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凌然-第3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者,再让戚玉泉前往京城就医,想必以他的条件,也能得到很不错的治疗。
但是,有了虚拟人的帮助,凌然不止是信心大增了,事实上,他也是实力大增了。
他原本就是大师级的肝切除术,对付非癌的肝组织,成功率高的怕人,预后也是强的不行,可以说是国内少有对手了。
对于肝癌,凌然虽然不能偷天改命,将癌症彻底治愈,但是,对于年龄已经73岁的戚玉泉来说,他最需要的也许并不是消灭癌症,而是两个有点矛盾的要求:第一,尽可能切干净被癌细胞侵染的组织;第二,尽可能少切组织。
他的年龄和身体条件,注定了不能承受大范围的切除。
偏偏他的癌细胞的扩散范围又广,这样的病人,可以说是非常难处理的了。
但是,借助虚拟人的话,凌然却又能多三分自信。
若是一切顺利,凌然估计,自己应该能给戚玉泉延寿10年左右,而且是比较有生活质量的十年时间。
戚玉泉已经73岁,若能高质量的活到83岁,那么,癌症对他的影响,已经可以说是极小了。就医疗效果来说,怕是与肝内胆管结石的肝切除相当。
这样的癌症手术,正是凌然喜欢的癌症手术。
第613章 最好用法
凌然看了一遍戚玉泉的片子,再扫了一遍他的生化报告,闭眼思考瞬间,再唤出了虚拟人。
凌然起身,耸耸肩,活动活动筋骨,顺便用推拿法按摩按摩自己的脖子。
紧接着,他的面前就平躺出了一具戚玉泉的虚拟人,并泛出蓝汪汪的光,然后,光芒渐渐变淡。
凌然脑海中一个念头,再伸手一抹,就有一把长4号刀柄落入他的手中,说时迟那是快,只见凌然不等光芒散去,一刀划了下去,就给了患者一个50厘米长的l型大切口,而且是直接深部切入,不管分层的。
正常的手术切开,都要将筋膜脂肪和皮肤等等,有意识的分层出来,以方便缝合,凌然现在面对的是虚拟人,却不需要缝合了。
凌然自然就选择了节省时间的方案,就连现在的切口,也是绝对的超标切口。
现在做肝癌手术,医生们都恨不得切个几厘米的小切口出来,以利于术后恢复,但在手术过程中,小切口产生的障碍自不必说。
50厘米的长切口,都有半米长了,其他医生要是见到了,非得羡慕死不可。
凌然伸手入内,先是一把将肝脏给捞了出来,再仔细看周围。
肉眼所见,没有看到大块的癌组织,不过,这样的判断并不全面,癌细胞的入侵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为了减少复发的可能,外科医生们通常会将病灶周围三五厘米的正常组织都切除掉。
对戚玉泉这样的年龄的病人来说,多切五厘米甚至三厘米,都可能是致命的。
就他的身体状态来说,超量切除的结果,可能是在icu里痛苦数月,然后肝脏衰竭而死,运气好的话,身体兴许可以代偿的过来,但是,会否诱发出其他的疾病又很难说,可以确定的是,寿命一定会缩短,生活质量更将大大的降低。
凌然挥了挥手,结束了这一轮的虚拟人的使用。
接着,凌然打开戚玉泉的磁共振片,细细的阅读起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凌然来说,磁共振片也是一样的。
戚玉泉通过私立医院拍的磁共振片,好处是可以带着原片到不同的医院来问诊。
磁共振的原片,并不是医院给病人的那一张影像片,而是存在电脑里的上千张影像片,懂得磁共振读片的医生,能够通过它们看出大量的信息来。
不过,也是因为许多医院的磁共振数据互不相通,为了赚钱,又没有打通的动力,加上医院医生之间互不信任,病人才需要换一个医院,就重拍一次片。
戚玉泉则是省下了这个过程。私立医院给他准备好了全套的磁共振的原片,而且是主磁场强度较高的30t的版本,清晰度也较常见15t和05t的要清晰的多云医也只有一台30t的核磁共振仪,平时排队排的满满的,不想等的医生们,也不会有30的不看,强行让拍15t的。
“系统,再给我新模拟一个戚玉泉的。”凌然也不知道怎么操纵虚拟人的功能,索性就用语言表达。
系统也没什么磕绊的就给出了一个新的戚玉泉。
凌然再次野蛮的将之剖开来,再找到肉眼可辨的病灶,稍往外一点,要了手术刀,切下了一块肝。
虚拟人的腹腔内,呲呲的冒着血,像是个小喷泉式的,很快就将腹腔溢满了。
凌然根本就没有提前做止血等方面的操作。
“抽吸。”凌然隔空说了一句,就见真的有抽吸设备出现了,于是立即问:“有没有显微镜?还有病理检查的设备,显微镜,载玻片什么的。”
蓝光闪烁中,系统一言不发的给凌然身侧,再次模拟出了一套病理检查的设备,其中就有凌然所要的显微镜、载玻片等物。
“可以。”凌然给了一个小赞扬。
