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在东欧当倒爷 >

第26部分

我在东欧当倒爷-第26部分

小说: 我在东欧当倒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嘿嘿。

    能不乐,能不开心么?

    老妈带着兄妹三人来到了菜市场,没着急置办年货,先去到了菜市场一头的一家烧饼铺。

    “师傅,有粮票卖么?跟以前一样,还是要全国通用的。”

    老妈刚一张口,杨宁就隐隐地感觉到了不对劲,待老妈一句话问出,杨宁已是恍然大悟,急忙拦住了老妈,并把老妈拖到了一旁。

    “家里还有多少斤粮票?”

    老妈被杨宁不由分说的一通扯拽搞得有点蒙,但还是如实回答了杨宁的问话。

    “嗯……应该还有个三百来斤吧。”

    “太多了,老妈,你得赶紧想办法把这些粮票用出去。”

    老妈很是惊诧地看向了杨宁。

    “你这孩子,说什么胡话呢?妈攒下的这些粮票可都是全国通用的哦,咋了,你开学后不用吃饭了?”

    杨宁苦笑。

    “不是这个意思,妈,我是说,粮票就要作废了,你留了那么多粮票在手上,不赶在作废之前用出去,那不就都成废纸了么?”

    这话一说完,杨宁便生出了几分后悔。

    一斤粮票也就值两毛钱,即便是全国通用的粮票,也只比普通地方粮票贵了几分钱,三百来斤的粮票,就算全都烂在手上,那也不过是六七十块钱的小事。

    留着当个收藏品,即便将来增值不大,但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不过,这只是自己的想法。

    而换做了老妈,要是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几百斤粮票一下子成了废纸,她肯定会后悔莫及而伤心流泪。

    所以,不能后悔。

    “你想想啊,妈,布票,是不是作废了?”

    老妈点了点头。

    “油票呢?是不是也跟着取消了?”

    老妈再点了下头。

    “还有肉票,炭票,副食品券,这一样样的,不都作废取消了吗?就剩下这粮票了,但也撑不了几个月。妈,你听我的,我在帝都听到的消息多,快了,今年的三四月,慢了,今年放暑假前,这粮票啊,是一定要作废的。”

    杨宁的语气十分笃定,但事实上,他却记错了时间。

    九一年,率先实行粮食供销同价政策的只是最南边的两个省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一政策,彻底废除粮票制度的时间,则要来到次年的四月一号。

    好在老妈也没全信了杨宁的话,虽然答应不再花钱买粮票,却也没到了要把存在家里的粮票着急用出去的地步。

    菜市场非常热闹。

    很像上辈子的各家小视频平台分享的农村赶大集的场景,没有摊位台,附近赶来卖货的农民把货全都堆在了地上,稍微讲究点的,会在地上铺个蛇皮袋什么的,不讲究的,直接是贴地皮操作。

    卖鸡鸭肉蛋的居多,卖鱼的也不少,唯独卖蔬菜的,只是那么几家。

    这也难怪。

    在大棚技术尚未普及之时,冬天里的蔬菜,可选的品种并不多,土豆和大白菜为两大主力军,其他的,全都是特种部队,稀罕的很。

    家里早就备下了足够一冬天吃的大白菜和土豆,想换个花样的话,家里也存了不少的干菜咸菜,比如干豆角,再比如干黄花菜,还有腌制过的雪里红和腊菜疙瘩。

    老妈脑子里的年货清单全都是鸡鱼肉蛋,木得冰箱的日子里,肉类的存储反倒比绿叶蔬菜容易许多,只需要洗干净了抹上点盐巴,挂在阴凉处风干了,存上个二十天一个月的,根本就不叫个事。

    将近五斤重的大公鸡逮了两只,三斤多一条的鲤鱼拎上了四条,猪肉自然少不了,前天小弟买回家的十来斤五花肉才吃了一半,但老妈还是买上了十多斤的后腿肉。

    三十年后的社会,五花肉才是最骄傲的那一部分。

    可在三十年前,只有后腿肉才配戴上那价格的皇冠。

    还有鸡蛋。

    单看外壳就知道是最正宗的土鸡蛋,皮红个大,绝对不是吃饲料的母鸡能够下出来的蛋,一问价,一个蛋才要五分钱。

    七个蛋就是一斤,一斤也不过三毛五。

    杨宁不由激动,一张口便是一句:“包圆了。”

    老妈笑骂道:“你个傻孩子,咱家能吃的完这么多吗?”

