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硬核厨爸 >

第157部分

硬核厨爸-第157部分

小说: 硬核厨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卿洛这真的是第一次吃这道菜。

    虽然她在回国前,做过有关于国内菜品的研究,而且专门根据姥姥当初形容,查阅了不少姥姥对苏记一些菜品记忆。

    其中这道清炒虾仁,姥姥回忆的时候说过:“虾仁爽脆又不失弹性,在牙齿上咀嚼透出微甜,混合醋味,真的是很奇妙的味道。”

    沈卿洛终于尝到了姥姥所说的味道。

    刘婉华微笑着看沈卿洛品味结束。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这样一道菜,只有这样单独去吃,才能够吃出其中的那份美?才能感受到独属于这道菜的神妙?”

    沈卿洛点了点头:“是的婉华姥姥,这道菜真的是很美味。”

    刘婉华说:“嗯,你喜欢就多吃点,先吃了这道菜,我们再吃别的。”

    一盘清炒虾仁,在刘婉华和沈卿洛两人大块朵颐下,自然也是很快就吃的差不多。

    刘婉华又让沈卿洛尝一尝荷塘藕带。

    这道菜类似荷塘小炒,但冯一帆是把藕片给换成了藕带,而且他在炒制前,对藕带进行了微炸,锁住藕带中的水分。

    可能很多人在炒荷塘小炒,又或者是一些蔬菜时,都会发现炒出很多的水。

    这其中就是因为,没有先稍稍用热油过一遍,锁住其中的水分。

    眼前冯一帆呈现的这盘荷塘藕带,几乎是看不到多余汁水,可是夹起一块藕带吃下去,却能够吃到藕带中饱含的水分。

    “嘎吱嘎吱”藕带咀嚼下,那种脆爽可口的感觉,让沈卿洛吃的很香甜。

    刘婉华看着沈卿洛吃的样子,忍不住说:“你和你姥姥真像,你姥姥特别喜欢吃藕带,看起来你也喜欢。”

    沈卿洛微笑说:“是啊,姥姥在我小时候也常说,我很像她的,所以她才会教我刺绣。”

    刘婉华再次回忆起来:“那时候真是很开心,每天大家都是无忧无虑的。”

    想到最后,刘婉华又是叹息一声:“只是没有想到,大师姐后来会选择出国,而且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啊。”

    沈卿洛神情也是有些伤感,然后说:“婉华姥姥,我听姥姥说,当初我太姥姥选择出国,是因为在厂子里遭到了别人的排挤?”

    刘婉华愣了一下,继续叹了口气说:“大师姐当初,确实是因为一些事情被迫出国啊。”

    回忆起那段过往,刘婉华如今也只能感叹,真的是有些造化弄人的。

    当年柳清茹之所以出国,是因为她的父亲在国外,想要让她去继承遗产。

    原本柳清茹是不想去,觉得父亲多年前抛下她和母亲出国,她心里对父亲还是有些恨意在。

    只是事情不知道被谁给捅出去了,在那个年代也是嫌弃了一段“血雨腥风”。

    压垮柳清茹最后一根稻草,是丈夫都承受不了压力选择离婚。

    遭受那样打击之下,柳清茹无可奈何选择了带着女儿一起出国。因为对当时已经连工作都没有的她来说,似乎只剩下带女儿出国一条路可走。

    刘婉华还依稀记得,在那个她永远也忘不了深夜。大师姐找到了她,把当时已经过世师父传下的刺绣针法记录交给了她。

    那天夜里之后,刘婉华再也没有见过大师姐,也失去了“小洛妹妹”的一切消息。

    刘婉华说到这,伤感地说:“我曾经找人打听过,当时得到两种消息,一种说是你太姥姥带着你姥姥悄悄出国了,一种是她们已经……”

    没有把后面的话说出口,刘婉华看向沈卿洛说:“但是我一直坚信,她们是出国了。”

