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医凌然 >

第295部分

大医凌然-第295部分

小说: 大医凌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大部分没梦想的医生来说,凌然这样的医生给做了手术,还给分钱,简直可以说是幸福而舒服了。

    至于有梦想的医生,自然更乐意参与凌然的手术了。

    哪怕是凌然还不擅长的胆囊手术,看他对不同解剖结构的处理,也能学到无数的东西。

    左慈典跟着凌然进到手术室中,就见张安民已经给病人铺巾好了,等在那里了。

    “凌医生。”张安民笑出了一朵花似的。

    凌然先看看病人和监视器,道:“已经麻醉了,多长时间?”

    “刚10分钟。”

    “怎么不打电话。”

    “您之前不是刚在肝胆的病房里查房了,我估计着您就快来了。”张安民说着又补充了一句:“再过几分钟,我就打电话了。”

    凌然于是不再多说,转身去看影像片,问:“有什么情况要知道的?”

    “这个胆囊手术没什么特别的,患者年纪略大,62岁,基本状况尚可……”张安民随口说了两句,即使对他来说,一个腹腔镜下的胆囊手术,也是简单的不得了,任何人做个几十上百例的,都比较轻松了。

    凌然微微颔首,从挂在墙上的影像片看,也确实是很标准的胆囊手术了。

    张安民“唔唔”两声,又道:“不过,我们科今天收了个特别的病人。”

    “哦?什么病人?”

    “巨大良性肝肿瘤。”张安民挑挑眉毛。

    “已经收了吗?”凌然果然是来了兴趣。

    肝肿瘤也在他的肝切除的辐射范围内,在凌然决定暂时不做肝癌手术的情况下,巨大良性肝肿瘤,可以说是他所能做的最顶级的手术了。

    当然,如果是足够大的良性肿瘤的话,难度是比肝癌手术还大的。

    张安民轻轻点头,道:“做了ct,有16厘米左右的直径,咱们医院的良性肿瘤还挺少见的。”

    他没有说的话是,主任贺远征尚在考虑是否要自己做该手术。

    但张安民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他如今在肝胆外科已是边缘人物了,考虑贺远征的心情,还不如考虑凌然的心情。最起码,凌然会带着他出去做飞刀。

    “咱们先做这个手术,做完去病房看看。”凌然说的也是毫不犹豫。

    “直接去看吗?”左慈典插了一句。

    “不然呢?”凌然已经开始做起了消毒。

    左慈典充当三助,也就是在旁边闲看着,注意着手术室里其他人,小声道:“凌医生,直接的接触病人,不是太合规矩。”

    “什么规矩?”凌然再问。

    左慈典愣了愣,虽然说,他知道凌然是真的询问,但这个话,说的还真的是颇为霸气的。

    “要不然,我去沟通吧。”左慈典笑一笑,后退两步,拿出了手机。

    凌然不置可否的看着屏幕,一门心思的做着他的胆囊切除术。

 第533章 拿下

    张安民以主治医生的身份,给住院医凌然扶镜,扶的甘之如饴。

    老实说,凌然的胆囊切除术的水平一般,但架不住他的腹腔镜用的熟练,解剖结构了解的清楚。

    对人体的解剖结构到了熟悉的程度,就好像把一个人丢到一栋没有牌号的居民楼内,要求他看到一个垃圾桶,就能确定自己目前的楼层位置和朝向,并且能说得出楼上楼下和楼内的其他信息来。

    这样的要求,别说住院医和主治们达不到,副高或者正高的医生,也不见能熟悉到什么程度。

    偏偏凌然就能。

    光这一点,张安民就佩服的不行。

    凭这一点,他就知道,凌然掌握任何腹腔技术的速度,都要远超常人的。

    效果也要好的多。

    一般的胆囊手术,也就是张安民这样的低年资主治做一做,到了高年资主治的时候,要么就去做胆管了,要么就去做肝了,依旧留下做胆囊的,反而是在该领域有研究的医生。

    做手术牛到凌然这个程度,还会进一步横向练习的医生……做医生的都知道,这种医生是最凶的。指不定哪一天,就会站到某个台子上,把你辛辛苦苦写了两三年的文章喷的像屎一样。

    如果真的是屎的话,有可能会泼满圈子,结果参照“学术不端之灭顶之灾”系列片。

    张安民敢肯定一点,肝胆外科的主任贺远征,就是绝对不敢惹凌然的。

    就算张安民再卖科室,只要凌然认可,贺远征就不会找不自在。

    技术岗位的技术力,能化身为切切实实的实力的,医生算是最明显的一种了。

    “差不多了。”凌然将切下来的胆囊装入塑料袋,再从病人的肚脐中扯了出来。

    张安民赶紧用盘子接了,笑道:“我一会拿出去给家属看一看。”

