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厨爸-第7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他明明师承国宴大师的餐馆,结果还要去国外学,根本就是崇洋媚外。
而且还有人觉得,冯一帆对苏记进行的装修,以及在苏记旁边开一家西餐厅,完全就是不伦不类,没有真正把该传承的传承好。
更有人直接说,冯一帆不配继承苏记这样一家百年老字号。
而如今庄道忠的话,算是在帮冯一帆正名。
正如庄道忠话中所说。
传承并不是要一味恪守传统,而是要把随着时代的进步,要把更多新的元素融入到传统当中去,让更多的年轻人,更多没有接触过传统的人,去逐步的接受传统。
如此一来,才能够更好的将传统给传承下去。
与时俱进才能够更好的传承。
随后,庄道忠、苏锦荣和冯一帆又分别对着镜头,说了一些关于这次中华菜菜单选定的一些各自看法。
这也算是三代厨师,表达了自己对于中华菜菜单的不同观点。
庄道忠说:“中华菜,如同我们的文明一样,悠久而丰富,可能我们这么一份菜单,并不能够囊括全国各地每一个地方的美食,但我还是希望用这份菜单,能够让更多人了解中华美食。”
苏锦荣说:“其实作为一位国宴大厨后辈,我并不算是很合格,我没有把父辈传下的餐馆经营好,也没有能够继承父亲国宴手艺,这一次能够有幸参与中华菜的菜单拍摄,真的是让我有些惶恐。
希望我的这一道醋熘鳜鱼,可以让大家重新认识我们的中华菜肴,能够算是给大家开一个头,抛砖引玉,之后可以引出更多的中华美食。”
大家听完了两位老人的话,目光全部都锁定在冯一帆的身上。
可是冯一帆没有直接开口说什么,反倒是笑了笑说:“两位老爷子说的都很到位了,我觉得我没什么可说的了。”
李菲儿顿时笑起来:“冯大厨,这可不像是您的风格,怎么今天在两位前辈的面前,您变得如此谦虚呢?
何况您作为在场唯一一位,既是国内的特级厨师,又是带着餐厅获得过三星大厨,您可是最有资格在这里说两句的。”
庄道忠也跟着说:“没错,一帆你可是今天最有资格说的人。”
冯一帆听了不禁苦笑着对庄老爷子说:“师叔公,怎么连您也这样说啊?”
庄道忠说:“我说的是实话,就说全国范围内,有哪一位厨师,是能够在国内获得特级后,又能够在国外,让一家餐厅获得三星的呢?何况你自身还拥有五颗星吧?”
大家也都跟着起哄,让冯一帆要说上两句。
冯若若拉着杨小溪和陈瑶霏两个小伙伴,快步跑到爸爸的面前,小女孩们异口同声说:“爸爸(冯爸爸)你快点说说呀。”
冯一帆看到连女儿们都来了,他也只能答应说两句。
对着镜头,冯一帆第一次很正式认真开始说起来。
“各位,可能很多人都认识我,也可能还有很多人不认识我,我呢,是冯一帆,一名很普通的厨师,是苏记这家老字号餐馆如今的主厨,还不能叫‘掌勺人’,毕竟我岳父还在世。
可能这段时间呢,大家或多或少从网络上了解过我,也知道我如今经营的两家餐厅,苏记和若餐厅。
会有不少人质疑,凭什么我可以同时经营中餐厅和西餐厅,而且我还获得了那么多人的追捧?这是不是我有意为之?或者应该说是我自己在炒作?是花了钱的?”