    沈卿洛其实没有听姥姥说起过这些,可能那时候姥姥还小,很多细节并不清楚。

    又或许是,姥姥觉得这一段是她心中痛苦,所以她不愿意跟家人提及。

    如今听刘婉华的述说,沈卿洛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姥姥出国后,明明很想念国内,明明对苏记念念不忘,尤其是思念着她的婉华姐姐,但是却始终不愿回来。

    因为有一些令她伤感经历,姥姥忘不了,所以不愿意回来面对。甚至连一封信,也没有给刘婉华写过。

    两个人有些伤感时,冯一帆再一次出来,把那一道松鼠鳜鱼上桌。

    “刘姨,若若的沈姐姐,这道松鼠鳜鱼,是我今天特别为你们做的,希望你们能够喜欢,感谢你们给若若做衣服,也庆祝两位多年后,相隔三代人的缘分重逢。”

    冯一帆的话,把伤感的气氛打破,也让刘婉华和沈卿洛回过神来。

    此时,再看看桌上的松鼠鳜鱼,通体是那种橘红色,头尾上翘真的仿佛一只松鼠趴在盘子里。

    而且炸制的鱼身,温度还没完全冷却,淋在上面的浇汁在不停进行侵蚀,发出“吱吱吱”响声,像是小松鼠的叫声。

    沈卿洛愣了半响,才回过神来惊叹:“真的是太漂亮了。”

    而刘婉华在观察了一番后,突然举起了一个公筷,轻轻探到了鱼身下面去,从下面小心翼翼掏出了几块锅巴来。

    看到了锅巴,沈卿洛有些不解:“这,松鼠鳜鱼要在下面垫上锅巴吗?这是苏记的做法吗?”

    但此时,刘婉华眼睛已经湿润了,同时她扭头向坐在轮椅上的苏锦荣看过去。

    松鼠鳜鱼下面垫上锅巴,这个其实不是什么苏记做法。

    这实际上是当年,又一次沈卿洛姥姥跟刘婉华一起来吃松鼠鳜鱼,吃完了之后,看到盘子里残留着不少酸甜汤汁。

    沈卿洛姥姥当时是个小女孩,就忍不住说了句:“这些汤扔了可惜呢,要是可以泡锅巴吃,那肯定也会很美味的。”

    刘婉华听到妹妹说,找到当时年纪还要更小,但已经开始在后厨帮忙的苏锦荣,找了一块锅巴。

    后来,沈卿洛的姥姥,就用锅巴蘸着盘子里汤汁,把盘子都给吃干净了。

    今天,能够想到这一点的人,应该只有苏锦荣。

    刘婉华真的很感动,没想到事情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苏锦荣竟然还记得。

    看到刘婉华已经是泪流满面,沈卿洛很是奇怪问:“婉华姥姥,您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不对啊?”

    刘婉华回过神来,抹去脸上的泪水,面带笑容说:“没有,没有,是我想起了一些往事,这个下面垫上锅巴,不是苏记的做法,是你姥姥当年发明的吃法。”

    一听是姥姥发明的吃法,沈卿洛不禁非常的好奇。

    然后,刘婉华就笑着,把当年的事情说给了沈卿洛去听。

    沈卿洛听完,也是忍俊不禁笑了起来:“哈哈哈,真没想到姥姥以前还真是馋嘴,竟然连这个汤汁都要吃干净啊。”

