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凌然-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距离退休没几年的王海洋,现在更加珍惜有人邀请的商务座的机会。
……
益源县医院。
骨二科的主任孔向明认真的准备好了手术室,特别检查了新买来的显微外科仪器,又给小医生们重新叮嘱了手术时间,才去见了病人家属,重新确认了费用等问题。
请王海洋主任医师到益源县来的车马费,是骨二科的账目里支出的,但王海洋的“专家费”是需要病人开支的。
从医生的角度来看,这是很划算的费用。病人不用舟车劳顿的前往几个小时外的云华医院就诊,还不用担心落入某个不知名的主治手里,而是指明得到了昌西省内都排得上号的手外科主任医师王海洋的治疗。除此以外,病人在益源县住院的四五十天时间,也能省去家属大笔的住宿开支。
事实上,现在的医疗行业的行内人,若有家属确实生了大病,第一选择就是请知名医师来做飞刀。寻找飞刀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同行的介绍,另一种就是查书。找一本相关疾病的教科书,照着编审的名字找过去,每一个都是大牛,随便一张门诊黄牛票都要几百上千元,但飞刀的费用通常都不超过五万元,大部分还达不到这个数字。
不过,行内人的观点往往不能代表大众观点。
所以,孔向明才会几次向病人家属确认费用问题。他见过太多病急乱投医的患者了,生病的时候着急,病好了以后肉疼,就容易酿出事端来。
一旦发现这样的问题,孔向明是宁可停止飞刀,将病人转院,也不愿意得罪特意请来的专家的。
孔向明今年以来积极的邀请专家,其实也是因为他想开展显微外科手术,尤其是断指再植手术。
而在益源县骨二科,孔向明本人已经52岁了,有点水平的主治和副主任都是三十多岁四十岁往上了。这个年纪再去云医手外科之类的地方进修,且不说寒碜与否,也不是很适应伏低做小的生活了。
取真经不如请真经下乡。
这是各级医院最近些年的经验了。
骨二科上下也非常认同孔向明的做法,今天全都不排手术,就等着专家到位。
也就是护士小姐姐们稍微懒散一些,直到……
她们看到凌然下车:
“这是云医的专家?”
“是跟着专家的小医生吧。”
“不可能吧,医生天天熬夜的,脸还能这么光?”
“以前听人说云医多帅多帅我不信,现在我知道了,云医是真的好帅……”
第190章 血管撕裂
“凌然凌医生是我们云医断指再植方面的专家,主刀的手术台数过百了,指数快300了。”王海洋是个很懂得医生语言的医生,见面先介绍凌然,免得其他人无意中得罪了他。
医生都是很有尿性的技术人员,在得罪人方面,通常也都是有心得的。
孔向明听着就愣了愣。
他之前就听王海洋提起过凌然了,当时也没有在意。
但是,见面看到凌然帅绝人寰的样子,孔向明还是忍不住的惊讶。
他是不在乎帅哥或者医生或者医生帅哥之类的名词,但在他印象里,好医生和帅哥的交集是很少的。
好医生尤其是好的外科医生是需要长年累月呆在手术室里的,如果要量化一下的话,10000小时定律也是有效的……
而要在手术室里呆10000个小时,不加班的医生也该变老了,加班的医生也该变丑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同样量化一下断指再植的专家水平的话,主刀100台绝对是专家级了。
在骨科或者手外科,能做三四十台断指再植手术的医生,就可以说是很有经验了。当然,他们在此之前很可能参与过数量更多的断指再植手术,只是作为一助或二助。
以其他行业来形容的话,能做三四十台断指再植手术的医生,就像是参与了三四十次烈度不等的战斗的军人。他在此之前必然是有过长期的训练和模拟的,可能还参与过一些外围的非战斗行动,但是,归根结底,有资格参与数十次战斗,而且还能继续参加战斗,本身就很了不起了。
身为益源县医院骨二科的主任,孔向明太知道断指再植的难度了。很多骨科医生自信满满的开始独立执刀断指再植,一两次以后就彻底放弃了。
有资格做断指再植的医生都是有点天分不乏努力的医生,但能做断指再植的,也只有其中的少数人等。
“凌医生真是年少有为……”孔向明半真半假的赞了两句,对于凌然的年龄和长相,他是确实羡慕的。
王海洋不是第一次来益源县了,此时就笑嘻嘻的转捧凌然,道:“凌医生最近做的都是三指四指的再植,术后效果很好,我可是费了很大劲才请到凌医生的。”
凌然看看王海洋,对他张口就来的吹嘘表示佩服,旋即道:“咱们是不是先会诊?”
