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凌然-第3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大部分人从一开始,就没有做院长或副院长的资格,而有资格做院长或副院长的,其实都不用理会上级部门了。
就是财权分配,科室主任们都不是特别在乎他们要钱都是从医院里要的,少有从政府里拿的。
科室主任们要钱,无非就是需要买设备或搞科研投入,主要还是买设备,而在这方面,操作的空间实在太大,以至于根本不是卫生局的一两个科处级干部所能决定的。
唯独需要顾忌的,也就是同行了。
凌然的断指再植做的再好,贺远征都是不需要在乎的,但是,当凌然的肝切除做的这么牛的时候,他就不能当做没看见了。
为什么上级医院的主任医师,甚至只是一个副高到下级医院来,都能得到格外的重视,乃至于言听计从?
贺远征现在听到凌然的名字,都会多想两遍以免出错的,自然不会站出来吸引火力。
霍从军也是看了一眼贺远征,见他没有说话的意思,就轻轻点头,将此事略过了。
会议很快结束。
到散会了,呼吸科的洪主任和普外科的主任各自过来,与霍从军商量起共同义诊的事。
云医各个科室,每年都会有义诊的任务和名额,但科室的积极度不同。
通常来说,越是高端专业的科室,就越不喜欢义诊,反而是开展的项目大众化一些的科室,还稍稍有一些积极性。
义诊说是义诊,也就是免去体检和门诊的费用而已。
另外,送医下乡能方便看病群众,省去他们奔波的麻烦。但是,病人若是被收治了,该缴费的还是要缴费。
对科室来说,也就算是增加了病源。
当然,对云医这样的地区顶级三甲来说,他们肯定是不缺病源的,更别说义诊出来的普通疾病了。不过,要是将义诊看做是必须完成的任务的话,各个科室的积极性也就有些区别了。
呼吸科和普外科算是相对较大众化的科室,义诊出来的疾病总有些属于他们日常的治疗谱系的,这次听说有凌然自愿,就想凑个数,一并将任务完成了。
过了会儿,骨科的一名主任医师和手外科的王海洋主任医师也跑了过来。
他们就更凑数了,心里估计是有将病人丢给凌然的想法。
霍从军来者不拒。
凌然是没有门诊经验的,年纪又轻,在霍从军不去义诊的情况下,他也愿意多几个科室的老人给凌然帮忙。
手外科的王海洋则是好奇的看看外面,问:“贺主任不一起组个团?”
肝胆外科开展的手术类型本来就不多,有凌然在,义诊出来的肝胆类的疾病,可以大量的甩出来,贺远征有充分的理由来组团的。
霍从军笑笑没吭声。
呼吸科的洪主任点了一支烟,嘿嘿的笑道:“老贺多数是想趁机多做几台肝切除吧。”
在场几人哼哧哼哧的发出坏笑来。
霍从军咳咳两声,道:“我们凌然可没抢老贺的病源啊,现在来找凌然的,那都是各地方医院介绍过来的。”
上级医院上级医生的牛气,就在于我能做你不能做的手术。
就肝胆科而言,武新市一院之类的省内医院,以往遇到做不了的病人,都是直接建议病人去京城或沪上的,并不会荐到云医来。现在则有很多医生,是推荐病人找凌然了。
这种互动是一种很自然的变化,也是地位的体现。
“不说这个了,咱们就商量一下义诊……”霍从军向来不喜背地里说人,一句话就将肝胆的事儿给略过去了。
要出义诊,最麻烦的是行政和后勤方面的工作。医生们反而简单,带着手脚眼睛去就行了,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无非是花费些时间精力罢了。
但对义诊的组织方来说,就没有那么简单了。随行的人员安排是一方面,器械和耗材的准备更是少不了的。
这其中,器械有搬运的麻烦,有维修、调试和损耗的麻烦,耗材更是纯粹的开销,带的多了钱包受不了,带的少了,又怕不敷使用。
一番繁忙,真到凌然等人成行的时候,一周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凌然不光将自己的病床给塞满了,肝胆外科、手外科和icu也被占了将近40张床。
这么多的病人,就算出院的速度快,管床医生的压力也小不了。
