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厨爸-第3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苏记这么一大家子出门同时,古街上一些铺子的老板也都纷纷出门了。
这些老板这么早出门,是准备要去规划出来摆摊的地方看一看。
大家也都是带上了一部分,各自铺子里的东西,要去摆摊的地方试一试,看看那边摆摊是不是可行。
看到苏记的一家人,大家自然也都是主动跟这一家人打招呼。
“荣叔早啊,一帆你们这是一起去送若若啊?”
“真的是好温馨啊,一家人一起送若若。”
“冯大厨,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去那边摆摊啊?”
“对啊,冯大厨,我们可都是很期待,你们过去摆摊,然后给我们带动一些生意啊,不然我们这些东西可带动不了啊。”
看到了冯一帆,大家很自然就想要问,他什么时候过去摆摊?
冯一帆推着岳父一边和大家同行,一边回应:“我们要等周六才过去的,主要是一些东西需要准备一下。
其实大家也不用担心,那些习惯来老街光顾大家的客人,肯定早就知道改建的消息,而且摆摊的地方距离这边也不远的,所以大家肯定会过去,所以生意真的是不用太担心。”
话是这样说,但有些人也还是会或多或少有些担忧。
“说不担心是假啊,毕竟那边环境和很陌生的。”
“是啊,而且那边现在也不成规模。”
“还有一些以前老邻居搬去了其他地方的,所以那边的生意真的不好说。”
“可不是,我们留下来的铺子,虽然各家都有各家特色,但是没有了古街衬托,我们的特色就显得不那么有特色了啊。”
这么一路走来,看得出来留下来的商铺老板们,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担忧。
这些留下来的老板,或是铺子本身是自己早就买下来,或是和铺子房东签了挺久的协议。
可以说,这些老板之所以留下来,一方面是看在苏记不会离开,另一方面也是有一定客观原因在,并不表示留下来的老板们真的对前景看好。
相反,现在去那边摆摊,大家对前景其实并不是很看好。
所以大家才会把希望寄托在苏记,寄托在冯一帆身上,希望他早点过去摆摊,能够带动那边的客流和生意。
这其中,有几家做小吃生意的老板,对冯一帆过去是尤其期待。
一家老式手工麦芽糖的铺子老板,很认真对冯一帆说:“冯大厨,你们还是早点过去,我们真的都挺需要你给我们带动一些生意的。”
另外几家做小吃生意的老板也都说:“对啊,我们可都指着冯大厨你的。”
这段时间,苏记生意的火爆,将整条古街的人流拉动起来后。
获利最多的便是这几家小吃生意的铺子。
其中以王翠凤家的米酒,和一家做各色炸串小吃的铺子,算是苏记带动人流获得最大好处的两家铺子。
尤其是那家各色炸串小吃铺子,因为苏记后来排队严重,很多食客排队同时,会在他家买些炸串,可真的是让他半个月里生意很火爆,每天的销售也都是翻了好几倍,真是让老板都没有想到。
正因为出现这种情况,老板也是非常果断放弃搬走的想法,决定留下来等古街改建结束。
其他一些留下来小吃铺子老板,也都是相同的想法,希望可以借苏记影响力,依托在苏记的周围做生意。
冯一帆对这些老板的心思很清楚,他也不去点破,因为确实古街以后的繁荣,也是需要这些人的,大家一起合作,才能把古街变得更加吸引人。
不过现在看到几家老板都在,冯一帆笑着提醒一句:“各位老板,其实我觉得,在我们摆摊的这段时间里,大家应该多想想如何把自家的东西做得更好,只有味道更好了,才能吸引到足够多的人。
我明白,大家都希望苏记带动我们古街的生意,但苏记一家力量有限,我还是希望大家都能一起努力,让我们的古街变得更繁荣。”
在冯一帆这番话过后,也是让几位同行的老板们陷入沉思。
其实这段时间,有几家的老板确实已经感觉到问题。
虽然苏记确实给古街带来更多人流,但因为有苏记这个珠玉在前,所以来古街的游客们真的都是很厉害的吃货,如果味道做的不好,根本无法让那些游客吃,更别说吸引回头客了。
现在听冯一帆这么一说,也是让这些老板们认真考虑了一下,心里觉得或许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
一行人这么浩浩荡荡,走到了老街得西边,这里的街口已经被封住,不过留下了一个小门,可以让像是苏记一家一样住在街上的人进出。