从小到大,他收到的称赞多了,对于无关痛痒的口头吹捧,兴趣寥寥。
孔向明看看王海洋,转瞬笑出来:“行,那咱们就先会诊?”
“好。”王海洋一口应承下来。
会诊就是教课时间。
益源县医院冒着风险,出人出力,准备手术器械等等,是想要求真经的,王海洋也不介意满足对方。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种事,在外科医生中是不存在的。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是病人太多,而高技术的医生太少。因为医疗技术是不断上升的,病人的需求也是不断上升的。
若是真的有人能无副作用的消灭某一种疾病的话,医生们也会有朴素的“愿世人无疾”的祝福……那是属于人类的愿望,而不仅仅是利益共同体的利益所在。
王海洋坐进会议室里,等孔向阳拿出病例,尤其是展开各种影像片子后,喝着水,慢悠悠的讲了起来。
两指再植这种手术,对他来说是熟悉的不得了的手术了,但对益源县医院骨二科的医生们来说,就是新鲜且高难度的手术。
孔向明本人也听的很是认真。
益源县医院是家准三甲医院,即是硬件条件达到了三甲医院,有机会成为三甲的医院。
骨科作为医院最赚钱的科室之一,之所以分离出一个骨二科出来,就是为了安置孔向明的。
否则,旧的主任远未到退休年龄,孔向明也不可能无限期的等待下去。一旦出走的话,医院首先面临损失。
而在骨二科建立以后,断指再植就被孔向明选为本科室最新的增长点了。
他为此购买了专门的显微外科仪器,培训开展了相关项目。
当然,最重要的是孔向明自学了相关项目。
就像是一切相似的医院和科室那样,主任级的医生都是骨干中的骨干,大部分的主力术式都要其本人来建立并维持的。
孔向明此前是接触过断指再植手术的,此次是他第三次邀请王海洋来益源县。在有了一定的合作的基础下,孔向明就可以询问的极其详细。
会诊一讲就是半个钟头,王海洋说累了,喝口茶问凌然道:“凌医生有没有要补充的?”
孔向明与其他六名医生齐齐看向凌然。
益源县骨二科不像是云医有数组人的庞大规模,总计七名医生分两个治疗梯队就是全部的医疗力量了,除了孔向明之外,另有一名副主任医师,两名主治,三名住院医,平时分类不分组,总体结构倒也健康。
对于凌然,大家也谈不上尊敬不尊敬的,只是不太重视罢了。
凌然也是喝了口水,清咳一声,道:“我补充两句。”
有年轻的住院医当场险些笑出声来,这种开会用语从年轻帅气的凌然口中说出来,怎么听怎么都不协调——而且有哪里不太对。
凌然继续道:“我认为患者有血管抽脱,指背静脉弓有血管撕裂的迹象。到时候应该要切开一点重新缝一下。”
说完,凌然又低头喝了两口茶水。
孔向明等人却是当场呆住了,他们要是长的可爱点,现在都可以“喵喵”的叫出声来。
指背静脉弓在断指再植的时候不是特别重要的血管,有可能缝合也有可能不缝合,但人家能看出血管撕裂……
“凌医生,血管撕裂的迹象,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孔向明端正了态度,认认真真的询问。光凭人家能说出这句话,敢说出这句话,那上百台的断指再植的手术经验,就不是开玩笑的。
凌然起身将核磁共振的片子从边缘移到了中间,再用手点了点指背静脉弓的中段,道:“这里有一个血管撕裂的痕迹,估计是破掉了,我觉得也不用猜测具体的破损程度,到时候做的方案如果要缝合指背静脉弓,就直接划开,缝合一下,不缝的话,就看时间宽裕与否了。”
孔向明几人互相看看,相对无言。
孔向明虽有学习之心,此时却无学习之力,他看不懂核磁共振,手底下人也没有一个看得懂的。而要学这东西,也不是几个月的投入就能有效果的。
这个时候,孔向明只能看向王海洋。
“凌医生看磁共振片,在我们医院也是一绝,正好咱们的原定方案也不用动它,备用方案也绕过去好了。”王海洋随口说着。这种程度的意外,对他来说只是普通,凌然早就展现出异乎寻常的技术实力了。
孔向明等人却是对凌然刮目相看,再到分配手术角色的时候,孔向明主动让贤,做了二助。
