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医凌然 >

第30部分

大医凌然-第30部分

小说: 大医凌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斌两眼茫然,不能置信的道:“主任,我要给实习生打下手?”

    “主刀是霍主任,凌然只是一助,你是二助。”杜副主任纠正着吕斌。

    “但是但是,这也太怪了吧。”

    “有什么怪的,现在社会上都说,不以凭论英雄,怎么的,人家是实习生,你是住院了,就得你做一助?凌然做二助?”杜主任很想说,人家天蓬元帅还做二师兄呢。但是,为了避免太过于刺激吕斌,杜主任坚强的忍住了,他决定将这个秘密放到晚上的牌局的时候说。

    吕斌晕陶陶的道:“我不是在乎一助二助的事,但是”

    “那就行了。”杜主任拍拍吕斌的肩膀,道:“你不要有心理负担,你现在还年轻,正是学技术的阶段。你这么想,要是你能学会tang法缝合,升主治还用得着担心吗?这是别的医生抢都抢不到的好机会。”

    吕斌低声道:“那就给别的医生呗。”

    杜主任咳咳两声,道:“霍主任看中了你,我也没办法,先这样吧。”

    他说完,一个转身就找不到人了。

    吕斌求告无门,也无处诉苦

    他现在走到哪里,住院医们就像看到瘟疫似的躲开了。

    至于主治们,吕斌也不敢找他们的麻烦。

    “吕斌,找你呢。”护士王佳匆忙而来,一把逮住吕斌,问:“你不在办公室,又不在手术室的,你跑哪里去?”

    “我我也不知道。”吕斌懦懦的说了两句,忙问:“你知道霍主任在哪里吗?”

    “霍主任去联系病源去了。”

    “病源?”

    “恩,蓝泰县有一例大拇指屈肌腱断裂的患者,本来计划截肢的,主任听说了,就与对方联系,想让他来咱们急诊科做tang法缝合的手术,现在正劝着呢。”王佳回答了吕斌的问题,又道:“凌医生在旧库房呢,让我见到你,就喊你去练手。”

    “等等等等,你说太快了,霍主任劝什么呢?”吕斌有些晕。

    王佳撇撇嘴,心里说了一句“菜鸟”,再道:“患者采用截肢手术主要是经济上的考虑。截肢手术在当地的三乙医院的费用大约3000块,采用tang法缝合肌腱的话,大约要6000块成本,霍主任提出减免一半,希望对方过来接受tang法手术。”

    “为了省钱所以截肢?”才刚刚结束了规培的小医生吕斌倍感震惊,想想又道:“既然霍主任给减免费用了,对方不是赶紧跑过来?还要劝什么?”

    “医疗费用又不是手术一块。”王佳做了好几年护士了,见过的患者比吕斌多的多,只简单的道:“病人从蓝泰县到咱们云华租车就得快1000元了,异地看病的费用也会多一些。另外,截肢很快就可以出院工作了,肌腱缝合的恢复时间更长,病人既没有医保,也没有固定工作,增加了费用,减少了收入,所以才要霍主任去谈心。”

    吕斌一肚子的问题,却是问不出来了。

    “快点吧,凌医生等着呢。”王佳催促了两句。

    吕斌只好先跟着往旧库房去。

    旧库房是住院部此前堆放物资的地方,如今存放的都是些不常挪动的粗苯旧货,吕斌到了急诊科几年时间,也就来此搬过两次东西。

    到了地方,推开门,首先映入吕斌眼帘的,是一排猪脚。

    白生生的猪脚高高的挂在灯罩子下面,中间坐着凌然,配合灰扑扑的库房的陈旧之气,就像是某种奇怪的仪式似的。

    “凌医生,我们过来了。”王佳大喊一声,以驱散心头升起的奇怪念头。

    吕斌脸色微白,问:“猪脚也是库房的?”

    “我买的。”凌然抬头看了看吕斌,道:“吕医生,我准备用猪后足屈肌腱做实验材料,咱们先配合一组试试?”

    他更多的还是想让吕斌尝试一下,否则,带一名完全不懂tang法缝合的助手,那就是给自己找困难了。

    吕斌不禁有些迟疑。

    “我在跖趾关节的位置,把深肌腱水平切断了。”凌然拿着手术刀,在面前的猪蹄上点了点,道:“基本相当于掌指关节的ii区屈肌腱损伤吧,我先缝一组给你看看。”

    凌然并没有询问吕斌的意愿,只是向他解释了此前的准备。

    紧接着,就见凌然放下手术刀,拿起了持针钳。

    “如果霍主任不能说动那个病人,怎么办?”吕斌突然来了一句。

    凌然的动作没有丝毫的变化,只道:“既然开始找病人了,就没有找不到的,我们安心等就行了。”

