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东欧当倒爷-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一年多走下来,我项云龙却心甘情愿地当起了你杨宁的赚钱工具人……”
杨宁淡然一笑。
工具人这个词汇听着有些刺耳,但项云龙所言,却是基本符合事实。
“我一直认为人心险恶,生意场上更是充满了尔虞我诈,并没有什么真诚合作,有的只是相互利用,早晚都是个过河拆桥。
所以,只有被自己所能牢牢控制的合作伙伴,才能得到我项云龙的信任。
但今天看来,我错了。”
一旁,一直没怎么说话,只顾着喝茶抽烟的伊万诺夫突然插话道:
“不,项总,你并没有错,或者说,你没有全错。”
项云龙凝目看向伊万诺夫,疑问道:
“怎么讲?”
伊万诺夫若有所思,像是在回忆着什么。
“如果说你错了,那你也只是错在了没能看清楚哈拉少这个人的本质。
对别的什么人,我认为你并没有错,华国如此,莫思柯同样如此,生意场上却是充满了尔虞我诈,阴险算计……”
杨宁忽地撇了眼伊万诺夫。
尼玛,千万不要举例说明。
他么的,咱俩可是一伙的,丫要是把我算计黄老大的事情给捅出去了,莫怪我待会就宵夜红烧熊掌。
“哈拉少这个人,我是最了解的,你对他诚心,他必然还你赤胆,你要是对他有恶意,那么他必然玩死你,就好比……”
杨宁心中一片哇凉。
眼看着今晚上宵夜必然是红烧熊掌了。
伊万诺夫却陡然转了个弯。
“就好比你们爷俩之间的故事一样。”
杨宁松了口气。
好吧,红烧熊掌还是可以吃的,只是把人工养殖的换成纯野生的就是了。
第222章 真正的暴风雨
项云龙可谓是不虚此行。
带着阴谋而来,却满载着满足和感激而归。
有着那项一个月利润便高达上千万的石油生意打底,项云龙彻底打消了将杨宁纳入麾下的执念。
他已然明白,现如今已经做不到俯视杨宁了,过不了多久,就该仰视这小子了。
若不能正视现实,及时调整过来心态,那么,摆在他面前的结果,将不仅仅是有钱赚不到,还会有个头破血流在等着他。
送走了项云龙,杨宁和伊万诺夫随即投入到了对黄老大打造的那个商场的改造调整上来。
黄罡的落败,伊万诺夫指出来的原因当然是主要因素。
但,仅仅是这么一条原因,黄老大绝不会输的那么惨,跟项云龙谈生意的那天晚上,杨宁也绝不会那么紧张。
华国民族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意识形态和体制上的相似,对战斗民族有着一种天然亲的思想。
但反过来,战斗民族终究还是归属于白人人种,骨子里的那种对其他肤色人种的傲慢或者说是轻蔑,却也是与生俱来。
商品物资奇缺的现况,让每一个毛子哥毛子姐都无法对华国物美价廉的商品说上一声不,但要是让他们对华国人说上一声是,却也是万般艰难。
杨宁的卖场,华国人的面孔只有他一个,而这么一个华国面孔,要么是干脆不在家,即便在家,也是躲在办公室中根本不露面。
鲜有几个顾客能知道这家卖场的老板居然是个华国人。
即便碰巧遇见了杨宁,也会误以为这位华国人不过是这家卖场的供货倒爷,于情感上完全可以接受。
可在黄老大那边,却是恰好相反。
大老板的架势摆的十足,而且生怕顾客们不晓得,于商场门口还张贴了一张个人肖像。
从华国带来的七八位员工,也是身着光鲜地摆在了显要位置上。
这一下,可算是触动了战斗民族人们的情感底线。
用帝都爷们的话来讲,那就是:丫一下人,凭什么比爷的日子过得还要好?大爷的,爷不服!
若只是如此,那黄罡并不会输得那么惨那么彻底。
事实上,杨宁还往其中撒了把佐料。
他让洛卡夫斯基派出了所有手下兄弟,守住了前往黄罡商场的各个路口,广泛并充分地炒作起了一个话题。
那商场的华国老板怎么就那么有钱呢?那商场的档次那么高,所卖的商品怎么就那么便宜呢?
真相只有一个!
来路不正。
华国老板的来路不正,他所卖商品的来路更不正。
十有八九,是在为犯罪集团洗钱。
如此,原本就对黄老大的高调行为抱有极大抵触情绪的当地居民,再被激发出了正义感和守法精神,那还能有多少人愿意掏腰包购买商品呢?
