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区猎人-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您说说呗。”
“这还不明显吗?”曹余生笑道,“雪人接下来的行动,依然会针对咱魁首。
而这种行动方式,其实就是雪人的习性,它喜欢擒贼先擒王。
在我看来,这也是它最愚蠢的地方。
不过这也不能怪它,在雪人的生存经验里,估计也确实没出现过咱魁首这样的人物。
所以,它只要继续这么一根筋下去,我们其他人其实是相对安全的。
同时,以魁首的能耐,它想针对咱魁首,针对得了吗?”
“原来是这样。”魏行山点点头,随后问道,“对了舅爷,那您的这些分析,我是不是需要通知老林一声啊。”
“他早就知道了。”曹余生笑道,“否则,他为什么会带上其他三个猎人啊?
你真以为就凭你魏行山一杆枪,就能防住雪人了?
他就是意识到了雪人目前只针对他,其他人相对安全,所以才会这么安排。
那三个猎人,其实也是拖后腿的,魁首正在利用雪人这个习性,抓住机会给这些人上课呢。”
“哇,你们这些猎人太可怕了。”魏行山说道,“这真是满肚子的算计啊!”
“这不叫算计,而是意识。”曹余生纠正道,“算计是要一步步推算的,而这些事情,其实在我和魁首脑子里,一瞬间就有了,所以只能叫意识。
倒是要解释给你这个外行听,哎呦,那可真费劲。”
“舅爷,我觉得吧,我还是练练身体上的能耐算了。”魏行山叫苦道,“脑子,我确实跟不上啊!”
“你现在跟不上没关系,以后慢慢跟上就行了。”曹余生微微笑道,“你以为情报分析,到这里就为止了吗?”
“还有啊?”魏行山问道。
“当然有了,你不要忘了我们这一趟的目的,我们不是为雪人来的。”曹余生说道,“之前不是说了吗?情报要综合起来看、然后你就会发现,还有一件事情,挺有意思。”
“我没发现。”魏行山摇了摇头。
“还记得茅大海对雪人的叙述吗?”曹余生说道,“茅大海之前对雪人的叙述,跟我们现在遇上的雪人,乍一听是一回事,但要是想仔细一点,其实是两码事。”
魏行山苦着一张脸:“我的舅爷啊,您就稍微照顾一下我的脑细胞吧,都已经快死绝了!”
曹余生微微一笑,说道:“那个时候,茅大海说自己趴在山头,亲眼目睹了郑南山已经被吃得只剩下一半,对不对?”
“没错。”
“他当时说天色已经很暗了,只能模模糊糊地看到,对不对?”
“对啊。”
“从山头看山脚,能看到,那说明天还没全黑。”曹余生分析道,“那么那个雪人跟郑南山动手的时候,应该就是黄昏,天还是亮着的。”
“哦!”魏行山知道问题所在了。
“先是药倒了郑南山的手下,然后在天光大亮的时候,跟郑南山正面交手。郑南山本身是个五寸能耐的猎人,手上还有枪。”曹余生说道,“咱如今遇上的这个雪人,谁给它的勇气去这么干呢? 这从习性和实力对比上,都对不上号。”
魏行山看了看四周,“所以茅大海说谎了?”
“不,他没有说谎。”曹余生说道,“这种人有没有说谎,我还是看得出来的。”
“那是为什么呢?”魏行山问道。
“这就又有两种可能性了。”曹余生微微笑道。
“哪两种?”
“第一种可能性,雪人不止一个,茅大海看到的,是另一个雪人。”曹余生说道,“但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习性不对。我之前说了,雪人不具备正面对抗人类的行为特征。那么,就只剩下下另一种可能性了。”
“您就直说吧,您想到了什么?”
“那天茅大海看到的,并不是什么雪人。”曹余生淡淡说道,“而是白首飞尸。”
“啊?”
“这事儿,是不是有点儿意思了?”曹余生问道。
“太有意思了……”魏行山一拍手掌,随后问道,“不过,到底是什么意思?”
“记得茅大海是怎么转述郑南山遗言的吗?”曹余生说道,“郑南山说,是雪人在猎物里下毒,药倒了自己的手下,然后自己犯胃病没吃肉这才没中招,跟雪人动手打不过,这才被吃得半死,对不对?”
“是啊。”
“小魏,你知道对人来说,最可怕的是什么吗?”
