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凌然-第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病人有植物人的危险,也就是脑死亡……”左慈典重新接手了谈话的部分,道:“我之前说了,做心肺复苏就是因为患者的心脏不行了,现在,我们这么多人,总算是将你父亲给救回来了,可是,有没有后遗症,有什么后遗症,还显现不出来,你明白吗?”
冰子再次满眼恍惚起来。
左慈典算是看出来了,这厮只要听到专业一点的东西,整个人就走神了,妥妥的专门学校中训练出来的架势。
想了想,左慈典又道:“总的来说,事情是向好的方向走的,你们家属也要配合,明白吗?”
“明白,明白!”冰子这下子是听懂了。
“你们家属互相之间也通个气,有什么问题,等我们手术做完了,再讨论。”
“好!”
左慈典停顿一下,再道:“心肺复苏一个小时,还能拉回来的,一个医院几年了都遇不到一例,你父亲的运气到目前为止都不错的。”
冰子此时稍稍有些清醒了,忙道:“谢谢,多谢……谢谢医生……”
左慈典听到此处,才微微一笑,示意冰子回到家属群里去。
魏嘉佑走过来,在旁静静地听着。
普通的心肺复苏,苏醒的比例是非常高的,他自己都做了不老少。
唯独超长心肺复苏,魏嘉佑的成功比例,并不比医院的平均指数高。所以,对于超长心肺复苏的后续,魏嘉佑其实也没什么经验。
“江山代有人才出啊。”狄院士站在魏嘉佑身后,啧啧有声的赞着。
狄院士见过的超长心肺复苏就多了,自己亲手做过的都有多起,对于凌然的所作所为,狄院士是看在心里,默默品咂。
“如果是在本院的话,我刚才有可能已经成功了。”魏嘉佑算是解释了一句。
狄院士笑一笑,道:“已经发生的事,就没必要再抓着不放了,你现在最需要的,其实是一名庶务官。”
“什么?”
“就是处理日常工作的秘书,也要懂点医学。”狄院士的目光,放在了左慈典头上。
魏嘉佑失笑:“我要这个做什么?”
“至少能不被打吧。”狄院士说着,走近了左慈典,微笑道:“我刚才听你说,你在镇卫生所里工作过?”
“是。”左慈典面对狄院士还是心虚的。如果自嘲住院医是小黄狗的话,院士级的医生至少是大野驴。
狄院士尽可能的显的平易近人,问:“你是云医的医生?从镇卫生所到云医,这个可不寻常啊。”
“我是……社会招聘进来的,从头开始。”左慈典更心虚了。
“从头开始,不容易吧。”
“还行吧。”
“你觉得最难的是哪部分?”
左慈典不明白堂堂院士为什么问的这么细,于是想想,小声道:“最难的……可能是工作时间长吧。”
狄院士想了想,觉得自家医院的工作时间也很长,于是问:“再呢?”
“没假期。”
狄院士先问自己“假期是什么”,然后才装模作样的点头:“再呢?”
“工资低。”左慈典也放开了:“我现在到云华得租房子住,有点入不敷出了……”
狄院士叹口气,沪市的房租更高,工资也不见得能比云医高多少。
狄院士扪心自问,现在挖个小喽都这么难了吗?那些住院医们经典的抱怨,什么学不到技术了,觉得没前途了,没机会上手了之类的语言呢?这么老的住院医,能抱怨的东西应该更多吧。
“我是说临床的技术方面。”狄院士重新指示方向。
左慈典摇头:“临床方面没什么太难的地方,我觉得比在卫生院里好多了。”
“学技术也不难?”
“不难。”
这下子,狄院士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样子是不对的嘛。
好在左慈典察言观色的技能尚在,意识到狄院士的卡壳后,左慈典努力的转动大脑,再小声道:“不适应的地方也有,我现在最不适应的就是大家老喊左医生,我其实喜欢大家喊我小左,显的年轻……左医生这个称呼,我以前的领导,准备骂人的时候,才用‘左医生’起头。”
第435章 了解
翌日。
早晨9点钟不到,狄院士就带着魏嘉佑,来到了云医,直奔icu而去。
“昨天做了超长心肺复苏的患者在哪里?”狄院士进门就问,也没什么好掩饰的,反正,就他的曝光度来说,只要进入云医,在哪里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很快都会被人报告上去的。
狄院士也早都习惯了这样的做事模式,干脆就表现的光明正大。
云医的重症监护室是一个独立的小科室,值班的医生只能乖乖的指了位置。
狄院士点点头,一言不发的带着魏嘉佑过去。
不用他多说什么,魏嘉佑立即低头去看病人的尿袋。
“清的。”魏嘉佑的表情看不出好坏来。
狄院士挑挑眉毛,也低头去看病人的尿袋,里面果然是基本清亮的。
“八成是活了。”狄院士踮起尿袋又扫了一眼,大胆的给出了判断,转头,狄院士就问:“凌然呢?”
icu的医生道:“凌医生早上查过房,就去做手术了。”
狄院士低头看看表,他们是卡着上班时间来的,不由问:“多早。”
“5点多?”icu的医生小声回答。
狄院士“唔”的一声,等了几秒钟,才问:“他怎么说的?”