    冯一帆没有多留,因为后厨还有菜要做。不过回后厨前,他还是向岳父竖了个大拇指,给岳父这个点子给点了个赞。

    苏锦荣看到女婿大拇指,脸上自然是浮现出笑容来。

    从年纪上来说,苏锦荣可是要比刘婉华和沈卿洛姥姥都小不少。

    那年刘婉华找他帮忙时,苏锦荣也不过还是个上小学孩子。在那时苏锦荣印象中,刘婉华是天仙般的大姐姐,所以年幼的他自然会帮忙。

    或许在很多现在年轻人眼中,会觉得那时刘婉华是苏锦荣眼中女神。

    可以这样说,但实际上又有所不同,那时苏锦荣的想法还是比较单纯的,就是单纯觉得刘婉华漂亮。

    这么多年过去,苏锦荣自然是对当年一些事情记忆犹新。

    尤其是在苏锦荣记忆中,在刘婉华大师姐一家出事后,她曾经专门来苏记点过一盘松鼠鳜鱼,并且央求当时苏锦荣父亲一定要在下面垫上锅巴。

    苏老爷子破例答应了。

    上了菜之后,苏锦荣亲眼看着,那时候不过二十出头的刘婉华一个人,流着泪吃光一整盘。

    沈卿洛吃了一口鱼,立刻赞叹道:“哇,婉华姥姥这个鱼真好吃,不会很甜,带有一点点淡淡酸,真是好吃啊。”

    刘婉华则是从下面夹出一块蘸着汤汁的锅巴,放在沈卿洛碗里说:“你再尝尝这个。”

    沈卿洛夹起碗里浸着汤汁锅巴,在她慢慢放进口中一刻。刘婉华眼前恍惚着,仿佛看到了多年前那个妹妹,坐在自己面前大块朵颐。

 第263章 杨家最惨爸爸(第三更)万更完毕求订阅

    在刘婉华和沈卿洛美美吃着时,苏锦荣让女儿把自己给推了过来,在旁边看着两人吃。

    被看了一阵,刘婉华夹起一块说:“锦荣,你总在这看着挺没劲的吧?来,我喂你吃一块,尝尝当年挨了顿打的这个菜如何?”

    苏锦荣笑着摆摆手:“我不吃,看你们吃,很开心。”

    沈卿洛好奇问:“婉华姥姥,为什么您会说,当年因为这个菜,苏爷爷还挨了顿打?”

    刘婉华看向苏锦荣,接着微笑跟沈卿洛说起当年的事情。

    “那时候我也不懂,就找锦荣帮忙,锦荣呢?也是胆子大,就悄悄自己去炸了一块锅巴拿来,结果我们吃过走了,晚上的时候,被苏老爷子给发现了。”

    苏锦荣也回忆起那一段,脸上此时也是写满了笑容,很明显已经当做是笑谈。

    沈卿洛还是不明白:“那为什么,苏爷爷会挨打呢?”

    刘婉华继续说:“你不知道,你苏爷爷的父亲,那可是个很严谨的人,在他看来,你苏爷爷那时候就是厨房里跑腿,根本没资格碰锅台的。”

    停顿一下,刘婉华又说:“而且,那时候你苏爷爷还在上小学,我后来想想也挺难为他的。”

    说着刘婉华就笑起来,尽管老太太如今年纪大了,但眉宇间依旧能看出年轻时风采。

    最后,刘婉华认真说了句:“最重要的是,在你苏爷爷父亲眼中,那种随意改变菜品的事情,是绝对不允许的,想来也只有那时候的孩子有胆量干。”

    刘婉华这话说的倒是没错,那时候的苏锦荣还在上小学,但已经被允许进厨房去帮忙。

    所谓的帮忙,说好听点是个小帮厨,说难听点就是去厨房里打杂的。

    通常苏锦荣没有机会去学什么,一来是他年纪还小,二来他还没有资格去学。

    大多数时候,苏锦荣只能是干干端盘子,或者是给师兄们递个东西的活。

    但是那个年纪的苏锦荣,也是人的一生最大胆的时候。所以他才敢在刘婉华教导下,就悄悄去炸了一块锅巴送出来。

    提起年轻时的各种趣事,让沈卿洛听得是觉得非常有意思。

    现在看着,刘婉华和苏锦荣是两位老人,苏锦荣年纪小些也是年近花甲。

    刘婉华就更不用说了,实际上刘婉华如今也已经快八十了。

    但是这样两位老人,坐在一起聊着年轻和小时候趣事,依旧是满脸都是笑容,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有着好多可以回忆的事情。