    说话间,他手里的针已穿过了猪后足屈肌腱。

    一针接一针

    凌然只是做,不说话,但是将手术的方向,略微调整到了吕斌方便的门侧。

    吕斌悄然的咽了口唾沫。

 第五十九章 练习

    肌腱缝合是个精细活,一根猪后足的屈肌腱,就能玩很久了。

    凌然也不着急,就慢悠悠的操作,既是自己练手,也是给其他两人一个了解tang法的机会。

    大师级的tang法缝合固然很强,但距离完美级还是有相当的距离,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成功率和术后的手功能的恢复上。

    当然,典型的屈肌腱损伤,对于大师级和完美级来说,差别已经不是太大了,固定的流程走下来,失败的几率极低,而且,就算是失败,也是相对的,无非就是恢复程度不够理想,比预计值低上百分之二三十的样子,比大多数医生的成功案例的恢复程度还要高。

    但是,凌然并不能指望自己遇到的都是典型案例。

    绝大多数的失败案例,都是发生在非典型的案例中的。

    非典型案例也是医生们最大的挑战。临床医学的发展,可以看做是将非典型的人,非典型的解剖结构,非典型的身体状况和非典型的创伤,逐渐归入典型案例的过程。

    以现代人认为最简单的腹腔手术阑尾炎为例,它在过去几百上千年的时间里,有记录的死亡案例比有记录的诗人还要多,现代医学征服阑尾炎也是一步步的总结经验而来的,比如说,s截止95年收集了5万例的阑尾资料,对阑尾的位置做了总结,确定9548的人的阑尾在右下腹部,058的人在右上腹部,从而告诉外科医生们,切阑尾先找右下,找不到找右上,然后再去左下,别满肚子的瞎翻肠子

    现如今,外科医生们已经知道,阑尾异位有八种情况,发育异常有六种情况,畸形有四种,异位组织又有四种,从而将曾经的非典型案例,都归入了典型状况。

    切阑尾的方式,也从胳膊长的开腹,逐渐进步到了指头长的开腹,再到腹腔镜下的三个洞

    tang法缝合也是一样。

    从90年代开始出现以来,它针对的就是典型的屈肌腱损伤,之后再慢慢扩展。

    凌然估计,若是完美级的tang法缝合,应该能够针对大部分的ii区屈肌腱损伤了,大师级的范围相差不多,但对边缘化的一些非典型案例,成功率和优良率就要差一些了。

    然而,医生是无法保证自己遇到的是什么样的病人的。

    霍主任既然希望抢手外科的生意,那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肯定会送大量的屈肌腱损伤的病人来,人数只要堆起来,非典型的案例是必然会出现的,只看有多非典型了。

    凌然也不指望系统能送一个完美级的tang法缝合给自己。

    到目前为止,他只从中级宝箱里开出来本“一级技能书”,得到了完美级技能,选择的范围还是基础技能。

    大师级的tang法缝合是从单项技能书里开出来的,属于术式的一种,是否会有类似的技能书,从而得到完美级的tang法或其他肌腱缝合法,凌然是一点保证都没有的。

    事实上,就算系统给他一本新的技能书,他最大的可能也是扩展自己的技能库,而不是将本已是大师级的tang法,晋升到完美级去。

    那样做的性价比太低了,他的智商只要没问题,就不会做此选择,而他的智商也确实没问题,凌然自己测过。

    只要认真分析一下就能得到答案,凌然现在最好的前进方向,其实是自己提高技术水平。

    他已经是云华最强tang法缝合的医生了,只要一例例的手术做下去,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做手术也是一样。

    同一种术式做过上百次的话,再弱鸡的选手,也能达到平均以上的水平了。

    哪个医生要是能将同一种术式做上千次,必然是该领域的佼佼者了。

    凌然很有次序的缝合被自己切开的猪蹄的屈肌腱,偶尔也会说一句:

    “肌腱横穿以后,就在对侧进针,正好纵向穿回肌腱”

    “近端打结。”

    “第二个套圈在掌侧中央锁入第一个套圈的结,再纵穿肌腱。”

    “远端又可以打结了。掌侧中央比较好。”

    凌然挂着显微眼镜,就看着视野中央,并不会回头。

    但是,吕斌知道,他是在讲给自己听的。

    不自觉的,吕斌的左右手,也默默的舞动起来了。

    他距离学会tang法缝合还有很长的距离,甚至说,就是凌然给他说明了一遍,他也不是很清楚凌然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

    不过,术式都是这样一步步的学出来的。

    缝合的过程也并不是什么武功秘籍,想看的人很容易就能找到资料。

    但是,有机会现场观看的,哪怕是上手做助手的,也都是少数人中的极少数,而这才是学的最快,能学到真经的方式。

    吕斌的心情忽然有些激动,如果自己真的能学会tang法,那又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急诊科既然要抢手外科的生意,就不可能只靠凌然一个,凌然是打响第一枪,顶在最前面的旗子,在他之后,霍从军肯定会想办法补充新力量。