凌然仔细思量一番,就道:“左慈典、马砚麟和张安民留下好了,余媛和吕文斌跟我去义诊。”
左慈典想到三人管理100多张病床的病人,冷汗都要冒出来了,忙道:“我们三个人管这么多床病人……,而且……而且张医生还有肝胆外科的一摊事,小马也不能全天在。”
说到这,左慈典都要佩服凌然,留下的三个人,两个人的编制都不在本科室,等于用的是别人家的劳动力,虽然是历史遗留问题,可也是够呛的。
“从其他治疗组借两个医生过来如何?只要顶三四天时间,应该就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出院了。”凌然这次不光做了肝切除,还做了胆囊、跟腱和手指的手术,另有多名急诊的小病号,预后好的话,住不了一个星期就能陆续出院了。
左慈典却是连忙摇头:“借人不行啊。就我们仨,借谁过来,都得听人家的。”
左慈典人是老了,资历依旧是新人住院医,马砚麟和张安民连急诊科的人都不能算,更是说话不算数。
“咱不能总是借鸡生蛋。”左慈典无奈道:“要不然,再找两个规培生过来,今年的实习生也做了一段时间了,也可以叫几个过来。”
凌然无所谓的道:“可以,我问一下。”
凌然说做就做,立刻就将电话打给了霍从军。
电话连着电话,不一会儿,从医政科到检验科的医生们,都开始频繁的接听起了电话。
在云医做规培和实习生的年轻人里面,少不了有关系户、医二代之类的。称不上关系户的,也有认识这个认识那个的小背景。
对于这些尚未跨入医院大门的新人们来说,凌然的名气却是如雷贯耳。
一方面,是凌然的年龄和技术很具有话题性,另一方面,则是凌治疗组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住院医月入过5万的治疗组,在云医,除了骨科,就只有凌治疗组了。
就算是关系户、医二代们,也更愿意找一份有钱有前途的工作。
此前,凌然一直没有招人的念头,霍从军也不愿意医政科的浑水影响到凌然。
这时候,凌然打开了闸门,就由不得众人激动了。
“凌医生,医政科雷主任亲自打了电话过来,说要到明天,才能送三人名单过来。”左慈典面色古怪的挂掉了电话,向凌然报告。
“三人名单要到明天吗?没有人了?”
“大概是不好确定人选。”左慈典小心翼翼的问:“雷主任想问问看,您有什么要求的?”
“要能选的话,最好是可以要能多呆几天的,优先要能定科过来的。”凌然也不想训练几天,又换新人。
左慈典听的苦笑,答应了下来,心道:您这要求就跟没要求一样,得了,让神仙先打架吧。
第582章 义诊日
清晨,凌然没等医政科送来的人到,就带着吕文斌等人,往八寨乡去了。
规培医和实习生虽然是分配到人的,但就管理序列来说,依旧是由急诊中心来负责的。换言之,就是新人来了,会先交给主任霍从军调教一番,完全不需要他来担心。
长长的车队,匀速向八寨乡前行。
而在国道入口处,项学明已是等的望眼欲穿。
看到云医车辆的时候,他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医院昨天将通知发出去,今天一大早,就开始就有人来等了,要是云医的车来的太晚了,就分院那么几个人,解释都要累死。
“凌医生!”项学明兴奋的站在国道招手。
头车,擦身而过……
二车,擦身而过……
一排车,擦身而过。
项学明招着手,招着手,招着手……表情从热情到寂寞,声音从粗壮到尖细。
车队一路前行,速度都没有慢一丝。
车内。
吕文斌紧握方向盘,跟着前车,并面带笑容的道:“我今早专门煮了一锅的猪蹄,还有猪尾巴,今次要给项学明一个惊喜来着,他有多久没吃过我煮的猪蹄了,非得香死他不行。”
“猪尾巴?”余媛的眉毛挑了起来:“没听你说。”
“我怎么敢说,你知道现在收点猪尾巴有多难,放出风声去,几分钟就抢没了,我挡都挡不住的。”吕文斌所的无比认真:“一只猪就一条尾巴,好的都想要。要不是我现在每天要三……反正挺多猪蹄什么的,老板都不让我挑尾巴的……”
“哪里有你说的那么紧张,我在菜市场都是随便买猪尾巴的。”
吕文斌嗤之以鼻:“猪尾巴和猪尾巴能一样吗?你买的都是短猪尾巴吧。”
“现在还有长猪尾巴吗?”
