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当首富从买亏损企业开始 >

第150部分

当首富从买亏损企业开始-第150部分

小说: 当首富从买亏损企业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屠龙必然要用刀,王冉希望她成为这把锋利的尖刀。

    她觉得王冉把她想错了,她其实像手无寸铁的少女。

    “他们对这种人有个说法,叫什么来着?”

    “圣母。”

    冷倩包装的人设,她将倾向性观点隐藏其中,一连串的追问,都是为了人类或者是某个群体提问,一个圣母会有什么坏心眼呢。

    这样就能置身事外。

    夏宛突然接到签约仪式的规格升级,有领导出席,电视台直播,希望江河投资做好准备。

    “我授权了。”

    对于电视上的提线木偶,甘笛很反感,让夏宛代表即可,尤其是这个女人本身向往前台的风光。

    “我对于面试的女人稍微调查一下。”夏宛拿到报告,“记者圈有她的不少传闻,王冉是出了名的收钱不办事,你的直觉很准。”

    “收钱不办事?”那比贪官还可恶,做事没原则。

    “很简单,她先做一份调查,然后告诉对方企业要报道,敲诈对方花钱免灾,如果硬扛,她就直接发布调查报告。财和名她总能得到一种。”

    王冉的套路很熟悉,以前地方防着焦点访谈就是这种态度,希望阻止记者调查下来,一旦发现扭送回燕京,绝对不给你揭开调查的机会。

    甘笛很懊悔,劣迹斑斑的王冉记者,肯定是有其他想法,早知道可以留下啊。

    如果加以引导,火力对准自己,肯定比孙峰之类的外行要强啊。

    大意了。

 第二百七十章 发动时机

    “甘总,今天与建商银行贷款10亿的签约仪式,你是主角,不下车吗?”夏宛拉开车门,甘笛躺在后排座上无动于衷。

    “贷款早就敲定,仪式都是面子工程,夏主任交给你了。”井上雄彦的全国大赛篇一直未动画化,更新到湘北VS山王工业,甘笛抱着灌篮高手看得津津有味。

    授权夏宛作为江河投资代表进行以建商银行牵头的10亿信贷发放,她喜欢出风头,有记者发布会,甘笛懒得露面。

    最近飞流苹果汁广告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乐琪琪走路回家经常有人要签名,甘笛被人当成奶油小生罗成,不少星探也打听,好久没敢独自上街,男孩子上街要好好保护好自己。

    躲在车上有暖风,如果有突发事件再出马。

    夏宛从商务车下来,整理平整职业西装,率领江河投资团队进入会场,记者们的闪光灯不断闪烁,有工作人员引导进入到酒店的大厅。

    她主动和行长握手,刚想客套却发现对方的尴尬笑容。

    “夏主任,田总,公司有个不情之请,抱歉,信贷额度需要更改。”行长上来表达歉意。

    夏宛轻扶眼镜,签约仪式上更换条件,建商银行也不靠谱。

    “陈行长,之前磋商的条款有问题?”

    “当然没有,请看看重新拟定的条款。我知道很这样不符合规范,第一,这是昨天外汇局紧急沟通、第二,我想你们会答应这份新额度。”

    夏宛是负责银行磋商贷款额度,建商银行为首,七家银行共同放贷的额度10亿。她和杨佳薇现场对比新老合约,贷款金额从10亿更改成10。32亿。

    夏宛:“?”

    比最早谈判的10亿额度还要提升3200万,怎么有零有整?

    “去喊董事长吧。”

    她的授权不足以签署变更的条款。

    “甘总在吗?”行长眼前一亮,“赶紧请过来,许久没看到甘总了。”

    庞主任马上亲自迎接,甘笛在七家银行行长的注视下来到签约台,杨佳薇告知底下新闻记者,老规矩,一定不要拍摄甘总的面部特写,董事长还在上学。

    小吴记者:“甘总天天挂着艺名在央视打广告,不让我们拍照,双标啊。”

    其他记者熟练接过红包,默契没吭声。

    甘笛微笑冲他们招手,记者们刚想举起相机,又想起杨佳薇的老规矩,无处安放的小手低头在笔记上画圈。

    各家报纸记者看甘总心态较为复杂,一方面希望甘总为滨海市纺织行业解决下岗职工问题,不惜贷款10亿,每年利息都是天数字。

    另外一方面,各家当时被甘总的痛斥到忘记统一战线,青年报吴记者全刊登甘总给的檄,似乎媒体称为许佳事件的反派人物。暗戳戳等着极地托底计划失败的大有人在。

    市府这一轮整治,各家报纸收到警告,加强领导管理,本地记者要吃饭,也只得放下小心思。

    小吴回头张望:“最近没看到罗姐啊。”