“凌医生没说什么。”
“没对护理提出要求?”
“没有。”icu的医生说到此处,稍微硬气了一些,道:“狄院士,我们重症监护科的护理水平是没问题的,而且,不管凌医生提不提出要求,我们肯定都是按照……”
“这些话,你等到评主任医师的时候再说吧。”狄院士一句话就把那小医生给打回原形了,并将他的智商给唤醒了。
icu的主治医生,其晋升路线也是副主任到主任再开科室的节奏,一般的小医生,最终能到主任医师,就算是不亏了。
但是,评职称所谓的评,终究是需要人来评选的,而评选者,通常就是狄院士这样的医生的……下级委员……
icu的小主治缩缩脖子,没敢挑衅院士的权威。
“我们去办公室看看。”狄院士说归说,回到icu里面,又病人的病历拿在手里,仔细的扫了一遍。
超长心肺复苏这样的案例是真正的可遇而不可求。
别说两百分之一乃至于更低的成功率,就算一个医生愿意付出大量的时间去做心肺复苏,也得医院里提供得出来超长时间心梗的病人来……
在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技能下,能坚持一个小时不起来,最后又决定起来的任性病人,本身就是小概率的存在。
“你也看看。”狄院士将病历转交给魏嘉佑,再看看病人,道:“就现在的状态,这个数据是可以了。”
“我可以在电子病历里看到。”魏嘉佑道。
狄院士依旧将病历递给他,道:“别迷信电子病历,有些时候,医生会随手写些东西到纸病历里,不会贴进电子病历里的。”
魏嘉佑一愣,就拿起了纸质病历,翻看起来。
几页的病历翻完,魏嘉佑又奇怪的从后往前翻了一遍,才皱皱眉:“我没看到病人随手写的……”
“这本没有。”狄院士道。
魏嘉佑低下头,默默的放下了纸质病历,只是用力稍微重了一点,发出砰的声音。
……
午间。
狄院士又去参与了一轮的露脸仪式,再回到办公室里来,就见魏嘉佑端坐在办公桌前,认真的读着期刊,从电脑屏幕上。
阳光下的魏嘉佑,看起来没有那么阴郁了,颇有一些电视里的医生模样,专著认真一丝不苟……
事实上,狄院士会选择魏嘉佑做自己的徒弟,也是考虑到了魏嘉佑的外形特点的。
虽然面对面的交流起来,魏嘉佑稍微有一些不近人情,但他是很上相的类型,不管是摄像机拍摄出来的电视节目,还是照片拍摄出来的朋友圈九宫格,魏嘉佑都是很有范儿的。
对一般的医生来说,有没有范儿其实不重要。狄院士本人就没有从长相中获得过好处。
但是,狄院士很清楚,若是有一个好的长相的话,对高端医生来说,那就是无可比拟的优势了。
在这个眼球经济的时代,除了眼科医生以外,所有人都更倾向于选择外形好看的医生。
明星医生或者医生明星,早在二十年前就不新鲜了,这些年更有愈演愈烈的架势。
狄院士自己做不了医生明星了,就对徒弟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魏嘉佑现在的样子,狄院士也是极其满意的。
“在看什么?”狄院士走近了一些,语带亲切。
魏嘉佑握着鼠标的手抖了一下:“会议结束了?”
“就是一个见面会,有什么结束不结束的。”狄院士说着话,就弯腰看向了魏嘉佑的屏幕。
“《无术野下徒手局部压迫止血行肝缝合》……”狄院士一边看,一边将标题给读了出来。
魏嘉佑见他看到了,也就大大放放的让出了位置。
“这是凌然写的论文?”狄院士终于是看明白了。
魏嘉佑点头:“写的也算有水平了……”
他的声音不是那么坚定,只有身边熟悉的人才能听出来。
“有点勉强?”狄院士听着笑一笑,道:“凌然好像是本科生毕业的,不会写论文,论文写的少,都属于正常吧。”
魏嘉佑呵呵的笑了两声:“他这个可超过正常水平了。”
“哦?”
