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医凌然 >

第146部分

大医凌然-第146部分

小说: 大医凌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人家业主能愿意吗?”

    “不愿意?他们不愿意得有不愿意的本钱,当初是咱们云利的老板不行了,被人家压着吸血。现在换了东家,不合理的收费退回来还能有错。别的不说,就咱们喝的纯净水,他们就多报了不知道多少。”秃瓢黄牙的主任啧啧有声,面带羡慕……

    最有趣的部分听完了,麦莼也不愿意和主任聊天,打了个转儿,就离开了办公区,再从消防楼梯爬到6楼顶,敲开了挂着总经理助理牌子的门。

    见到坐在大办公桌后面的田柒,麦莼规规矩矩的道:“田总,我来给您报告一下……”

    “办成了吗?”田柒睁大眼睛,身体前倾,看向麦莼。

    麦莼愣了愣神,再点头道:“成功了。”

    “快给我看,快给我看。”田柒连连招手,一点都看不出接收大员的威严了。

    麦莼有些迟疑的挪移到大办公室前,掏出一只手机,再打开里面的微信,就看微信列表里,只有孤零零的一个项目:然的投喂群。

    “给我给我。”田柒伸手要手机。

    麦莼犹豫了一下,伸手把手机给了田柒。

    田柒欣喜的点开然的投喂群,就见群众们正在聊天:

    “今天准备了越南红心的火龙果,青提和红提,西瓜,柚子和橘子,还有红枣和四种坚果,对了,我看然好像不喜欢有籽葡萄。”

    “有谁喜欢有籽葡萄吗?”

    “有理有据。”

    “以后哪个科室收获无籽葡萄了可以报一下,挑品相好的捐三颗吧,然也吃不了那么多,别给喂胖了。”

    “说起来也奇怪哦,凌医生都不会胖的吗?他难道偷偷健身?”

    “一天做5台手术算不算健身?哎呀,叫凌医生没有然亲切啊,不想把然和其他医生混到一起。”

    “就是就是,穿白大褂的不一定都是天使的。”

    田柒的手指微颤,欣喜若狂的看着手机,脑海中循环播放《冰雪奇缘》的《letitgo》做bg,同时心中不断的大喊:果然如此!果然如此!

    “投喂群很难加吧。辛苦你了。”田柒一边向上刷屏,一边面带笑容。

    “还……是能做到的。”麦莼本来是想说还挺容易的,毕竟,她就是长跑云医的医药代表,加入一个以提供食物为主的群,是很自然的事。

    但话在嘴边,麦莼以职场人的敏感,迅速的转了一下。

    田柒露出赞赏的表情:“做的好,咱们医药公司,就是缺乏你这样能打能能拼的员工。”

    “谢谢田总,我会继续努力的。”麦莼表面功夫做的极好,并面带期望的看向田柒。

    云利医药重建,缺损的员工和管理层不在少数,她很希望自己能被接收大员看中,从而青云之上……

    “手机留给我吧。”田柒突然说了一句,又道:“微信号是全新的吧,”

    “哦,是……”麦莼可惜的看着自己的小米手机,虽然是用旧换下来的,可当年也抢的很辛苦呢。

    田柒注意到了麦莼的眼神,瞬间意识到自己操作顺序错了。

    不过,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田柒立即从抽屉下拿出自己准备的新款iphone,递给麦莼,道:“这个给你。”

    “啊?”麦莼看着新iphone的盒子愣了愣。

    “送给你的,接下来,你还要帮我维护好这个群呢。”田柒见麦莼满意这个礼物,就点点头,重新打开微信群,并见缝插针的说话:“公司有一批大虾,长的超过40厘米了,中午拿两只煎一下投喂怎么样?”

    群里立即就热闹起来。

    “哇,云利换了新东家就是不一样啊,两只大虾估计能换四瓶酸奶了。”

    “说不定能得到坚果套餐,话说,凌医生买的巴西松子好好吃的。”

    “铁盒子装的那种吗?对哦对哦。”

    田柒满意的放下手机,对全程懵逼的麦莼道:“你下午买一盒40厘米长的红虾,送到云医急诊科去。就以……麦粒的名义送。”

    麦莼傻傻的“哦”了一声,挠着脑袋回到办公室,不由自主的思考起一个严肃的问题:云利医药不会倒闭吧?

    正想着,办公区里,忽然传出一阵的欢呼声。

    “大单!大单!大单!”