魏行山说道:“舅爷,您这天上一脚地下一脚的,我实在是跟不上。”
“对人来说,最可怕的就是未知。”
“这话我听说过。”
“当遇上不理解的事物时,人的大脑,会不自觉地套用已知的近似情况,认为自己已经理解了。这个在遭受肉体伤害和心理冲击时,尤为明显,因为这会大大减轻恐惧感。”曹余生说道,“郑南山在弥留之际,就是这种情况。
其实他的手下,并不是中毒被药倒了,而是中了白首飞尸的音波攻击。
郑南山本人,身为五寸能耐的猎人,身体素质远超常人,所以这种音波攻击没有让他立刻毙命,而是浑身难受,他就以为自己胃病犯了。
他对自己的遭遇,找了一个自己能理解的情况,告诉了茅大海。
并不是他有意欺骗茅大海,这其实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他认为事情就是这样。
而茅大海遇上这件事的时候,还在周令时遇上白首飞尸之前。
茅大海也没有白首飞尸的相关阅历,所以他就信了。
再加上这件事对茅大海而言,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让他以后不敢去细想。
后来周令时遭遇白首飞尸,茅大海并不是亲历者。
而且那个事情对周令时的打击也很大。
兄弟俩都是人精,彼此之间不太会提这两件事,给对方心里找不痛快。
所以就没有印证,也没有联想。”
魏行山都听愣了,随后他似是醒过神来:“舅爷,有件事儿还是不对。”
“哪儿不对啊?”
“茅大海之前说过,他看到的东西,跟人差不多。而白首飞尸是有翅膀的啊!这个特征他没道理看不到。”
“不错,有进步。”曹余生笑了笑,随后反问道,“还记得魁首之前探查的那个村子吗?”
“记得。”魏行山点了点头。
“那只行凶的白首飞尸,魁首和我一直在疑惑,为什么它有翅膀而不飞,非要走那么多路。”曹余生说道,“现在明白了。”
“哦!”魏行山一拍大腿,“我们这趟追杀的这只白首飞尸,没有翅膀!”
“对。”曹余生说道,“没翅膀要变成有翅膀,那很难,可反过来却没那么难。”
“舅爷,把白首飞尸的翅膀折断咯,这事儿可不容易。”魏行山说道,“不过这好歹是个好消息吧,白首飞尸不会飞,那我们省事儿太多了。”
“未必。”曹余生沉声说道,“没翅膀的白首飞尸,才是真正可怕的东西。我现在只希望,我目前的这些推算,是错的。”
“等茅大海回来,我们多问他几个问题,就知道了。”魏行山说道。
“嗯。”曹余生点了点头。
……
第二百一十三章 龟息听山
林朔三人,很快就回到了昨夜露宿的那座山峰脚下。
这座山,之前被a
e听出来底下有地穴。
可地穴的入口,a
e听过,不在这儿附近。
如今飞鸟指路,林朔把这条线索重新捡了起来。
绕过这座山,再往东南方向走了十多里地,章进单拳上举,做了个止步的手势。
哑语章进虽然不会,但狩猎的手势,他还是很规范的。
然后他脸上有些着急,又开始胡乱地打手势。
他的手势林朔没怎么看懂,但脸上的神情还是看得明白的,也猜着了七八分。
章进从鸟类那儿得到的消息,从这儿开始,就开始有矛盾了,有说这边的,有说那边的。
这就说明,这里是雪人行动的原点,往哪个方向走的都有。
雪人藏身地点的入口,应该就在这里附近。
林朔抽动了两下鼻翼,发现没闻到什么。
昨天那场大雨,把之前的气味都冲洗得干干净净。
从雨后到现在,雪人应该没在这儿附近活动过。
这就说明了,雪人藏身地点的入口,不仅仅是这里一个。
举目四望,这儿是一个山谷,四周都是针叶森林,视野很差,地面都还很泥泞。
而这时候,a
e已经趴在地上静静地听着了。
林朔看到这么漂亮的半边脸蛋,“啪”地一声就贴在了泥地上,他眼皮子抽了抽。
之前无论泥地还是碎石路,a
e说趴下就趴下了,爬起来之后脸上要么有泥土,要么有石头印子,林朔没这么大感觉。
猎人嘛,进山施展手段,从来只重实效不顾卖相。
这会儿就不太一样了,林朔看到a
e的半边脸贴泥地上,心里头有些别扭,不太舍得。
不过这种不舍,也只能在心里转悠转悠,不便表达出来。
就这么等了一会儿,a
e轻声说道:“土壤太湿了,震动吸收得很厉害,听不清。”
“苏家主,要不要我去跑上一圈?”周令时这时候提议道,“我跑起来,是不是就有声源了?”
