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医凌然 >

第114部分

大医凌然-第114部分

小说: 大医凌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刘威晨此前多次在祝同益的研究中心就医,对祝同益院士和他的研究中心的认同感,却是相当强的。

    在某种程度上,刘威晨是将祝同益当做全科医生来看的。

    每当他有任何不适的时候,他都会找到骨关节与运动医学中心来。祝同益或者是其他的医生,都会帮助刘威晨安排简单的初诊,再指导他前往合适的地点就医,或者直接安排医生前来看病。

    骨关节与运动医学中心是相当于特需门诊的独立科室,收费颇为昂贵,但自由度也大,是刘威晨征战赛场多年的有力保障。

    这一次,祝同益也有与国外的运动医学研究中心联络,只是刘威晨伤的位置较差,始终不能得到满意的手术方案。

    其实,跟腱断裂的可选方案,在大的方面,就是那么几种,要么切开了端端缝合,要么加强缝合,要么再植,要么就是保守的打石膏等愈合。

    作为运动员,保守方案肯定是不能用的。普通人打石膏自愈都有很大的几率再断裂,运动员就更不用说了。

    手术方案不断细化的结果,就只能是提升难度,提升风险,然后……

    就算是国外的医学中心,也不是很愿意承担这样的手术了。

    简化手术以降低难度,还是承担风险冒运气,这样的权衡,不止是祝同益要做,刘威晨也在不停的做。

    当然,最好的方案是找到水平极高的医生,从而在医疗方案能够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降低方案,但是,祝同益都要求的“水平极高”的医生,那水平就得真的很高才行。

    “这位凌然凌医生只有20多岁,真的可以吗?”刘威晨坐着轮椅,看着祝同益院士。他的脚伤不能再拖下去了,偏偏医生和方案始终不能确定,刘威晨自己也是颇为焦虑,甚至一度咨询了国外医疗机构。

    然而,国外的医疗机构除了能够保证提供较好的医生之外,刘威晨所期望的治疗方案,却是不会得到首肯的。

    祝同益又走了两步,停了下来,叹口气,道:“威晨,方案的情况,咱们都已经碰过好几次了,你也都是了解的。现在,咱们是找一个技术高超的外科医生,对吧?”

    “是。”刘威晨点头。

    “咱们要找的技术高超的外科医生啊,那是医学院里练不出来的,非得是天赋非常非常好,才有可能的。”祝同益停顿了一下,面带微笑,道:“就像是你们练体育的,练到最后,拼的还不是天赋?”

    刘威晨勉强笑笑,问:“我就属于天赋不够好的。”

    “你在中国人里,已经是足够好的了,接下来,也要看我们支持单位的力量了。”祝同益安慰了他一句,转头又道:“经验其实也很重要,我先啊,是把目标放在30多岁的外科医生身上,甚至还想过,是不是能请一些神经外科或者胸外科的知名主刀,来试试咱们手足外科的手术的,没有想到,能在一名20多岁的年轻人身上,见到这样的技术。”

    祝同益啧啧了两声,很是赞叹。

    不像是很多医生,看到的是凌然的速度快,看到的是凌然的手稳,或者单单看到凌然的操作熟练。

    祝同益看到的不仅于此。光是懂得阅读核磁共振,就能为凌然加分无数了,更不要说,他当日做断指再植的操作时,那种自信和娴熟。

    最后,病人的恢复快是超级闪光点。人类对于手术的流程控制,会有各种各样的思路,会有不同的认识,但最终,一切都要体现在病人的恢复中去。

    这一点在运动医学中体现的最为清晰。同样的手术,普通人恢复六个月或许就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了,但职业体育运动员,有几个能耐得住一个赛季的损失?

    最重要的是,职业体育运动员对身体的恢复的要求,也与常人是完全不同的。

    祝同益又想起了薛浩初送给自己看的视频,咳咳两声,道:“威晨,咱们接下来一起看看他的手术,行不行,看一下他的实地操作。在此之前,咱们暂时不做决定,但是,一定对人家客客气气的,好吧。”

    刘威晨连忙点头:“那肯定的。”

    “恩,有天赋的年轻人,都是顺毛驴。得顺着毛捋。”祝同益说到这里,就见有人推门进来,于是将笑容收敛了起来。

 第211章 会诊

    凌然在会诊室里见到刘威晨,不禁有些惊讶。

    他虽然听说过有大牌的病人,直接参与到医生会诊中来的,但在云医,他还没有遇到过参与会诊的病人。

    当然,这也是情况特殊。他在云华的时候,大牌人士的手没来得及断,而在祝同益的研究中心里,刘威晨是最近断脚最大牌的一位。

    比他更大牌的体育明星还有一些,奈何不及时断脚,也就没机会慨然而立了。

    刘威晨也是仔细的打量着凌然,暗暗称奇。

    年届30岁的刘威晨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员了。他如今一只脚踩在体育界,还是断掉的那只,另一只脚就踩在了娱乐圈。