    同事们的喊声,熟悉又陌生。

    好几秒钟,麦莼才意识到,这是久违的签单的欢呼。

    “哪里的大单?”麦莼好奇的问行政小妹。

    “胖子跟了很久的一个单子。”行政小妹羡慕的眼中冒水:“对方本来在犹豫,怕咱们出事,现在换了新东家,胖子一说,人家就签了。胖子这个月要拿销售王了。”

    “厉害。”

    “我不应该做行政的,我要是做了销售王,我就买个新手机奖励自己。”

    “厉害。”麦莼笑着捏捏自己口袋里的手机盒子。

 第263章 体检

    早晨,只做了一台手术的凌然慢悠悠的查了房,再次获得4只衷心感谢的宝箱。

    看着积累在系统界面的16只初级宝箱,凌然稍稍有些犹豫。理论上,16可以写做2的4次方,是 2222的结果,那放在2进制中,16是写做10000的,真是整的不能再整的数了。

    那么,是开箱呢,还是开箱呢?

    上一次的大开箱,可是一次性拿到了两个技能。

    虽然减张缝合与皮内缝合的重合性略大,但可以看成是组合技能,如此想的话,就觉得连出两个技能似乎更有用的样子。

    16只初级宝箱,拿到两个技能的几率,就让人没有那么自信了。

    凌然入神的想着,转而迅速做出决定,道:“到现在都没安排手术的话,我们再做一轮体格检查?”

    吕文斌自无不克,只是奇怪的问:“刚才有哪里没看到吗?”

    “哪里有看得全的。”凌然撇撇嘴。

    吕文斌没的反对。

    从医生的角度来说,检查多少都是不足够的,人体的复杂程度是远超人类认知的,就以最简单的量血压为例,不同的量血压的方式会有差异,左右臂量血压会有差异,不同的姿势量血压会有差异,早中晚量血压也会有差异,也就是血压的指标不要求精确罢了,但是,对于要求精确的检查,情况其实也是相似的。

    就是核磁共振片,判断正常与否的参考资料,也只是用一百多名健康人,或者四百多名健康人的片子来做标准的。

    如果不是各种影像片总让人有辐射的担忧,抽血等手段总让人有产生损失的担忧,人类的日常体检的要求,会复杂的多的多。

    体格检查算是很环保的检查方案了,只是执行的频率逐渐在降低。

    患者们总是想要得到肯定的答案,医疗诉讼也是如此,而体格检查,却很难做到这一点。

    不过,作为初级判断,体格检查的作用仍然是不容忽视的。

    凌然于是又转了一圈,依次给病房里的病人,再做一遍体格检查。

    吕文斌跟在后面,忙的头昏脑涨,不由叹息道:“我听说六七十年代的医生有查房查两遍的,没想到现在还能遇到这样的事。”

    “第一遍粗筛,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第二遍仔细检查,有针对性的解决患者的问题,也没什么不好的。”凌然停顿了一下,又道:“可惜我不是内科医生。”

    外科医生和内科医生的适应症是截然不同的,应对能力也是不同的。

    像是腹泻这样的毛病,也许是小毛病,患者自己在家就能处理,但在医院里,外科医生听到病人说腹泻,就远没有内科医生那般挥洒自如了。

    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以至于医生往往只能解决症状,而不一定能解决问题。

    外科医生更愿意听到绞痛之类的词语。

    凌然也不能给病人随意开药,偶尔检查出点问题的,就安排病人做进一步的检查。

    吕文斌连外科医生的技能都没掌握多少,还在攀技能树的根部,只觉得自己的记录本越来越重,忧虑自己的病历越发难写。

    但是,这些话是不敢给上级医生说的,甚至只能在心里想一想,只要说出来,碰到哪个上级医生都是铁定被骂的。

    吕文斌看着本子,只能挑好听的道:“您做体格检查的水平比好多内科医生都高了,就这么一会检查出来的问题都好几个了。”

    凌然“恩”的点点头,道:“既然没有病床了,就多检查检查,恢复快的,没有其他问题的就放回家吧。”

    吕文斌呵呵一笑,他早就猜到这个套路了。

    如此一路检查,凌然又收获了一只“衷心感谢”的初级宝箱,并且安排了两名患者的出院时间,算是有所成就。到了最后一间病房,吕文斌已经如释重负的喘气了,凌然却是站定了没有离开的意思,再对52床做了细致的检查,出到走廊,才道:“请肝胆外科的来会诊一下吧。”

    “情况不好?”吕文斌的脸色微变。

    作为凌然的助手,吕文斌虽然参与了数百例的手术,但他的身份依旧是住院医的身份,落在病区的时候,就是管床医生,所以,他与病人的关系才是最密切的,既了解病人的病情,也会为他们的病情而忧心。

    毕竟是日常接触的患者,两个星期下来,他不光知道对方家里的狗叫什么名字,而且见过对方的父母,亲戚,远方表兄和单位同事……

    凌然是实质上的上级医生,而且是外科系统的上级医生,因此,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手术,对病人的直接了解,远不如管床医生。