说到这里,冯一帆稍稍停顿了片刻,然后又继续往下说。
“实际上呢,有今天这样的热度,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自己也没有想到会获得那么多人的支持。
在这里我要感谢那些支持我的朋友,我和我后厨里的大家,会继续努力。”
这么一番话说完,冯一帆才算是正式切入正题。
“今天是拍摄中华菜,正如我岳父所说,我们今天算是抛砖引玉,因为中华菜实在是和我们的文化一样,太博大和丰富了,所以我们苏记不可能囊括天南海北的一切美食。
但我们苏记,会把中华美食,把我们所坚守的传统,全都用非常传统的手法给大家呈现出来。
当然,在传统之上,如同我师叔公所说,我们要把一些新东西融入其中,所以如果有机会,我也会把我这些年所学的一些东西,融入到传统菜肴中,给大家进行一些创新的呈现。”
冯一帆的话,说得是不紧不慢,但是大家听着都觉得非常舒服。
他先是阐明了自己的一些立场,不卑不亢表达自己对网络上一些人质疑的反驳,以及对爆红的一份惶恐,更是将爆红当做是接下来激励,保证他和苏记、若餐厅后厨团队会更努力。
而紧接着的话,也算是说明了能够参加中华菜宣传的一份感恩。
以及他自己对于中华菜,传统方式的呈现,和加入创新呈现的自己看法。
冯一帆最后说:“中华菜的这份菜单,不可能囊括全国各地所有的菜,但是一定会是最具代表性的菜,也希望这份菜单的某一道菜,能够勾起大家对于家乡的思念,能够唤起大家对祖国味道的爱。”
终于录制完了冯一帆的话,也是让大家都有那么一点点意犹未尽。
尤其是他最后的话,真的是让大家觉得说的太好了。
短暂的愣神后,大家也都是给冯一帆鼓掌。
尤其是冯若若、杨小溪和陈瑶霏三个小女孩,真的是拍手非常的用力。
李菲儿说:“冯大厨果然是说的很好,最后那句:通过中华菜的菜单上某一道菜你,可以勾起大家对家乡的思念,能够唤起大家对祖国味道的爱,实在是点睛的话啊。”
冯一帆微笑说:“有感而发,可能说的还是有些不好的,而且有点啰嗦。”
李菲儿说:“不不,很好,真的很好。”
与此同时,杨志毅嘀咕了几遍冯一帆的话,也是忍不住赞叹:“冯大厨,你最后的话说的太好了,我想问一下,我之后写书的话,可以引用一下吗?”
冯一帆笑着说:“这有什么不行,我就是随便说说而已,又不存在版权费。”
冯若若拍手说:“爸爸好棒呀。”
杨小溪说:“对对,冯爸爸好棒。”
陈瑶霏说:“冯爸爸是最棒棒。”
冯一帆对三个小女孩说:“好,谢谢我的若若、溪溪和霏霏呀,有你们三个的夸奖,冯爸爸真是最开心了。”
和三个小女孩抱在一起,冯一帆也是笑得很开心。
但是紧接着,冯若若就说:“爸爸,你忘记给我们做点心啦。”
杨小溪跟着说:“对对,冯爸爸我们都没有吃点心呢。”
陈瑶霏说:“冯爸爸你说过,吃完了鱼了,我们还可以吃点心的,大人不可以骗小孩,要说话算话。”
三个小女孩的这么一番话,顿时把所有人都给逗乐了。
苏若曦笑着说:“看看,你的女儿们要吃点心,你给忘记了吧?”
其他人也都是笑得前仰后合,真的是被三个小女孩逗得不行。
没想到三个小女孩跟着忙活了半天,可是最后也没有忘记她们要吃的点心,并且夸奖完了冯爸爸就直接开口要。
冯一帆笑了笑说:“我当然是有准备的嘛。”
很快,冯一帆叫罗瑜把准备的点心给拿了出来。
“好啦,大家都很辛苦,来来,大家一起吃点点心吧,我们大家也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随着点心被分发给大家,苏记里众人也都开始休息一番。
。
第955章 后厨氛围若若小计
晚上九点半,忙碌了一天的苏记终于打烊,结束了一整天的生意。
冯一帆怀抱着已经在怀里睡着的冯若若,轻声对石家慧说:“大师姐,今天又要麻烦您了。”
石家慧看着冯一帆怀中的冯若若,微笑轻声回应:“不用客气,你和若曦一起,先带孩子回去吧,你放心,我们肯定会把师叔好好送回家的,不会让他太辛苦。”
苏若曦也低声说:“好的,大师姐,谢谢你。”
石家慧微笑点头表示没问题。
然后,冯一帆抱着女儿又跟还没有离去的庄道忠道别后,才和妻子以及父母一起离开了苏记。
冯一帆离开后,苏记里的众人顿时都松了一口气。
苏锦荣看到这一幕顿时忍不住乐起来。
庄道忠见状有些奇怪:“哦?看你们这样子,似乎很期待一帆走嘛?怎么?对你们的主厨不满意?”
苏锦荣笑了笑说:“他们不是不满意,是觉得有主厨在有压力。”
石家慧点头:“是啊,师叔公您可能不知道,我们在一帆面前,真的就像是完全抬不起头,他给我们带来的压力太大,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铆足劲去做到最好。”
庄道忠闻言说:“这不是很好?你们其实应该庆幸,你们有这样一位主厨带领你们。”
凯瑟琳说:“我们确实很庆幸,而且我们也都是非常努力,尤其是见到了主厨自己的努力后,我们会觉得如果我们不够努力的话,可能自己都不配在主厨身边。”
陈煦说:“但压力确实很大,哪怕是我做中式点心,我在师父身边学艺,也都没有这么大压力。”
庄道忠想了想问:“那你们喜不喜欢这样的感觉呢?”
