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厨爸-第7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一帆笑着说:“好,中午我们找个地方吃大鸡腿。”
杨志毅听到说起吃,也是整个人都兴奋起来:“我听说啊,这个镇子上的特色是那种土灶的地锅鸡,还要在锅边上贴面饼的,我们中午可一定要找一家最好的尝尝味道。”
陈寿林说:“那肯定要尝一尝的,地锅鸡可是很多年没吃过,尤其是地锅鸡贴饼子。”
冯一帆顺手把车门关上,然后把车子给锁上,招呼大家说:“好啦,我们赶快走,去镇子上转一转,顺便寻觅一家最好吃的地锅鸡,中午我们好好大吃一顿。”
冯若若立刻好奇问:“呀,爸爸中午你不做饭吗?”
冯一帆对女儿说:“中午我们吃别人做的,总是吃爸爸做的饭,你们不会觉得腻呀?”
冯若若马上说:“不腻呀,爸爸你做饭最好吃啦。”
杨小溪和陈瑶霏也跟着说:“对对,冯爸爸做饭最好吃。”
冯一帆笑着说:“好,那回去了,我继续给你们做,今天中午呢,我们就去吃一点这里的特色,尝一尝地锅鸡贴饼子。”
三个小女孩又很好奇问:“爸爸(冯爸爸)什么是地锅鸡贴饼子?”
大人们听了异口同声说:“不要急,等看到了你们就知道啦。”
小女孩们也就不着急问,跟着大人们一起走出停车场。
不得不说,虽然小镇上小桥流水潺潺,搭配上灰瓦白墙很漂亮,但是小镇外面的停车场着实环境不怎么样。
尤其是路面是那种石子路,车子进出的时候还会扬起灰尘。
所以在走出去的时候,冯一帆他们也是护住三个小女孩。
快速走出了停车场,终于正式进入了镇子上。
镇子上的环境简直和停车场那里判若两地。
一进镇子,便是一座很古老的石桥,石桥下面是清澈的潺潺流水,还有一些镇上的居民在下面的水边洗衣服。
看到那些人用一根木棍敲打放在石头上的衣服,三个小女孩也是觉得很惊奇。
“呀,爸爸那些人在干什么呀?”
“他们拿棍子在打衣服呢。”
“可是为什么要打衣服呢?衣服是做错了事情吗?”
李秀春笑呵呵说:“那个不是在打衣服,那个是在洗衣服的时候,用那根棍子去轻轻敲打,可以把衣服的一些脏东西敲下去,然后呢,衣服就可以变得干净了。”
镇子上这种比较古老洗衣服的方式,还真的是让小女孩们觉得惊奇。
站在石桥上向下面认真地看了半天。
甚至还蹲下来,用两只小手拖着小脸蛋,盯着仔细看。
下面洗衣服的大婶们,一抬头看到三个可爱的小女孩并排蹲在桥上看,也都是露出和善的笑容来。
“呦,这三个小女孩可真漂亮。”
“你们是谁家的孩子啊?”
“真的是好俊俏。”
“可不,三个小女孩都很可爱。”
听到下面大婶们的评价和问话,三个小女孩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赶紧起身躲到大人们的身后。
看到小女孩们害羞,下面洗衣服的大婶们全都开怀大笑起来。
冯一帆回身看了看女儿说:“不要害羞,大婶们是在夸你们的,你们去跟人家打个招呼。”
在爸爸的鼓励下,冯若若依旧是首先站出去说话。
“你们好呀,我爸爸说你们在洗衣服,你们是用那个棍子打衣服,把衣服里的脏东西给打掉,是不是呀?”
有冯若若带头,杨小溪和陈瑶霏自然也胆子大起来。
两个小女孩也上前来到冯若若身边。
杨小溪问:“婶婶,你们平时都不用洗衣机吗?”
陈瑶霏也问:“婶婶,你们这样打,不会把衣服打坏吗?”
