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医凌然 >

第259部分

大医凌然-第259部分

小说: 大医凌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方面,肝内胆管结石到了肝切除的程度,也都是老病号了,对于自己的状况,对于病情的了解,对于医生能做到什么程度,内心也都有所预料了。

    而凌然所做的,显然是超出了众人的预期的。

    至少,是超过了大部分人的预期的。

    这让凌然的声望,在武新市二院的二楼,变的异乎寻常的高。

    凌晨3点钟。

    有睡眠浅的患者,已经开始起床洗漱了,并互相交流:

    “见到凌医生了没?”

    “你刚从哪边走的?”

    “看着你身体不错?”

    “你也看着不错……”

    不管是病人还是病人家属,此时碰面,脸上都挂着笑容。

    陈桐也慢吞吞的下地了。

    他穿着拖鞋,也不叫护士,就自己拄着拐杖,扶着墙,慢慢的挪到了卫生间里,大略的整理了一下个人卫生,就打开门,来到了走廊中。

    凌晨三点多钟的二楼走廊,热闹的像是在消防演练似的。

    “陈老师起床了?”一名坐在轮椅里的病人,看着陈桐,就像是看到了伤情大好的自己似的,热情的打招呼:“您都可以下地了,这是恢复的可以了呀。”

    “还行,就是还有点不舒服。”陈桐磨蹭着,拄着拐杖,扶着墙边的扶手,喘了两口气,道:“伤口还挺痒的,快愈合了吧。”

    “不知道我哪天才能自己走。”坐着轮椅的患者笑一笑,望着陈桐,道:“我腰还有点疼,拍片子也看不清楚,哎,就怕有并发症,或者石头没弄干净。”

    “并发症再厉害,也不会比肝切除厉害了。”陈桐感慨一声,伸手逗弄了一下角落里的绿萝和吊兰,顺手给它们打了个结,就像是当年在科考队里,攀岩的时候打绳结一样,他单手就能打的漂漂亮亮。

    “这是凌医生的手术做的好,我们朋友做的肝切除,完了没给疼死,好几年都没缓过来。”坐着轮椅的患者摇摇头,道:“你猜我为什么一直不愿意做手术?”

    “为什么?”

    “我想多攒两年退休工资,葬礼办的体面点。”这位越说越开心,拍着轮椅大笑起来。

    陈桐翻翻眼皮,再想去逗另一株吊兰的时候,身后有护士跑了过来:

    “你怎么又自己下床了?”护士的语气埋怨,推了个轮椅过来,将陈桐给扶了上去。

    “我基本好了。”陈桐无奈的笑笑。

    “你给凌医生说去。”小护士指了一下,就见一票医生,已是排成了箭头,浩浩荡荡的过来了。

    “凌医生。”

    “凌医生!”

    病人和家属们争着打招呼,凌晨四点的病房区,充满了礼貌的空气。

    凌然展露出符合社会期待的笑容,再按照既定的顺率,拐入了病房里。

    “感觉怎么样?”凌然自己拿了个本子,例行询问并做记录。

    凌然的身后,余媛、左慈典、吕文斌和马砚麟,也都各自拿着个本子。没办法,老大都开始拿记录本了,做小弟的有什么办法?

    凌然以前查房的时候,是不做笔记的。而这一次……他想做笔记,谁也都管不着。

    不过,凌然并不将笔记本给其他人看,总让吕文斌等人怀疑,里面是否记载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

    或者医学秘籍?

    吕文斌从监视器上抄了一组数字回来,就见凌然记着笔记,陷入了思考。

    “凌医生?”吕文斌轻声的打断凌然,免得再出现众人等待10分钟的情景。

    “恩,我们继续。”凌然又记了几个字,再对病人说了两句话,才点点头,再往前走。

    在他的视野中,凌然能够看到8/10的提示。

    从完成任务的角度来看,这个提示说明凌然只完成了“超高水准手术”的八成任务,还要再做两例超高水准的手术,才能完成任务,拿到中级宝箱。

    但是,凌然通过任务提示,看到的是系统对手术水平的评价。

    从接到任务到现在,凌然一共完成了25例手术,其中8例是超高水准的,17例则达不到“超高水准”的评价。

    凌然就想知道,为什么?

    更进一步的说,凌然还希望能够改进手术方法,以期达到超高水准的评价。

    凌然为此,专门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来做记录。

    正常医生做过手术,是无法直观的得到手术评价的。

    做的好或者做的坏,对于普通医生来说,更多的是一种直觉上的猜测。

    凌然现在提前获知了手术的水平,尤其是超高水准的分界线,是他目前最关心的。

    凌然最想知道的是:我做对了什么?

