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医凌然 >

第153部分

大医凌然-第153部分

小说: 大医凌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旁的几名医生听的都是面色一变,进而甚至有些心潮澎湃。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医生和医术,可以说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作为全人类最自负的一个行业,外科医生对于排名之类的事,其实是非常敏感的。

    刘威晨虽然不是什么业内人士,但是,他作为明星病人,在听取了祝同益院士的建议之后,还更想要听到凌然的建议,这本身就是一种褒奖了。

    比得上锦旗的褒奖。

    凌然却是表情不变,道:“我在运动医学方面没什么研究的,如果要给你建议的话,也只能根据和磁共振片,给你一些愈合方面的判断。”

    “我带着了。”刘威晨立即将一个盒子,从身后取了出来。

 第274章 愈合

    车行平稳,凌然就将盒子里的核磁共振片,拿出来阅读。

    刘威晨又特意让司机将车速降的更慢一些,再瞅着凌然,默默等待。

    车内一时间有些安静的过分,凌然却很适应这样的气氛,他慢悠悠的读着片,用了约莫十分钟的样子,读罢,再道:“原片有吗?”

    “原片?什么原片?”刘威晨明显是不懂了。

    “你在哪里拍的核磁共振,我要在电脑上看。”凌然将看过的片子收好,放回到了盒子中。

    “那个……片子里有问题吗?”刘威晨终究是有些急切的。

    凌然不答,只道:“看了原片才知道。”

    刘威晨迟疑了一下,小声道:“我是在一家私人诊所里做的,我问问他们情况。”

    凌然是给刘威晨亲自做手术的主刀医生,事后的复健和手术中的录像,都证明他的水平极其优秀,甚至可能是最优秀的一批医生,这就让刘威晨对凌然多了一份信任。

    同时,也对他的意见更加重视。

    凌然点点头,说了句“好”,就闭目沉思了。

    他表面上看起来,是在思考核磁共振片的事,实际上就是嫌弃车厢内的人多,懒得聊天。

    王海洋则是愿意聊天的。

    他先是看了一会加长林肯内的车厢构造,再看着刘威晨在电脑上接收邮件,就从兜里掏了眼镜出来,凑在跟前看着,且笑道:“私人诊所的服务就是好,邮件都是发两份的,一份是简略的资料,一份是详细的?”

    “大概吧,我也不太明白。”刘威晨礼貌的回应,再将电脑推给凌然。

    “你在这个诊所看病,要多少钱?”王海洋好奇的问刘威晨。

    身为每次飞刀必过万元的云华医院主任医师,王海洋对于这种靠医术赚钱的价格,那是极其的敏感与好奇。

    王海洋早就熄了做科室主任的念头了,他现在的梦想,就是希望退休以后,还能进入某个医生集团工作,然后一天到晚的开飞刀,那就幸福死了。

    差一点的情况就是返聘到医院,再隔三差五的开飞刀了。

    不管怎么样,飞刀是王海洋最喜欢的模式,不光赚钱,而且好听,还可以到不同的城市里游游逛逛,最重要的是有人招待,有人捧着,简直是再舒服不过了。

    刘威晨身为病人,却不太愿意聊这些开销的话题。

    尤其是面对公立医院的医生,刘威晨觉得莫名的尴尬,道:“挂号3000元,总共花了十多万元。”

    “包括检查?”

    “包括。”

    “对你来说不算贵哦。”王海洋啧啧两声,又问:“那医生得了多少钱?”

    “那我就不知道了。”刘威晨呵呵的笑两声。

    “我估计能拿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王海洋感慨一声,道:“可怜我19块一次的门诊费,还要被医院收一半。”

    车内保持安静,没有人对此发表言论。

    凌然从邮件里直接下载到了软件和成片,阅读了许久。

    当初使用技能药剂以后,他的大师级阅片(四肢)能力曾经短暂的提升到了完美级,那短短几十分钟的经历,给了凌然一个很好的方向,并且向凌然展示了超强影像专家的能力。

    同样的图像,不同的影像专家,就是能够读出不同的信息来。

    不客气的说,在地方三甲医院里,读核磁共振片的原片都像是一种玄学。除非是核磁共振的软件直接给予了提示,否则,许多影像科的专家,尤其是五十岁以上的专家,看核磁共振片都像是看天书一样,只能胡诌几句的居多,问的多了还会生气。

    年轻一辈也好不到哪里去,高中不喜欢洛伦兹的,大学不喜欢莱布尼兹的,读研期间没跟着好好练的,看核磁共振的原片,都很难得出多少有效的结论。

    凌然以大师级的水准读原片,也只能看图说话,以阅读图表为主,但就这份能力,已是秒杀绝大多数影像科的医生了,更不要说是专业科室的医生。

    良久,凌然问:“你要参加的比赛,强度大吗?”