    杨宁不屑一笑,目测那一摊也就是百十来个蛋。

    “怎么吃不完?打明天开始,咱家吃早饭一人一个煮鸡蛋,顺便再煎上两个让老爸带工厂去当午餐。”

    老妈禁不住笑了。

    宁儿说了,等开学后,家里就不用给他寄生活费了,还有,两边老人每个月各十五块的养老费,宁儿也揽在了自己身上。

    如此一来,家里一个月就少了九十块的支出,每天吃上一个鸡蛋倒也是没多大问题。

    老妈虽然舍不得儿子在外面那么辛苦,可儿子的这份孝心她更不忍违拗。

    “好吧,包圆就包圆,但这么多鸡蛋妈可拿不动……”

    还没等杨宁反应过来,弟弟杨林早已挺身而出。

    “妈,我来拿,我能拿得动。”

    买好了鸡蛋,老妈又买了一条羊腿。

    老家的物价比起帝都来还是便宜了好多,买了这么多,老妈带着的二十张大团结还剩下了五六张。

    “宁儿,你不是要给弟弟妹妹买新衣服吗?剩下的这些钱你拿去用吧。”

    杨宁不由乐开。

    琢磨了好久的理由终于能派上了用场。

    “不用,妈,我这边还有钱呢,这不是过年了嘛,我那两家做家教的东家,给我预支了一个月报酬呢。”

    “预支的钱可不能乱花,你开学回到了学校,就不用吃不用喝了?”

    杨宁不由倒吸了口冷气。

    百密而一疏,这倒还真是个bug呢。

    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一个慌是撒,十个慌也是撒,接着编故事呗!

    “那什么,妈,你儿子家教当得好,其中一个东家又给我介绍了一家,等开学后就开始,所以你根本用不着为我的生活费操心。”

    老妈真的是很好骗,单看表情就知道她是完全相信了杨宁的这套鬼话。

    不过,老妈的眉头却未能舒展开来。

    “你做三份家教,那身体能吃得消吗?”

    杨宁左手拎着十多斤猪肉,右手将羊腿扛在了肩上,做出一副展现健壮肌肉的姿势,笑道:

    “这不刚好锻炼身体嘛,一份家教一周两次,三份也就六次,还能剩个礼拜天放松放松呢,妈,你真的不用再操心这些琐碎事了,我在帝都能照顾好自己的。”

    老妈叹了口气,却没再多说什么。

    到了家,放下了年货,弟弟妹妹对杨宁立马来了个左右夹击,一个揉肩,另一个捶腿。

    这待遇……

    那还能说什么?

    赶紧带上街去买新衣服呀!

    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忽听身后有人叫道:

    “杨宁?”

    杨宁下意识停下了脚步,转头望去。

    一个跟自己个头差不多的,留着当代最为时尚的齐肩卷毛发型,身着一身皮衣皮裤的小伙子快步向自己走来。

    “你他么啥时候回来的?咋不跟哥们打声招呼呢?”

 第042章 黄河四鬼VS江南七怪

    对社会人来讲,整个八十年代的时尚打扮可分为三个阶段。

    前面几年流行的是大包头喇叭裤,再拎上一只手提式卡带录音机,骑上一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录音机里放着“你到我身边,带着微笑,带来了我的烦恼……”

    嘿!

    那甭提有多潇洒了。

    一路上,姑娘们的注视率保管是百分百。

    到了中间几年,因为有那么一位姓张的HK歌手,穿着一身中山装,围着一条白围巾,登上了春晚的舞台,高歌了一曲《我的中国心》,于是乎……

    满大街都是中山装配白围巾。

    再后来,TW省的某位歌手以一盘名曰《狼》的流行歌曲专辑横扫了大陆乐坛,虽然十几二十年后,沉淀下来的是一首《大约在冬季》,但那盘专辑的主打歌曲却是:“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的北风吹过……”

    随着歌曲的走红,那位歌手的形象也就成为了当下的爆款。

    便是杨宁面前的这位小伙子的打扮。

    黑色皮夹克,搭配一条黑色皮裤,脚穿一双战斗靴,头顶一袭卷毛,不管白天还是黑夜,鼻梁上总是离不开一副墨镜……

    “二蛋?”

    杨宁紧急搜索原主兄弟的残留记忆,却只得到了两条信息。

    这哥们小名叫二蛋,跟自己是打小一块玩着尿尿和泥游戏长起来的发小,这是一。

    二一个,这哥们初中没毕业就开始混迹社会了,当年被学校开除的原因据说是偷窃自行车。

    除此两条,杨宁再也找不到第三条跟这哥们相关的信息,包括这哥们的大名叫什么。

    二蛋忽地沉下脸来,不爽喝道:

    “你他么瞎叫个机八呀?你他么懂不懂规矩?叫二哥,知道不?”

    杨宁并不乐意跟这种人过多纠缠,只想着随便打发上几句,脱了身,赶紧带弟弟妹妹买新衣服去,于是便改了口,叫了声:“二哥。”

    笑容重新回到了二蛋的脸上。

    “这就对了嘛!叫一声二哥亏不着你,现在这社会可不跟以前了,乱,实在是太乱,像你这种手无……手无绑鸡之力的书生……”

    杨宁忍不住纠正了一句:

    “是手无缚鸡之力,二哥。”

    二蛋大度摆手,并掏出了烟来,一边点烟,一边道:

    “都一样,就那个意思,二哥是想跟你说,就你这种只会看书学习的书呆子,要是不找个靠山的话,太不不安全,分分钟都有可能挨顿揍……对了,二哥忘了你了,来,抽一支。”

    杨宁瞥了眼二蛋手中的香烟,一块整一盒的草海,实在是勾不起多少烟瘾出来。

    “不好意思,二哥,我还没学会抽烟。”

    二蛋也不强求,将烟盒揣回了衣兜,并随手揽住了杨宁的肩,接道:

    “二哥在这片混的还行,今后在外面遇上了事,直接提二哥的名头。”

    杨宁面露难色。

    马德,哥们连你丫大名都不记得了,怎么提你的名头呢?