    体育界是他的根基,娱乐圈才是他赚钱的地方。

    最近几年,刘威晨见到过很多的娱乐圈明星,或者所谓小鲜肉,或者所谓耐看的演技派,或者是进口的流量派……

    就刘威晨来看,凌然的帅感要更强烈。

    “凌医生长的真帅。”刘威晨由衷的赞叹。

    他现在最遗憾的就是自己长的不够帅,如果再能帅一点,获得的关注度,获得的关注度,赚到的钱,或许会增加好几倍吧。若是能帅到凌然这种程度,那接广告怕是要接到手软了。

    刘威晨这么想的,又为了捋一下顺毛驴,也就这么说了出来,表情满是赞扬之色。

    凌然淡定的一笑,这种话他常听,并不会因为有体育明星说,而有什么特别的。

    不过,凌然还是特意的看了看刘威晨,见他状态尚佳,也就放下心来。

    “凌然,威晨你是认识的吧。我说的指导手术,主要就是想给威晨来做。”祝同益院士笑呵呵的打招呼,态度相当和善。

    凌然再向刘威晨笑笑,问:“为什么不找国外的医生来做?”

    “我们在很多方面没办法取得一致。”这个话是刘威晨说的,说的也是相当郑重。

    祝同益院士接着解释道:“我设计的方案,能够最大程度上,恢复威晨的脚步功能,但是手术风险比较大,手术的难度也很大。国外的医生呢,更愿意做常规的手术,而不愿意做我们设计的手术方案。”

    如果方案不是祝同益院士设计的,而由主刀医生自己设计,他们或许还会挑战一下这样的高风险手术,但只是作为主刀的话,知名的外科医生就不愿意参与了,不仅国外的如此,国内的医生也是一样。

    而且,祝同益院士至今也没有找到一名,既优秀又愿意专门为此方案付出时间的外科医生。

    凌然似明非明的点点头。

    刘威晨道:“我宁愿手术失败,也不愿意再冒跟腱断裂的风险了。”

    “手术失败,你肯定也不能继续跑步了。”凌然提醒了一句。

    “我知道,但还能像是正常人一样行走吧。对我来说,手术失败和做一个八分的手术是一样的。”刘威晨显然是想的很清楚了。

    凌然也不用解释手术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相信刘威晨对此都是清楚的。

    他抬头看看祝同益院士,问:“我接到电话,说是要主刀一台手术……”

    “是另一位患者的。”祝同益特意说明,免得凌然理解错误。

    凌然面色不变的看向祝同益。

    祝同益松了一口气,再示意旁边的住院医放幻灯片,预定的介绍和寒暄都戛然而止了。

    “病人曹飞,年龄32岁,男性未婚,职业交警。4小时前受到外伤,右脚足跟疼痛、肿胀、不能活动,否认昏迷和意识障碍,否认恶心、呕吐、否认胸闷心慌,否认二便失禁,目前神志清楚,由急诊收入。”住院医半说半读着ppt,主要是给凌然看的。

    凌然听的暗暗点头。4小时前发生的意外伤,说明祝同益只是随便找了一名患者来给凌然试水,倒是比较符合他的心意。

    如果真的挑选困难病历来做测试,那对于患者本身就很不公平了。

    在商界或产业界非常正常的操作,一旦放到了医院里来,立即就要受到医学伦理的凝视了。

    以凌然的资历和水平来说,他主刀这台手术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要谨慎一些的话,一助必然会是位更有经验的资深外科医,以随时查遗补缺,更重要的是叫停凌然的操作……

    凌然很自然的看向了坐在角落里的中年男性,修长的手指,锐利的眼神,瘦削的身材,懒洋洋的表情,自信的笑容……如果再年轻10岁的话,妥妥的一名日剧风外科医生。

    祝同益没有来得及介绍这位,但凌然已经将他与研究中心的宣传介绍,对应了起来——纪天禄,复旦医学院毕业的知名骨科医,做关节置换已是国内顶尖的水平,如今看来,是在继续向着运动医学方面进军了。

    凌然一边猜测,一边听着住院医说明病人的既往史、个人史和家族史。

    接着,住院医开始阐述体格检查的情况,以及辅助检查的影像片。

    凌然听完了体格检查的部分,有些不爱听了,收回目光,道:“稍等,这是要给我主刀做的手术吗?”

