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夜阑京华 >

第64部分

夜阑京华-第64部分

小说: 夜阑京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源于何未的教育方式,从不隐瞒。乱世里的孩子,日后须执掌航运的女孩子,须早熟,更须直面实事。她忽然可怜起斯年,面对日后的抗日局面,无人能预估到结果,斯年这一代的孩子究竟要面对什么,她,或谢骛清都不敢断言。

    何未沉浸在对未来孩子们的前途思虑中,心生惶恐。

    “热河沦陷,政府只会调兵去打自己人,少将军他们被围剿……面对一百万军队的围剿,都要出关抗日,”斯年像在找寻着一个正义的理由,掩盖心中对父亲即将出关的恐惧,“这是大义,老天会庇护的。”

    斯年望向何未,祈求回应。

    “对。”

    如同斯年所说。他们好不容易聚集了一支队伍,没有南下支援红区,而选择在关外抗日……如此的队伍,倘若输了……

    卧房的门,被从内拉开。

    谢骛清睡到中途,身旁没有何未的气息,自然而然醒了。

    他的衣着和天津港登船那年不同。

    斯年印象里见谢骛清最后一面,戎装、长军靴。今日的男人面容疲倦,仿佛宿醉未醒,着一深蓝色西装长裤,衬衫未熨烫过,独独一点,枪在腰后挂着。

    映入谢骛清眼帘的:晨光里,一对母女对坐在卧榻上,交头接耳。

    他一贯的不苟言笑渐消失了。

    谢骛清招手,对斯年道:“来。”

    言罢,拽了离他最近的椅子,落座。斯年手脚并用从卧榻下来,光着脚三两步跑到他跟前。他余光里看到斯年踩在地板上的脚丫,一把抱起女儿,放到未有旧伤的腿上。

    斯年幼年不懂男人该胖该瘦,等懂事了,每每回忆谢骛清的身姿,还有那张旧相片中的谢少将军,深觉父亲常年征战,不大爱惜身体,清瘦得紧。

    她记挂父亲多年,乍一见,腼腆地失了语。

    “书读得如何?”谢骛清微笑着问。

    斯年咬着下唇,低头,喃喃半晌,小声道:“不如父亲。”

    谢骛清从未被人认真称呼过“父亲”,自心底滋生出一丝酸涩感。这个小女孩虽非他和何未亲生,从记事起便只认他这一个父亲。常年离家的愧疚感,被生疏的称呼催生出来。

    他摸着斯年的头发,柔声道:“读书一事,各有各的悟性,有人悟到早,有人则慢些。唯用功一途,常胜不败。”

    斯年轻“嗯”了声。

    谢骛清欲再问。

    扣青拿着书包和蓝色布袄裙,忙慌慌追到西次间,看谢骛清抱着斯年,一时没了主意。

    “今日请假吧,”何未道,“难得一次。”

    扣青二话不说,扭头便走:“我去给少将军泡可可牛奶。”

    谢骛清意外,何未低头忍着笑。

    这一“纠葛”,若非在天津卫的戏楼包厢被白谨行和邓元初一唱一和点破,以谢骛清的性子,她一生都难知晓真相。

    “姨姨说,父亲初来何府,连喝了三杯可可粉冲泡牛奶。”斯年恰到好处说。

    换何未意外,凝注谢骛清。

    他们分离时间远超相处的日子,家里人担心她难过,从不提过去。

    谢骛清佯作未闻,探手,把矮几上的木刻松树纹茶壶拎起,欲倒茶。茶壶空的。

    碍于孩子在,何未笑着抿起唇,右手撑着下巴,手肘搭在卧榻矮桌上。

    谢骛清被她引得微笑起来。

    “我还有课业。”斯年从谢骛清腿上跳下,小声道。

    直到小身影消失在西次间,何未照旧维持原有的姿势,撑着下巴,打量他:“谢少将军喜好可可牛奶,竟喜好到如此程度。”

    谢骛清低头一笑,摸了一只与茶壶配套的木刻松树纹茶杯,在手里把玩。

    “你如何晓得我爱喝牛奶?只因我让你试一试?”

    “那天,”他眼中含笑,道,“我进了西次间,见到半杯牛奶。”

    那天。

    她被扣青和均姜提醒,订了婚的姑爷到府上来了,在书房等着。扣青匆忙递了一杯热牛奶,她在蒸腾的奶香热气里,缓缓咽下小半口,勉强应允见面。她打着见一面聊几句便将人打发走的心思,自卧房穿了西次间,挑开两道珠帘,再到东次间,行至书房。

    记忆里,仿佛脚步声伴着锣鼓点儿,还有人叫好。她像被命运催动,登了场的角儿,不知唱那一折子的戏,茫茫然伸手,挑开红布绣金的帘子。

    乍一露脸,叫好不断,银元和翡翠珠玉被一股脑往戏台上丢。

    地板上,如骤雨冰雹。她却茫然不知所措,没听过的锣鼓点子,没见过的捧场贵胄,而搭戏的那位,更不知姓甚名谁。

    身后帘子忽被挑起,登台的男人,戎装加身,辨不清面貌,甚至辨不出善恶。她在催促的锣鼓点儿,叫好声里,望着这个陌生人。

    那场景,分明在戏池子前,戏楼内,画面老旧昏黄,却带着硝烟弥漫的气息。

    ……

    “倘若,”她轻声问,“我那天没见你们,你还会再来吗?”