当地商贩更是不肯。
谁他么都担心自己被牵连进去,反正还有一家一只蚂蚁大卖场,自己又不愁断货,那为啥不等上个几天,看清局面后再出手呢?
客观讲,若是那黄罡能够再坚持个十几二十天,境况说不定就会有所改变。
时间,将会治愈人们的各种疑虑,同时也会磨平他们心中的逆反情绪。
到那时,再面对商场中物美价廉的各色商品时,他们或许就会暗叹一声:真香!
然而,黄罡却根本没有那份底气可以坚持得了这么长的时间。
接盘了黄罡的这家商场,杨宁也无需做大的改动,只是把商品摆放的形式调整了一下,将之前的整整齐齐错落有致变为了随意堆放杂乱无章。
然后,把阿瓦莎抽调过来担任商场经理一职,并宣告天下,那个华国老板已经夹着尾巴逃跑了,这家商场重新回到了本国人的手上。
这几招虽然简单,却是立竿见影,仅仅一周时间,持续上涨的日营业额便突破了百万卢布大关。
这边的商场注重零售,只收卢布,不收米金,但换算下来,各种商品的售价要比一只蚂蚁那边高出了一成左右。
而一只蚂蚁那边,只收米金,不收卢布,但实际价格却要低了一些。而且,针对当地商贩的大单批发业务,还有相应的折扣。
因而,两边的生意虽然避免不了的有些相互竞争的成分,但总体上讲,还是达到了把蛋糕做大的目的。
一晃眼,四月已至尾声。
大表哥家的央行终于撑不住了,主动调整了卢布对米金的汇率,而且,调整的幅度可不算小,从先前的四块多不到五卢布兑换一米金,一下子贬值到了七块半兑换一米金。
如此举措,使得原本已经走在了卢布快速贬值道路上的外汇黑市彻底疯狂起来,部分先知先觉的人们已然失去了理智,纷纷涌入黑市,恨不得将自己所有的财产全部兑换成米金。
而黑市上,一时间哪里能拿得出那么多米金呢?
况且,那些拥有米金的人们也意识到了情况不妙,一个个都捂紧了自己的米金钱夹。
供少需大,米金价格只能是一路飙涨。
真正的暴风雨终于来了!
杨宁这边,早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
从银行贷出来的八千万卢布都已经有了各自的用处,六千万买了仨农场,剩下的两千万也换成了建筑材料。
商场每天的营业额款项,也及时花在了购买钢筋水泥砖瓦沙石上。
原本两层三千平米的营业面积,也在一天天缩小,如今只剩下了一层的一半还不到。
不存在保质期的商品全都贴上了封条,保质期较短的商品,早已经降价促销一空,商场一层不到一半的营业面积,也只有为数不多的保质期较长商品还在销售。
当初黄罡聘请的商场员工,有九成下了岗,闲在了家里,但杨宁仁义尽至,每个月都会给他们发放一笔基本生活费。
唯有因为熬不住而从一只蚂蚁跳槽过来的那几位,不管杨宁如何求情,伊万诺夫和阿瓦莎还是联手举起了铡刀。
对待这种人,必须是毫不手软,定斩不饶。
五月的华国,好多地区都已进入到了火热的初夏季节,而在莫思柯,这一年的冬季似乎还在延续。
第223章 万事俱备只欠汇率
时间来到了五月。
无法将手中卢布及时兑换成米金的人们开始转变思路。
囤货!
将手中卢布兑换成各种生活物资,囤在家里。
于是,杨宁手上的商场也好,卖场也罢,每一天拿出来的商品用不到十分钟便被销售一空。
涨价,往死里涨价,但仍旧是同样的结果。
一只蚂蚁这边还好些,但商场那边,平均售价比起四月下旬来已经涨了十倍有余,但所有的货物仍旧是每天秒空。
日用品尚且如此,做为名生民计的最主要物资——粮食,那更是一个不得了。
杨宁和伊万诺夫每天喝着闲酒,计算着他们手上那三家农场的市场价格,四月底的时候,也就值个八千来万,但到了五月初,便一下子翻到了一亿六七千万。
五月六日,央行再一次调整了卢布兑米金的汇率,幅度比上一次还要大。
于是,杨宁和伊万诺夫喝起闲酒时的心情更加愉快了。
他们手上的农场市价增值的速度几乎达到了每两顿闲酒便能翻上一番的地步。
而此阶段,石油煤炭等能源物资的价格虽然也在上涨,但上涨的幅度,却远低于卢布贬值的速度。
也就是说,按米金来计算,它们的价格实际上是处在暴跌的通道上。
“咱们什么时候出手呢?”