    “如果要参加比赛的话,肯定是要全力以赴的,短跑你知道的,光是蹬地的力量,就可能超过我目前的训练强度了。”刘威晨说着骄傲的抬起头来,满怀着职业运动员的敬业精神。

    “那我建议你暂缓参赛。”凌然的回答,就像是把刘威晨的运动员精神,直接刹车踩到了底。

    刘威晨的身子晃动了一下,问:“为什么?”

    “你的跟腱基本愈合,但并没有完全愈合,受伤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所以,跟腱再次撕裂的可能性仍然是存在的,没有必要参赛。”凌然算是说的颇为详细了。

    “祝院士的意思,是可以参赛的。”同车的黑西装,忽然回答了一句。

    刘威晨假意阻止了一下,没有成功的样子。

    王海洋不乐意了,道:“凌然给了他的意见,祝同益院士给了他的意见,你们可以自己做参考比较嘛,身体是自己的,医生是负责治病的,又不是做人生导师的。”

    这个话说的就有点不客气了,但王海洋还真的无所谓。他就是云医的主任医师,刘威晨不会在他这里看病,也不会给他一毛钱的酬劳。在王海洋看来,用加长林肯接送一趟,就换病情咨询,刘威晨都算是赚到了。

    被王海洋的语气冲了冲,刘威晨却是笑了起来:“您这个话,和凌医生当日在病房里说的话,差不多了。”

    “呵呵。”

    刘威晨反而有些感慨的道:“我们当时在病房里闹,凌医生来查房,就给我说,大概意思,我们有任性的权利,医生只负责给我们医疗救助,不会管我们作死不作死……”

    刘威晨无法不感慨。

    那个时候,可以说是他最脆弱的时候了。

    手术做完了,而且是在国内做的,也就意味着没有退路了。

    如果手术结束,伤情得到缓解,那就像是现在这样,照样有豪车开,有马仔捧,但如果伤情不能得到改善,甚至更加糟糕的话,那结局就很难料了,刘威晨见过太多的体育明星抱着金牌,在各种商场的活动中捧场的模样,那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找不到门路去捧场的人。

    刘威晨当日在病房中,也是希望热闹的场景,能够缓解自己的担忧。

    但是,凌然的“当头棒喝”,却是及时的点醒了他。

    而在此之前查房的医生,可都没有这么做的。

    刘威晨今天再找凌然看片,并说出更相信他的话,也与当日病房之事息息相关直言相谏,原本就是一个极好的加分项。

    王海洋却是斜看了凌然一眼,道:“凌然,你以后这些话都要少说啊,被人录音放出去,很容易出纠纷的。哎,你们年轻医生就是容易犯错,可要小心啊。”

    刘威晨有些尴尬,又连忙解释:“恰逢其会,不会有人录音的。”

    王海洋呵呵一笑,没有多说。

    刘威晨转向凌然,再讪笑道:“凌医生,你刚才说不能参赛,是发现了哪里愈合的不好吗?”

    “愈合的很好。”凌然稍停,再道:“但是不值得参赛。”

    “怎么说?”

    “祝同益院士说可以参赛,但也应该给出了风险提示吧?”凌然问。

    刘威晨并无意外的点点头说“是”,又道:“他说跟腱断裂的几率低于10,但如果充分热身的话,跟腱断裂的几率还会更低。”

    同车的黑西装也是忍不住道:“10就等于是小概率事件吧,几率太低了。”

    “整体分析是这样。但整体分析是面对全体研究对象的,意外一旦发生,承受者是100的受伤害的。”凌然看看刘威晨,道:“除非是异乎寻常重要的比赛,否则,你应该继续做恢复性的训练,而不是参加高强度的比赛。”

    说着专业的东西,凌然越说越认真的道:“对于跟腱断裂伤,二次伤害的结果是非常严重的,基本可以认为职业生涯提前结束。”

    “我明白了。”刘威晨的脸色变的很不好看,瞅了黑西装一眼,想想没有说话,转而对凌然道:“凌医生,谢谢你。”

    “简单分析而已。”凌然摆摆手,没有将这当做一回事。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强度,与高强度训练的强度是两码事,与恢复性训练的强度更是千差万别。

    刘威晨目前能够参加高强度训练,已经是方案a的功能最大化发挥了,但要是参加比赛的话,那就要冒风险了。

    若是奥运会之类四年等一次的比赛,那冒着风险参加也不算什么,运动员带伤上阵原本就是职业风险之一了。

    但是,如果参加的只是一个小比赛,却要全力以赴的冒着职业生涯报销的风险,那就是另一种人生选择了。

    刘威晨越想越后怕,等到了酒店,再次向凌然道谢,继而道:“凌医生,我这辆车暂时用不上,司机和车都留给您先用。您先休息,我过后再来拜访。”