    孙峰、钱德光逃走,朱鑫礼被收购。罗英柔陷入惶惶不可终日的混乱,她怕朱鑫礼将她供出去邀功赎罪,请假在家想对策。

    被王冉收编,她更加混乱。

    她很难舍得工作像孙峰一样离开,她的梳理自己的工作,所作所为只能说不齿,没有严重到进局子。

    朱鑫礼是信誉破产,被银行抽贷,板子高高举起,领导们默契的放他一马。毕竟当初朱鑫礼是被甘笛主动挑衅,被迫迎战。

    她不相信王冉能赢,要找退路。

    必须挽回甘笛的好感,甘笛性格比较大度,至少不要和滨海市的十亿富豪反目为仇。

    弥补过错成为唯一选项。

    皮包里是朱鑫礼历次送来的一捆捆钞票,她也不敢存银行,原本是为了欠钱,后来是赴米筹备资金,之前她可以麻痹自己是朱鑫礼主动上门逼迫自己,现在她却对米国失去兴趣。

    本来她作为都市报的经济记者肯定会出席这次授信贷款的签约仪式,现在只能打开电视机看直播。

    她要避嫌,因为王冉发动的时机就是今天。

    摄像机调成远景,能看到甘笛在和五家纺织厂领导,永海化工等合作伙伴寒暄。分辨率不足,那个男人似乎手里拿着一本笔记,走向主席台中央。

    甘笛一脸无奈坐在中央,看到一半的漫画书放在屁股地下,幸好有包书皮的习惯,别人很难发现,他不喜欢客套寒暄的过程,一副工具人模样老实坐着。

    行长趁着签约前赶紧沟通:“甘总,是这样,建商银行有不情之请。先声明,这个是外汇局打过招呼的,我们想为纺织行业多做贡献。极地公司能不能多带一些信贷,比如贷款到10。32亿。”

    “为什么更改贷款?”

    “1。2亿刀。”

    庞主任搓手提示,无限债务清理被外汇局传得神乎其神,特意为极地公司带来计算后的信贷额度。

    听到外汇局,他有点PTSD,曾几何时,他天天在屋里换算米元汇率,破产任务被甘道梁无限拔高,每次失败后总要清理债务,使得他破产难度呈几何式增长。

    庞主任看甘笛表情僵硬,以为他不愿意再次让国际基金会出力。

    “甘总,这不是国家外汇不富裕,在一个也想为纺织行业做贡献,托底计划我们银行测算认为现金流要有富余量,1。2亿刀,符合信贷预期。”

    甘笛:“?”

    如果不是为了纺织女工的工作岗位,他早就走了。

    合着银行认为我连破产都搞不定,天天让甘道梁的任务折磨,你们吃喝玩乐,拿米元开心。

    “就这样吧。”

    其他条款没有变动,审计和法务现场认可。

    甘笛面无表情和建商行长签订信贷协议,达成10。32亿的信贷贷款。

    签约后,甘笛作为焦点被引导到记者发布会,请记者们提问。

    现场摄像的镜头跟随甘总的步伐逐渐拉近镜头,电视机前的观众们瞪大眼睛,想要看看在市府振聋发聩、痛斥记者,甘总的真身。

    滨海电视台转播车的导演关注直播屏幕,突然接到电话,“领导,我明白。”

    “别拍甘总的正脸。”

    摄像:“那怎么拍?”

    “随便,反正别拍正脸。”

    导演如同安康鱼一样苦闷,这种胡乱命令不是甘总的公关。硬要较真可以算直播事故,但是上边严令要执行。

    这一轮打击是从滨海一套的讨论节目开始,领导们在测试,你们当时有多少舆论攻势,现在就要承受多少狼狈。

    一双锃亮的皮鞋,踢踏踢踏来到中央站住,好像皮鞋怪张口说话:“大家好,我是甘笛。”

    “不是吧,电视台被甘总收买了吗?直播都不让看脸。”

    “我就是想看看甘总和罗成比谁帅一点。”

    “导演真应该下课。”

    记者们都准备好犀利问题,开始举手提问:“甘总,您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您对于15亿元的计划并没有多少信心,但是这种事必须有人要做。我很佩服甘总的义举,市府的可行性报告批复项目,但是查不到具体数据,郑京教授闭口不谈。希望您能开诚布公,谈谈15亿极地新品的战略想法。”

 第二百七十一章 断绝父子关系

    罗英柔站在电视机前,王陈美娟停职后,其他记者认为处罚过重,大家将事件归结到甘笛身上,带着一腔正义提问质询。

    夏宛调查参会名单,没有发现王冉的身影。

    燕京记者冷倩之前有过许多锤人“战绩”,甘笛除了许佳事件被曲解,没有黑历史,为了显示大度,参会记者名单她没有干预调整,结果冷倩决定后发制人。

    甘笛讨厌记者,大家睁眼说瞎话,大家例行公事,然后照本宣科。

    今天的记者招待会很有趣,记者们冷峻的眼神下似乎在寻找他的漏洞。

    总想搞个大新闻。

    甘笛敷衍:“因为服装设计有流行因素,怕被盗版,郑京教授和现场人员都签订保密协议,按照专家的说法,战略实施问题不大。”