    最后给刘婉华和沈卿洛上来的菜,是冯一帆为妻子创的那道“双汁戏白狮”。

    看到小盅里,一颗白白嫩嫩狮子头。以白嫩狮子头划分,两边是两种颜色的汤汁,真是让人看着非常漂亮。

    刘婉华微笑说:“尝尝看,这可是一道新菜,暂时你在其他地方吃不到的。”

    沈卿洛听了充满惊奇,拿起小勺子,按照婉华姥姥的话舀起尝尝。

    看上去很像是狮子头,舀起来看了看好像也是狮子头。

    最后放进口中,在口中吃的时候,沈卿洛终于发现了,这个不是狮子头。

    不对,不能说不是狮子头,是这个不是用肉做的狮子头,这个狮子头是豆腐,然后还有一种很鲜的味道掺杂其中。

    刘婉华看沈卿洛吃着神情一变再变,也是微笑着说:“怎么样?这个味道好不好?”

    沈卿洛咽下口中的狮子头,有些惊讶说:“好吃呢,婉华姥姥这个真的好吃,口感上有狮子头口感,但是又有鱼肉鲜味,豆腐也是完全没有豆腐味道。”

    刘婉华微笑着说:“是啊,你可是有口福了,这道菜可是大厨给老婆创造的。”

    沈卿洛有些羡慕:“真是好羡慕若曦姐姐,姐夫能做出这么棒的菜。”

    刘婉华也说:“可不是,若曦算是苦尽甘来啦,有这么好的丈夫,以后日子肯定是只有幸福。”

    沈卿洛听了,看着餐馆里,一桌桌客人是不是发出惊叹。然后举着手机不停拍照,每道菜几乎都要拍发一下朋友圈。

    然后是苏若曦在一张张桌子中穿行,给那些客人点餐,身后还跟这个“小尾巴”。

    这些情形,看在沈卿洛的眼中,真是充满了一种欢乐。

    或许只有一家人经营这样小餐馆,还真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忙碌和辛苦。

    可是这样一家人在一起,哪怕是忙碌又如何?

    他们很幸福。

    这么一个晚上,苏记的生意自然火爆。四方小桌的更换,也为苏记吸引到更多的客人。甚至在门外,一度还排着挺长的队伍。

    今天没有来苏记的杨小溪,晚上在家里啃着冯爸爸做的曲奇饼干,一脸嫌弃看向趴在餐桌上赶稿的爸爸。

    此时的杨志毅也挺郁闷,他真不是不想去苏记。

    去了苏记,中午饭、晚上饭都有着落,下午还能让女儿吃一顿点心。女儿可以和冯若若玩的很开心,这难道不香吗?

    这确实很香,但是今天杨志毅却不能去。

    不能去的原因是,昨天周六出去玩了一天。从苏记回来后,因为太累了杨志毅早早就睡了,结果把自己写稿的事情给忘记了。

    今天一大早,杨志毅接到了编辑的电话,让他必须要在今天把稿子交去。

    “杨志毅,你要是今天不交的话,我真不敢保证你后续还能不能有推荐,而且到时候我可能会跟你一起连坐啊,算我求求您了,大哥行行好啊。”

    在编辑一番声泪俱下哀求后,杨志毅当即就拍拍胸脯给答应了下来,并且保证会在晚上九点前完成。

    编辑那自然是非常开心,挂断了电话后,就开始期待着杨志毅交稿。

    可是杨志毅打开了电脑后,他才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他发现,自己昨天该写的没有写,结果两天累积在一起变得要写很多。

    但是已经答应了编辑,杨志毅果断是不能放对方鸽子,因为那样真的会两个人都惨。

    所以最终,杨志毅只能是放弃出门,全天都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