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医凌然 >

第363部分

大医凌然-第363部分

小说: 大医凌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要在术前重新想一遍手术过程。”凌然回答的很直接。

    外科医生的癖好一旦拿出来,就算是医院领导,也不能逼着他上手术去。

    东黄区医院的普外主任也只好低头默认。

    凌然也不多做解释,到了手术层,就重新换衣服洗手入内。

    再到触碰病人,使用虚拟人的时候,凌然却没有选择最粗暴的方案。

    用超粗暴的方式拉开虚拟人的腹腔,虽然能节省时间,但凌然却想尝试一下用自己的判断,做肝切除。

    不像在真人身上,做肝切除之前,要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截断血流,分离肝韧带,做预切线等等。

    凌然用虚拟人做肝切除,是可以活切的。

    他用手轻轻的触碰着暴露出来的肝脏,回忆着病人的核磁共振等影像资料,自己做着距离判断,然后,对着虚拟人的肝脏,一刀切了下去。

    血流成河,但那不是凌然关注的要点,要点是浸润范围,猜测的是否正确。

    这种判断,若无意外的话,将会完全改变凌然的手术方式,让高龄肝切除变的有法可循,并降低推广的难度。

    ……

    双倍月票不到10小时了,大家记得投票哦,过期浪费!

 第663章 叹(求月票)

    凌然最近做了不少的高龄肝癌的肝切除,本身就培养出了一些手感。

    今天小试牛刀,并没有先掰肝看癌细胞的浸润范围,而是一刀切下去,测试自己的判断。

    事实证明,切的确实很准。

    多切下来的肝脏部位不多于1厘米。

    相比较来说,在正常的肝癌切除中,外科医生的习惯是多切3厘米左右。那对于身体条件比较好的病人来说,还是能够承受的,对于高龄且肝功能衰弱的病人来说,生存率就太低了,按照通常的流程去做的话,苏醒不过来都很有可能。

    能切准的关键,既是在于判断,也在于熟练。

    凌然多花了几分钟时间,全用来审视自己切除的准确度了。按照他的计划,在接下来的手术里,他就可以尝试着不使用虚拟人了。

    虚拟人的时间有限,也不好给其他医院推广,终究是要用正常人的方式来做手术的。

    临床医学本来就是经验医学,太多太多的东西,都是练出来的,并不需要真的讲一个道理。或者说,讲一下道理也是可以的,但并不需要讲真理。

    就比如心肺复苏,最开始讲的道理和现在讲的道理完全不是一回事了,相应的,心肺复苏的策略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就是进入21世纪了,心肺复苏的指南依然在不断的变化。

    最新的循证医学,在尝试着不断改良经验医学,但这并不代表就要立刻中止经验医学的使用。

    类似的,除颤器讲的道理也在不断的变化,硝酸甘油则是用了100多年,救了不知道多少条人命以后,才有人总结原理,将之归结于内皮细胞松弛因子,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内皮细胞松弛因子又给世界带来了伟哥。

    局限于外科的范畴,来自于经验的东西就更多了。

    像是肝切除中,阻断肝脏血液的时间,从来就没有一个确实的说法。开始的时候,外科专家们说阻断15分钟可以,后来又说阻断1个小时也没关系,再后来,又建议每15分钟放开5分钟……原理是没有什么原理的,就是统计的结果而已。

    各大外科之所以会有很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很多时候就在于经验的掌握。下级医生要从上级医生那里学东西,自然不得不乖巧。

    师徒传承式的外科技术,虽然是在逐步的完善,但越是高端的技术,往往越没有道理可讲。

    凌然也不准备讲肝切除的道理,方法好用就行了,救活的人命是实实在在的,病人也从来不需要医生讲道理,病人就是想治好病,活下来,活久一点。

    而外科医生们,其实也不是那么讲道理的。

    多少外科医生用的方法,都是讲不清原理,也不一定是真理的。

    凌然更没有这样的纠结。

    他只要确定没有虚拟人也能切就行了,至于说需要训练几十例或者几百例才能切,都不是问题。外科医生的学习,先看再助,积累两三年的时间学一种术式是很平常的。

    普通的肝切除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以死亡率高企而著称的。

    学的人多了,用的人多了,总结的经验多了,死亡率慢慢的就降下来了。

    高龄肝癌本身就不是一件轻易的疾病,凌然绕到手术台前,看了眼手术台上的老太太,示意麻醉医生继续推药,再回到手术位,道:“准备手术。”