    快报记者:“您高调宣扬15亿的托底计划,当天下午专家组判断方案可行。市府批准,我是否可以认定,您用舆论在施压,有许佳的事件在前,市府不敢否决。”

    很明显的倾向性,看到同行们憋着劲儿想要扭转上次被甘总痛骂到狼狈的局面,小吴记者知道,这次又要火星撞地球。

    对于滨海市强压舆论的做法,与同行喝酒时大家发牢骚,大谈不满,但强压舆论怪不到甘总身上,他从来不找市府要说法。

    只能说大家在为陈美娟出头。

    “你的说法客观上肯定有影响,不过专家们同样是客观给出意见,所以我相信专家的水准。”

    签约仪式上主持人赶紧示意:“下一个问题。”

    冷倩脸上挂着浅浅的笑意举手,很具有迷惑性,被主持人点到提问。

    “甘总,我是燕京记者。”

    滨海记者浅尝辄止的发问,毫无波澜,似乎是为了陈美娟打抱不平,其实好像是拴上锁链的狗汪汪几声,给主人显示自己的能力而已。

    冷倩拿到罗英柔记录的纸条,笑道:“甘总,您对于15亿的纺织品计划轻描淡写脱口而出,比任何企业家都要有魄力,在质询会上甚至喊出7年135亿的豪言壮语,肯定是依仗吧。”

    “公司的技术公关和员工的努力。”

    暗中观察和现场紧急更换协议本 10。32亿元,她轻巧计算出是1。2亿米元,为了极地方便还米元。

    冷倩:“甘总,你有些不诚实。有份报告显示,你并非贫苦出身,你的收购款项都是用外汇,准确的说是米元。每次贷款同样是米元付清,所以建商银行才会豪爽借款。”

    “我查询公开报道,与杜联的合作是对方三次不停加码协议利益谈成。阿姆斯在浓缩汁市场饱和情况下,再次赊账出售全套生产设备。先锋株式会社极低价格出售音频团队。与Gore公司达成独家供应协议。”

    “甘总,从你调动资源,每次有危机都会有外资集团,或者国际资本驰援。我的问题是,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得他们源源不断的提供助力?”

    冷倩话音刚落,现场一片沉寂。

    其他记者想起来,风闻甘笛是甘道梁的私生子,当然传闻是传闻,没人证实,现在冷倩罗列事实,旧事重提,甘总的第一桶金确实充满疑问,但是被欢呼和扭转的舆论下,大家不敢再泼冷水。

    “你觉得是什么原因?”甘笛反问。

    “猜不到,不能简单归结为运气好或者是能力强,所以希望甘总分享一下经验。”

    冷倩笃定甘地无法回答这些问题,罗英柔的调查和建商银行印证他和国外大资本千丝万缕的联系。

    94年7月米国根据贸易法301条款再次挥舞大棒,将国内列入重点贸易观察过,扬言六个月后实施贸易报复。

    这次主要是针对保护米国的知识产权,要求关闭国内29家CD厂,每周打击两次侵权行为并向米方报告,直到米国满意。

    修改民法,对涉外案件一审期限改为与米国一样的六个月,修改诉讼费的收取办法,取消涉外商标代理

    贸易战感觉似曾相识吧,所以懂王的贸易大棒都是从90年代的历史上学来的。

    95年初,双方谈判交锋的关键期,坎特扬言2月份之前不答应米方条件,就要制裁,国内准备同等规格制裁米方。

    只要甘笛哑口无言,她可以继续追问他的资金来源,把甘笛钉在耻辱柱上。尤其现在的背景下,大家对于米国恨之入骨。

    建商银行行长脸色难看,冷倩在给甘总挖坑,刘栋也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主持人快步走向前台,被甘笛拦住。

    大家突然来了精神,难道甘总有要爆发?

    众目睽睽之下,甘笛打个哈欠:“你再说一遍,没记住。”

    冷倩耐着性子把问题复述一遍。

    甘笛:“如果你了解我,应该清楚我是很讨厌米国,如果说杜联不是提供先进化工厂,我是绝对不会答应和他们合作。”

    “与米国其他企业的合作,都是他们硬塞给我,取得独家合作协议,为了滨海的发展,我也没办法。”

    早就有工作人员在甘笛和摄像之间放上个牌子,挡住甘笛的面部表情,所以大家能看到甘笛的动作。

    甘笛摊摊手,表情很委屈。

    “这算啥?凡尔赛吗?也就是看不到甘总的表情,不然我血压都高了,永海化工侯贵就在旁边,你看他无奈的表情。”

    “哈哈哈,我就喜欢甘总一副你们随便攻击,能赢算我输的表态。”

    观众在镜头前随意调侃。

    甘笛继续道:“至于你说的资金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