    谢骛清靠坐在高背椅里,和她四目相对。

    何未猜想,他将要说什么。

    直到他轻摇头,揭晓答案:“谢某本不愿牵连二小姐,若那日你不出现,便认定是老天安排,绝不会再来打扰。”

    她笑。未料在她幼年便成名的少年将军,竟信市井常言、玄乎其玄的“老天安排”。

    谢骛清也笑。

    换个说法,这被世人称之为:命运。

 第六十五章 月笼山海关(3)(青石地砖上的石纹深浅不一。。。)

    青石地砖上的石纹深浅不一,仿佛有文竹香。

    “我是心甘情愿帮你的,”她轻声说,“那时对你,没有非分之想。”

    谢骛清不禁笑了。

    “有何好笑的。”

    “只是好奇,”谢骛清道,“二小姐何时对谢某有了非分之想。”

    “总是比你晚的。”她答。

    “是吗。”

    谢骛清微颔首,他离开椅子,来到何未的卧榻,挨着边沿坐下。他右手撑在膝盖上,笑着看何未。何未瞧着他的脸,手抬起,摸到的眉眼、短发。短发间,尤其在他的耳后,已见依稀白发:“除了有白头发,没变过。”

    “当初你在这屋里等着我,想到没有,如今你和我都有了一个亲生儿子?”她轻声问。

    “初入京城,危机重重,”他道,“未敢肖想。”

    谢骛清从未到过何家船运在京的办事处,吃罢早饭,他跟何未的车,前往宣南的船运公司。一个不大的四合院,和百花深处不同,正门外立着黄铜色的门牌,门梁上亦有牌匾,上为何之行亲笔书写的:何氏航运。

    小院内,搭着避雨棚,石路两侧皆是池塘。

    金白、赤红的锦鲤摆着尾,自石径下游过。二小姐虽在四九城内传闻多,但从未亲自带男人进办事处,召家大公子来,也须正经在门房递名片,走正经流程。

    今日一个面生、消瘦的男人不紧不慢走着石径,赏着锦鲤,引得门房和办公室内的几个小年轻在玻璃窗后,探头偷看。

    “小时候,二叔没买宅子,我和他,还有哥哥便住此处。”她轻声道。

    何未带他绕到院子一旁,那里有个黑铁栏杆的扶梯,通向屋顶。北平的四合院,屋顶又是一番风景。谢骛清和她上屋顶,有一老旧藤编躺椅,于初夏日头下,孤零零摆在那儿。何未不说,他未问,也约莫知晓这是何知行的遗物。

    一盏茶后,楼下跑上来两个男人,有争先恐后的心思,却有着属于读书人的礼貌,不愿当众失礼。

    “少……”先站到屋顶平台上的召应升,双眼泛红,又是笑,又是激动地想落泪。他把“将军”二字吞了回去。召应升两手在身前交握着。

    另一位成熟男人亦是如此。胡盛秋几度启口,都被翻涌的心情堵住喉咙,最后摇着头,笑着道:“平安就好,少……谢先生能平安就好。”

    何未仿佛见到两人身后,曾经一个是被运货箱送到天津,于法租界酒店房间面见谢骛清的少年。少年历经磨难,被军阀追杀、逊清朝廷的老太监折磨到形销骨立,憎恨这个世间,眼里不见光;而另一个逃不开四九城,被逼到六国饭店躲藏,和几个怀揣着同样志向的同僚,担心见不到明日的曙光……

    而今日,两人仍活着站在此处,成为运送抗战物资、掌控战时航路的核心骨干。

    “他们刚在天津港完成了一次大迁移,”何未笑着道,“战时迁移,货运、兵士和寻常百姓,想在一个小小码头按时登船开船,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人和物的调度是一门学问。”

    “二小姐教授的好。”胡盛秋立刻道。

    “是,是。”召应升附和。

    楼下,有人笑。

    何未对这个声音熟悉得很,等人走上来,恍惚瞧了许久,认出留着胡须的白谨行。关外抗战的他,比同龄的谢骛清稍显苍老。虽蓄了胡须,眼中仍像盛夏荷塘的湖光。他站在楼梯的拐角处,树影和阳光交界成一条线,落到他脚下。

    白谨行的出现,让两位仰慕抗日将领的“少年”愈加心绪难平,张罗着添茶倒水,推着自行车出去买时下北平最时兴的茶点。何未拉住其中一个,耳语嘱咐两句,让他们去了。

    “这两位,倒是热情。”白谨行被他们弄得啼笑皆非。

    谢骛清没点破,和白谨行相对落座:“热河的情况如何?”

