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凌然-第4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凌然也差不多时间走进了检查室。
“还没开始?”凌然看看马砚麟。
“马上……马上……”马砚麟有点心虚的眼神斜向右。
凌然这才注意到余媛,于是问:“院感感觉怎么样?”
“问题挺多的,不过,云利给帮了忙,现在人少一些,但我觉得,现在主要工作还是分流。”余媛赶紧回答。
凌然点点头,院感是具体而微的工作,是标准的先得调查才有发言权的工作,他现在顾及不着,就只是认可余媛的工作了。
毕竟,凌治疗组在云医搞了这么久的院感,组内几个参与的医生都是颇有经验了,针对一间乡镇医院,余媛的经验和知识储备也是足够了。
就算凌然参与进去,也不见得就能更完备。更何况,现在的八寨乡分院,院感方面是否能做得完备,大部分情况下,并不是技术问题。
就像是分流一项,如果没有云利医药帮忙的话,多数是达不到目前的成果的。
而就凌然目前所见,一天时间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余媛来了,就两个人一起做结肠镜吧。”凌然束手站在旁边。
现在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是单人结肠镜,但八寨乡的设备技术都落后些,依然用的是传统双人结肠镜。
凌然反正也不喜欢做结肠镜,余媛在旁,转手就交给他了。
余媛是立刻笑了出来,当仁不让的站了主位,对马砚麟命令道:“肌注6542。”
那气势和声音,就像是1414米高的低音炮发出的声音发出来的似的。
“肌注654…2。”马砚麟嘴里重复着。他失了主位也没什么不服气的,余媛的资历比他深多了,基本算是他的上级医生来着。
紧接着,一管子消旋山莨菪碱就被射入。
余媛再将1的卡因棉球塞入钢管,等了两三分钟,就兴致勃勃的准备动手。
病人躺在检查床上,早就生无可恋了。
做结肠镜的,尤其是男性,基本都是一个表情,就像是有一个结肠镜术前表演培训班给统一训练过似的。
余媛瞅一眼他的糙脸,见表情正常变态化,就将注意力集中于其肛内了。
凌然也跟着看向屏幕。
长时间的贫血和虚弱无力,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消化道出血,再进一步的联想的话,病情的诊断就不太尽如人意了。
但另一方面,病人又腹部柔软,没有压痛和反跳痛,也没有肌肉紧张……
单从目前所得的信息来看,凌然也有些判断不准病情。
不过,外科做诊断向来粗暴,往往并不像是内科那样,联想许多,而是以各种检查为主。
对凌然来说,他的主要诊断武器就是体格检查,然后辅以各种影像学的讯息。
因为他是以做手术出名的,哪怕是现在坐门诊,找上门来的病人,也多是在病情较为明确的,导致凌然很少做基础的诊断。
今天的病人,对凌然来说,倒是颇为新鲜的案例。
“等一下,刚才好像看到了东西。”凌然对屏幕一闪而过的黄影皱了皱眉。
余媛手忙脚乱的调整角度。
结肠镜她做的也不多,八寨乡用的型号也不熟悉,当然,最主要还是手法差。
“好像正常吧。”余媛注意着肠内结构。经过清洁的肠道颇为干净,基本是布满血丝的肉色遂道状,如果不要联想过多的话,还是比较能够被正常人的视觉所接受。
余媛此时已经查到了升结肠中部,并没有发现出血等问题,对于肠内的解剖结构,她也是有自信的。
凌然轻轻摇头:“镜头继续往里推。”
双人结肠镜,主刀的医生负责调整上下左右,助手负责推进退出。
伴随着病人的哼唧声,马砚麟将镜头推入更深。
“没有异样……”余媛尽可能的维持镜头稳定,依旧晃的要命。
“我来。”凌然一直在旁准备着,此时直接就接手了余媛的位置,左手定住上下旋钮,右手轻拨,一下子让视野宽敞起来。
“往里。”凌然命令。
马砚麟立即动作,余媛只能乖乖站在后面,扁扁嘴,像是根号压扁了似的。
比起余媛,凌然操作下的屏幕,就稳定清晰多了,视野看着也让人舒服,且是医生们更熟悉的角度。
马砚麟一边学习一边向内推入,这时候,屏幕里又出现了一抹黄影。
“这不是屎啊……”余媛一眼就判断了出来。
凌然闷闷的“恩”了一声,只道:“推快一点。”
马砚麟于是再稍稍提速,凌然再调整角度和打光的方向,这时候,屏幕里的黄影就更清楚了。
一条黄色扁平的带状虫体。
它自身交叠着,体型较野外所见的虫子,要宽扁的多。
单就视野范围来看,它的长度也要超过四五十厘米了,而且,其虫体与肠道完全贴合,像是半游动似的在场内滑行,如同一艘宽体长身的船似的。
而它在肠管内的快速移动,那悠然的,在自身熟悉的环境里徜徉的情景,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在隧道里徜徉的滑板少年。
青春,热血,黄色,寄生……
第854章 捉虫
“应该是一只绦虫!好难得……”余媛喃喃自语。
凌然也是读过书的,略一回忆,认可道:“是只绦虫没错。”
马砚麟眼角向下看,心道:“余媛操作不行,认虫子还蛮准的。”
凌然这时候道:“给实验室说一声,粪检找一下虫卵,确认一下类型。”
马砚麟连忙应声,又道:“他们实验室就一个机器,绦虫这种,现在应该挺少见了吧。”
“云医上次有绦虫的病历,还是3年前了。”余媛记忆精准,面带回忆。
马砚麟啧啧两声:“咱们这是遇到好东西了。”
病人此时的表情,已是慢慢的变的担心起来,他又不能动,只能仰着脖子,道:“你们看到啥了?”
