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医凌然 >

第206部分

大医凌然-第206部分

小说: 大医凌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好那就好。”陈开济一下子就轻松起来,转瞬又觉得不好看,重新绷起脸,道:“我是听他说给国家干了一辈子,我让他一步。”

    “他也住特需楼了。”儿子又说了一句。

    “咱们不理他。”陈开济说到此处,已经有些底气不足了。

    好容易挨到做手术的时间。

    陈开济乖乖的入手术室,一言不发的等着麻醉医生给自己做麻醉。

    做助手的左慈典倒是有些惊讶于陈开济的安静,心里猜度:再嚣张的人,到了做手术的时间,还是嚣张不起来了。

    “会有一点痛。”凌然的声音平静,一点都听不出凌晨的困倦来。

    “坚持一下。”

    “恩,进来了。”

    凌然睡了一大觉起来,再吹着冷风开车到医院,大脑清醒且活跃,说话的频率都要比平时高一些。

    坚持要求半麻的陈开济看着凌然手持金属棍,戳入自己的膝盖,也是紧张的不敢说一句话。

    手术台上的屏幕里,能够看到陈开济的膝盖情况。

    白色的骨头和红色血肉,因为画面的色彩失真,变的像是被和谐过似的,有些游戏的感觉。

    凌然先是用探针戳了戳陈开济的半月板周边,对病变部分的质地和弹性,做了一番了解,以确定半月板成形术的范围和方向。

    从这一步开始,就是完美级半月板成形术的优势所在了。

    新增的50次的下肢解剖经验,同样为凌然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每个人的半月板的形状都有差异,但大抵都是相似的,可一旦病变,形状的变化就很多了。

    虽然最简单的半月板成形术的方案,是将半月板修正成类似原先的样子,就好似轴承中的滚珠变的不圆了,就重新修成一个更小的圆形。

    但是,考虑到大家都没有备用的半月板用,所以,因地制宜的做一些设计,还是非常有利于病人的。

    所谓完美级,那就是非常个人化了。

    “蓝钳。”

    凌然探查完毕,毫不迟疑的开始了半月板的修整。器械护士忙着给凌然递东西,助手就傻傻的在旁等着帮忙。

    全套膝关节手术,对助手的需求都是非常低的,左慈典的助手任务,比拉钩都不一定强,倒是感受到了手术中的气氛。

    同样感受到手术气氛的还有陈开济,他听着凌然的声音,就紧张的要死,眼睛紧紧地闭上,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再睡醒的时候,陈开济就听到了旁边人聊天的声音:

    “您是哪年退的?”

    “才退,刚一年。到正厅就上不去了,寻思着就让位置出来吧。你呢?”

    “我这不是退居二线了嘛,本来还能再干个半年的,想想算了,我儿子去年都县处级了,我的任务也都完成了。”

    陈开济听着他们聊天,心中一阵气苦,连眼睛都不想睁开了。

 第370章 傲娇

    凌然从凌晨3点钟开始做手术,做到中午,补了一瓶精力药剂,又继续做手术到晚上10点钟,才算是将一天的手术做完。

    看着病人被推走,凌然忍不住露出笑来。

    “痛快?”左慈典的眼睛都要睁不开了,喝了两罐红牛才撑住了。

    凌然点点头。

    “酣畅淋漓?”左慈典又问。

    凌然点点头。

    “爽?”左慈典再问。

    凌然点头。

    左慈典整个人都是摇摇摆摆的,还不忘翘起大拇指:“凌医生的精力真好,我都没跟全手术,要是跟全了,估计就累死了。”

    “我跟了一半也累死了。”吕文斌早就瘫坐在地上了。

    “呼……”

    真正跟做了一天手术的苏嘉福一言不发,默默的坐着一只小圆凳,趴在台子上睡着了,打起呼来。

    凌然依旧是神采奕奕,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风姿特秀。

    年过40岁的左慈典羡慕不来的道:“都说年龄是个宝,我以前体会的是有偏差的,就是做医生,年轻也是有用啊。”

    “卵用。”吕文斌腰酸腿疼的呻吟着,道:“我还年轻着呢,你看看我这个狗样子。”

    左慈典就用看乡下田园犬的眼神,看了吕文斌一眼。

    “预约好明天的手术。”凌然打断了两人的话,道:“尤其要把自带病房的病人标注出来。”

    “这两天自带病床的病人还不太多,但我估计再过些天,人就要多起来了。”左慈典嘿嘿的一笑,道:“给干部们看病,就像是挖老鼠窝,一个串着一个的,要是再能坚持住,那就是一丛串着一丛了。”

    正在喝水的巡回护士噗的一声就喷了:“你还真敢说。”