接着,凌然将切下来的肝,在外围薄薄的切了一片,放入载玻片中,再递上药剂,就放入显微镜下观察起来。
他是在寻找癌细胞,以及癌细胞组织的边界。
如果显微镜里显露出来的是边界清晰的癌细胞组织,那说明癌变组织已经被切干净了。反之,边界不清晰,则说明癌变组织尚存,扩散的更远,还需要切的更多一些。
这种病理配合外科的做法,在许多医院都渐渐推崇开来,其好处也很明显,通过观察细胞边界的方法,能够尽量少的切除正常组织的同时,切除癌组织。
但是,在现实操作中,病理科送检是需要时间的,而且,经常会遇到两次送检,三次送检,仍然找不到清晰边界的情况以前的外科医生多切三五厘米也不是闲得慌,那就是因为癌细胞的浸润能力,往往就会到三四厘米的程度。
而采用病理送检的模式,争的其实就是一两厘米的宽度。
但是,肝癌手术,采用这样的模式的极少。
送检期间,病人可是敞着腹腔等待呢,若是切个肠子什么的,病人也等得住,肝脏手术,就往往没有这么便宜了。
不管是阻断肝门还是哪里,肝脏缺血状态下的安全时间,也就是1个小时,超过一个小时的话,还不如多切个三厘米呢。这样一来,送检的次数有限,预后也不好,病例送检就变成脱裤子放气了。
凌然也没把握,在手术中一两次就能切干净被癌细胞浸润的组织,再者,戚玉泉还有卫星灶,切除面积更大更复杂了,采用常规模式,根本没办法采用病例送检的模式。
而不采用这种方式,愣切的话,戚玉泉的身体又明显受不了。
这也是孟杉将人转诊过来的原因之一。
戚玉泉的肝癌依旧是早中期的水平,可他的身体健康程度却是晚期了,两相叠加,令手术方案无法制定。
除非,像是凌然这样,采用虚拟人。
凌然在虚拟人的状态下,可以随意的切除肝脏,再确定癌变组织的边界,甚至,凌然可以在术前再最后确认癌变组织的发展,比核磁共振或者pet检查,不知道准确多少倍。
凌然觉得,这就是虚拟人最好的用法了。
没有之一。
不接受反驳!
“左慈典,给戚玉泉做术前准备,让戚玉泉本人和家属签同意书……”凌然大略的做了一通检查,确认方案可用,就结束了虚拟人状态。
至此,虚拟人尚余3小时21分钟。
接到电话的左慈典则倍感不安,问:“真的要给戚玉泉做手术?老爷子73了,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来……”
“手术方案是最有利于该病人的,你要向病人和家属说明。”凌然打断了左慈典的话,同时说明了自己的态度。
傲慢,或者说,一意孤行是外科医生的标签,前怕狼后怕虎的医生,是做不好外科的。
左慈典听着凌然的语气,就知道自己无力说服他。
左慈典挂掉电话,犹豫再三,也还是拨通了霍从军的电话,简单说明以后,左慈典才磨磨蹭蹭的前往特需楼,向戚玉泉及其家属做术前谈话去了。
医院的特需楼,向来露的像是渔网似的,左慈典进到病房,说出“手术”两个字的时候,消息就扩散了出去。
特需楼的医护人员,可比急诊科的闲多了。
……
第614章 观摩会
“我就知道,凌然这样的年轻人,一点点刺激都是受不了的。”孟杉在跑步机上快速的摆臂,笑的像是个无比努力才将体重控制在795公斤的孩子。
270度的海景大办公室里,年轻的助理西装革履,手里抱着文件和资料,低声向着跑步机上的孟杉汇报:“云医的急诊中心和肝胆外科,有搞观摩手术,请了昌西本地的肝胆外科的一些专家过来看。”
孟杉“哼”的一声,目视前方,轻声喘气,不服气又不得不服气的道:“肝胆外科这一块,昌西省本来就不强,凌然异军突起,又有云医的背景,算是把省内的资源给吃透了。他们别说搞肝切除的观摩会了,搞bbq,昌西的肝胆外科的医生,也得过去捧场。”
年轻助理面无表情,孟杉可以赞别的医生,他要是跟着赞的话,说不定就变成前助理了。
“就现场观摩,还是可以网上看?”孟杉忽然问了一句。
“我们可以看。”助理道:“云利医药给搞了一套系统,只有符合资质的医疗机构可以接入信号,不要钱,信号还很清晰。”
“云利搞的这个系统还挺厉害的。”孟杉“恩”的一声,道:“你把时间腾出来,我到时候看一看。”
助理应了一声,见孟杉重新调快了跑步机的速度,就默默的退出了办公室。
孟杉又跑了两步,感觉没意思了,使劲一按跑步机的停止键,就缓缓放慢了速度,从跑步变成了步行的样子。
孟杉盯着眼前有点浑浊的大海,陷入了沉思。
他不相信凌然能做好那个老头子的肝癌切除。
戚玉泉的病例,他是仔仔细细的研究了一遍两遍以后,又请了省外的专家来,会诊出了不可手术的结论以后,才诱其前往云医的。
但凡有个两三成的可能性,孟杉都会介绍认识的医生来开飞刀,完全没必要丢给凌然。
在私立医院里看病兼做手术,病人少说能贡献出上百万元的利润国内最强的院士开飞刀,一场也就是七八万外加一点点人情,可在东科,开到七八万美元也不过是与国际接轨,要是能做手术的话,孟杉又哪里舍得送出去。
但是,孟杉也不敢说凌然是个傻子!