    好在那二蛋的话还没说完。

    “只提你二哥的大名不一定管用,还得报出你二哥的江湖名号才行,他么的,现在的小混混麻痹实在太多,上道的根本没几个,一帮小兔崽子,只他么记得江湖名号……”

    江湖名号?

    杨宁不由面生疑色。

    “记住了,兄弟,今后在外面遇上了事,你就说你是黄河四鬼的弟弟,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让他们冲着黄河四鬼来!”

    杨宁明显被惊到了。

    “黄河四鬼?那有没有江南七怪呢?”

    二蛋啐了口唾沫,再呲哼了一声,不屑应道:

    “狗日的江南七怪……咱黄河四鬼早晚都得打过河去,灭了那帮废物。”

    杨宁不由倒吸了口冷气。

    窝草,还他么真有啊!

    往前再走了几十米,眼看着就要上了大街,二蛋将搭在杨宁肩膀上的胳臂拿了下来。

    “二哥还有正事要办,就不陪你多聊了,等晚上,二哥请你喝酒。”

    杨宁婉拒道:

    “不了吧,我又不怎么会喝酒……”

    二蛋忽地拉下了脸来:

    “怎么?不给二哥面子是吗?”

    杨宁急忙解释:

    “哪敢呢,我主要是怕我爸他……”

    二蛋立马拍起了胸脯:

    “晚上我到家里叫你去,杨叔他这点面子还是要给我的,就这么说定了。”

    话音尚未落地,二蛋的人影已经去到了三步之外。

    杨宁纵然有百般不情愿,却也只能是苦笑摇头,无奈接受。

    刚才这么一会,他又搜索到了原主兄弟关于二蛋的一些残留记忆。

    这哥们姓桑,在家排行老二,被街坊邻居们起了个乳名叫二蛋。

    二蛋的老爹,老桑同志,跟原主兄弟的老爹,老杨同志,原先都在一家名叫4813的兵工厂上班,而且,拜的还是同一个师父。

    后来,兵工厂倒闭了,地方上的几个厂子连设备带人瓜分了4813兵工厂,老杨同志跟老桑同志这对师兄弟才分了道扬了镳。

    但住却都还住在原先的4813兵工厂宿舍中。

    所以,桑二蛋说杨叔这点面子还是要给他的,并非是吹牛逼说大话。

    不过也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

    虽然杨宁不乐意跟桑二蛋这种人有过多交集,但毕竟还是发小,既然碰上了,那就坐下来喝上两杯,那也算是个人情世故。

    因而,这么个小插曲,并没有影响到杨宁的心情。

    拎着弟弟妹妹,开开心心在街上转了一大圈,将弟弟妹妹里里外外都整了个焕然一新,又给爸妈各买了一件羊毛衫,兄妹三人高高兴兴回到了家中。

    正牌的羊毛衫可不便宜,单一件就要八十多块,但杨宁早就做好了破罐子破摔的打算,大不了,就接着撒谎呗。

    好在爸妈不识货,被杨宁一句“春节大酬宾,打了折才三十块一件”给糊弄了过去。

    到了晚上快六点钟,桑二蛋还真就找来了家里。

    进了门,先叫了声杨叔,再叫了声婶子,给老杨同志上了支草海烟,一边点火,一边说明了来意。

    师兄家的二侄子来请自己家的大儿子出去喝酒,老杨同志即便不乐意,却也只能是点了点头。

    于是,杨宁就像个俘虏一般,被桑二蛋押出了家门。

    出4813厂宿舍往右,开了一家据说挺有名气的羊汤馆。老家那边的人酷爱吃羊,一碗羊汤泡上两只烧饼,美滋滋吃上一顿都能回味个三两天。

    因而,但凡羊肉馆或是羊汤馆,只要味道不算差,那生意就一定会比别的店红火许多。

    桑二蛋领着杨宁进到了这家羊汤馆。

    一进门,杨宁便不自觉地皱起了眉头。

    那股子羊膻味啊……

    可对那些个就好这口的食客来说,没了这股子羊膻味,还得埋怨店家不正宗呢。

    桑二蛋径直走向了最里面的一间包间,杨宁跟着进去的时候,看到包间里已经等着了仨哥们,正围在一起玩着一种叫二八杠的扑克牌赌博游戏。

    杨宁扫视了那仨哥们一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