“他用徒手止血,以前就处理过肝损伤的患者。”魏嘉佑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的论文了,依旧不觉得自己能掌握这招。
与此同时,凌然也坐在办公室里,面前放了一叠的文件,默默的阅读着。
他看的,正是魏嘉佑的论文。
魏嘉佑的论文,主要集中在心脏外科和内窥镜上。前者不属于凌然掌握的范畴,后者却是相对的熟悉了。
凌然能够看到,魏嘉佑的论文里,字里行间透漏出来的自信。
可以说,只看两篇论文,凌然对魏嘉佑的了解,就超过了昨天的几次碰面。
又是一篇论文看过,凌然拿出了手机,拍了照片发给了左慈典。
凌然自己,则是摊开了笔记本电脑,写起了自己的论文来。
第436章 有点神
“余医生,有没有时间……”左慈典敲开门,就捻熟的向余媛打招呼。
正杵在灯箱前面看片的余媛,诧异的回头看向左慈典。
两人对视十秒钟,都“嗤嗤嗤”的笑出了声。
“老左你的脑袋算是完蛋了,还有没有时间……”余媛笑的像是一只坏掉的橡胶手套似的。
左慈典也忍不住笑了出来,笑的像是一只用过的纱布似的:“我帮凌医生问的。”
“你早说嘛。”余媛立即不笑了,眼睛向左慈典身后看看,没见到凌然,才松了一口气:“你下次直接说事,不要再问有没有时间什么的。”
“我知道我知道,我这不是秃噜习惯了。”左慈典摆摆手:“我发一个图片给你。”
左慈典将凌然发给自己的图片发给了余媛,道:“你看看这个。”
“什么意思?”余媛皱眉。
“我琢磨着,像是魏嘉佑这样的医生,咱们是不是得知己知彼啊。”左慈典试探的看向余媛,又道:“你看看他做的这些手术,发表的这些文章,和咱们凌医生的项目,是不是重合性挺高的?”
“人家的主要方向是心脏外科手术。”余媛只看了一眼,又赶紧道:“我不是说心脏外科就高人一等,我的意思是,大家的主要方向不同,不能因为魏嘉佑写了几篇内窥镜的文章,就说重合吧。”
“我肯定不是这个意思。”
余媛抬头看向左慈典。
不说心脏外科,内窥镜的手术,关系其实很密切吧。”左慈典用他学渣级的水平分析,且道:“凌医生现在开始做膝关节镜,保不齐是不是有想做腹腔镜或者胸腔镜的想法,咱们不说别的,你说翻过年,要是有个内窥镜的峰会,凌医生难道在魏嘉佑后面上台?”
有些时候,学渣的心思,是能够莫名其妙的对接到学神的。
要以余媛的想法,膝关节镜和胸腔镜的距离也太远了,那解剖结构完全不一样,不能因为带个镜字,就强行掰扯到一起。
当然,会了膝关节镜,再去用胸腔镜,手法上肯定要熟悉一些的,节省几个月的时间也是有的……
但要余媛来判断的话,她觉得换成自己,十年内都不会去碰胸腔镜,那完全不是一个领域嘛,要是骨科的都去玩肋骨下方了,胸外科的人难道都回家吃自己吗?
同样是以自己作为主角的话,余媛也不觉得站在别人身后上台有什么问题当然,那得看是什么级别的峰会,要是国际级的峰会,或者放低一点,就国内的真峰会,能上台就高兴死了,还管是在谁的身后上台呢?
然而,余媛听着左慈典的话,再从凌然的角度考虑,突然觉得,左慈典同志的考虑,还真不是无的放矢。
“那我做个情报分类。”余媛一下子摆正了自己的位置,道:“魏嘉佑过来云医了,那就有可能挤占咱们的资源,我看看他究竟是搞了些啥幺蛾子……”
“就算魏嘉佑不来云医,他也要挤占资源的。”左慈典认真的道:“魏嘉佑这样的年轻人,我可见过不少,你可不知道,这样有背景有水平的人,用起资源来是有多浪费……我就给你说一项,人家要是想单独上台呢?要是想要独占呢?”
余媛愣了一下:“不可能吧,那多浪费呀。”
“浪费?美国人打仗的时候讲浪费吗?”左慈典撇撇嘴:“人家身后是有院士的,用点独占资源算什么。”
余媛对此就想象不来了。
她早两年想做个手术都没机会,甚至想一天25个小时的呆在医院里做住院总都不得,哪里想象得到院士能带来什么水平的资源。
“祝院士也是院士。”余媛脑海中瞬间闪过“祝…杨跟腱修补术”,对于这种东西,她的记忆就很深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