    “好,多谢。”凌然没有推辞。

    咔。

    一路都在闷头喝水,以至于200斤的住院医,终于忍不住捏爆了喝了一半的矿泉水瓶。

 第275章 大气

    骨关节与运动医学中心。

    繁花盛开,姹紫嫣红,绿树成荫,疏密有致……

    医院门前的电子屏上,已经挂上了“热烈庆祝‘国际骨关节研究学会’顺利召开”的红色字母,且有配英德法日四国语言,充分显示了电子屏昂贵价格的物有所值。

    王海洋一路走,一路赞扬:

    “没想到沪上地皮这么紧张,你们的地盘还这么大”

    “房子修的真不错,外形漂亮,里面也实用,尤其是高度舒服啊,我就喜欢高的。”

    “宽敞,真宽敞,你们总共30几名医生?这么大面积?哦,有实习生就还好……现在的实习生可是厉害……”

    王海洋说到实习生的时候,不由自主的看凌然一眼。

    凌然穿着白大褂,手插在兜里,有种故地重游的悠哉,挺直的脊梁和随意的步伐,让人看到就觉得精神。

    同样是白大褂,有的医生穿起来像抹布,有的医生穿起来像围裙,有的医生穿起来像时装,凌然穿起来……依然是浑身散发着光芒的帅。

    200斤的住院医不由自主的挺胸凹腹,手里捏着矿泉水瓶子,避过凌然的光芒,尽可能的用专业的口吻,向王海洋介绍:“我们中心还有很多进修的医生,来交流的医生,平均都要呆三个月左右,可以参与手术,做项目,写论文的。每年以我们中心发表的论文,很多都是来进修和交流的医生写的。”

    “祝院士还是蛮大气的。”王海洋笑笑。

    让进修医和做交流的医生做手术,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可能是利用了外院的人力,加强了不同医疗单位间的关系,坏处也不少,最主要的是损失了病人,流失了医生。

    从医院的角度来讲,手术其实也是资源的一部分,尤其是症状比较稀罕的病人,若非政策所限,医院都愿意倒贴钱将他们给拉过来。

    相比之下,收到的病人的住院费和治疗费,医院并不很看在眼里,当然,对于整体收费,医院还是很在乎的,但是,对于个体的收入,医院是毫不在意的。

    医院是需要大量的病人以培养自己的医生的。

    如果把手术分给进修医或交流来的医生做,自己的医生的锻炼岂不是少了。项目就更不用说了,里面都是带着经费的,轻易是不愿意给外院人的。

    但是,祝同益硬是可以将骨关节与运动医学中心做成这样的模式,既实现了个人理想,也将中心运行的不错,确实是值得吹嘘的。

    只是从另个一角度来看,骨关节与运动医学中心始终不能扩大,可也是与此有关。

    200斤的住院医如今还没有独立做手术的机会,对此感受并不深刻,此时就顺着宣传的口吻唱赞歌:“所以呀,您别看我们中心的医生人数少,我们的总手术量还是蛮高的,而且,我们会不定时的举办一些医生的专场,您要是有兴趣,也可以来申请的。”

    “哦?怎么做?”王海洋来了些兴致。

    “我们为您宣传,给您联系有适应症的患者,您自己也联系一些,在我们这里做了手术,统一做分析,我们也跟着学习……”

    “像是大飞刀了。”

    “被您这么一说,有点像。”

    “给钱吗?”

    200斤的住院医愣了愣,道:“给的不多,就是点津贴。”

    王海洋“哦”的一声,顿时没了兴趣。

    他做飞刀是一定要收钱的,而且必须是一万元以上。费用开支什么的,都可以省一些,但是,一万元的飞刀钱,是王海洋最后的底线了。

    至于“大飞刀”,带上了一个大字,自然不能费用反而更少了,那不是扰乱市场吗?

    身为飞刀中产阶级,王海洋是不会这么做的。

    200斤的住院医有些失望,旋开矿泉水,喝了一大口,心里想:现在有理想的医生是越来越少了,如果做什么都要谈钱,那做医生还有什么意思。

    他这么想着,就有些懒得做介绍了,落后了两步,继续喝着水。

    就在此时,前方传来女生说笑的声音,一红一灰两朵护士帽,尤其显眼。

    20035斤的住院医瞬间眼前一亮,望着戴灰色小兔子帽的小护士,眼睛都拔不开了,脸上也不由自主的露出傻笑来。

    戴着小灰兔帽子的小护士,同样露出了笑容来。

    20035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