王海洋对此大为满意。来飞刀的医生是冒着风险开着高价来的,不管术前会诊玩的有多高兴,飞刀医生最重视的永远是手术,只要手术做的好,那就是皆大欢喜的局面,手术做不好,问题可就严重了。
王海洋带着凌然过来,就是要借用他的能力,自然不能将他放到二助的位置上去。
至于孔向明等人,在手术过程中能不能学到东西,那就看他们自己的了。
“时间差不多了,咱们去看看病人?”王海洋看看表,觉得教学时间已经足够了。
孔向明也已满足,连忙起身开门:“我带路。”
一行人鱼贯而出,就见走廊两边,满是身着蓝色和红色护士服的小护士,她们有的端着托盘,有的拿着书,有的装作打电话的样子,更多的是毫不掩饰的好奇的目光。
孔向明有心想说什么,再看那么多护士都不是自己科室的,就明智的闭嘴不言了。
骨二科一行人无声的向前走。
走廊两边的小护士们默默的向前移动。
寂静的环境里,只有咔嚓咔嚓的拍照声,清脆而引人入胜。
第191章 医学投喂术
益源县住院楼被包裹在十多个小花坛中间,此时正是繁花锦簇的季节,望着四周姹紫嫣红的植物,凌然也觉得心情舒畅。
住院楼的两侧是数十年龄的大树,有许多是建国之初就栽下来的,远远看去,不少都有三层楼的高度,煞是繁密。
在院墙的一角,还有一座小小的篮球场,四周的看台坐了些穿病号服的病人,场上打球的却是些学生模样的年轻人。
孔向明有心向凌然示好,就借介绍来开启话题,道:“我们医院以前是有个医科中专的,后来改成了普通学校。篮球场就是那时候建的,现在还有学生来打球,我们医院也比较欢迎。以前有段时间其实封闭过篮球场的,大家都有意见,最后还是给开放了。住院部还给篮球场加了个饮水机,来打球看球的孩子都可以随便喝。”
凌然这才注意到篮球场的角落里果然是有一台饮水机和几只水桶。
王海洋缓缓点头:“医院阴气重,来一些血气方刚的男孩子,大家是会觉得舒服。”
非常风水的说法让凌然笑了笑,众人也都打开了话匣子,说说笑笑起来。
骨二科的病房坐落在住院楼的四楼。
从电梯间出来,众医都自然而然的收敛了笑容,以王海洋为首,在孔向明的指导下,来到了单独的病房,见到了病人及家属。
王海洋方面小耳,脸沉下来,就是一派威严,再看不到丝毫的和气。
病人及家属一见,不用说话,也都严肃了下来。
特别是包着伤口的病人,不想说话,但也是坐了起来听他们说话。
孔向明先道:“查先生,查夫人,我先说一点,之前其实也是说过的,王主任一行是从云华赶过来的,中午饭都是对付了两口,就是为了能快点赶过来。现在人到了,咱们先不要太焦躁,我们稍微花一点时间做些术前的诊断、分析和研究,磨刀不误砍柴工。”
他是见过太多“十万火急”的病人了,此时生怕对方不高兴,又道:“正常情况下,你们到云医去,或者再到省立去,都是很麻烦很花钱的,咱们现在请专家过来,既是减轻你们求医的困难,也是为了节省时间,但是,节省时间不是盲目的节省时间,咱们现在要做谈话,那就好好的谈一下子,不要着急,争取言之有物,好吧。”
病人和一众家属听着默默点头。
在医患关系中,患者始终还是处于弱势的,尤其是候诊的患者,无论知情同意书怎么写,最终都是要签字的。
当然,事后又是另一码了。
王海洋等孔向明把话说清楚了,再道:“查先生的断指片子,我都看过了,从我们医生的角度来看呢,断指成功的希望还是比较大的,但是,我也得说明一句,就算是断指再植成功了,指头也不可能像是原来那样应用自如了,功能性方面,是要受到一些限制的……”
王海洋接着说了一些后遗症的问题,例如术后的疼痛、怕凉等等。
病人和家属是越听越心焦。
等王海洋说的差不多到位了,孔向明再站出来,道:“咱们请王主任过来,其实就是希望手术能做的好一点,并发症能少一点。怎么说呢,就是怀着美好的愿望啊,追求最好的结果,但是,咱们心里也得有杆秤,手术还是有风险的,尤其是断指再植,风险不小……”
把该说的说完了,孔向明再看王海洋,得到确认以后,再宣布开始手术。
病人开始被推往手术室,王海洋和凌然跟着孔向明去换衣服,益源县医院骨二科的一群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