“一只寄生虫,抓出来,再吃些药就好了,不用担心,你躺好不要动。”凌然回答了一句,算是安抚了病人,以保证手术姿态。
余媛手里没活,也往前走两步,正好到病人躺在床上,能看到自己脸的位置,问:“你平时有吃生猪肉或者其他生冷食品的习惯吗?”
“没有。”病人否认。
“有接触过猪牛羊或者猪牛羊的粪便吗?”余媛这是询问生活史,也是遇到寄生虫的标准做法了。
病人这时感受着下身的难以言说的胀痛,表情扭曲的道:“我家里养猪的,你说我有没有接触过猪粪的?农村人家生活,和你们城里人不一样。”
余媛缓缓点头,稍等几秒,又问:“那有直接用猪粪浇菜地吗?”
“有时候。”
“那有可能是这样传染的。”余媛又问了几个问题,并略作记录。像是这种没有冶游史,又不曾出国,甚至外地都去的少的病人,生活史还是趋向于简单的,既然家里养猪,又用猪粪浇地,那就不用瞎想“来自美国的金发少女吃了日本的生鱼片,来到八寨乡探寻生命的真谛时狂性发作咬了中年农民一口以至于传染了猪肉绦虫给他”这种事件的可能性了。
差不多时间,凌然也是一路追着那条绦虫,来到了回盲部,趁着绦虫顺着回盲瓣向上蠕动,凌然立即要道:“异物钳。
余媛听到声音赶紧回头。
接着,就见顺着活检钳通道伸入的五爪异物钳,飞快的钳住了金黄色的扁平绦虫的中段。
原本就在肠道里不断盘旋扭曲的绦虫,顿时飞快的卷了回来,似乎想要击碎合金制的异物钳似的,那模样,就好像是在隧道里追逐着青春与梦想的滑板少年,想用热血和奔跑击碎警车一样。
“可以直接扯出来的。”余媛的声音里透着兴奋,且赞道:“好大一条。”
马砚麟瞅着占据了大部分屏幕的,亮黄色的扁平虫子,不禁打了个冷颤:“肥是真的肥,也不知道吃什么长大的。”
“反正不吃屎。”余媛瞥他一眼,又看看屏幕,道:“你别说,仔细看的话,还挺可爱的。”
“哪……哪里可爱了?”马砚麟声音都是抖的。
“首先颜色就很漂亮吧。自然界里有这么鲜亮颜色的动物可不多,现在城市里养的金毛之类的,跟这个绦虫起来,可就普通了。”余媛咽了口唾沫,又道:“再一个,你看它的身体,柔软,弹性又很好的样子……”
马砚麟冷冷的看向余媛。
今天的余医生,一如既往的兴奋,小小的身体,迸发出了强烈的好奇的力量。
凌然坚定而缓慢的将绦虫从病人体内给拉了出来。
离体后的绦虫,困难的卷曲着身子,好像对外界的空气极难适应的样子。
脱离了屏幕视觉,再看团成团的绦虫,就好像去了壳的蜗牛,被拉成了一米长的样子。
余媛认真的看了几秒钟,终于露出了嫌弃的表情。
“现在怎么办?”马砚麟更是有点浑身难受。
“成虫拉出来了,剩下就是处理虫卵了。”余媛颇为熟悉的道:“这块我也熟,不如给我做?”
她是抬头问凌然的。
凌然自无不可,当场将结肠镜做完,就将重新归于生无可恋状态的病人,送给了余媛。
余媛开开心心的喊了个护工,拉着就走。
门外,传来病人家属关心的声音:“老窦,手术做的顺利不?难受不?”