    完整的取出来的胆囊,很能证明医生的工作成果的,张安民也是顺便讨好一下主刀的住院医凌然同志。

    凌然点头认可下来,再道:“把那个巨大肝肿瘤的病历调出来,我就在这里等你。”

    “哦,哦,好的。”张安民也不缝合收尾了,将活交给一场手术啥都没干的假助手,再在手术室的电脑里输入自己的账号密码,调出了巨大肝肿瘤的病人病历。

    云医的病历管理相对比较严格一些,病人信息可以精确到治疗组和组内的医生,但是,再好的病历管理系统也架不住医生们的懒惰。像是张安民这样的低年资主治,在肝胆外科里已经呆了快10年了,几乎每个治疗组都知道一两个常用账号,说打开就打开了。

    这也是贺远征的年资比较低,在肝胆外科内的威信不足,又没有控制好手下的医生。

    换成泌尿科之类的典型管理严格的科室,主任们经常垄断某几种术式,以至于需要用该术式的病人的病历管理也会变的更加严格。

    凌然站到电脑前,自顾自的看起了片子。

    对于抢病人这种事,他自然是……明白的。

    但是,就像是凌然对左慈典说的那样,他对于不能抢病人之类的规矩,是浑不在意的。

    凌然更相信那些经过了考验的秩序化的规则,就好像别乱穿马路乱穿马路而被撞飞的新闻,他是见过许多了。

    相形之下,“不许迟到早退”,“午餐只能拿一个鸡蛋”之类的规矩,则总是在凌然面前上演失败。大部分时间,凌然尚未有破坏规矩的意愿,就总有人主动的破坏了它。

    张安民带着病人的胆囊,快速的出了手术区,并将之展示给焦急如焚的患者家属们看,道:“手术非常顺利,病人失血量还不到60毫升,没有输血……”

    病人看着肉呼呼的胆囊,想看又不敢看。

    只有病人老公盯着看了几眼,又拿手机出来拍了照,再给家里子女说:“怪不得你妈一天到晚咋咋呼呼的,恨不得把隔壁老王家的狗给一脚踹死,看看这个胆,真是够大的。”

    “我妈没事吗?出来了吗?”病人女儿根本不理老爹的茬,还是满眼焦急的往里看。

    见不到人,总归是不放心。

    张安民知道病人家属的状况,点点头,道:“马上就出来了,一会护士会到病房给你们宣讲,之前说的也都记下了吧?”

    “记下了。”病人家属赶紧点头。

    “行,都回去吧,手术顺利,没事。”张安民有点着急回去见凌然,但是看几个家属的模样,也不好立刻就走。

    好在病人很快被送了出来。

    住院医给缝的肚脐眼,没什么难度的工作,只是称不上漂亮罢了。

    “好了,跟着护士回病房,都上点心。”张安民安排了两句,连忙回了手术区。

    凌然此时已经将病人资料和影像片都看了一遍。

    他的胆囊切除术是自己练的,水平刚过系统评价的“入门”级,比起专精都还差一截,在云医就相当于高年资的住院医的水平,唯有附加了腹腔解剖等技能之后,才会稍好一些。

    但在肝切除方面,凌然是妥妥的大师级,放在云医……云医是没有对标的。

    云医的肝胆外科主任贺远征,肝切除术的技能等级,对标凌然,也不过就是高级专精罢了。

    看着电脑里的信息,凌然脑海中已经开始模拟巨大肿瘤的切除了。

    “凌医生。”张安民小跑着过来了。

    “怎么没有给病人做核磁共振?”凌然劈头先是一个问句。

    张安民喘了口气,忙道:“病人只有新农合的保险,核磁共振的报销比例比较低,患者的意思,是能不做就不做。”

    “必须做。”凌然毫不犹豫的道:“左慈典,你去跟家属谈。”

    刚刚进门的左慈典愣了一下,畅快的点了头:“没问题。”

    对他来说,家属谈话还是相对简单的。

    毕竟,在医患谈话中,刨去情感上的各种波动以外,医生是具有谈话主动权的。

    单单是保险报销或者费用等方面的问题,医生强调的话,病人总归还是会同意的。

    治病救人,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或者廉价的工作。

    说完一事,左慈典转瞬又道:“沟通方面,贺主任原则上同意,这个病人交给咱们来做手术。”

    凌然“哦”的一声,算是知道了。

    张安民很不安心的问:“原则上是什么意思?”