从小门里出去,冯若若还扭头认真看了看街头这个门,小姑娘觉得很有趣,竟然还专门回头去又走了一遍。
苏若曦看到笑着说:“好啦好啦,以后天天都要走的,你就别走啦,我们要快点去幼儿园,不然你要迟到喽。”
准备再走一遍的冯若若,听到妈妈的话赶紧跑到妈妈身边去。
站在街口的众人,见到这一幕也都是莞尔一笑。
第463章 规划摆摊位(三更完毕求订阅)
冯若若觉得进出古街有一个小门真的很有趣,所以小姑娘即便是被妈妈叫去身边,向幼儿园走去的时候,还会时不时扭头看一看。
看出女儿是真的很好奇,苏若曦轻声对女儿说:“好啦,不用看的,等你幼儿园放学,你还要从那里回家的,所以不用一直盯着看,你好好走路,我们快点去幼儿园,迟到了你要被扣小红花哦。”
冯若若听到妈妈这样说,尤其是听到说“会被扣小红花”,小姑娘顿时不再回头去看了。
冯一帆推着岳父,看到女儿的样子,也是忍不住笑了笑。
到了幼儿园门口,不少幼儿园小朋友都陆陆续续进门。
和若若一个班的小朋友,看到了冯一帆的时候,都会跟冯一帆挥挥手问好。
“冯叔叔好。”
“冯叔叔早上好。”
……
面对小孩子们的问好,冯一帆也是微笑点头回应:“你们好。”
苏若曦送女儿进幼儿园前,又是对女儿进行了一番嘱咐:“若若在幼儿园要乖乖听话呀,还有不可以只和溪溪、霏霏玩,你们要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要乖乖听方老师的话,知道吗?”
冯若若听了妈妈的一番话,小姑娘也是撇撇嘴说:“好啦,若若知道呀。”
冯一帆也跟女儿挥挥手:“若若拜拜,等幼儿园放学,爸爸再来接你。”
冯若若顿时笑起来:“好呀,好呀,那爸爸你带着点心来呀。”
奶奶奇怪问:“为什么要让爸爸带着点心来?”
冯若若马上说:“因为爸爸来接我,带着点心,可以分给班上的小朋友呀,妈妈说啦,要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的,所以爸爸你带着点心来,这样小朋友们都能吃到爸爸的点心啦。”
听到女儿的话,让苏若曦也是哭笑不得,没想到女儿还真的很会活学活用。
冯一帆则是笑着点头:“好,爸爸答应若若,给若若带点心来。”
冯若若终于满意了,来到姥爷的面前,跟姥爷握握手告别?小姑娘便跟家里人挥挥手?快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跑进了幼儿园去。
目送女儿进入幼儿园,冯一帆一家人在大门外?又和一些其他小朋友家长聊了几句。
无论是冯若若班上孩子家长?还是幼儿园其他班级孩子家长,对冯一帆可都是不陌生的?在电视上看到过冯一帆很多次。而且一些喜欢网上看视频的家长,更是看过冯一帆展露烹饪技术的。
其中有一位爸爸?非常认真感谢了一番冯一帆。
“冯大厨?我可真的是要感谢你的,你在网上发布的做菜视频,真是教会了我很多,你教的特别细?真的是一学就会的?我现在做的菜,我儿子特别喜欢吃,都是冯大厨您的功劳。”
听到这位爸爸的话,冯一帆也是有些惊讶,随后笑着摆摆手。
“不用客气的?我那些其实都是比较家常的菜,我平时也都是那样做给我女儿吃。”
那位爸爸接着说:“就是这样家常菜好?我们在家里都能做的,真的是很棒。”
冯一帆微笑说:“谢谢?以后我会再出一些菜,让大家都能够在家成为大厨?给孩子做更多好吃营养的菜。”
听到这话?在场的众多家长都立刻都是非常赞成。
“好啊?好啊,冯大厨你一定要说到做到。”
“对对,多教我们一些,这样我们也可以在家里当大厨了。”
“就是,我儿子现在特别喜欢我做的菜,真的是冯大厨教得好。”
“我女儿也是,我照着冯大厨视频教的那个大虾,我女儿吃的真的是特别喜欢。”
“我儿子喜欢那个排骨,我家里人其实都喜欢。”
……
听到这些家长的话,冯一帆也是笑了起来,他倒是没有想到,孟诗彤他们发布的视频,竟然给这些家长带来了不少改变。
说起来,这段时间,冯一帆一直在苏记忙碌,也就没有来送过女儿。
今天来送女儿了,才了解到原来自己那些做菜视频,还真的是传播很广。
冯一帆又和家长们聊了一会,现场也是传授了一些小技巧。
随着幼儿园大门关闭,家长们才终于意犹未尽的散去。
就连幼儿园的门卫和老师都有些奇怪,今天这些来送孩子的家长,竟然一直在幼儿园大门外,等到大门关上了才离开,这是怎么回事?
