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医凌然 >

第391部分

大医凌然-第391部分

小说: 大医凌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自己的号都是挂满的,如果转病人过来的话,不一定有时间看……”贺远征再次反抗。

    “就算成加号。”霍从军一把将贺远征的反抗给摁了下去。

    贺远征无奈的咬咬牙,再抬头看到霍从军的牙齿,还是决定忍辱负重,道:“凌医生你这边的病人应该不多,要转过来也是可以的,这样,我们的软件里面其实是有一些共享的设置的……”

    “软件我准备交给张安民操作了。”凌然打断了贺远征的话,并表现出专家医生的气势……

    真正的专家医生,是不用自己搞电脑的,给病人做诊断都来不及,哪里有时间耐烦一条一条的在电脑上搞输入。

    贺远征却是不由一呆。

    要说的话,他手底下,其实还真没人操作电脑。

    一方面,是因为贺远征的年龄关系。

    在云医这样的医院里面,年龄超过50岁,尤其是55岁的老专家,大都不是很擅长用电脑,他们自然都是需要手底下人给帮忙操作电脑才更方便。

    有条件的科室里,专家旁边都是要坐个住院或规培或实习生的。

    贺远征却是刚过40的年龄,电脑用的贼溜不说,他还有点想要在同级的医生中显示不同的需求

    依靠医术肯定是不行了,电脑技术就勉为其难的成为了补充。

    所以,最近几年来,贺远征都没有派人帮忙打字输入下诊断的需求。

    可是,现在看看凌然身后跟着的张安民,贺远征忽然觉得一阵子不爽利,要说起来,张安民还是他们肝胆外科的医生呢。

    “我去坐诊了,病人都开始排队了。”贺远征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只想远远的离开。

    他一转身,就不再留恋,直直的进入距离五米远的对门诊室。

    “从一号开始入内,排好在后的病人请等在外面。2号,2号在吗?”贺远征的诊室里,很快就有护士出来帮忙维持秩序了。

    在医院这个环境里,患者往往不听医生的话,但愿意听从护士的指挥。

    贺远征的门前,很快就排出了一条小队伍。

    贺远征是云华医院的肝胆外科主任,也算是头牌之一了,以云医在昌西省内的地位,他也是从来都不缺病人的。

    只不过,需要肝切除的病人大多被抢走罢了。

    出于无奈,贺远征现在也在积极的向胆管疾病靠拢,在疾病鄙视链上,胆囊疾病固然是要受肝脏疾病的鄙视的,胆管疾病却能与肝脏疾病平分秋色。

    贺远征一口气看了两名患者,只用了6分钟的时间,接着,他才趁着换人的功夫,起身到诊室的门背后倒水,接着再看向走廊对面。

    凌然的诊室门关着,门口却是空荡荡的。

    贺远征不由一笑:“现在看病的人,谁还挂普通门诊的号啊。”

    正这么想着,就听走廊里,帮他维护秩序的护士正在小声与病人说话:

    “你如果是肝不好,就找对面的凌然凌医生。对,他是我们医院肝脏外科最厉害的了……”护士的话,飘飘荡荡的,语气却是无比的肯定。

 我的晚年计划并求月票

    我以前一直说,我准备写网络小说到70岁的。

    这么说的时候,我是吹了点牛的,但我觉得,只要写得动,我是会一直写下去的。

    不过,最近几天许多小说被404,让我的心情有点不太好,当然,大概率只是胡思乱想,但是,自己期望的是终身事业,这么漫长的时间,中间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乐观一点的想,这或许是人生总令人期待的原因吧,因为它并不总是按照某个人的期待而进行的,所以,反而令人更期待了。

    私下里,我也做了一些额外的思考。

    如果不写网络小说,我能做点什么呢?

    自我感觉,我其实算是能说会道的类型。读大学的时候有校级辩论赛,大一那年,我当场辩哭了对面的女生,带队一路杀入决赛,最后做了最佳辩手。直到现在,我都不太确定,我的大学高光时刻,是辩哭了对面的女生,还是做了最佳辩手。

    可惜,大二我就开始写小说了,辩论这种事,都交给我的角色们去做了,略显可惜。

    要是不写小说的话,我或许可以卖嘴为生吧。

    只是总有人认为我说话过于直率尖刻,卖嘴想要卖个好价钱,估计是不容易的。

    我自己最想干的是开便利店。

    开在地铁站或者学校,都是年轻人居多的地方,就看着祖国的未来,心情都会愉快些。

    来人了就招呼一声,没人就自己看小说……如果那时候没网络小说了,我觉得看存货也能看些年,实在不行,找几个作者弄个互助群?

    只希望,那时候在群里吹牛的时候,自己的网络小说高光时刻,能更显眼一些。

    比如,拿过月票第一?

