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东欧当倒爷-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没想到,那哥俩的野心远不止赚点钱过上好生活那么简单。
他俩想要成立自己的公司,还想把这公司做大做强,最让项云龙无法接受的是,那哥俩还总想要摆脱他的掌控。
尤其是那个杨宁。
有着无比的野心不说,还他么鬼点子特多,一会儿搞个什么招标,一会儿又来上一个外包。这每一招使出来,都在对项云龙表明了一个态度,他杨宁离开了谁,都一样能把这间公司给运作起来。
尤其是他把那个叫张大志的介绍过来,更是让项云龙隐隐感觉到,那杨宁似乎有着反手介入他京恒公司运营的企图。
对一名普通商人来说,只吃自己该吃的那一口,不贪心,不冒进,这并不是缺点,而是生存之道。
但对一位商界枭雄来讲,其风格却是但凡见到的,且又是自己想吃的,那么,不管自己饿不饿,也得想尽了一切办法吃到口。
哪怕是为之而不择手段。
所以,在项云龙的潜意识中,是绝对不能容忍杨宁黄罡哥俩的那家公司,在他的眼皮子下一步步做大做强,从而使得他彻底失去了对那哥俩及其业务的掌控。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两个给拆分开。
就算拆分不成,也要让他们哥俩产生点间隙、隔阂或者是矛盾。
一来,可以直接削弱他们的实力,并且可以降低他们做事的效率,从而延缓他们公司快速发展的步伐。
二来,他们两个之间一旦产生了间隙隔阂或者是矛盾的话,以他们的年纪阅历,必然是难以解决,如此,他这个当长辈的,且又是他们拜把弟兄的亲爹,自然就多了许多的话语权。
把水搅混了,才好捉鱼嘛!
不过,这只是他项云龙的表层算计。
揭开这表层,当然还有着更深一层的算计。
倒爷这种行当,做的小,也就算了,那不过是个体力活,带着货,奔走于两头之间,赚上点差价,养家糊口。
但要是做大了,那可就没这么简单咯。
首先得有明确的分工,至少要划成两块,一块守在家里,另一块拼搏在异国他乡。这两块还不能有矛盾,配合起来必须是严丝合缝,否则的话,早晚都得散伙。
其次,还得有团队,团队不在乎人多人少,但必须精干,关键时刻能顶得上去。
如果那哥俩真如自己所愿而产生了间隙隔阂或者是矛盾的话,那么,迟早都是个吃散伙饭的结局。
到那时,他们辛苦建立起来的团队会在一夜之间成为一盘散沙,而那杨宁,又不能没有团队的支撑,所以也就给了他项云龙一个绝佳机会,可以打着雪中送炭的旗号,在他杨宁的团队中,冠冕堂皇地安插他项云龙的人。
刚刚,那姓黄的小伙子打来了电话,说是要跟他谈一谈。
项云龙敏锐捕捉到了最关键的信号,在这多半个月的时间中,他连着三次的主动约谈,应该是起到了作用。
该收获的时候必须要抓紧收获,不然,熟透了的麦子要是烂在了地里,那可实在是太可惜了。
回城的路上,项云龙坐在车子的后排座上,看似眯着眼在打瞌睡,实际上却是在盘算着这第四次跟黄罡的约谈该如何出手。
当然,不管如何出手,那把握都是杠杠滴。
然而,正所谓百密必有一疏。
项云龙怎么也想不到,他的绝密阴招却被自家儿子看了个清清楚楚。
项方舟能看穿他老爹的背后阴招其实也是侥幸。
每个月,他都会奉他老妈之命,背着他老爹去邮局打一份他老爹的通话记录,而这个月,他老爹的通话记录上居然出现了黄老大新办的大哥大的号码。
并且,也就是半个月的时间,黄老大的大哥大号码居然出现了三次之多。
虎父无犬子。
当杨宁提及黄老大的突然巨变之时,项方舟瞬间就想明白了个中原委。
第103章 黄老大的抉择
帝都医学院,男宿2号楼。
天台上,项方舟抽了口烟,对杨宁发出了严厉警告:
“你丫别以为自己有多聪明,更别以为有了哥这个卧底,就能把我家老爷子给怎么了,说句你丫不爱听的话,跟我家老爷子比,你丫还嫩得很,就算你丫使出了吃奶的劲,也不一定能搬得动他老人家的一根手指头。”
轻叹一声,项方舟拍了下杨宁的肩,接着叹道:
“再过上个若干年,你丫仍旧不会是他老人家的对手,原因很简单,在你丫眼中,他老人家始终是你哥的亲爹,而在他老人家眼中,你丫却不一定是他亲儿子的好兄弟。”
这个理由,杨宁不得不承认。
项云龙为了达到目的,可以在背后冲他使阴招,但他杨宁,却因为项方舟的存在,根本做不到以阴招对阴招。
当然,此刻的杨宁也没有要跟项云龙掰掰手腕的意图。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眼下,对杨宁来说,最重要的是把那四架飞机的买卖操持落地,别的都是假,唯有赚到钱才是真。
“那我以拉拢黄老大的招数给他老人家添点堵也不行吗?”
