来职专,为了免除一定学费,给家庭减轻负担。”

    “商报得知消息太晚了,我们决定慰问吴虹女士,并且对她的遭遇提供一定支持,为她提供相应岗位”

    章相对克制,也是游走于发表和被毙之间。

    报道正下方是持续吹嘘甘笛极地人的高歌猛进,在全国各地开始出售保暖内衣,但是绝口不提极地人和冬季人销售策略,老百姓有平价保暖内衣,寥寥几笔,将极地公司的火热和棉纺厂的惨淡对应上。

    其心可诛!

    “商报来电说,他们的排版问题,这个小女孩是刚刚发现,所以稀里糊涂造成这种状况。”秘书将商报的消息复述。

    “王主任,是不是要缓缓?”白小东看完报道,这里重点是裕元的员工,脸色如同调色板混合到一起难看。

    “待岗是抽签决定,我白小东没本事,我也认。”他突然下定决心,“趁着没宣布,我把吴虹招回来,让她恢复岗位。”

    “没用的。”恒源厂长周德毅道。

    “你让吴虹回来,其他女工怎么办?抽签是臭棋,问题是本身是公平,你白小东敢把吴虹带回去,下一步你的家就被人冲击。”

    “难道真让吴虹下岗?”

    “这样还显得公平,有时候你就缺乏狠劲儿。”

    王重制止他们的讨论,对方确实厉害,利用小女孩失学的同情心,将他逼上梁山。

    不惜违反规矩,商报敢这样做的原因,看来是胜券在握,背后有大佬支持。

    说白了,301条款老百姓很清楚,是米帝单方面降低市场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