下面洗衣服的大婶们,听到三个小女孩的问话,一个个也都是开心笑起来。
其中一个大婶说:“你们三个小可爱,问题还挺多的。”
另一个大婶回答:“我们平时都在这里洗衣服,然后用这个棍子敲打衣服,我们会很注意力道,不会把衣服给打坏的。”
“对,你们要不要下来看看?也可以用棍子打一打看。”
三个小女孩听了那自然是跃跃欲试了。
大人们看到女孩们已经是跃跃欲试,也就一起领着孩子们下去看看。
通过洗衣服大婶的指引,冯一帆他们先走下桥,然后绕到溪水旁堤岸的阶梯上,从阶梯下去,沿着溪水边走到大婶们洗衣服的地方。
三个小女孩看到了水,那也是觉得非常有趣的。
来到大婶们身边后,小女孩们蹲下来,伸手去轻轻摸了摸流淌的水。
发现水是并不会很冰凉,和山坡上那个小溪的水一样很舒服。
一位大婶笑着说:“我们这里用的都是天然的溪水,是从山上流下来,可都是好水呢,你们在城市里肯定是很难见到。”
两位妈妈也是让孩子们要小心一点。
爸爸则是紧跟着,防止小女孩们玩的时候滑下水。
很快,三个小女孩都拿到了大婶给的棍子。
拿在手上,三个小女孩才发现棍子还是挺重的。
小女孩们尝试用一只手拿,还真是有一点拿不住的样子。
最后,三个小女孩也都是用两只手握住棍子。
虽然两只手把棍子给举了起来,但是小女孩们去尝试敲打衣服的时候,明显两只手握着棍子不好敲打的。
而且棍子确实分量比较沉,所以小女孩们举起敲打几下,也是慢慢吃不消。
放下了棍子,三个小女孩几乎是异口同声说:“哎呀,好重。”
看到小女孩们的样子,洗衣服的大婶们全都笑起来。
冯一帆他们也都跟着笑,觉得三个小女孩太可爱,太有意思了。
又让孩子们玩了一会,苏若曦和李菲儿也是一起说:“好啦,玩够了把东西给人家大婶,人家还要洗衣服的。”
“是啊,我们不要总打扰人家啦。”
小女孩们便把手上木棍还给洗衣服的大婶。
大婶们接过去,也是蹲下来准备继续洗衣服的。
不过在准备要离开的时候,冯若若突然又问了一句:“大婶婶,我爸爸说你们这里有很好吃的地锅鸡贴饼子,但是我和溪溪、霏霏都没有吃过呀,不知道那是什么呀。”
听到冯若若的话,给她木棍体验的大婶笑着说:“哦,原来你们想要吃地锅鸡贴饼子啊?那等一会去我家吃好啦,我的手艺,那可是镇子上很出名的哩。”
其他大婶也都纷纷赞同。
“对对,去你们姚大婶家里吃。”
“姚大姐的手艺,那绝对是镇子上最好的。”
“你们可是有口福,姚大姐轻易可不出手给外人做的。”
“镇子上其他那些地锅鸡的店啊,都不如姚大姐的手艺,你们可一定不要错过了。”
……
被童镇子上的人一阵夸奖,姚大婶也是笑着摆摆手:“行了,你们就别在这帮我王婆卖瓜啦,赶紧都洗衣服吧。”
让大家继续衣服,姚大婶又对孩子们和家长们说:“你们先去镇子上转转吧,等快到中午的时候,去镇子上东边街市边那户人家,我家就住在那边,我给你们准备好,等你们去吃。”
冯一帆马上说:“大姐,那可真的是麻烦您了。”
其他人也都跟着向姚大婶表示感谢。
冯若若拉着杨小溪和陈瑶霏,三个小女孩异口同声对姚大婶说:“谢谢大婶婶。”
姚大婶顿时乐呵呵说:“好,不用谢,能给你们三个小可爱做这顿午饭,那我也是很开心的。”
接着,目送孩子们跟着大人们离去,姚大婶也是蹲下来加快洗衣服速度了。
等上去之后,杨志毅有些好奇问:“你们觉得,那个姚大婶真是有他们说的那样,手艺那么好?”
李菲儿问:“你觉得人家在吹牛?”
杨志毅说:“有一点那种感觉,就是觉得他们说的有点夸张。”
冯一帆向镇子上望了一眼,看到镇子上熙熙攘攘有不少人,并且镇子上一眼望过去,还真的是满街各种地锅鸡的餐馆。
他想了想说:“或许,姚大婶她们有一点说的没错,镇子上这些地锅鸡的餐馆,味道可能并不会非常好。”
杨志毅问:“那我们真的去姚大婶家吃?”
