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在东欧当倒爷 >

第105部分

我在东欧当倒爷-第105部分

小说: 我在东欧当倒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宁堆笑应道:

    “还行吧!毕竟咱华国工人比老大哥工人要能吃苦一些,现在天气没那么冷了,施工进度明显加快了不少。”

    二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所聊内容,全都是些皮毛琐碎。

    就在这哥俩尬到了准备用脚趾头在机场中抠出一个游泳池来的时候,终于听到了机场广播。

    他们所乘坐的航班可以排队登机了。

    。

 第213章 天机不可泄露

    登了机,更尴尬。

    这二人居然都买了头等舱票,而且,办理办理登机牌时还选了相邻的两个座位。

    换座是不可能换座的。

    跟候机时一样,谁先提出换座的要求,便表明谁的心里有鬼。

    但要是再聊下去……

    恐怕一早吃进肚子里的早餐就要浪费了,还得麻烦美丽的空姐打扫卫生。

    “我跟你说过没?我有恐高症,上了飞机必须睡觉,要不然,等下了飞机便只能住进医院了。”

    杨宁向空姐要了个毛毯,盖在了身上,不由分说,已然做出了即将入睡的姿态。

    黄罡淡然一笑,回道:

    “真是巧了,我也有飞机上睡觉的习惯,要不然,这耳朵真是受不了。”

    接着,黄罡也向空姐要了个毛毯,盖在了身上,并闭上了双眼。

    那就睡吧!

    于是,这二人就像是得了嗜睡症一般,除了中间吃了顿飞机餐,喝了两杯饮料,上了趟厕所,其余时间,全都在'昏睡'中渡过。

    或者说是煎熬过。

    七个小时后,飞机落了地。

    二人终于等来了那神圣一刻,握个手,同时说上一声:

    “再见!”

    ……

    卢什科夫上任的那一天,杨宁已经回到了帝都,这让他多少都有些遗憾。

    因而,再见到杨宁之时,卢什科夫必须要拉下脸来,充分表达他心中的不满。

    太不够朋友了嘛!

    杨宁耐心地倾听了卢什科夫的抱怨。

    “我要说我是故意离开莫思柯的,你会相信吗?”

    信!

    当然信!

    你这位半神半人说什么我都信。

    但问题是,你怎么就不愿意亲眼见证我这个忠实朋友的风光一刻呢?

    面对卢什科夫的直白质问,杨宁淡然一笑,吐出了令卢什科夫极为震惊的两个单词:

    “不值得!”

    瞪圆了双眼,半张着嘴巴,卢什科夫在等着杨宁的进一步解释。

    “对您来说,这仅仅是一个起点,远未达到您应该拥有的高度,所以,根本不值得我为您感到骄傲。”

    卢什科夫愣住了。

    走了好一会神,才吁了口气出来。

    “谢谢你,哈拉少,谢谢你及时的,充满了善意的提醒,如果没有你,我想,这可能不再是我的起点了,而将成为我的终点。”

    肺腑之言。

    当成为莫思柯最核心那一位的那一天真正到来之时,卢什科夫确实生出了自满的心态。

    之前的老大哥国也好,现如今的大表哥国也罢,虽然从体制上讲跟西方阵营颇有些格格不入,文化上也有着不小的差别,但毕竟同属于白色人种,其骨子里流淌着的,其实还是同一样东西。

    西方白人文化中,并不讲究夹着尾巴做人的道理,但是,自满的情绪必然导致膨胀心理,而人一旦膨胀,必将犯错。

    没有人会给卢什科夫提出这样的醒,包括老伊万诺夫将军。除了杨宁之外,恐怕也只有老叶同志才会对卢什科夫做出批评。

    而要等到老叶同志开了这个口,他卢什科夫才幡然醒悟的话,眼下的位子或许能够保得住,但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话,估计就没了可能。

    杨宁并非是因为卢什科夫才离开莫思柯的,如此说词,不过是他在打算来见卢什科夫时的事先准备。

    说是忽悠,或许有些冤枉。

    但要是用别的什么词汇来表述,却都不如忽悠来得更恰当。

    即便如此,却也是得到了卢什科夫的真诚感激。

    这一刻,忠实朋友这个定义,对卢什科夫来说,又多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起身,去到了酒柜旁,倒上了两杯白兰地,递给杨宁的同时,卢什科夫稍有些献殷勤地主动说起了贷款的事情。

    “依照你的需求,我已经跟市银行的谢尔盖行长打过了招呼,批发市场项目做为市重点建设项目,你的贷款将由市正府做出担保。

    谢尔盖行长明确表态了,会启动特殊流程,尽快将五千万卢布的贷款发放到你的账上。”

