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厨爸-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听一遍,苏若曦大致已经明白,摆摆手说:“好啦,我明白,你继续擀皮,我来做,保证没问题。”
嘴上是这样说,但是第一步就让苏若曦有些难办了,因为看着后厨里大大小小的锅,她一时之间不知道到底该用那一口锅?
冯一帆看妻子站在一堆锅前面发呆,指着墙壁上挂着的一口小铁锅:“就用那个。”
苏若曦伸手取下来,然后就把牛奶倒进去,放在灶台上进行加热。
期间冯一帆也是伸手,帮忙给调整了一下火,保证是用小火慢慢进行加热融化牛奶里的白砂糖。
苏若曦也是很认真站在锅边,用冯一帆给她的小铁勺,慢慢进行搅动,好让牛奶和白砂糖能够充分融合。
加热过后的牛奶端过来,按照冯一帆的指挥,将之前分离出的蛋清倒进热牛奶里,用搅拌器进行搅拌均匀。
冯一帆还嘱咐了一句:“不要太快了,慢慢的,让蛋清和牛奶融合起来,搅拌出一点点粘稠度就好。”
苏若曦点了点头,很认真地按照丈夫所说的去做,同时也看着丈夫把皮已经擀好了。
“不用非常薄,太薄了也不好的,像是这样大概是三、四毫米就行。”
接着,苏若曦看到丈夫拿来了一个烤盘,并且还找出了一个个褶皱边的锡纸蛋挞模具。
苏若曦可是很清楚,像是蛋挞的这个模具,以前家里是没有的:“你怎么什么都有准备啊?这些也是你买的吗?你早就准备好了?”
冯一帆笑着点头回答:“是啊,这些东西都是这几天买回来的。”
苏若曦有些惊奇地继续问:“你早就想好了,每天要给女儿做什么东西吃的吗?”
冯一帆摇头说:“当然没有,不过我想着,总要给女儿做这些,所以去市场的时候见到了,我就提前给买回来。”
言罢,冯一帆继续教妻子:“你看好呀,这些擀好的皮呢,用一个稍稍大出这个蛋挞模具的圆形模具,将它们给切割成一个个圆形的面饼,然后这样按压在模具里,记得要按压紧实一些。”
苏若曦也是看得很认真,然后也是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发现这东西其实真的不难。
全部的蛋挞皮都装进模具后,苏若曦问:“接下来,是不是要把这个牛奶倒进这些模具里啊?”
冯一帆摇头说:“不要急,先要把牛奶过一遍筛网,滤出一些杂质的。”
苏若曦也是照做。
在妻子做的时候,冯一帆则是选取了一些水果,将水果全部切成很小的颗粒,接着铺在蛋挞模具底部。
铺好了水果丁,冯一帆对妻子说:“好啦,接下来你就可以把牛奶倒进去,记得不要倒得很多,要留下大约两个毫米样子的距离。”
苏若曦听了立刻奇怪问:“这个要怎么保证2毫米?难道还用尺子去量的吗?”
冯一帆微笑着伸出手,握住妻子的手,把妻子给轻轻的拥入怀中,手把手带着妻子把牛奶倒入蛋挞皮。
一开始被丈夫这样握着手,拥入怀中让苏若曦身体一僵,下意识是想要挣脱的。
但是耳边响起冯一帆的声音:“不要乱动,你认真点学,行不行?”
苏若曦听了丈夫的话,也是只能让丈夫这样手把手来,先是一阵心跳加速,但是在第一个蛋挞倒完后,她整个人也就逐渐放松下来。
看着丈夫倒入牛奶的量,基本上也是有了一个参照,在丈夫还想要继续手把手做的时候,被苏若曦果断拒绝。
“好啦,我有了参照就行,你赶紧去看看你锅里的肉吧,别在这里,黏黏糊糊你不觉得热吗?”
被妻子给推开,虽然冯一帆还有那么点意犹未尽,但是因为不想惹得妻子反感,也只好是让妻子自己进行,还不忘嘱咐:“那你要注意点,千万不要倒得太多,不然待会烤的时候会不好的。”
苏若曦一边继续倒入牛奶,一边应道:“好啦,我知道,真是啰嗦。”
第80章 成品很完美
冯一帆站在旁边,看着妻子像是个第一次学习写字的小孩子,非常认真一点一点将小锅里的牛奶,注入到已经铺好了果肉丁的蛋挞底中。
每一次,苏若曦都非常的小心翼翼,一脸认真地盯着倒入牛奶的量。
会去对比旁边的样子,保证每一个蛋挞皮中倒入牛奶的量,都要基本上处在一致的位置上。
那种目不转睛,再搭配上两只手非常缓慢的动作,看上去真是很像个认真的好宝宝。
而坐在轮椅上的苏锦荣,也是第一次见到女儿如此认真做事的一面。
苏锦荣的心里突然想:是不是自己也犯了和当初父亲一样的错误,没有让女儿进后厨学习,是一个错误呢?