等到幼儿园门口家长们散去,冯一帆推着岳父说:“我们去对面的街看一看吧?”
卢翠玲赞成:“对,我们先过去看看。”
苏锦荣和苏若曦父母也是同意。
冯一帆便推着岳父,从幼儿园门前斑马线,直接过了马路,又向远离老街的方向走了一段,来到了规划摆摊的地方。
因为是早上,这边摆摊的人并不多,毕竟大清早也没有什么生意。
按照平时老街的时间来说,一般都是临近中午的时候才会有不少人。
主要是因为,很多人中午要去苏记吃午饭,所以中午古街才会陆陆续续出现很多人。
而古街真正的营业时间,实际上通常都是在下午,尤其是傍晚的时候人流会迅速开始激增。到了晚饭的饭点,大约六、七点的时候,是古街人流最高峰。
这其中关键也还是在苏记,大部分晚上来老街客人,都是准备要去苏记吃饭的。
所以按照这样的时间段来看,规划处这片给老街铺子暂时摆摊地方,早上必然是很冷清。即便是有客人也是下午才会有。
不过,因为今天是老街封街第一天,不少铺子的老板还是早早过来。
这些老板是打算要占一个好的位置,可以在这边有生意时抢占先机。
当大家看到冯一帆推着岳父,领着母亲和妻子走进来时,原本在抢占位置的老板们顿时全都停下来。
随后,老板们全部都围了过来。
“荣叔,你们打算在哪里摆摊啊?”
“一帆啊,你们要在哪摆啊?”
“冯大厨,你们在哪,我们跟着你们一起啊,大家相互也有个照应的。”
“对对,冯大厨在哪,我们就一起过去。”
“一帆要不你们先选地方好了。”
……
面对老板们的热情,冯一帆也是有点哭笑不得,很明显大家不是真的在讲谦让,而是都想要和冯一帆摆摊在一起,想要借一借苏记和冯一帆的人气。
在大家七嘴八舌,像是在争吵的情况下,最终还是苏锦荣开口阻止。
“好了,都别吵,听安排。”
苏锦荣一开口,顿时老板们全部都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刷集中在冯一帆身上,都在等待着冯一帆最后安排。
冯一帆也是有些无奈,再次认真看了一下,已经被搭建好的临时摊位。
思考了片刻他说:“我看这样吧,我们简单一点,还是按照古街上的位置分布来确定摆摊位置,从西到东,我们从这个口开始,这样环一圈,最后还是从这个口结束,这样应该很公平吧?”
听到冯一帆这样说,自然是有些老板欢喜,而还有一些老板不太满意。
欢喜的是距离苏记比较近的老板,不满意的自然就是比较远的。
冯一帆则是笑着说:“其实大家不用在意是不是离我们近,因为这里是个环形的,到时候来了人,从这边转一圈,肯定大家都能照顾到,而且我们按照古街从西到东这样,还是可以把小吃和其他分开,这样相互不会干扰。”
而此时,苏若曦突然提议:“我看要不这样吧,干脆以两边这个口子为界,卖吃的全都摆在靠里那半边,然后让其他的摆在靠外这半边。”
听了苏若曦突然开口安排,连冯一帆都对妻子这个安排有些奇怪?
炸串铺子的老板娘问:“若曦啊,你为什么这样安排啊?我们摆在里面的话,肯定生意会受到影响的,这边冲着路肯定更好啊。”
苏若曦笑着解释:“就是因为冲着路首先会被人看到,才应该让不是小吃的铺子摆在这边,而我们卖吃的摆在里面,刚好人家要买吃的,就必须要先经过外面卖其他东西的摊位啊?”
被苏若曦给这样一解释,大家认真想了想,顿时都觉得这样安排很好。
冯一帆也是明白了妻子的意思,也觉得妻子安排的很好。
临时摆摊的地方是个长长的椭圆形,然后是一边冲着外面的马路,另一边则是有一面墙给挡住了。
按照苏若曦的安排,让卖其他东西的摆在冲着马路的这一面,卖吃的全部摆在靠里的一边去。
开始做生意的时候,因为苏记和一些小吃摊的存在,肯定会吸引周边的一些人过来吃,这样必然会经过卖其他东西的摊位,不管是买还是不买,都会带来人气,也就会让不卖吃的摊位有生意。
冯一帆向妻子竖起大拇指,当众说:“还是我老婆的办法好。”
其实这个办法,对卖吃的老板们并不算是多友好。
因为不面向路口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一些人不愿意进去。
但是又因为有苏记,有冯一帆的存在,大家出于对冯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