    杨宁举着酒杯,跟卢什科夫轻轻地碰了下。

    “祝愿伟大的莫思柯在您的领导下越来越繁华。”

    五千万卢布的贷款项目,其规模对银行来说,并不算有多大,但对杨宁的批发市场来讲,却是绰绰有余。

    不考虑物价上涨的因素,建设那么一幢楼以及仓库和停车场,有个四千来万卢布也就足够了。

    但,杨宁还是狮子大开口,向卢什科夫报出了五千万卢布的需求。

    这还不算完。

    从市政大楼出来后,杨宁接着又开车去了趟军区。找老伊万诺夫将军,去办同样的事。

    不看在自家儿子的份上,单说他跟杨宁的这份忘年感情,以及他个人在批发市场项目中所占的五个点的股份,老伊万诺夫将军也绝无理由婉拒杨宁的要求。

    以军区产业做抵押,从另一家银行中再为杨宁办了三千万卢布的贷款。

    总额达到了八千万!

    基本上是项目所需经费的两倍之多。

    用得了这么多钱么?

    答案很明显。

    单就这个项目来讲,至少有四千万卢布派不上用场。

    那派不上用场的四千万卢布,难道就不需要支付利息么?

    答案更明显。

    利息一分也少不了。

    但……

    老伊万诺夫将军向杨宁交代完贷款事宜后,跟杨宁二人同时发出了会心一笑。

    玩石油生意,可不能少了老伊万诺夫将军。

    把石油从大表哥国运回华国,只能走铁路运输,一两节油罐车的石油生意显然太小,要干,那就得一整列火车的干。

    只有老伊万诺夫将军所代表的军方,才能顺利拿到铁路部门的货运列车编号。

    所以,这笔贷款,老伊万诺夫将军顺理成章地理解成了玩石油生意的启动资金。

    但,这种理解对杨宁来说,却分明是个误解。

    玩石油,现在还不是时候。

    要是为了这个目的,根本不需要如此着急。

    之所以要火急火燎的多拿到这一笔暂时派不上用场的巨款,只因为……

    天机不可泄露。

    饶是跟老伊万诺夫将军这么铁的关系,那也不能吐露半个字出来。

    当然,也瞒不了太久,最多两三个月,所有人便都会明白了个中缘由。

    。

 第214章 爱国爱民好公司

    一边有卢什科夫的关照和担保,另一边有老伊万诺夫将军的背书及抵押,不过三天,杨宁便于两家银行办妥了贷款手续。

    再三天,经过了一个周末,下一周的周二,杨宁在莫思柯新注册的KиBE公司账上多出了八千万卢布的资金。

    KиBE这个公司名放在华国,或许会让许多人一头雾水,不知其意,但对那些懂得老大哥语的人们来讲,却是简洁明白,通俗易懂。

    KитайиВосточнаяЕвропа,华国和东欧,取其首个字母,便是KиBE。

    读起来,其发音类似科比,也算是杨宁较为欣赏的一位巨星。当然,此时乃是乔老爷的天下,那条黑曼巴还不满十四周岁,距离他的表演时刻,尚有几年光景。

    公司名不重要,重要的是,公司账上多出来的这八千万卢布该怎么用。

    肯定不能让它们躺在账上睡懒觉,这个时间段,让卢布躺在账上睡懒觉,很有可能一觉醒来连小命都保不住,必须把它们转变成物资,那才可靠,才安心。

    石油,煤炭等能源物资,眼下这个阶段并不怎么合适,巨变之后,国内也好,国外也罢,各种热钱一窝蜂地扑在了这类能源物资上,使得其价格于短短俩月内翻了整整一番。

    还得涨!

    所有扑上去以及准备扑上去的人们有着相同的认识。

    杨宁也持有同样的观点。

    百废待兴之时,产能不可能于短期内得到大幅度提升,那么多热钱怼上去,势必造成价格上的持续上扬。

    但同时,杨宁认定这种上涨持续不了多长时间。

    再等个仨两月,当人们看清楚以米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并不打算敞开怀抱迎接大表哥国的时候,这种投机热情必然降温,各种热钱一定会快速撤退。

    届时,孱弱的大表哥国货币体系将会因为承受不了这种超负荷热钱快进快出所带来的冲击而崩溃。

    体系崩溃,卢布大幅贬值,那些扑在能源物资上,大多数的后知后觉,根本来不及撤退。

    那么,等着他们的只能是于价格上的相互残杀,甚至是干脆自杀。

    钢材,水泥等大宗商品亦是如此。眼下涨的有多猛,仨俩月后,跌得便有多惨。

    杨宁不想,也不敢趟这趟浑水。

    虽然,在先知先觉方面,他可以做得到独占鳌头,但是,时间如此短促,他若是过早撤出,肯定得不到满意的利润,稍晚一点,说不定就陷进坑里。

    除了这两类热门物资之外,还有一类物资非常抢手,而且,百分百地能保证了保值目的。

    黄金!