    离5月结束,再2天时间了,不到48个小时。

    心情竟然有点紧张。

    其实,我紧张也没什么用,紧张抢不到月票。

    明天再四更一次,希望能多一点竞争力。

    一个月的高强度写作,我也就剩下这么点竞争力了。

    只能在此恳请各位读者大大,投月票给《大医凌然》。

    《大医凌然》写到今天,是离月票第一最近的时候,也是我人生中,离月票第一最近的时候,希望能有所得。

    拜谢!

    同时,也在此感谢各位读者大大,各位大盟的支持。

    续求月票。

    求月票!

 第721章 虚心听讲(求月票)

    门诊楼的诊疗室大约十几平方米的空间,一张桌子正对着房门,两名医生一坐,再给前面留点位置,后面就快到窗户了。

    床沿两侧,一边放着绿萝,一边放着吊兰,两者也隔了两三米远,怎么勾搭也勾搭不到一起的样子,令房内的气息倍显孤独。

    好在从窗户看出去,能瞅到喷泉很窄的一个角度,大白鹅香满园偶尔会路过,让人觉得心情瞬间活泛起来。

    尽管如此,整个诊疗室里,依旧充斥着陈旧、孤独与阴沉的气息。

    好像走进来,气温都低了两度似的。

    “看着干干净净的,还没有我的厨房舒服。”吕文斌也跟着进来看,同样好奇的打量。

    张安民撇撇嘴:“这间房子算不错的了,角落那边才难受的,窗户看出去全是楼,郁闷的要死。我以前在那边门诊,中午都不想吃饭,病人也都一个个难受的不想吃饭。”

    “病人都不想吃饭?这么齐心?”

    “我看的都是胆囊炎的,犯病的时候,没人想吃饭的。“张安民叹口气,又道:“那房间是真的阴,我给你讲,北房住的是真难受,一定要买南房,住南房。”

    吕文斌被张安民的一通话给说的又好气又好笑,最后淡淡的道:“我以后准备多买几套房子患者住,是不是南房,我倒无所谓,不过,我现在买的两套房都是南北通透的。”

    张穷安民愣了愣,不禁看向窗外:“南北通透的换气率太高了,不一定舒服。”

    吕文斌:“面积大就没问题了。”

    张安民凝神思索:“哎,门诊的医生真惨啊……”

    “恩,还是做急诊好。”吕文斌强调自己生而急诊的骄傲与自豪。

    张肝胆外科贰臣穷安民望着吕文斌,思考三秒,微笑:“好不好的,到了主治才算是个开始。”

    电光火石间……

    “你们谁还有酒精凝胶?”凌然的声音,是房间内唯一的声音。

    张安民和吕文斌浑身一抖,连忙转身过来,都从身上掏出两个酒精凝胶。

    张安民:“橘子味和柠檬味的。”

    吕文斌:“姜味和肉桂味的。”

    “一个擦窗台,一个擦椅子。”凌然迅速下令。

    凌然也觉得门诊的诊疗室不舒服,这与他的期待很不同。

    现在的医院手术室都很舒服,光洁明亮,温度合理,干净整洁,就算是有人躺着的手术室,走入其中,看到多名医生在为生命而争取生命的时候,也会感觉到舒服的气息,而绝无恐怖与担心。

    但是,门诊的诊疗室给凌然的气息,却是孤独而沉闷的。

    也只好擦擦干净再说了。

    “我再让人送几瓶消毒液过来。”张安民做事很认真的样子。

    凌然不置可否,只道:“注意时间,快要开始放号了。”

    张安民和吕文斌都应了一声,却依旧不紧不慢的。

    他们在医院里呆的时间比凌然还久,自然知道门诊是个什么情况。

    病人来挂号的,首先都是奔着专家号去的。宁可排队到中午时间,也不愿意挂普通门诊的病人是大有人在的。

    这也是很正确的选择,尽管总有医生反驳,建议小病小看,但是,且不说病人自己是否有判断小病大病的能力,说小病小看的医生,可能在另一个场合,就会建议“小病莫要掉以轻心”了。

    照吕文斌和张安民的想法,不出意外的话,凌然枯坐一个上午都有可能。

    所以,两人都当今天是休息日,就慢悠悠的打扫卫生,好似锻炼身体似的。

    咚咚。

    一名病人在门口敲了敲,三人一起抬头。

    吕文斌更是叫了出来:“邵老板?”