这么一问,在场后厨众人面面相觑,随后一群人齐声说:“喜欢。”
马小龙更是补充一句:“我都觉得很兴奋,因为主厨每天都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新东西,跟在主厨身边,总能够见识到很多东西,可以学到不少的新东西。”
马小龙的话,也表达了后厨里所有人的心声,大家实际上也都这样觉得。
虽然跟在冯一帆这样主厨身边会很有压力,但同样每天又会让人兴奋。
尤其是当融入后厨氛围后,在冯一帆身边忙碌,会让人觉得很畅快,似乎在冯一帆的带领和引导下,自己也会迸发出很多新奇的想法,能够想出很多新颖的东西来。
在苏记开业后这快要两个月时间里,后厨里每个人真的都无时无刻不处在一种兴奋状态。
而且大家总能通过对冯一帆观察后,获得一些灵感。
所以这段时间里,大家也都是分别创出或是尝试创出自己的新菜来。
这其中有些人成功,有些人还没有成功。
但是各种尝试已经在进行,大家的创作激情也是被点燃了。
庄道忠听了大家的话,微笑说:“真的是羡慕你们啊,你们都还这么年轻,而且在一个同样年轻的主厨麾下,可以尽情去展示自己的设想和才华。
有你们这群人在,想必要不了多久,苏记和若餐厅名声会更响。”
接着,庄道忠对苏锦荣说:“锦荣啊,我都有点羡慕你,居然有那么一个女婿啊。”
苏锦荣笑呵呵说:“我也没想到,可能我这辈子最大的成就,便是相中了冯一帆那样一个女婿吧。”
顿时苏记里的众人都跟着笑了起来。
石家慧笑过之后说:“这话可不能让冯一帆知道啊。”
庄道忠奇怪问:“为什么呢?”
石家慧说:“让他知道了,他还不骄傲死啊?”
一下子,大家又都一起大笑起来。
在其乐融融气氛中,苏锦荣也是跟石家慧、凯瑟琳一起对今天的营业进行一番总结。
和前一刻的气氛不同,说起最近一段时间的经营状况,大家还是有些严肃的。
受到网络上一些诋毁影响,这段时间苏记和若餐厅营业还是受到影响。
尤其是若餐厅,订单是明显在下降,之前两天连只有晚上营业情况下,位子都没有被全部预订出去。
苏记这边多少也受到影响,最大影响方面也是晚餐部分。
不过情况在好转,苏记这边由于冯一帆会在晚上也卖面条了,所以倒也是把营业额给拉回不少。
在大家说到这里时,石家慧问苏锦荣:“师叔,您觉得我们是不是要继续保持晚上也卖面条呢?”
苏锦荣稍稍迟疑了一会,想了想说:“嗯,还是可以继续吧,虽说按照以前苏记的规矩,晚上应该是不会卖面条的。
但正如师叔中午说过的,传承不光是要坚持传统,也需要在传统基础上融入新东西,所以既然现在这样是顾客喜欢的,那么我们确实也应该进行一些改进。”
听到苏锦荣这么说,大家也都是纷纷点头。
林瑞峰说:“师公,您说的太对了,之前就有好多客人,想要晚上也来买上一碗浇头面,只是以前不卖,现在卖了,明显可以在晚上吸引到更多的客人来。”
苏锦荣笑呵呵说:“这样挺好的,只是你们还是要辛苦一些。”
石家慧回应:“师叔,实际上不辛苦,做浇头可比做菜要省事不少,何况在做菜的同时,浇头也比较容易穿插着做出来,可比中午单独开灶炒制浇头简单。”
苏锦荣听了说:“家慧啊,你总是这样,只想着宽慰我,话说的好像我没干过厨子一样。”
庄道忠也是绷不住笑起来:“家慧这话说的,可真的是有点太夸张了。”
顿时苏记里的众人也都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接下来,苏连成也是说了一些最近一段时间的收支情况。
虽说营业额有所下降,但是整体上来说收支还算是比较平衡,而且盈利倒是也没有下降多少。
苏连成大致说完了之后,也还是感叹:“这其中,还是苏记和若餐厅不需要房租这方面有着很大优势在。”
庄道忠说:“这确实是优势,如今很多时候餐饮业,最大受限的地方便在于房租上。”
苏连成紧接着又说:“舅舅,之前我跟一帆说过,问我们苏记是不是要和那些外卖平台挂钩,这样也可以扩展我们的营业,但是被一帆否定了,舅舅您的意思呢?”
苏锦荣也是很直接说:“我和一帆的意思一样,苏记不做外卖。”
庄道忠点点头赞同:“对,不做外卖是对的,苏记还是要保留这一点坚守的,倒不是说在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