    “这有什么不敢,我又没有指名道姓的点谁,泛泛而谈而已。”左慈典说着又对凌然谦卑一笑:“凌医生,您累一天了,先回去吧,剩下的事交给我们就好了。”

    “恩。”凌然对收拾残局一点兴趣都没有,转了个身,又道:“明天早上可以晚点上班,8点钟吧,查房然后再做手术。”

    左慈典勉强挤出一个笑容。

    等凌然出门了,左慈典才看看手表,押着嗓子道:“离上班都不到12个小时了。”

    “这才是凌医生正常的日程表。”吕文斌用大师兄的语气说话,还带着隐隐的骄傲。

    左慈典眉头微皱,很有技巧性的说话:“咱们毕竟是助手,还可以分拨来做事,凌医生做主刀的,持续工作,可以吗?”

    “只要病床说可以,他就可以。”吕文斌瞅了左慈典一眼,道:“你算是打开潘多拉盒子了,这批老干部,要是都能自带病床,凌医生怕是做手术能做疯了。”

    “干部。不是老干部。”左慈典纠正吕文斌。

    “好吧,干部,意思范围更大?”

    左慈典郑重点头。

    “就算是有一批干部吧,半月板损伤的总不会太多吧。”

    “那你太小看干部们的传播能力了。”

    “不至于吧。”吕文斌艰难的笑了几声。

    左慈典再次郑重点头。

    “别学凌医生。”旁边的小护士不干了。

    不等左慈典醒悟过来,吕文斌已是夺门而出:“今天麻烦你们了,我得回去收拾收拾老汤去。”

    ……

    翌日。

    早晨8点钟,凌然带着凌治疗组的成员开始了查房。

    负责管床的吕文斌、余媛和左慈典一边走一边向凌然介绍该病床的病人情况,三只实习生忐忑又期待着问答环节。

    对于大部分的“老”病人,凌然很少说话,全由余媛负责问诊等等。

    这样的模式,倒是把余媛的查房能力给锻炼了出来。

    事实上,主治们升副主任以前,最主要的查房能力,都是在组内查房中磨练出来的。余媛也是占了年资最高的便宜。

    这在其他治疗组或者其他医院,是不可想象的。

    一个治疗组的权力是极其大的,若用数字来衡量的话,一所三甲级医院的一个像样的治疗组,一年的收治都在千万以上的水平,在药改之前,按照药品提价15来计算,医院一年可以分走的正当收益都在百万以上。

    有这种资源的治疗组,养人不是问题,挖人也不是问题。

    因此,大部分的治疗组,都是由主任或副主任医师领衔,并配置有多名主治的。

    那些自己培养不出足够主治的医院,也有的是挖人的动力和必要。

    但在凌治疗组,刚刚成为住院总医师的余媛,就是年资最高的医生了。她的住院总医师甚至不是一个职称,而只是一个职位。

    以住院总医师的职位履行主治才有的巡查职责,对于娇小的余媛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机会。

    凌然享受着自己今天份的闲暇时光,尤其是转向特需楼以后,凌然的态度就更高冷了。

    他本来就不喜欢与病人之间的直接接触,而自带病床的先生们,距离可爱或讨人喜欢的距离就更遥远了。

    相比之下,余媛的交友力就要强多了。

    无论男女老少,对于小动物总是要和蔼一些。

    凌然默默的听着余媛问问题,除非有问题,他才会额外纠正,否则的话,就让余媛把握着节奏。

    一圈特需楼走下来,凌然一个衷心感谢的宝箱都没有拿到。

    对此,凌然亦是淡然处之。

    他现在并不迫切的需求宝箱,比较起来,手术本身才是他的热情所在。

    早上9点钟。

    凌然才算是回到自己心爱的手术室。

    当日的手术室的排班表,也列在了手术区的休息室里。

    “总共8台手术。”凌然的语气说不上失望还是兴奋。

    这个手术量,对别的医生来说,固然是要累死人的,但对凌然来说,是否需要精力药剂,还要取决于他的状态。

    “一台tang法缝合,两台跟腱手术,五台关节镜……”吕文斌数了数,竟然感到有些失望。

    “咱们治疗组内已经没床位了,今天自带床位的是4个人,剩下4个人全得用加床。”余媛又送上来了更多的坏消息。

    左慈典有些心虚,道:“消息还没有彻底传出去,我估计再过几天,自带床位的病人就会多起来的。”

    “现在不是自带床位的病人的问题了,我们自己的床位都不够用了。”

    “加床都要加满了。”

    “长住院的情况下,我们的病床周转率肯定快不起来啊。”

    众人集思广益,依旧想不到好的解决方案。

    凌然换好了洗手服,穿上了新内裤回来,听着他们说话,于是郑重的思考了几秒钟,道:“现在的办法,只能是减少病人的恢复时间了。”

    “不搞长住院了吗?”左慈典率先反应过来,他不懂什么长住院短住院的,他只知道这是逆着医院的政策进行的,所以,听到凌然有改变的意思,立即提了出来。

    凌然摇摇头:“长住院的策略要坚持,但要减少病人的恢复时间,完全可以从手术中考虑。”

    “手术中?”