    然而,这类硬通货物资,却属于国家重点控制,市面上热闹交易的,也只是黄金饰品或是金条藏品一类的再加工黄金商品。

    搞个几万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上百万卢布去玩一玩,那确实是个不错的保值手段。

    但一呼啦便是四五千万卢布砸出去……

    老大哥的克家总部虽然已经黯然退场了,但大表哥家的克家组织却依旧是风韵犹存啊!

    杨宁可不想无端无辜招惹他们。

    米金和黄金的性质差不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属于硬通货,通过卖场销售商品,一天天积攒米金倒是无妨。

    但要是带上大把的卢布,四下里收购黑市米金,也定然会遭来大表哥家里的克家组织的不开心。

    “那……还能囤些什么呢?”

    北极熊托腮沉思,脑海中却是一片茫然。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间万物,唯一不变的就是永远在变。

    伊万诺夫的思想理念也是如此。

    自打平安夜他大醉一场之后,便向铁路局请了长期病假,犹豫了一个多月后,终于答应了杨宁的请求,出任KиBE公司首席执行官一职。

    杨宁呵呵一笑,张开嘴巴,做了个吃饭的动作。

    伊万诺夫不由一怔。

    “粮食?

    对!

    粮食!

    乱世之下,任何物资都比不上粮食更为重要。”

    杨宁再一笑,同时摇了摇头。

    “不!我亲爱的执行官老兄,这粮食啊,囤少了没意思,要是囤多了呢,又容易得罪老叶同志啊!

    咱们KиBE公司可是一家爱国爱民有良心讲道德的正经公司,怎么能做出这种不利于国家人民的投机行为呢?”

    伊万诺夫玩味一笑。

    正经不正经,倒是一时半会难下结论,但什么爱国爱民有良心讲道德……

    嗯?

    哈拉少你先别瞪眼。

    咱承认你说得对还不行吗?

    杨宁瞪过了眼,自个却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不管怎么说,囤粮肯定是不可取的,但是,囤点粮食的爹娘,我看倒是可行。”

    粮食的爹娘?

    伊万诺夫眉头一锁,但只思考了几秒钟,脸上便现出了会心的笑容。

    “农场……

    好主意!

    眼下没几人会盯上农场,而农场的日子也不好过,现在出手收购,正是最佳时期。”

    确实没什么资本会看上农场,所以,农场的耕地价格正处在低谷之中,一个拥有一千公顷耕地的中小型农场,其收购价格还不到八百万卢布,划成一亩耕地才五百卢布多那么一丢丢。

    简直就是白菜价。

    “该出手时就出手,你有我有全都有啊……”

    兴奋之余,杨宁说起话来都带有了曲调。

    “留下两千万卢布补充建筑材料,剩下的六千万,全都拿去卖农场!”

    鸡蛋不可以放在同一只篮子里,但完全可以打开倒进同一口锅中。多放点油,大火翻炒,用不了多久,就能吃上香喷喷的炒鸡蛋了。

    有了明确的方向,伊万诺夫不肯耽误一分钟的时间,立马行动了起来。

    一周后,距离莫思柯市三百至五百公里不等,总共拥有八千公顷耕地的三家农场,成为了KиBE公司的永久资产。

    三个月?

    或者是四五个月。

    但怎么也不会超过半年期限。

    这三家农场,便可以兑换成一座中小型油田,随便砍砍价,找零出来的资金,也就能轻轻松松把这八千万卢布的贷款给还了。

    之所以要在粮食价格的高点期,把农场兑换成所生产石油根本卖不出去的油田,只有一个理由。

    爱国爱民嘛!

    当然不能计较个人得失。

    。

 第215章 静观其变自生自灭

    不得不说,黄老大还是很有商业头脑的。

    或者说,他抄作业的能耐绝逼一流。

    只是走马观花随便瞅了几眼杨宁卖场的生意,并偷偷看了几次杨宁工地做出来的地下一层的结构布局,黄罡便对自己家的生意有了新的思考。

    搞零售,利润虽厚,但在走量上,却只能是批发的一个零头。

    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谁他么说二者不能兼得?

    一层搞零售,二层搞批发,一层的装修风格要适合普通人家逛街购物的心理需求,二层的布局设计,则要方便于商贩们的进货。

    另外,还要划出一些空间,招募几家做餐饮的商户,做为整个卖场的配套。

    至于空间略显不足的矛盾嘛,那也不难解决。

    只需要把仓库腾到外面的空地上即可,而混砖结构的平房,盖上他个几百平米,那也多花不了多少米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