    “病人还是留在肝胆外科,另外,贺主任的意思,他想参与手术。”左慈典看看凌然。

    “可以,他当一助。”凌然不反感有送上门的劳动力。

    这么大的肝肿瘤,一助要承担的责任是非常重的,不再是左慈典或者吕文斌这样的小住院就能顶得起来的。

    张安民有点可惜的低低头,也没敢说话。

    这个手术的难度原本就很高,对贺远征都可以算是挑战了。

    这么大的肝部肿瘤,放在非顶尖的医生手里,最正常的选择就是做肝移植再好的移植肝都比不上自己的,供体还非常难得。而不做手术剥离的原因,主要就是手术难,生存率低……

    凌然如果让张安民上手术,他固然是要乐坏。凌然不说,张安民也不敢毛遂自荐。

    这活计,可不好拿下来。

 第534章 卡壳

    贺远征和左慈典站在一起,四十多岁的贺远征正值壮年,看起来就是一副年富力强的样子。四十多岁的左慈典老骥伏枥,看着就像是旁边人的爹似的。

    患者家属进了谈话室,看到这样的贺远征和左慈典,亦是一愣,小心翼翼的道:“贺主任……领导。”

    贺远征笑了,道:“坐,先坐。这位是左医生,来跟你们说一说情况的。”

    说着,他就将位置让给了左慈典。

    不管从哪个角度想,贺远征心里还都是有点气的。

    凌然要主刀,他是没办法的,能混到一助,对贺远征来说,也不算件坏事。事实上,要是按照以往的流程,他多数还是会外请一名专家过来飞刀,顺便给自己把关。

    这也是许多地方医院的飞刀的存在价值之一。

    医生主动请飞刀,很多时候,是因为本人有学习的意愿。

    像是贺远征,他只参与过几次巨大肝肿瘤的手术,经验少,信心也弱,让他直接上台做手术,他怕病人下不了台,自己也下不了台。

    相应的,若是请一名擅长这方面技术的大拿来飞刀就不一样了。贺远征上台做,大拿在旁边看着,做错了,自然有大拿指出来,实在不行,也有大拿兜底。

    换言之,这样的飞刀,就等于是医生花的学费,请来的一对一补习老师。

    当然,老师也不一定让贺远征主刀,但毕竟是个机会,而且是可以商量的。

    现在凌然直接拿了主刀位,让贺远征做助手……

    身为云医肝胆外科的主任,贺远征稍稍还是有点放不下的。

    主要也是凌然的年纪太小了,资历太浅了。

    更被贺远征看不上的还有左慈典。

    要是凌然来亲自谈话,贺远征可能还会帮衬一二,但是,来的是住院医左慈典的话,贺远征就不觉得自己有这样义务了。

    哪怕对面挤成一团的患者家属有十人之多,其中几个看着就不好惹的样子,贺远征还是毫不犹豫的将左慈典给抛了出去。

    有签字权的病人家属一副软趴趴的样子,同来的远亲近邻又如狼似虎,这就是小医闹的雏形了。

    贺远征站在一旁,还真的有看左慈典的笑话的意思。

    左慈典看着面前的一群病人,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许多回忆来。

    这样的病人,其实是他最熟悉的。

    那些到镇医院看大病的患者和家属,往往都是乡镇里经济条件最不好的稍微有点钱和动员能力的,早都跑去县医院或者市医院了。

    留下的,往往都是最偏僻的山村里,最忐忑不安的一群人,就像是被挤在中间的老汉那样。

    除此以外,在场几个大声喧哗的大黄牙,也是左慈典熟悉的类型。

    他们或许是村霸,或许是村痞,或许是村里的能人,但无一例外,都是让医院头疼的潜在不安因素。

    左慈典以前也挺烦这种人的,现在看着,却不免感到亲切。

    左慈典内心饱含着微笑,并露出了在镇卫生所常用的表情。

    只见左慈典向前一步,脸色一沉,声如洪钟:“都闭嘴。病人直系亲属留下,其他人都出去。知道啥是直系亲属不?”

    挤在椅子跟前,翘着脚,耳朵上挂着烟,手里搓着不锈钢球的几个人,一时间都被左慈典给震慑了。

    不管是村霸、村痞还是能人,在云医这样的地方还是有点露怯的,左慈典的声音又大所谓有理不在声高,声音证明气足,几个人都犹豫起来。

    左慈典抬抬头,再道:“对象,父母和子女是直系亲属。对象,父母和子女,其他人赶紧出去。”

    有两人抬脚想走,看看其他人不动,又站住了。

    “我是娘家人,生病的是我妹,我得听着。”人群中,一名穿着夹克衫,皮鞋,看着像是乡村教师的中年男子,义正言辞的站了出来。

    左慈典毫不犹豫的道:“不行,只有直系亲属可以留下。兄弟姐妹不算直系亲属。”

    男子的眉毛一皱,用讲道理的语气,大声道:“怎么不算,这是我妹……”

    “看病不?不看把人抬走。”左慈典对这样的局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