伊万诺夫有些沉不住气了。
此时,卢布已经贬值到了官方十四点八兑换一米金,黑市五十多兑一的地步,幅度之大,史上罕见。
伊万诺夫认为,这等幅度,即便还没达到谷底,却也离谷底不远了。
做生意嘛,差不多就行,永远不要贪图利益的最大化……哈拉少的教导,肯定是真理,伊万诺夫必然要牢记于心。
“不着急,还可以再等等,等到了一米金兑换五百卢布的时候,咱们在出手也不迟。”
杨宁把握十足地轻松回应了伊万诺夫。
伊万诺夫陡然一惊,当场僵住。
五百卢布兑换一米金?
那……
那已经不再是灾难了,而是末日!
杨宁耸了下肩,轻声哼笑,并微微摇头。
一比五百的汇率很难接受么?
那接下来的一比一千,比两千,比三千,四千,五千,甚至一度超过了六千,又该如何面对呢?
当然,这些话并不能说给伊万诺夫听,免得把这头北极熊给吓傻了,再像平安夜那样,一杯杯喝个不停,喝了吐,吐了再喝,白白浪费了他三瓶茅台。
杨宁明知道这一波金融风浪要持续到未来五年之后,而且,一比五百的卢布汇率绝不是谷底,而是刚开始坠落,但他仍旧选择这个当口做为出手的时机,其原因并非是沉不住气,而是精心算计过的结果。
老叶同志肯定不会坐以待毙,以上辈子的回顾性眼光来看,老叶同志虽然没有展现出力挽狂澜的能力,但他至少保住了人民的生计,也就是说,他首先保证了粮食供应的安全。
在上辈子的记忆中,杨宁对这段历史的细节并没有掌握多少,只是依稀记得,卢布一路狂泄,到了一比五百的时候,勉强稳定了一段时间。
杨宁盘算,这段稳定期,应该就是老叶同志绝地反击的结果。
赶在这个当口,将手上的仨农场交上去,兑换成一个日产量在两三万桶上下的中型油田,这么一单交易,不光是赚翻了天,还能深得老叶同志的感激和器重。
想想,做个梦都能笑醒。
卢布从几十比一到五百比一的过程用不了多少天,因而,此时的杨宁已经开始了提前布局。
拿农场兑换油田的交易,他一个外国人肯定不方便走上前台,所以,还需要以伊万诺夫的名义重新注册一家公司,并采取点非常规手段,将三家农场过继到新公司的名下。
莫思柯市的头号人物卢什科夫,自然要参与其中,只是担保了五千万卢布贷款的功劳,给予其八个点的干股,已经不算少了。
老伊万诺夫将军那边,弄到的贷款虽然少了点,但将来要依靠他拿到铁路运输资源,所以,给予的干股不能少过卢什科夫,十个点,是双方都比较满意的数字。
洛卡夫斯基也得带上一块玩。
这哥们在整治黄老大的事情上帮了大忙,却一分钱的好处都不肯收下,确实是个挺仗义的好哥们。
再说了,未来的石油运输,在上到铁路线之前,还需要用油罐车在地面上跑上个几百公里,也是离不开那哥们的黑Bang势力的保护。
送上五个点的股份,足以让洛卡夫斯基冲着杨宁竖起大拇指来。
还有一人可不能忘记。
卡捷琳娜。
虽然她那辆红色奔跑好久都没抛锚过了,而且,这段时间以来几乎没回过莫思柯,但她却代表着十年之后的那条大腿。
所以,决不能提起裤子不认人。
五个点。
不能再少了。
剩下的七十二个点的股份。
按杨宁的意思,他占个五十一掌握了绝对话语权也就足够了,没有伊万诺夫一开始孤注一掷的倾囊相授,他杨宁绝没有今天的机会和成就,所以,这头北极熊完全配得上二十一个点的股份。
但伊万诺夫却是执意不肯。
甚至,拿出辞职回铁路局继续当他的列车长来要挟杨宁。
“十个点,最多十个点,我怎么也不敢超过我的父亲。你要是不答应,那……”
伊万诺夫的冷笑使得杨宁的心里直发毛。
这哥们不单是外形上像极了一头北极熊,个性上更是跟北极熊无二样,认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只会落下个被他当场拍死的悲惨结果。
拗不过,只得屈从。
不过,从利润总量上讲,十个点真的不少了,当初他拿出来的二十万卢布,估计于生意做起来后,也就值个小半月的分红。
万事俱备,只欠汇率。
但也快,仅仅一周,杨宁这边刚完成了各项布局,卢布兑换成米金的黑市价便突破了五百比一的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