    以及,相对应的:我做错了什么?

    都不用解出这两个答案,就是能确定一些要素,或许都能发表好几篇论文了。

    就此点来说,他手里的笔记本,还真可以说是一本秘籍了。

    “你好,感觉怎么样?”凌然的来到了王成和陈桐的病房。

    “挺好的,就是有点头疼。”王成让家属将床给摇起来,说话有些虚弱。

    “头疼可以再观察一下。。”凌然做了个记录,问:“还有呢?伤口怎么样?”

    “也有一点疼。”

    “腰部呢?”

    “也有一点疼。”

    “再做个b超吧。”凌然道。

    “好。”王成没什么可反对的。

    凌然刷刷的做了记录,又问了几个问题,再来到陈桐,问:“你好,感觉怎么样?”

    “没什么感觉。”陈桐思考了一下,再摸摸头:“稍微有点累。”

    “伤口呢?疼吗?”

    “不疼,就是有点痒。”

    “腰部呢?”

    “没啥感觉。”

    “再做个b超,没问题的话,就出院吧。”凌然道。

    “好。”陈桐说完才愣住了:“可以出院了吗?”

    “你想再观察两天也行。但是可以出院了。”凌然继续做记录,超水平手术和普通手术的差距极其明显,术后几天,预后就有天差地别的差距了。

    凌然一行快速离开病房,向下一间进发,王成幽怨的望着陈桐,不能置信的问:“你真的全身一点都不疼?”

    陈桐认真思考:“不疼,就有点痒。你疼吗?”

    王成:“呵呵。”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468章 棕色笔记本

    “喂,你看凌医生拿的笔记本,好好看的。”

    “不是外面小超市里买的吗?”

    “但是一看就很时尚,尤其是外皮的棕色,多简洁呐,哪里像是外面小超市的笔记本那么老气。”

    “哇,凌医生把笔记本放到膝盖上了,好想被放在膝盖上……”

    几个小护士窝在护士站里面,盯着凌然,感觉眼睛都不够看了。

    “都干什么呢?”护士长从后面巡游出来,瞅着不做事的小护士们就来气了,科室现在得多忙啊,一堆一堆的病人塞进来。

    “护士长~”年龄最大的小护士仗着有点资历,低声道:“凌医生在前面做记录什么的,我们看有什么能帮忙的。”

    护士长了然,走到护士站后面,顺着几人指示的方向看过去,果然看到凌然正做在走廊的椅子上,一只腿翘起来,棕色外皮的笔记本搭在腿上,另一只手正在快速的书写着。

    棕色的笔记本,方方正正,以至于有些傻头傻脑,可是,有凌然的搭配以后,那棕色的外皮,竟然让人感觉有异乎寻常的设计感。

    “吸然就吸然,正常的工作不能耽搁的,知道吗?”护士长的眼睛都没有转,只是嘴里命令着。

    躲过一劫的小护士们有点犹豫,恋恋不舍的离开了位置,一边飞快的处理手头的工作,眼睛还往凌然的方向看过去。

    “对了,他那个笔记本是在哪里买的?怪好看的。”护士长掏出手机来,道:“我拍几张照片,回头给我女儿看看去。”

    其他小护士觉得此理由不错,纷纷拿出手机来,快速的拍起照来。

    其中年龄最大的小护士,还有空调侃道:“护士长,你可不敢把凌然的照片给女儿看,到时候,她要天天跑来医院的话,看你怎么办。”

    “最怕的是,他以为医生都是这个样子的,然后考了护校。”

    “嘶……”

    几名小护士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护士长也觉得不靠谱了,收起手机来,咳咳两声,道:“你们吸然吸够了,就都去工作了,另外,有空找找同款的笔记本。咱们平时也可以用嘛。”

    “对呀对呀。”

    “就是么,现在用的笔记本都让人没有工作动力了。”

    “用然款的笔记本,立刻觉得医院里都好有趣。”

    护士站内一片欢脱的气氛,工作起来,都觉得倍儿有劲似的。

    凌然在走廊里坐了两个小时,才算是将笔记本里的信息,整理了出来。

    接着,凌然再回到武新市二院分配给他的办公室,打开电脑,比较着患者的信息,继续做比较分析的工作。

    25名患者情况各有不同,手术手法亦各有不同。

    但就预后来说,则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可以看做是状态稳定的患者,残石率低于一个百分点,出血量也不高,没有感染,很快离开了icu……大师级的肝切除术,几乎可以得到接近理想状态的手术结果。

    但第二类……第二类的患者的预后更好,残石率和出血量不一定更低,但本人的舒适度通常较高,疼痛更少,精神状态更好尽管外科医生不太讲究这个,但做外科医生久了以后都知道,这样的状态正是他们所追求的。

    凌然猜测,第二类,或许是完美级肝切除术,才能稳定达到的水平。

    而凌然能够达到,是有一些因缘巧合的成分的。或者说,如果凌然掌握着完美级的肝切除术,再给这几个人做肝切除术,或许又能达到更好的状况。

    想到此处,凌然不由心里一动。

    有些时候,手术做的好,不仅仅是外科医生做对了什么,或者没有做错什么,也包括了患者的部分患者做对了什么,或者是没有做错什么!