“老窦,身体撑得住不?”
“老窦,没问题吧。”
门外的声音渐行渐远,马砚麟也终于缓了过来,准备喊下一个人过来。
站在外侧的实习生齐枣,此时却是不由的感慨了一句:“姓窦的挺占便宜呀,尤其是在北方,天天骗当人爸爸。”
马砚麟“嗤”的笑了,用过来人的语气,慨然道:“相信我,爸爸不是那么好做的。”
……
凌晨4点钟。
凌然端着一杯精力药剂,一边抿着,一边随手翻看论文。
他今天精力药剂喝多了,到了晚上,根本睡不着,就只能看看论文,做点枯燥的事情了。
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八寨乡分院的基础条件差,连台手术根本连不起来,到了晚间,更是所有人都累的不行,只能提前结束了。
凌然略微有些遗憾,就他的效率来说,若是能够一路连台手术到明天早上的话,大部分的外伤病人都能解决了。
但是,再次端起精力药剂的时候,凌然已是释然。
八寨乡原本就是小地方,八寨乡分院更是沧平区医院的分院,可以说是小中之小了,就算是有几架次的直升机的援助,送来了十几名的云华医院的医护人员,但基础条件摆在那里,也很难做的更好了。
经历过巴西的洪灾,飞刀了上百次,又在急诊中心呆了这么长时间,凌然对于不同水平的医院的状态,也算是有所了解了。
“手术室的管理还是要加强。”凌然喝着精力药剂,眼睛望着云华难得一见的星空,重新整理出了一条思路。
对普通医生来说,重整另一家医院的手术室,或许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但对凌然来说,这也只不过是辅助手术的措施罢了。
第855章 气场
“术前要用的东西,比如包布,器械包,踏脚凳等等,都要提前放置在手术室备用。哦,踏脚凳要多准备几个,有余媛医生参与的手术,一定要检查踏脚凳的数量。”左慈典得到凌然分配的任务,万分认真的照章办事。
项学明倒是做过连台手术,可要说让八寨乡分院具备连台手术的能力,他就满脸抓瞎了,这时候只能捡重要的问:“踏脚凳要几个?”
“看你愿意弯腰的程度了。”左慈典打量一下项学明,有些羡慕的叹口气:“就你这样的,如果给余医生做助手,你觉得给余医生几个踏脚凳合适?”
项学明想象了一下余媛的升高,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多多益善!”
“你以为你是韩信呢!”左慈典笑了出来,转头道:“5个肯定是够用了,手术时间短的话,两个勉强也能用。”
项学明想象了一下只用一个踏脚凳的场景:余医生站上了踏脚蹬,余医生将手术台调整到了自己觉得舒服的位置,余医生要求自己做助手……自己变成了虾米。
项学明使劲摇头:“踏脚凳这种东西,我们八寨乡分院还是能弄到的,没关系的,以后有余医生做手术的手术室,我都会注意的。”
左慈典笑着点点头,又转头对苏嘉福道:“麻醉也是,尽可能的减少进出手术时的频次,这是目前八寨乡分院要改善的要点,一天两次补充麻醉品,应该够了吧?”
“差不多吧。”苏嘉福晕陶陶的,他在云医就是个傻乎乎的麻醉医生,每天按时做完自己的量不被加班不丢圆凳就谢天谢地了,哪里管得着什么麻醉品的补充之类的事情。
但在小医院里,就没有那么多的辅助人员和约定俗成的规则了,全得大家自己学着来。
不过,苏嘉福等人都很乐意。
这样的锻炼机会太难得了,也就是八寨乡分院这种地方,又有凌然出面,才能随便他们拿一家医院练手小医院那也是医院,规章制度的改动比大医院简单一点,那也不是普通小医生搞得定的。
如果让这些医生到小医院里来做医生,大家是不愿意的,而在支援过程中,能有此机会,自然是最好的。
左慈典继续给护士和工勤人员做大致说明,同来的护士长也在旁听着。
一群人都是常做连台手术的,可要说具体而微的管理,就都得摸索了。
左慈典一路吩咐到“铺巾动作要轻柔……”,“更换纱巾清点盆……”等等,说到没有可以说的了,才喝了口水,问:“试试?”
“试试。”
包括小护士在内,众人都颇有些兴奋。
护士长亦是亮着眼睛忙活去了。
而今能增援八寨乡分院的,全都是云医的医生和护士,连护工都是从云医运过来的。
没办法,他们出来的最早,走的架次还多,当日就将八寨乡分院塞满了。等到后面来的几个医院,确定陆运不可行,再咬牙租用直升飞机以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