这一刻苏若曦认真细腻的动作,让苏锦荣觉得,或许自己女儿也有那样一份厨艺的天分。
终于,将所有的蛋挞皮都注入牛奶,苏若曦长舒了一口气,将手上的小铁锅放下来,感到手臂都有一点点僵麻,用力地去甩一甩两只手。
冯一帆见到这一幕,双手将妻子的手捧住,很轻柔地给妻子揉了揉两只手。
“一会用温水稍稍泡一泡,第一次做这些,肯定还是会有些不适应的。”
苏若曦本来是想要抽回手,但发现丈夫揉着手掌,还有手指关节,轻柔的动作让她感到很舒服,所以也就没有把手给抽回去。
让丈夫揉了一会,苏若曦看着注入牛奶的蛋挞说:“这样就可以了吗?”
冯一帆摇头说:“当然是不行的,还需要烘烤一下的,当然为了美观还需要一点点加工。”
苏若曦顿时抽回手,然后推着丈夫说:“那你还不快点啊?别耽误时间,你赶紧做好了给女儿送去。”
冯一帆微笑问:“难道今天妈妈不亲自去给女儿送吗?”
苏若曦愣了一下,也是觉得好像确实可以她自己去送,何况今天这个蛋挞,可是她亲自给女儿烤制的呢,自己去送肯定会让女儿很惊喜。
可是转念一想,苏若曦又觉得不能自己去送,万一女儿和小朋友觉得不好吃怎么办?
苏若曦立刻摇头说:“我不去送,你给女儿送去,不虚告诉女儿,今天这个是我给她做的。”
冯一帆听了奇怪地问:“为什么啊?”
苏若曦认真地说:“那要是女儿和幼儿园小朋友,都觉得不好吃怎么办?再说,这个本来就是你要做的,是你指挥我做的,所以不好吃也是你的问题,我可不给你背这个责任。”
妻子的一番话,说的冯一帆是哭笑不得,没想到妻子甩锅的本事还真是挺厉害的。
冯一帆接着说:“你怕什么啊?你完全按照我的配方做,肯定不会有任何的问题,而且女儿知道是你亲手做的,肯定会说好吃。”
苏若曦一脸严肃继续说:“对啊,女儿知道是我做,肯定会说好吃,这样就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好吃了,所以要你去送,要让女儿和她幼儿园小朋友们说实话。”
看到妻子很不自信的样子,冯一帆微笑着安抚:“你不用担心,女儿和小朋友肯定会觉得你做得很好。”
苏若曦依旧是坚持要让冯一帆去送,眼见妻子耍子小性子,冯一帆也只好点头答应。
接着,冯一帆从冰箱里取出一些樱桃,用刀子很认真片下一些樱桃肉片,点缀在蛋挞里的牛奶上。
如此一来,让这个灌入双皮奶蛋挞显得更加漂亮了。
站在旁边的苏若曦看着也是双眼放光。
最后一步当然是放进烤箱烘烤。
冯一帆把烤盘放进烤箱,调整好了温度,也就开始收拾一番料理台,把各种东西整理打扫一番,烘烤的时间也就差不多了。
烤箱打开,瞬间曲奇饼干甜香,混合着牛奶的奶香味飘荡出来,弥漫在整个后厨里。
在曲奇饼干和牛奶香味中,还有一丝丝的水果香,真的是闻着就觉得非常诱人。
苏若曦此时更加心中忐忑,担心自己做得不好,所以一直密切关注着丈夫从烤箱里取出的烤盘。
烤盘放在料理台上,冯一帆微笑着说:“很好,成品很完美,看来我老婆还是很有天分嘛。”
苏若曦听到这话,赶紧凑到烤盘前,低头去看的时候,就看到一个个焦黄色蛋挞中,白嫩嫩的牛奶中,一点点红色点缀下,真的看着确实很漂亮。
见到如此成功,苏若曦心中也是有一点小得意,向丈夫扬起下巴说:“哼,现在知道,不是只有你能做了吧。”
一边说,苏若曦一边伸出手,打算要拿出一个来尝一尝味道。
但是冯一帆一把将她的手拉住,一脸严肃地说:“小心烫啊,昨天才说过一次啊,你怎么就不涨教训呢?放在这里,等凉了你再吃。”
苏若曦接着想到了一个问题:“你这个要怎么给女儿送去?用我们的餐盒会压坏吧?”
冯一帆点头说:“嗯,用我们家普通餐盒确实会压坏,不过我也已经早有准备了,保证不会弄坏的。”
说着,冯一帆从今早买回来的一些东西里,找来了几个被压成纸片的盒子。
经过他手的一些整形,纸片就被变成了一个个浅浅的小纸盒,刚好一个里面可以摆放大约六个蛋挞。
苏若曦有些惊讶:“原来你什么都准备了?”
冯一帆微笑着回应:“当然,你老公是不是很聪明?”