    等的莫名其妙的手术组终于活泛了起来。

    比起京华六院的手术科,东黄区医院派出的手术组,就明显要弱一些了,动作和组织度都要散漫些,虽然也在标准以上,而且颇为积极,但看的出来,日常的手术训练,肯定是达不到云华标准的。

    不过,怎么说也是三甲级的医院,下限总是受控的,凌然稍稍放慢了一些速度,再缓慢提高速度,从而让手术组适应一些。

    来参观手术的医生们,也就看的颇为轻松。

    “做的挺不错的。”普外科的主任许锦亿就站在凌然对面,跟副院长都踩在一个踏脚凳上,双手抱胸,视野很清楚。

    东黄区医院没有参观室的配置,也就是现场看起来比较舒服。

    旁边的普外科副高同样笑着点头:“做的挺好。”

    两人的赞美中,都隐含着“我也能”的优越感,同时,态度还颇为友善。

    如果就是这样的水平的话,轻轻松松的学一个新术式,自然也是“挺不错”,“挺好”的。

    普外的另几名副高也嘻嘻哈哈的低声说笑。东黄区医院没有专门的肝胆外科,所以包括主任和几个副高都可以做肝脏手术。

    这主要也是因为主任许锦亿能做胰腺手术,所以,胰腺就成了主任的自留地,甭管副高会不会做,都不许碰。于是,大家就都你争我抢的动肝子去了。

    等再过个四五年,主任退掉了,这几名副高大战一场,胜者做普外的大主任,败者中的佼佼者兴许还有分裂出肝胆外科的可能。

    总的来说,东黄区医院目前的气氛还好,几名副高也都有学习的念头,现在看着凌然做的操作简单而缓慢,心情都是不错。

    凌然自然没有理会其他人的念头,一路缓慢的做到游离肝韧带,再看看时间,转而开始加快速度。

    整个手术组,自然而然的被他给带了起来。

    切断肝圆韧带,肝镰状韧带,右三角韧带,左三角韧带,肝冠状韧带……每做到一个步骤,凌然就稍稍的提一点速度,等做到肝十二指肠韧带的时候,四周的说话声已渐渐低了下来。

    一群做了10年以上外科的医生们,望着凌然依旧游刃有余的操作,全都明白了速度变化的原因。

    “真牛逼。”普外主任许锦亿,突然笑了出声。

    冯志详和他是认识的,听着也笑了出来:“还没到牛逼的时候呢。”

    他脑海中,想到的可是桃酥般的血管的缝合。

    如今这个手术台上的老太太,身体条件可要好多了。事实上,要不是老太太的身体条件介于普通的可做手术与不可做手术之间,东黄区医院也不敢邀他飞刀。

    说话间,凌然就显露出了第二肝门,接着开始阻断血流,分别暴露静脉……

    这一串动作,换做别的外科医生,是应该越做越慢的,然而,凌然却是越做越快了。

    因为难度都在他身上,对旁边的器械护士和来说,凌然的器械更换速度,还不一定有前面快呢。麻醉医生的工作更简单,因为凌然的手术失血少,暴力切割也少,病人的体征也是相对平稳……

    只是看手术的医生们,就有些相顾无言了。

    只几分钟的时间,凌然就完成了预切线,并且锐性分离了肝脏。

    “送检吧。”凌然等护士出了房间,直接脱掉了滑腻的手套,又重新洗手更换手套去了。

    手术室里,这才一片议论的声音。

    “我了个去!”

    “叹为观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须臾,送检结果报了回来:“边缘清晰。”

    手术室里的医生们,又是一阵绞尽脑汁的诗词大会。

    主任许锦亿这时候悄悄拽住了冯志详,带着他出了手术室,再低声道:“冯教授,我这边想拜托您一件事。”

    冯志详笑呵呵的道:“您说。”

    许锦亿:“我想请凌医生给我做手术。”

 第664章 讲究(第三更)

    冯志详上上下下,认认真真的看了两眼许锦亿,问:“肝出问题了?”

    “体检出了占位,位置不好,我让他们别说出去。”许锦亿的声音小而平,听不出太多的情绪来。

    不过,没有情绪就是情绪,冯志详见过那么多的病人,也不差许锦亿这么一个,于是问:“你是怎么个想法?”