“当然。”吕文斌得意的道:“不是大养殖场的猪,就有可能有的。”
余媛一愣,恍然大悟:“对哦,短猪尾巴是养殖场给剪短的,所以有长猪尾巴的,就说明不是养殖场的猪。”
“不是大养殖场的,小养殖场也有可能不剪的。”
“不剪的很少吧。”
“是啊。猪的尾巴一直动来动去,算起来蛮费能量的,降低料肉比。”吕文斌回答。
余媛道:“但如果不是规模养殖的话,就不能割猪尾巴。”
“这你也知道?”吕文斌有点小惊讶。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余媛笑出了声:“我还知道猪尾巴还有驱蚊和保护肛1门的作用。所以,虽然不能说短尾巴的猪一定是土猪,但长尾巴的一定是土猪了。”
吕文斌不由赞叹两声:“得,等一会见到项学明了,让他吃一会,然后,我再给你展示我这一盆长猪尾巴。味道绝对不一样,要比短猪尾巴还有滋味……”
余媛听的连连点头:“这就是你带着锅碗瓢盆来义诊的理由?”
……
半个小时后。
项学明蹬着自行车,气喘吁吁的回到了医院,就见院子里,已经满是人了。
项学明紧张的锁好车子,就狂奔进医院,想看看情况,然后,就见大厅里直接摆开了一排的桌子,几名身穿白大褂的医生坐在后面,并挂起了彩色的宣传画。
“项学明,你跑哪里去了?”吕文斌从后面过来,喊了一声。
项学明冤枉的道:“我去接你们……”
吕文斌摇头:“你喊人过来,不能自己跑出去玩啊。”
“我哪里是玩,我去接你们。”
“没看到你人啊。”
“我在路口。”
“路口也没看到你。对了,我带了猪尾巴过来,要不要试试看?”
项学明立刻不想争辩了,只小声道:“现在不行,中午再说。”
“得。下次记得接人啊,别再错过了。”吕文斌笑呵呵的。
项学明无奈道:“我没错过……”
“对了,还有点猪蹄和肘子,你给放冰箱里,或者送送人什么的。”
项学明张张嘴,叹口气:“多谢啊。”
“甭客气了,跟着凌医生干活去吧,机灵点,怎么到了乡里,人都变傻了吗?对了,八寨乡的猪好吃不?这边是自己养猪的,还是从外面送猪过来的?”
“我没注意过……算了,我去干活好了,凌医生到哪里了?”
吕文斌手一指:“手术室”
项学明拍拍自己脑袋:“看我想什么呢……刚来就钻手术室,必须是凌医生。”
“他先看看你们的设备器械什么的情况,有需要的,现在补还来得及。你知道,张安民做手术的习惯和凌医生也不一样。”吕文斌呵呵一笑:“他是带师学艺嘛,毕竟不是凌医生手把手教出来的。”
项学明赶紧看看两边,他可不敢在背后说张安民的坏话,要是让人听到了,八寨乡分院分分钟就要断手术了。
就凭张安民现在的本事,想让八寨乡分院的手术室顺利运作起来都困难。
相比云华的手术室,八寨乡手术室的级别就要低太多了。
层流是不可能层流的,地面都不太平,但是,总比90年代的医院手术室强,清洁消毒看起来做的也很不错的样子。
凌然看了一圈,说不上满意或者不满意。
要说手术室的基本条件,八寨乡分院的手术室肯定是达到了,可要说好,也算不得。
若是以投资的眼光看,如层流这样的设备,带给手术室的收益并不高,云医的手术室光是层流设备,就比10个八寨乡分院值钱,但手术效能提高10都是夸张了。
但是,更好的地面、墙面、天花板、过滤、消毒、配套等等方面的提高,带给手术室的优势,就比八寨乡分院的手术室高很多了。
“能用吗?”项学明跟在凌然的屁股后面,也不敢多说什么。
“能用。”凌然言简意赅,又问:“护士熟练吗?”
“最近做了很多手术了,普通手术应该还是熟练的。”
“那就行。我们去门诊。”凌然没有再嗦下去。比起他所预想的情况,八寨乡分院的条件还要更好一些。
项学明于是再愣愣的跟着凌然到外面,看着他坐下来,才“咦”的一声:“凌医生您看门诊吗?”
“义诊每个医生都分配了几个小时的坐诊任务。”凌然安心的坐在长条桌的一角,摆正了姿势,就像是一名资深医生那样。
只是年轻的过分,帅的过分……
吕文斌连忙过来给凌然倒了杯茶,然后向项学明做嘴型:五,四,三,……
凌然面前,忽然就排起了长队。
第583章 诊断
“疼的话就说出来。”凌然给病人做着腹部的触诊。
比起b超之类的技术手段,略显老式的触诊,依旧能够得到大量的信息。故而在体检中,依旧频繁使用。
当然,影像和触诊等技术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更多时候还是医生的选择。
凌然现在是大师级的体格检查水平,做腹部触诊,准确率比b超都要高,也就不用去占用设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