傻子不可能做得好手术的,不可能把刘威晨重新送上世界赛场,更不可能把李天宏的手术做的那么完美通过云医筛子般的特需楼,孟杉已经见到了李天宏后拍的片子了,在孟杉看来,凌然做的跟腱修补术,还真的是比他的强。
而这,正是孟杉最恐惧的地方。
国内运动医学领域起步很晚,职业运动开展了很久,运动医学依旧是波澜不惊,就是现在,国内的公立医院,依旧没把运动医学放在眼里。否则,孟杉也用不着跑到私立医院里来了。
运动医学的领域虽小,站在头部的孟杉,依旧享受到了诸多的好处,并想继续的享受下去至少再多享受个五年八年的,孟杉原本还是有些信心的。
毕竟,医生的培养需要时间,没有个五年八年的,下面的医生根本无法取代孟杉目前的地位。
令孟杉预想不到的,就是凌然的出现。
先有刘威晨,再有李天宏,可以想象得到,当李天宏重返赛场,凌然的行情必然大涨,那些视职业如生命的运动员,一定会想尽办法去找凌然做手术的。
东科是靠生命生存的,其实也就是靠运动员生存的。平时的时候给一些有钱人,运动员和家属做做体检,输输液什么的,治点小病,勉强维持开支的样子,真正赚钱,还是要靠给富人和运动员做手术。
东科比一般的私营医院活的好,名气大,就是靠着他们能做得起“正经”的手术。
国内能提供正经的运动医学的地方不多,骨关节与运动医学中心是最强的了,但祝院士年龄大了,自己早都不亲自做手术了,让他手底下的医生操作,由祝院士指导,能不能比得上孟杉亲自操刀,这方面,算是一个有异议的竞争点。
但是,凌然才多少岁。
凌然的手术做的有多频繁。
孟杉也就是在私营医院里,底气不足,才会送埋着“炸弹”的病人去云医。他要是留在原来的医院里做主任,肯定要亲自前往云医挑战一番的。
当然,如果留在原来的医院里做主任,是否还会对运动医学有如此的执念,又是另一回事了。
孟杉想的痴了,一把压停跑步机,抓起一瓶水,狂饮起来,任由水流喷溅而出,流过自己的胸口,流过自己的肚脐,流过自己的睾1丸,流过自己的膝盖,流过自己的跟腱……
……
观摩手术安排在了第二天的午后进行。
因为时间紧,来看观摩手术的医生并不多,且以中青年的医生居多。
副高以上的医生,学习成本都非常高了,他们更愿意系统化的输出自己前些年所学的东西,整合医院和科室内现有的资源,做些东西出来。
那些前些年学到真传的医生,多数能做出点似模似样的东西,哪怕是重复前人的临床项目呢,等前人退休离开了手术室,总归是手术室里的一把好手。至于前些年没有学到东西的副高,那就只能做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了,运气好的拍拍马屁,兴许也能混成主任医师,运气不好的,止步于副高也不算奇怪。
肝胆外科在昌西省内的空间很大,主要是昌西省内,一直没有产出肝胆系的超牛,以至于近亲繁殖的肝胆系徒子徒孙都没有,想要一腔热血与闯劲,自己达到大成的境界,那是非常难的。
肝胆外科不是骨科这种易于精通的科室,就算是在整个医学体系中,肝胆外科都是非常高精尖的,这一点,从工程院的院士数量中就可以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