    “嘿嘿,是我。听说凌医生开门诊了,我就来捧个场……”邵老板笑么么的,略显瘦弱的身体,熟门熟路的坐在了办公桌对面,并将硬壳公文包平放了打开,从中掏出了自己的病历卡、病例,以及此前的报告单和影像资料,并分门别类的在桌上摆放整齐。

    凌然听着邵老板的捧场说,觉得好像没错,又觉得哪里不对。

    邵老板望着凌然的表情,笑了,道:“忘记了,凌医生你是第一次出门诊吧,你先刷我的病历卡。哦,电子病历系统开了吧,你们用的应该是嘉和美康的,他们模块化做的好,病历都是结构式的,学起来挺简单……”

    邵老板站起身,弯腰探头,看着电脑屏幕上的电子病历开好了,再将自己的卡在桌面的卡槽上一刷,再笑笑道:“接着一般就是问诊和开检查单了,问诊和你们住院部做病史采集的差不多。哦,急诊有时候可能来不及,但性质一样,主要就是疾病史,生活史和家族史,我这边的话,吕医生熟悉不?”

    吕文斌闷闷的道:“熟悉……”

    邵老板点头:“那就是开检查单了,我今天空腹来的,血脂血糖肝功血沉什么的应该都好查,我自己在家量了血压,收缩压127,舒张压92,稍微有点高哦,可能是昨晚睡的有点晚了,今天又起的早,昨天主要遇到一伙喝啤酒的,喝了吐,吐了喝的,看的人恶心,我回去就有点失眠……”

    凌然虚心听讲,再怎么说,邵老板也是有二三十年看诊经验的,可以说,肝胆外科有一个算一个,门诊经验没有他丰富的。

    难得邵老板又紧跟最新发展,而且不止在肝胆外科看过病,还有其他科室和医院的经验。

    凌然乖乖的接受邵老板的指导,再在张安民的帮助下,迅速的熟悉了门诊方方面面,而不止是医院门诊的系统……

    半个小时后,凌然给邵老板开好了检查单,再送他出门,第二名患者就进来了。

    “您是凌医生?”患者五六十岁的样子,望着凌然,颇有些迟疑。

    “我是凌然。”凌然指了指铭牌。

    “这么年轻啊。”这位病人就是护士小姐姐劝进来的,他其实也是老病号了,诊断出肝囊肿多年。原本肝内小囊肿是不需要处理的,但是,囊肿最近几年不断增大,却是让他有了腹部膨隆,肝脏肿大和炎症的状况,保守治疗也有好几年了。

    因为最近几年每个三四个月就要进出医院一次,不仅护士看他眼熟,病人自己也对护士有了一定的信任。

    此时,病人一边皱着眉,一边坐了下来,道:“他们说凌医生是昌西省,做肝切除排名前几的医生?不是您吧?”

    凌然也皱皱眉,并在心里问系统:“系统系统,我的肝切除有的技能,在昌西省排名第几?”

    系统:“你所掌握的肝切除技能水平,排名昌西省第一。”

    凌然这才露出释然的神色,再对病人道:“单纯昌西省内的话,我应该是肝切除排名第一的医生。排名前几的判断,不够准确。”

    诊疗室里的病人听的一愣,再看看四周,怀疑的问:“你们这个诊室,不会是私人承包的吧?”

    张安民也是吓了一跳,心道:凌医生这样说,要是被有心人给点出来,省内做肝切除的大佬估计会……把点出这个事实的有心人封口吧……

    张安民在脑海中,迅速过了一遍省内肝胆系统的名单,浑身轻松。

    ……

    菊被逗,求月票!

 第722章 花篮(求月票)

    “那我这个病,你也能治吗?”肝囊肿的病人用审视的目光,观察着凌然。

    凌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问:“你有在本院做过核磁共振吗?”

    “做过。”病人点头,又道:“我片子也带来了。”

    说着,他立即从随身携带的一个编织包中,取出了大开本的核磁共振图片。怀疑归怀疑,毕竟是在云华医院的诊室里,患者还是颇为配合的。

    凌然接过来,又对旁边的吕文斌道:”把他的原片调出来。”

    “是。”吕文斌应了一声,赶紧在电脑上操作起来。

    在云华医院里拍过的核磁共振,原片都是存在病人的名下的。相对于病人自带的一张核磁共振片,医院服务器里储存的核磁共振片要完整的多。

    凌然先是看了病人拿来的核磁共振片,再转过头去,吕文斌也就将原片调出来了。这个步骤他是很熟练的,差不多已是凌然做手术的必备操作了。

    从屏幕里,凌然很轻易的看到了病人的囊肿的位置和形态。

    “已经有腹腔积液了,需要尽快做手术了。医生之前就有建议你手术吧?”凌然看看对方,道:“建议你现在就住院,然后重做核磁共振。”

    病人却是看看凌然,摇头道:“我还不太想做手术,能不能再保守治疗治疗?”

    “那也要住院。”凌然道。

    “住院的话……我再考虑考虑。”病人还是看着凌然的年龄和脸,有些不太相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