项方舟淡然一笑,缓缓摇头。
“在他老人家面前,你丫最好不要耍小聪明,但凡有一丁点的蛛丝马迹,都有可能引起他老人家的警觉,到那时,把你哥交待出去了都是小事,逼着他改变招数对你丫来说才是要命的大事。”
杨宁嘻皮笑脸回应道:
“也没多大点事!大不了,我举个白旗给他老人家当个马前卒也就是了。”
项方舟耸肩轻笑。
“随你的便,随你的大小便。”
杨宁作势就要解皮带掏家伙。
项方舟撩起一脚,踢在了杨宁的屁股上。
“别闹,说正事呢。”
再续了支烟,项方舟语重心长道:
“听哥的,你丫就当没想明白这件事,困惑,郁闷,憋屈,怎么难过怎么装,跟黄老大翻脸吵嘴甚至是动手干仗都不为过,只要能让他老人家感觉到自己的阴谋正在一步步实现,那对你丫来说就是最大的利好,千万不能让他老人家再产生了什么邪念,要是逼着他老人家动起了你那四架大飞机的念头,你丫这亏可就吃大了。”
杨宁严肃应道:
“他老人家岁数大了,打不动飞机……的念头喽。”
项方舟先是被杨宁的故意停顿搞得不由一怔,随即反应过来,顺便再赏了杨宁一脚。
“你丫既然有心思开玩笑,那就说明你丫已经想明白了接下来该怎么做,行吧,今儿就说到这儿吧,我他么该去睡午觉了。”
杨宁急道:
“别介啊,我还没吃午饭呢,大老远跑来投靠哥,哥好歹也得赏口吃的不是?”嬉皮一笑,杨宁靠近了项方舟,耍赖道:“我说,下午就别去上课了,咱哥俩那么多天没见面了,好歹也得喝两杯吧。”
项方舟断然拒绝。
“不行!下午有两节必修课,我他么肯定不能逃课,想喝酒,只能是等晚上。”
杨宁泛起了难为。
二哥在别的方面上的定力可以说都很一般,根本经不住他杨宁的三两句忽悠,唯有在医学的学习上,却是雷打不动,谁也别想改变他。
中午出去喝两杯显然是不可能。
但这么久没见面了,现在见上了面,要是不喝上两杯,那怎么也说不过去。
只是,要等到晚上的话,这中间的好几个小时,他又该如何熬过去呢?
“你丫拿上我的学生证,去图书馆看会书,咱帝医的图书馆,不光只有专业书籍,还有……”
杨宁卡着点接了话:
“带子!……别瞎想,我说的是外科手术教学用的录像带。”
项方舟扔下一个白眼,掉头就往楼梯口走去。
杨宁赶紧跟上。
……
黄罡早了项云龙一步赶到了京恒公司,被项云龙的那位阿姨秘书请到了会客室坐定之后,黄罡不由陷入了沉思。
要不要跟三弟杨宁闹翻,他其实很矛盾。
之所以会矛盾,主要是因为利弊两分五五开。
三弟杨宁的能耐可是明摆着的,三个他黄罡恐怕也赶不上,如果没有三弟杨宁,指着他黄罡来操持这倒爷生意,恐怕到了今天,他还在为怎么样才能多带点货上车而发愁呢。
若是继续跟着三弟杨宁混,他黄罡大概率地会落下个躺赢的结果,钱肯定是不少赚,日子过得也相对轻松。
这样的结果,要是搁在了一般人身上,肯定会半夜做梦笑醒过来。
但,他黄罡能是一般人吗?
一个拥有近百万人口大县的文科状元哦,一年只有一个,打恢复了高考制度以来,总共也就出了不到二十个文科状元。
还有帝大。
一年的招生人数也就那么一千多不到两千,那可是象牙塔的塔尖哦,但凡能被帝大所录取的,必然是万里挑一的天才型人物。
所以,项云龙项总说的对,像他黄罡这样的人物,若是一辈子委身于他人翼下,那不叫幸福,更称不上成功。
而是耻辱!
自打他三兄弟结拜以来,这半年时间里,黄罡总是有一种被那哥俩所瞧不起的感觉。
二弟项方舟也就罢了。
人家的家境摆在那里,能入得了他那双法眼的本就没几个人。
但是,你他么老三杨宁凭什么瞧不起我黄老大呢?