“没用。”a
e站起身来,从背包里取出一块湿纸巾,擦拭着自己的侧脸,“你这种是外部声源,传不进去。”
林朔看了看四周,发现到处都是这种泥地,索性指了指地上,“刨,把泥刨干净,露出石层来。”
说完这句话,林朔拉了一下a
e的衣袖,两人躲到一边去了。
章进和周令时一听这话,赶紧蹲下用手刨地。
这两人虽然门槛各有高低,但走得都是修力的路子,一身能耐冲泥地使唤,那动静不得了,就跟两台挖掘机似的。
一时之间,泥水飞溅,两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下沉。
五分钟之后,两人挖出的大坑就有半人深了,两人动作也停下来,抬头看着林朔和a
e。
这两人本来就瘦,如今这一看,就跟两只泥猴似的。
再一看两人的挖得坑,章进就是直上直下,周令时想得周到一些,知道这坑要大。
因为坑要是太小,苏家主这位未来的师娘,就要在这坑里把身子团起来,撅着听,那姿势可不雅观。
所以周令时刨得土,都是那种开疆拓土型的,不往深里去,而是往边上走。
周令时既然把洞口的边缘部分刨出来了,章进自然也领悟过来,帮着继续挖。
眼下这个坑,正好能让a
e整个人趴在坑底,慢慢听。
就这一件小事,林朔就看出来,周令时办事,还是比章进靠谱一些。
两人从坑里跳出来,a
e再跳进去。
苏家的听山识途,最大的前提,是要有声源。
尤其像这种隔着石层听对面或者里面的情况,对声源的要求就更为苛刻。
不在于声源的音量大小,而在于必须是内部声源,而且要稳定,跟环境其他杂音有明显的对比度。
比如龙城地底那会儿,水潭上方每分钟滴落的水滴,虽然动静不大,却是再好不过的内部声源。
而昨天那场大雨,动静那么大,而a
e却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意识到下面有暗穴,这就是缺乏内部声源的关系。
……
a
e把耳朵紧紧贴在坑底的石头上,把眼睛闭上。
这时候的大地,就像一根绝对静止的琴弦,非常寂静。
但是a
e并不着急,她知道这是自己的心还没完全静下来,自己身体内部的声音,比大地的声音更大,产生了干扰。
呼吸慢慢放缓,进入类似冥想的状态,让自己的身体内部的紊乱平息下来,变成一道稳定的背景音。
大地,在这时候就开始慢慢热闹起来。
但这种热闹并不是a
e此时想要的,因为这些都是外部声源,对地下空间轮廓的描绘没有用处。
这个时候,需要等待。
“嗒”。
一道非常细微的声音,传进了a
e的耳膜。
和林朔可以分辨出气味的类型一样,a
e对各种声音,也有着敏锐的辨识能力。
她很快就认出了这个声音到底是什么。
这是没有穿鞋的脚掌,接触硬质地面,发出的动静。
就隔着石层,从地下传来。
声源,有了。
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就是雪人的脚步声。
但既然是脚步声,就不是一道稳定的声源,它必然是移动的,而且随时会停下来。
要抓紧时间!
但问题是,这种声源本身音量太小,空间轮廓对这种声源的衍射,更是微乎其微。
抓不到声源的衍射,空间轮廓就无法在a
e的大脑中成型。
这个空间的入口,自然也找不到。
于是a
e把手伸进自己的挎包内,拿出一个小瓷瓶,递了上去。
林朔看到这个情况,连忙两三步赶到坑边上,伸手接住了这个瓷瓶。
两人眼神一对,不用说话,林朔就知道a
e要干什么了。
他神情凝重,缓缓点了点头。
看到林朔这个神情动作,a
e似是再无后顾之忧,神情轻松地笑了笑。
此刻,地底下的声源质量很差,a
e需要动用绝技。
那就是苏家“听山识途”真正的法门:
龟息术。
因为哪怕进入了冥想状态,a
e身体内部各个器官发出的声音,还是太大了,盖过了脚步声的衍射。
尤其是呼吸声和心跳声。
而龟息术,能让a
e进入一个类似冬眠的状态,呼吸暂时停止,心跳也放慢到每分钟二十次以下。
这门功夫很难练,这也是一个苏家猎人的“听山”绝技,是否精通的标准。
同时,这门功夫也很危险。
它对“听山”提升效果,相当于一针兴奋剂。在短时间内,确实会对“听山”有极大的提升。
但是时间一长,随着身体各项机能的下降,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