    这种设置,其实也是医院系统自然而然的发展出来的。

    不论是中国,还是日韩印度等亚洲国家,或者欧洲美洲国家,主刀的外科医生,都会有意识的抽离出具体的病人管理体系。

    如果仅仅用工作繁重,是不能解释这种行为的,内科医生的工作也很繁重,但内科的牛系医生,往往都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形象。

    终究,还是外科医生的工作本身,让他们不愿意过于亲近患者和患者家属。

    不过,凌然虽然不擅长与人打交道,可他理解吕文斌此时的状态。

    于是,凌然特意的认真思考片刻,道:“可能是胆囊炎,趋于急性。有压痛和反跳痛,胆囊触痛还不太明显,但有可能正在发展中。”

    急性胆囊炎就可能需要手术了,但仅仅是一个体格检查,并不足以确证。

    吕文斌倒是松了一口气,对医生来说,这样的病症实在不算什么,迅速的安排好也就罢了。

    不一会,肝胆外科就有人跑下来了。

    云医的肝胆外科水平普普通通,当然,这是以顶级三甲医院的标准,面对急性胆囊炎这种病症,专业的肝胆外科医生,随便拉一个主治过来就能解决。

    “单医生。凌医生。”吕文斌见过对方,随意的给介绍了一句。

    单医生微微点头:“病历给我看一下。”

    吕文斌将准备好的病历递给对方。后者就在走廊里阅读起来。

    “心律,血压之类的指标都有点高啊,这样不好做手术的。”单医生看到吕文斌的记录,先是皱皱眉。

    吕文斌咳咳两声,道:“这个是凌医生亲自做的体格检查,属于正常数据。”

    “这么年轻血压一百三十多,你告诉我是正常数据?90多的心跳也高了点吧。”单医生不满意吕文斌的回答。

    吕文斌左右看看,道:“一般来说,凌医生亲自做体格检查的时候,一些女性患者,尤其是未婚的年轻女性,血压和心律指标,都容易升高一些,你在这个数值上去掉15到20,就差不多了。”

    单医生听的眼镜都险些掉下来,他回头看看表情镇定,毫无异色的凌然,再看吕文斌,道:“你逗我的吧。”

    吕文斌面带戚色:“我逗你有什么意思?你猜我怎么知道数值会掉的?”

 第264章 程买房

    单医生看好了病历,再进入病房内,找到52床,看看对方,又看看病历,道:“李璐,我是咱们云医肝胆科的主治单明,你叫我单医生就行了,我来给你做个检查吧。”

    李璐是个瓜子脸的小女生,约莫二十五六岁的样子,听了单医生的话还没什么感觉,她病床边的母亲首先着急了:“李璐有什么病了?”

    “现在还不能确诊,我来给做几个检查啊。”单医生的态度还很友好。

    在医院里面,医生对于真正的病人的态度都是相对友好的,尤其是对于适应症符合自己主力术式的病人,医生还是比较有耐心的。

    像是单明这样的主治医生,他一个月的手术量,大约是在20台到30台之间,平均每周两到三个手术日,就是每个手术日做两到三台手术,等于说,手术日前后,他需要想面对的就是两到三名患者,沟通压力并不会很大。

    看过李璐的病历以后,单明已经七成确定对方是急性胆囊炎了,但是,要不要手术,能不能手术,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而在得到结果前,单明是不会说死的。

    李璐的母亲有些焦急,也是无可奈何,口中念念的道:“流年不利啊,手刚受了伤,还没好,怎么又要肝胆科的医生来了。”

    单医生依旧是笑笑,道:“来,我给你做一下墨菲征。”

    李璐茫然的看着单医生。

    “你仰卧屈膝,我按压一下你的腹部。”单医生指导着姿势,并将病床四周的帘子给拉了起来。

    云医急诊科多是三人间和四人间的病房。

    房间内都是漆成浅蓝色,每张病床上方都镶嵌了轨道,深蓝色的帘子拉起来以后,就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检查间。

    单医生也没有让家属离开,等着李璐的姿势摆好,再缓缓的以左手掌压住李璐的右肋下部,左手的拇指找到胆囊的位置,再道:“你缓缓的深呼吸。”

    “刚才凌医生给我做过这个检查了。好像。”李璐稍稍皱眉。

    “我再复查一下。”单医生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相同的检查做多遍,在医院里是常有的事,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医生们都不信任同行。因为每个医生都知道,同行是会犯错的。

    外科医生在这方面受到的教育最突出,哪怕是在医学院里,至今仍有教授不断的教导学生:一定要亲手做测试,一定不能信任病历上写的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