    凌然不由起身,再拍拍手,喊道:“再查房一轮,然后做手术。”

    正在办公桌前打瞌睡的马砚麟瞬间惊醒,嘴里嘟囔着“不行了……我不要……”之类的话,睁开眼睛,用了几秒钟时间,才吁了一口气。

    “跟我去查房。”凌然重复了一遍。

    “我去叫余媛和吕文斌?”马砚麟问,两人应当是去处理即时出现的问题了。当病区的病人增加的足够多的时候,每人问一个问题,就能拖死两名住院医,尤其是负责任的住院医,有多少时间都不够用。

    凌然摇摇头:“你们俩人跟着就行了。”

    “那个……”左慈典迟疑着站了起来,道:“凌医生,你刚才在考虑问题,我没敢打扰,不过……我能不能请个假?”

    “现在?”凌然看看表,已经是下午时间了。

    “是。”左慈典无奈的叹口气,道:“我前妻到云华了,一定要我回去。”

    “好吧。”凌然也不在时间上卡人,想想道:“你稍后去找金医生,让他拿钱给你。”

    凌然从来没有缺钱或者非常需要用钱的需求,但是,对于做事要用钱的概念,凌然还是非常明确的。就好像他现在做手术做到特别的时候,就喜欢换一身新衣服,这笔开销就是用钱了。若是没有钱的话,岂不是连沐浴更衣都做不到?

    凌然不知道左慈典见前妻是否需要沐浴更衣,不过,看左慈典郑重的表情,凌然觉得,他可能也是需要换一身衣服的。

    “去找余媛过来,一起去查房。”凌然说了一声,被自己提醒,又坐回到电脑前,打开邮件,写了一票要查的资料内容,再点发送,寄送给余媛。

    对临床医生来说,做手术、总结手术、发表论文是三位一体的。

    凌然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临床水平,也不忌讳别人掌握自己所掌握的知识。

    现代科学的发展,最让人舒服的地方,就在于无需敝帚自珍。

    包子有馅不在褶上,一种术式的成功或失败,一种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从来都不是依靠一次灵光一现所能实现的。

    人类有百万年的历史,在这条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祖猿们已经无限次的尝试过那些灵光一现的事情了。剩下的,都需要人类学习、整合和发展。

    ……

    左慈典得了凌然的口谕,第一时间找到了金医生。

    这位梅天贵同志的私人医生,如今是昌西省内的新贵。金医生本人的履历丰富而漂亮,能够得到许多人的信任,同时,他的社会关系极其广泛如果说365行有什么共同点的话,那就是365行,行行人都会生病。

    金医生不同于黄教授的做法,他主动出击,了解那些患有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人们的需求,再将他们介绍给凌然。

    凌然的手术顺利,病人顺利出院,既感谢凌然,又感谢金医生。

    而且,由于凌然不好接触,金医生俨然受到众人更大程度上的信任。

    通过这种做法,金医生隐然间成为多名患者的家庭医生。

    左慈典敲门入内的时候,就见金医生正在打电话。

    “稍等。”金医生捂了一下话筒,又低声说了几句话,就放下了电话,脸上显出热情的假笑:“左医生,有什么新指示?”

    “不是凌医生的事,是我自己的事。”左慈典低声说了请假回家要用钱的话。

    金医生一个磕绊都没有的笑了出来:“飞刀费早该给你们的,只是咱们一直有源源不断的病人进来,始终没办法算清楚。稍等,我让人先弄个大概,然后给你们都打到卡里。”

    “呃……我想要现金。”左慈典知道回去就要用钱,不愿意耽搁。最主要的是,他知道打钱这种事儿中间,经常会有波折……

    金医生看看左慈典,笑了出来:“现金可不行,您要是带这么多现金回去,我得请人护送你了。”

    这样的回答,却是让左慈典给愣住了。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469章 夙愿

    云华医院。

    急诊中心的候诊区,人来人往,不断的有抱着肚子,捂着胳膊的急诊病人进来又出去。

    蒋萍一个人站了两个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