冯一帆点头:“当然要去。”
杨小溪马上对自己爸爸说:“爸爸,我们要去,我们都跟大婶婶说好啦,不去大婶婶会伤心。”
冯一帆说:“对,溪溪说得对,我们跟人家说好了,肯定要去。”
杨志毅点头说:“那就去尝尝看,反正是一顿午饭,下午我们也就回去了,中午就对付一口。”
杨志毅对姚大婶的厨艺很明显是持保留态度。
这倒不是说他傲气看不起人家。
其实主要还是因为见多了冯一帆的厨艺,品尝了太多冯大厨的美食,会对其他一些所谓厨艺和美食不那么上心了。
冯一帆倒是有些期待,他感觉那个姚大婶既然是能获得其他人的推崇,也就说明她烹饪的地地锅鸡贴饼子应该是有些实力,所以他也是对姚大婶有所期待。
不过接下来的时间里,还是陪妈妈们和三个小女孩逛小镇。
。
第939章 小镇风情午饭很大
小镇子里,除了各种古朴的建筑之外,实际上也没有很多可玩的地方。
大概是因为如今商业化比较严重,镇子里的整条街上,都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商铺,尤其是各种自愈最正宗的地锅鸡农家餐馆,真的是走不了几步,就能看到一家。
而为了招揽过往的客人,不少人家都会在门口,向过往的客人进行招呼。
“老板要吃地锅鸡吗?我们家是最正宗的。”
“老板来我们家吧,我们家的鸡绝对是山坡上散养的土公鸡。”
“老板,我们家绝对物美价廉,东西都是山上采回来的山珍。”
“来我们家,我们家所有食材都是最新鲜的。”
……
面对这么多出来招呼的人,让进入镇子上的不少人都感到有些头大。
原本三个小女孩是很开心手牵手在镇子上走,走在镇子里的石板路上,小女孩们觉得非常有趣。
但是看到那么多人出门来招揽客人,把三个小女孩也是吓了一跳,赶紧转身跑回到大人们身边。
那些街头上拉客的人,看到冯一帆他们一行人走来,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么多人的生意。瞬间便一窝蜂全部围上来,几乎是把冯一帆他们往镇子里走的路都给堵上了。
冯一帆和杨志毅立刻护住老人、妻子和孩子们。
并且冯一帆比较不客气说:“你们赶紧让开,我们不吃饭,不要在这里堵着路,你们这样已经吓到孩子了。”
不得不说,冯一帆的身高,加上他壮实身体所散发出的气势。
还有他那带着愠色时,有些凶的脸色,真的是把围上来的人都给震慑住。
最终这些街头上试图要拉冯一帆他们的人,也只能是悻悻地散去。
如此,冯一帆他们终于算是很平稳通过了进镇子的这条街。
走过了这么一条街,进入到镇子里面,顿时和外面那里完全不一样了,小镇子上那份静谧安宁,让人瞬间感到非常舒服。
在小镇子里面,有一池并不是很大的湖水,湖上又有一座石桥。
小石桥横跨在小池塘上,刚好在中间的地方。
而正对石桥的地方,有一座看上去像是祠堂一样的大屋。
冯若若、杨小溪和陈瑶霏三个小女孩,一起手牵手跑上了石桥。
小女孩们上了桥发现,这里面的桥和她们在镇子外面走的石桥不一样的。
进镇子的那座石桥是平平的,而这里的这个石桥是拱形。
并且这座石桥两边还有栏杆,栏杆上还有各种雕花,看上去真的是很精致美观。
冯若若伸手摸了摸石桥上的雕花,扭头喊着:“爸爸妈妈,你们快来呀,这个上面还有花呢,好漂亮呀。”
冯一帆他们也一起上了石拱桥。
李秀春说:“嗯,这座石拱桥可是年头更久了,而且石拱桥的建造的技艺很厉害呢,还有这上面的各种雕花,看起来应该原本这座石拱桥,才是进入镇子的入口。”
陈瑶霏听了奶奶的话,回身去拉着奶奶的手问:“奶奶,这个桥是不是很好呢?”
听到小孙女的问话,李秀春点头说:“当然是很好,石拱桥本身的建造就很复杂,尤其是在古代的时候,这座石拱桥看造型和雕花,说明当时造桥人的技艺很厉害。”
李秀春的介绍,不光是让小女孩们听得入迷,冯一帆他们也都跟着听得很认真。
通过李秀春的讲解,大家也是一下子增加了不少关于石桥的知识。
石桥介绍完,大家一起走过了石桥,来到了石桥正对面的大屋前。
大屋前有两座同样是年头久远的石像,经过了风吹雨打,石像表面也是饱经沧桑的样子,不过也还是能看出石像的造型。
冯若若惊呼一声:“呀,两只大老虎。”
杨小溪说:“不是大老虎呢,好像是两只大猫的。”
陈瑶霏说:“不是的,应该是两只狮子吧?”
大人们顿时笑着说:“没错,是霏霏说对了,这确实是两只石狮子的,不是什么大猫,也不是大老虎。”
冯一帆又说:“不过溪溪也算是说的不错,因为狮子和老虎都算是大猫。”
冯若若听爸爸说霏霏和溪溪都说对了,她顿时撅起小嘴:“怎么就若若说错了呀?”
看到冯若若的样子,大家也都是进行哄着。
不过小女孩其实没有放在心上,很快也是就忘了这茬。
走到大屋前,发现这座大屋果然是祠堂。
不过门是被锁上的,想必应该是镇子上举行祭祀的时候才会开放,平时应该是不希望游人进去打扰。
冯一帆他们也没有进去,而是在门口拍了两张照片。
当然,更多还是在外面的池塘边上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