    “十分好,”白谨行的笑容尽在脸上,“好到不能再好。几位将军振臂一挥,宣布成立抗日同盟军,已聚集了七八万人。”

    抗日同盟军集结在张家口,白谨行自东三省转移到了河北省。

    他昔日追随的一位吉姓将军,就是北路的前敌总指挥。“他当年被南京政府收编了,派遣去围剿红区,本人极力反对内战,主张抗日,后来被革了军职,强行送出洋考察,”白谨行说,“一二八淞沪抗战后,激愤难平,回国入党,决心开始抗日。”

    这位将军,何未从邓元初口中也听到过一回,其后带着崇敬与好奇,托胡盛秋买到其出版的《环球视察记》。胡盛秋当时说,著书的将军出洋前,曾在宁夏省任省主席,对大西北感情颇深,著书立说为唤醒国人和当局,建设西北。

    环游大半个世界的武将,为唤醒国人而著书,为抗战而归国,如今人就在张家口。

    白谨行对西北军信心满满,短短时间汇聚了七八万人。

    他说到兴起,热血难平。初夏的风,把他布袍子的下摆卷起,露出脚底下的长靴。

    “倒是舍得穿军靴了,”谢骛清揶揄他,对何未解释道,“他从脱离西北军之后,就没再碰过压箱底的军靴。”

    “要去各地军阀手里筹兵的,须底气,”白谨行笑着道,“平日穿不得,尤其在关外,风雪里埋伏着打倭寇,这么硬挺的军靴穿不得。”

    脚步声打断他们。

    胡盛秋提着一个红棕色木质食盒,上了屋顶。他识趣得很,放下,对两位将军谦逊地笑了笑,便下去了。

    “这是——”她打开食盒的盖子。

    “果子干。”白谨行瞥了眼食盒内的三个带着白瓷盖儿的小碗。

    何未讶然:“你如何猜到的?”

    “某位对着部下,”白谨行低声道,“常说到四九城夏日的果子干,冬日的霜肠。”

    “这里于他,已是第二故乡,”白谨行跟着道,“思乡亦思妻,却不好常挂嘴边,搅乱军心,可怜的一个人孤零零啊,只好回忆回忆北平的吃食。聊以慰相思。”

    何未的心轻一跳,瞥他。

    谢骛清笑着,叹气,摇了摇头。这对异姓兄妹每每相遇,都要将他谢骛清的前尘往事抖落出来。

    白谨行入北平,面见几个老军阀部下,说服对方支持抗日联军,顺便亲自带密报给谢骛清。密报带到,吃了两口果子干,放了汤匙。女孩子家喜欢的味道,不是他喜欢的,更不是谢骛清喜好的。甜且腻人,倒似面前这对时不时眉目交流的小夫妻。

    白谨行以眼风扫谢骛清,谢骛清含笑道:“真材实料的杏干和甜柿饼熬出来的糖水。”

    “是,真材实料,”老友笑着答,“在北平才能吃到的。”

    白谨行走后,留两人在屋顶。

    谢骛清难得享受清闲的这一日,立身而起,沿着屋顶的长晾衣杆,往另一处走。晾衣杆上晒着浆洗过的西装,熨烫过,在此处吹风,大多是办事处员工的。

    “北方雨水少,”谢骛清缓步到屋顶另一侧,那处视野开阔,能见大半宣南的灰瓦屋顶,“若是在南方,晾出来没人看着,不留神就要被阵雨淋透了。”

    她伸出双臂抱着他的后腰,脸贴到他的衬衫上:“你这两年常在哪儿?”

    “湘江附近。”

    湘江。还没去过。

    那天午后,谢骛清于北平城的灰瓦屋顶,望着宣南,因抗日联军而轻松时,和她说到湘江。她心生向往。一年多之后,红军数万将士因南京政府的内战围剿,血染湘江。被鲜血染红的湘江水上,流传下“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悲壮话语。

    华夏的这些河流,每一条都承载过历代英雄的英魂。河流不息,则英雄的故事不散。

    “你过去常在漓江,”她遗憾地说,“我都没去看过。还有你说的桂林。”

    看十万青山,看桂花满城。

    “那里人喜好一种茶,”他说,“你一定没见过,叫油茶。用葱姜蒜煮的茶,撒上阴米,祛除湿气的。”

    谢骛清突然来了兴致:“为你煮一碗。”

    他下了屋顶,进到办事处的小灶房。

    灶房里的灯泡用得久了,不大亮,玻璃外壳被灰裹缠住,光线比院子里暗得多。

    “给你换个电灯泡吧。”她靠在门边沿,小声道。

    谢骛清摇头,笑了笑。

    红区许多地方尚未通电,点着煤油灯,比这光线还差,他早习惯了。煮茶的食材不复杂,他记得个大概,煮出一碗冒着辛辣气息的茶水,以白瓷碗盛了,递给她。何未两手捧着,闻了闻。“阴米不好做,须糯米晒干,来不及,尝尝茶的味道。”他道。

    何未对他的手艺信心不足,琢磨着,葱姜蒜和茶,倒都不是坏东西,轻抿一小口。滚烫的、辛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