    “减少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进行更简单准确的手术……”凌然一口气说了三个,停顿了一下,道:“如果我们能减少1天的平均住院时间,100个病人也能节省出不少的病床来的。”

    左慈典等人听的目瞪口呆。

    “凌医生总能独辟蹊径。”左慈典脸上笑嘻嘻的,心里忍不住想:这是策略吗?这是傲娇吧!

 第371章 传染

    徐永昌在病号服里仔细的穿了保暖内衣,又给酸疼的手腕套上了腕套,再戴好帽子,才安稳的躺回了病床上。

    同屋的病人拿着书,状似在看,实际上是在观察自己的新病友,此时微微一笑,拉话道:“看你这个样子,是常来医院啊。”

    “到了咱们这个年纪,谁不是经常进出医院。”徐永昌双手交合在腹部,脊背依旧靠着床背,双眼一闭,露出我想睡觉的模样。

    同屋的病友打量着徐永昌,有意降低点年龄,道:“看你就50岁的样子吧。离常入医院还早着呢。”

    徐永昌淡漠的道:“我今年47。从小就生病,没办法。”

    病友没想到自己往下压了压年龄,还是给人把年纪说大了,舔舔嘴唇,也是没好意思再聊下去。

    房间内安静了个多小时,才见一名护士入内,拿着记录本子,来到徐永昌面前,问:“42床,确认一下名字。”

    “徐永昌。”他的嘴唇有点发干,取了手边的保温杯,轻轻的喝了一点,再合起来,问:“现在要做啥?”

    “抽两管静脉血,抽两管动脉血。做个常规检查。”护士说完,又拿了一个核桃大的塑料盒,递给徐永昌,道:“一会上厕所的时候,往里面放一点大便。另外,再给你管子,你明早取中段尿。”

    她一边说,一边将东西放在42床的床头柜上。

    接着,护士又用审视的眼神看着徐永昌,问:“知道啥是中段尿吗?”

    “知道。中间的尿。”

    “对,明早起来,清晨的第一泡尿,排尿几秒钟后,再接取。”护士还是给说明了一下,才又拿了一个白皮书,递给徐永昌,道:“你是凌医生的病人。凌医生的要求,是所有病人术前必须考试,术后也要考试。”

    “考试?”

    “术前考试不过,推迟手术,术后考试不过,推迟出院。”护士强调了一遍,又道:“考试内容很简单,都在本子里,就是你们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也是对你们的治疗和恢复有好处的,要求你们必须掌握的知识。”

    徐永昌听到这里,稍微认真了一些:“准备好的手术,他还可以推迟吗?”

    “当然。”护士很郑重的道:“考试内容很简单的,你是知识分子,注意看一下都能通过的。”

    “那要是遇到不认识字的,就是记不住的呢?”

    “家属代考。”护士道。

    徐永昌皱皱眉:“家属也没通过呢?”

    “至今还没有遇到过。”护士同样皱眉:“你先看看考试的内容,只要认真准备一下,没有通不过的,都是最简单的注意事项,病人和病人家属是必须要知道的。”

    徐永昌迟疑的拿过白皮书,随意的翻开一页,就见印刷的很大的字体写着一行字:病人离开病房需要(不需要)向护士请假。

    再下一行字的字体稍小一些:需要请假。因为医生治疗过程是按照预定方案进行的,病人突然离开,会打乱治疗方案,影响病情变化。

    徐永昌看的一脸嘲讽:“这样的东西还要考试?”

    “你能通过就没事。”护士一边说,一边麻利的戴好了手套,拿出了全套抽血器具。

    “你们抽血也开始戴手套了?”徐永昌低头看看,忽然有些感慨。

    护士点点头,道:“急诊中心凌治疗组是要求高防护的。”

    “哦。”徐永昌看着这一幕,忽然有些轻松起来,转头却是笑笑,道:“我今天好像有点感冒什么的,能不能明天再抽血?”

    “那不行。入院抽血是规定。”

    “我今天真的不舒服。”

    护士迟疑了一下,道:“你不抽血,就没办法安排手术,医生也没办法给你看病啊。”

    徐永昌咳咳两声,道:“我抽了血,身上容易冷,这会儿本来就不太舒服。”

    护士犹豫了一下,同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