    到时候,或者从其他医院挖人,或者从手外科调人,或者在急诊科内部培训,都有可能。

    而不管是哪种模式,对吕斌这样的住院医来说,都有着无数多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吕斌发现凌然是愿意教自己的。

    虽然不像是某些医生言传身教,但也很不错了,尤其是他本身的技术极好,很容易就提高了吕斌的期待值。

    相比之下,给实习生打下手的尴尬,似乎也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做小医生的,厚着脸皮学东西可以说是基础了。

    “凌医生。”王佳接了一个电话回来,道:“霍主任准备回来了,预计要4个小时。”

    “哦,那就到下班时间了。”凌然思忖片刻,道:“得考虑晚饭问题了。”

    吕斌第n次抬头看向半空中的猪蹄,脱口而出:“我会煮猪蹄。”

    凌然和王佳一起看向吕斌。

    “我规培的时候就经常带饭,偶尔也会买猪蹄来煮”吕斌说的有些不好意思了。

    “煮的时候记得拆线。”凌然微微笑了一下,令科草如沐春风,行动都变的积极起来。

    王佳帮忙拆猪蹄,一边拆一边有些不确定的道:“如果病人和家属来的时候,发现我们一人抱着一个猪蹄啃,会不会转身就跑?”

    凌然在身后悠悠的道:“病人受伤了跑不快,可以抓回来。”

    西晒的阳光浓烈而焦急。

    白墙白顶的旧仓库内,猪手随意的晃动,带来炫妙的光影效果。

 第六十章 开刀

    吕斌带着显微眼镜,用镊子把猪蹄上的细毛,一根根的拔了下来。

    这是凌然建议他的学习方法,吕斌觉得很有道理。

    吕斌以前从没有用过显微眼镜,更没有上手操作过,对他来说,戴着显微眼镜拔猪毛还是捡空气,都是一样的练习。

    在云华医院,只有手外科才面向住院医,培训显微镜下的操作。吕斌的缝合水平一般般,规培期间都没蹭到机会,如今虽然是拔猪毛,也拔的一丝不苟的。

    拔了三根猪蹄,吕斌再将之拿到距离不远的宿舍楼的厨房里卤起来。医院里多的是单身汉,宿舍不仅提供图书馆,也要提供厨房和洗衣间,才能让休息时间少收入又低的低年资医生们勉强活下去。

    “我之前买的调料还剩下些,加了料酒、酱油、葱、姜、花椒、辣椒、大料、香叶、草果”吕斌气喘吁吁的跑回来,表功道:“炖两个小时就差不多出锅了,到时候一人一根,美的很。”

    “听你说的,好像有点样子似的。”王佳摸摸肚子,感觉有点饿了。

    吕斌看向凌然,问:“凌医生,就这么做可以吧?”

    “可以。”凌然低着头,依旧在玩弄肌腱。

    吕斌备受鼓舞,笑道:“煮出来的味道应该不错,您选的猪蹄也好,都是后蹄,肉厚,胶原蛋白也多,我斩了几刀,方便入味”

    小护士王佳露出星星眼,道:“凌医生还会选猪蹄我跟姥姥去菜市场,每次都是她挑的猪蹄,我都分不出来前蹄后蹄的区别。”

    凌然抬了一下头,活动一下脖子,道:“只有猪后足的屈肌腱适合做实验材料。”

    这个答案,是王佳和吕斌都没有想到的,气氛一时间有点沉默。

    吕斌自己乖乖的戴上显微眼镜,站到凌然的助手位置上,看他的操作。

    凌然一步一步的重复着tang法缝合的过程,老实说,吕斌是看不太明白的。

    但是,随着凌然重复的次数增加,吕斌至少知道,他是在做什么了。

    某一个步骤的目的是什么,吕斌分辨不出来,但是,知道凌然某一段的操作是什么,吕斌至少知道该拉皮肤钩了,还是让出位置来了。

    “拉一下线。”再一次的操作中,凌然发出了命令。

    吕斌愣了几秒钟,才欣喜的牵过一根缝线来,恨不得用手捧起来。

    一只猪蹄又一只猪蹄

    在不用考虑术前消毒,术后愈合的情况下,凌然只做几个关键步骤,快速的消耗着白生生的猪蹄。

    滴滴。

    滴滴滴。

    吕斌的手机轻声的叫了起来。

    “那个猪蹄到时间了。”吕斌小声的道。

    他这么一说,王佳顿时觉得饿了,连声道:“快去拿快去拿,一会吃饱了才好做手术。”

    吕斌看了凌然一眼,道:“凌医生,那我先去取猪蹄?”

    凌然点了点头,又道:“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