    “我联系了老师,他推荐我在国内做手术,同时办手续,然后去安德森癌症中心做后期的化放疗。”许锦亿看看冯志详,道:“我本来想找您的,但今天看了凌医生的手术,我想请他做。”

    冯志详笑笑:“不用给我戴高帽,国内做肝切除的医生这么多,排不到我。”

    如果要找一个技术最好的肝切除的医生,可能真的不是冯志详。

    许锦亿也不多做解释了,就道:“我和凌医生从未见过,刚才的见面,感觉也不是特别愉快,能不能请您说一下。”

    冯志详“恩”的一声,再想了想,道:“按说我是不该推脱的,不过,凌医生的性格是比较……直接的,他现在都只做普通肝切除不适合进行的肝癌病人,术式也以此为主,是否愿意收下你,我也无法保证。”

    “那当然,医生不愿意收,我也没办法。”许锦亿吸了一口气,再吐出来:“做了病人以后才知道,医生不好打交道啊。”

    这个话,冯志详就没法接了。

    冯志详看看许锦亿的表情,道:“我问一句,你怎么就决定让凌然给你做手术了?”

    “之前就有听到他的名声。”许锦亿回忆了两秒钟,道:“那时候没有细看,今天仔细看凌医生的手术,做的讲究。”

    “没错。凌然的手术向来都很讲究,不仅入路讲究,细节也讲究。”冯志详赞同。

    他非常喜欢凌然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凌然做手术做的讲究。

    正如他前日所言,冯志详最看不起的一类医生,就是那种不讲究的医生。所谓拿着刮洗刀做分离,用长时间电凝做止血的医生,这样的医生做出来的手术,在生存时间,复发率或者术中出血量等等数据方面并不差,有些数据甚至看着还更好。但是,病人的预后并不是冷冰冰的数字。

    病人做了手术,是为了继续生活的,而并不仅仅是为了生存。巴金活了很久,但比平均寿命多出来的部分,却是痛苦的。许多病人在面临疾病的时候,实际上,都不太理解治疗后的面临的局面。

    如果治疗后失去工作能力,大部分人或许都可以接受;如果治疗后失去了生活能力,大部分人就不愿意接受了;如果治疗后只能在痛苦中感受生命的流逝,那么,愿意接受治疗的人就不多了。

    身为医生的许锦亿却是知道的。

    事实上,许锦亿本身就是肝切除的专家,不是全国排名前几的那种专家,但也是肝切除的专家。

    所以,许锦亿在看到了ct片以后,首先就排了一张专家名单。

    当时,里面是没有凌然的。

    但是,今天看到了凌然的手术,许锦亿心里却是不可抑制的跳出这样一个念头:我要让他给我做手术。

    “凌医生好像还根据病人的情况,做了微调。就我的经验来看,凌医生这样子做手术做下来,病人的预后应该很不错?”许锦亿看向冯志详,带有征询的意思。

    他还没有具体的查数据,但这不影响他的请求。到时候,如果查到了数据,确实与预想有差距,他完全可以反悔不做手术了,而若是数据好的话,他只要不说出想法即可。

    冯志详轻轻点头:“据我所知,凌医生的手术效果都很好。”

    “梅老最近的状态也不错。”

    “梅老是肝内胆管结石。”

    “恩,也不能说是简单手术了。”许锦亿叹了口气,又忍不住道:“听说每家考察了许多个医生,最后选中了凌然。”

    冯志详笑笑:“这我就不知道了。”

    “还是人家的条件好。我们就得碰了。”许锦亿并不觉得自己能安德森癌症中心有什么了不起的。去美国看病而已,几百万元也就回来了,对于做了多年大主任的许锦亿来说,开销并不是负担,疾病才是。

    谁来主刀手术,这可是只能选一次的。

    冯志详没有再多说,点点头,道:“我帮你给凌然说说,你想在自己医院做,还是去哪里?”

    “去我师父医院,附二院。”许锦亿已是做好了准备的。

    冯志详猜测也是如此。东黄区医院虽然是三甲医院,但以京城的医疗水准来看,显然是不够出色的。

    不说别的,光是手术组的配合,就与委属的医院有本质上的差距。

    两人分了先后入内,此时,张安民已经给病人完成了关腹,并将之送入苏醒室内,与一名东黄区医院的医院,一起看着了。

    凌然重新洗了手,再向周围一个云点头,就准备去吃点东西再等车。

    东黄区医院只给安排了一场飞刀,再考虑到医院普普通通的设备仪器和人员安排,凌然也没有赖病床的打算了。

    “凌医生状态不错。”冯志详笑眯眯的给打了个招呼。

    “还算顺利。”凌然自己也在回味。

    今天的手术,无论是虚拟人做的活切,还是刚刚完成的实际操作,凌然都带入了自己的判断,两次都很顺利,让凌然自我感觉掌控能力更强了一些。

    外科很讲究术式的开发,就是因为师父带徒弟的模式里面,做术式开发的师父,会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哪怕是最简单的阑尾手术,有没有人带都有巨大的区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