合伙做生意,确实需要一个拿主意的。你杨宁聪明,又有见识,让你丫拿主意做主也是应该,但你他么好歹也要尊重尊重我这个当老大的吧。
黄罡越想越气。
以前只是哥俩单独相处,少点尊重也就算了,可今儿上午,当着公司新员工的面,你丫还是把我黄老大当空气……
这口气实在是咽不下去啊!
那就干脆接受了项云龙项总的建议,拉起杆子竖建自己的山头,有项云龙项总的雄厚资金做支撑,就不信他干不过三弟杨宁。
只是……
杨宁带回来的这一单四架飞机的买卖,实在是有点诱人,所以,黄罡还要跟项云龙商量一下,看看是不是应该等这单生意做完了再说分家的事。
第104章 雨后彩虹
四架伊尔运输机只需要两千五百万米金
听到黄罡说起这单生意,项云龙不禁倒吸了一大口冷气。单从账面上算,这笔生意已经不能用肥的流油来形容了,即便用可遇而不可求来表述也是一点也不为过。
项云龙虽然算不上是个军迷,但赫赫有名的伊尔运输机他多少还是了解一些的,马力大,空间大,运载的重量大,只要稍加改装,当做民航客机绝对是绰绰有余。
而且,能在最大航程、最大容量以及巡航速度等诸多指标上与之相对照的民航客机,可选择的面并不宽,一共两个厂家,对华国开出来的加码还都他么的贼高。
八亿件衬衣,也就能换来这么一架飞机。
但一口冷气吸到了肚子里,项云龙随即便冷静了下来。
“这单生意啊,看上去倒是挺美,不过呢,这里面却暗藏着三道坎,要是被其中任一道坎给绊到了,那可不是鸡飞蛋打的结果,而是倾家荡产的下场啊!”
黄罡严肃点头,应道:
“还请项总多多指教。”
项云龙呵呵一笑。
“指教谈不上,也就是探讨吧,首先这第一道坎,以黄总的专业知识,想必也能意识到,没错,那就是资金筹措的难度,两千五百万刀,就算以官方汇率来计算,那也得筹措到一亿三千万到一亿四千万,就算是我项云龙亲自来运作,没有三两个月的时间,根本没可能筹措到那么多的资金。”
黄罡心中不由一凛。
项总的大名在帝都商贸圈中那可是响当当一块招牌,连他都需要三两个月才能筹集来那么大一笔资金,那就更不用说三弟杨宁了。
“这道坎的问题倒不算太大,多想想辙,多走几条路,总是能翻过去。但问题是,翻过了这道坎紧接着便是下一道的生死坎,国家会不会批给你那么多的外汇额度呢?
别想着到黑市上兑换,我知道你黄总干过那个行当,几百几千甚至几万的外汇在黑市上炒一炒也就罢了,但一开口就是几十万,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谁要是敢这么玩,那注定是要把牢底坐穿的呀。”
黄罡深吸了口气。
确实如此!
上午跟三弟杨宁说起这事的时候,他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存在,眼下再被项总所证实,那就更不用指望这条路了。
“以外贸公司为主体,去申请进口商品的外汇使用额度,这条路根本走不通,唯一可行的办法只能是先找好下家,让航空公司出面来申请这两千五百万刀的外汇,如此一来,就牵扯到了我说的第三道坎,利润该如何实现呢?”
黄罡微微蹙眉,显得有些困惑不解。
项云龙接着解释道:
“你要是跟航空公司说,申请个两千五百万刀就够了,那不等于把你的低价告知了对方么?航空公司可都是国营单位,而国营单位的最大特点就是宁愿不做事也绝不能犯错误。要是想让他们在支付了两千五百万刀外汇的基础上,再支付给你一笔额外的利润,那我只能告诉你,想都别想!”
黄罡凝目问道:
“那要是把外汇使用额度做高,采取多支付货款的形式,再从对方那边拿到己方应得的利润,可行吗?”
项云龙轻叹一声,微微摇头。
“可别忘了对方是个什么身份!那塞进了人家嘴巴里的肉,吐出来时只剩下了骨头,你还敢冲着黑洞洞的枪口讲道理吗?多哭一声恐怕都会给自己带来万劫不复的大麻烦啊!”
黄罡长叹一声,应道:
“那项总的意思是,这单生意最好不碰,是吗?”
项云龙笑道:
“不是最好不碰,而是绝不能碰!”
拿着项方舟的学生证,杨宁去到了帝医的图书馆。
几乎是下意识,杨宁挑了本上辈子最钟爱的黄家驷外科学。
唉,都是老黄家的,这做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脑子里不由想起了黄老大,杨宁在办理借书登记手续的时候难免有些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