    他是看向祝同益的。

    “没错。”祝同益点头。

    “我要自己做检查。”凌然此时的语气就不是询问,而是命令了。

    祝同益的脸上涌起了笑容,道:“不想听影像科的磁共振的解读?”

    “我自己看。”凌然自觉回答的已经很委婉了。

    事实上,从他的角度来看,影像科的解读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普通的专科医生面对核磁共振片的时候,是非常需要影像科解读的,有些时候甚至完全依赖影像科的解读。

    稍强一些的,会对自己专科的核磁共振片有较深的了解,但也需要影像科的先期说明,以免误读,或者遇到没有发现的问题。

    能到这一步的专科医生,通常在核磁共振方面,已经可以得到85分了。

    剩下的15分,就得专门花费一两年的时间专修影像,或者影像科的医生花几年的时间专修某专科才行。

    凌然获得的大师级核磁共振的阅读技能,也是仅限于四肢的,这种限制,也是因为不同的身体部位的磁共振图像的极大不同。

    骨关节与运动医学中心固然是国内有数的运动医学专业科室,但是,抛去祝同益的院士加持不算,堪称国内一流的专家级医生,总共也就是三四名,剩下的中青年医生,依旧处于攀升科技树的状态,哪里来得及去点核磁共振的技能。

    在场的住院医有些疑惑的看看凌然,又默然低下头来。他现在要是能掏的出手机来,至少有30句话可以吐槽。

    然而,身在现场,住院医只好乖乖的将磁共振片调出来,等着凌然说话。

    坐在角落里的纪天禄,倒是有了一些兴致,抬起头来,看向了凌然。

    纪天禄正是阅读核磁共振到85分的医生。不过,他做的骨关节包括了全身多个部位,所以是学习了全身多个部位的核磁共振的阅读方法。

    他至今还是需要影像科的专家来做磁共振的前期解读的,正因为如此,他更知道凌然的要求的特殊性。

    一连串的磁共振片,被放在了整面墙的大屏幕上。

    骨科向以土豪著称,骨关节和运动医学中心更是土豪中的金坷垃,用来放ppt的屏幕就能换益源县医院的一个手术室。

    凌然还很少一口气看到这么多的磁共振片子,感觉极好,立即贪婪的读了起来,过了会儿,更是要了遥控器,自己操作起来。

    众人望着凌然。

    凌然望着屏幕。

    许久许久……

    看片原本就是个耗费时间的事儿,凌然又读的细致,更是耗费功夫。

    当然,正常的会诊,是不会给医生这么多时间去阅片的,正常情况下,他们要么就是之前阅读过了,要么就是装模作样的读一下。

    像是凌然这样从头到尾的读,而且能在一名院士,一名专家,一名体育明星和一只住院医面前,耐着性子读的,实属罕见。

    “损伤程度介于i型到ii信之间,用基础的端端缝合,从这里切入。”凌然比划了一下,开始说明自己的方案。

    祝同益并没有要干涉的意思。

    本来就是一次普通的跟腱修复手术,关键在于凌然处理的情况。

    听着凌然说完了,祝同益也不做总结发言了,就道:“纪医生今天给你做一助,纪医生是我们骨关节与运动医学中心的主任医师,年轻有为……”

    祝同益稍作说明,又特意道:“纪医生有叫停手术的权利。”

    凌然点头认可,喊了吕文斌一起,前往手术区换衣服。

    反倒是祝同益等人,有些诧异于凌然的直接。

    “有信心的很。”纪天禄晒然一笑,也出门去了。

    祝同益与刘威晨各自带着期待与凝重,离开了会诊室,前往示教室。那里有更多的屏幕,能够连接手术室内的高清术野摄像机,以及全景摄像机,可以观察到手术室里的大部分细节。

    唯独留在会诊室里收拾东西的住院医,却是首先掏出手机来,开始在小群内疯狂的吐槽……

 第212章 过分了

    “那个凌然要做手术了。主刀。”

    “这么凶?20岁出头就主刀了?”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呗,自家的白菜随手乱丢,野白菜捡回来就值老钱了。”

    住院医的小群里,同期的住院医们议论纷纷。

    骨关节和运动医学中心的住院医们来源复杂,虽然都是各个学校的佼佼者,但能抓住机会升上去的却不多。大多数的住院医,最后会受困于薪水太低,或技术掌握太慢,或上手的机会太少等等,而不断的流失。

    祝同益的研究中心不同于大型三甲医院,能够提供的上升渠道很狭窄,不能奋勇冲上来的,就会沉沦下去,然后不断的遭遇来自所外的挑战。例如凌然这样的医生,很有可能就会占据好不容易腾出来的一个位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