苏若曦撇撇嘴:“少得意。”
接着,蛋挞放在料理台边放凉,冯一帆则是继续忙碌各种备料。
餐馆备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像是高汤以及各种新鲜蔬菜,都是要提前进行准备。
餐馆后厨出菜是不是能够高效且精品,全都在于事先备料是否准备充足,只要准备工作足够充分,才能够保证营业中的烹饪游刃有余。
苏若曦在旁边看着丈夫忙碌,嗅着烤盘里蛋挞的香味,总是忍不住会看上几眼,甚至有点忍不住要咽口水。
呆了一段时间后,苏若曦终于还是有点受不了,推着父亲离开后厨说:“时间不早了,你在后厨忙吧,我去前面把店门打开。”
冯一帆忙碌中也回过神来应了一声:“哦,好的,你一个人可以吗?”
苏若曦很认真地说:“当然可以,你干好你后厨的事情吧。”
目送妻子推着岳父离去,冯一帆也是继续在后厨忙碌,需要清洗蔬菜,需要把一些肉类进行初加工,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把几锅汤都给熬上。
这一切是苏记这样小餐馆,每天都需要进行的事情,每日重复或许很乏味,但这也就是小餐馆日常。
对冯一帆而言,在这样忙碌中,他反倒是觉得很舒心,比前世被众星捧月的生活要更加真实。
第81章 迎着朝阳的
苏若曦推着父亲走出后厨,把父亲一直推到门前,然后再去打开餐馆的大门。
苏记的大门一共有两道,临街的门是那种很古朴,一块一块木板相互扣押,仿佛古装电视剧里的那种铺面的门。
把临街木板一块块去掉后,门脸内实际上还有一道门。
这里面的一道门,实际上才算是苏记的门脸,两扇有些年头的红漆小门,门头上挂着一块老匾。
老匾上自右到左两个金漆都已褪去的字“苏记”,左边紧挨“记”字下半部还有两个小字“食味”。
这便是苏记的老匾,是苏家的祖上一直传承下来。
从祖上开始干餐馆以来,苏记辗转换过不少地方,门脸和店面也都更换过,唯有这块老匾,始终高悬在苏记门头上,象征着苏记的传承。
虽说苏记有两代掌勺人参与过国宴,但真正让苏记声名鹊起的,是苏若曦的爷爷。
苏若曦爷爷不单单是参与过国宴,更是凭借几手自创和改进的菜品,成为当年国内厨师中真正大师级存在。
爷爷壮年时,苏记这淮城老街上的小小餐馆,一度成为全国厨师向往求学的圣地,全国各地不少名厨都曾登门拜访,更有不少年轻厨师来拜师学艺。
那时的苏记也同样是正直壮年,以一种包容胸襟海纳百川,呈现出一种蓬勃且富有朝气的扶摇之势。
如今,昔日那份扶摇直上的气势早已烟消云散。
苏记就如同门外这条面临改建老街一样,历尽由繁华转入落寞的变迁,像是一个迟暮的老人,与年轻人的时尚格格不入,所能依靠的似乎只剩下情怀的怜悯。
曾经是。
现在冯一帆的归来,为苏记注入了新的朝气,用他的方式,潜移默化影响和改变家里每个人,也在逐步改变着苏记。
苏锦荣坐在门前,伴随女儿将两道门打开,阳光从外面照进来,泼洒在他的怀中。
这一刻的苏锦荣觉得这就像是女婿归来的征兆。
举头向阳,苦寒过,朝气升,扶摇直上。
苏锦荣抬起头来,眯着眼睛望了一眼阳光,暖暖的朝阳,真的能够驱散胸怀中的严寒啊。
苏若曦将一块块门板卸下来,放在两道门之间缝隙中,一回头看到父亲沐浴阳光那份含笑的惬意,恍惚间觉得父亲像是已经完全好了。
苏若曦也回头向门外看去,蓝蓝天空没有一片云朵,朝阳洒下并不热烈反倒使人心旷神怡。
闭上眼睛,慢慢抬起头向着天空深吸一口气,脑海中很自然浮现出今天早上后厨里发生的一切。
自己亲手给女儿做了点心,而且父亲没有阻止自己,真的像是拨开了曾经压着的厚厚云层,终于迎来了蓬勃的朝阳。
此时此刻,父女俩在这门前朝阳下,都有了一种崭新的体会,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憧憬。
……
淮城这几年建设步伐突然加快,从一个曾经富有古韵却不那么现代化的古城,随着现代与时尚元素不断填充,变成一座传统与新潮交织,现代和古典碰撞的多元化新兴都市。
与老街所在这一片城区不同,在横贯淮城那条河的南岸,是一片更加年轻充满时尚元素的城区。
在这里一座座拔地而起高耸大楼内,是一群追逐现代时尚,富有新潮活力的年轻人。
孟诗彤他们便是其中一员。
此时,在其中的一栋大楼内,孟诗彤打着哈欠捧着咖啡,站在守在液晶屏幕前阿飞身后,认真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