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厨爸-第8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苏锦荣一说,陈煦和罗瑜倒是慢慢有些明白了。
实际上,这段日子以来,陈煦和罗瑜确实也感觉到了,苏记的每一桌宴席,冯一帆都会让两人专门定制点心,放在宴席的最后呈现给客人。
原本这是西餐常见的方式,会在套餐的最后送上甜品收尾。
而冯一帆很明显是打算要恢复中式宴席的精髓。
所以也会在宴席的最后,要奉上足以匹配宴席的点心。
这方面冯一帆确实进行了很大胆的尝试,也让陈煦和罗瑜有着非常好施展自己的机会。
尤其是四季四宴上,每一宴中最后的点心,都是经过了陈煦和罗瑜精心设计。
可以说是完全与四季宴相互契合,真正做到了融入宴席当中去。
这也是很多人来苏记品味四季宴的时候,感受到苏记的四季宴与其他餐馆宴席的不同之处。
苏锦荣最后说:“主厨让你们留下来,你真以为是让你们给幼儿园做点心?其实是让你们两个想一想,要做出什么样的点心,来搭配上他的三头宴,你们两个啊,好好想一想吧。”
言尽于此,苏锦荣则是亲自去了后厨,准备要给自己外孙女做点心。
看到苏锦荣亲自动手,石家慧也去后厨里帮忙。
“师叔,还是我来吧。”
苏锦荣摆摆手:“不用,我这么久了,没有给我们家若若做过点心呢,今天就让我给若若做个传统点心,让她跟小朋友们都尝尝姥爷的手艺。”
陈煦和罗瑜面面相觑,然后一起看向后厨里忙碌的苏锦荣。
苏连成凑到两人身边对陈煦说:“你这还想不通的吗?”
陈煦看向苏连成说:“我在想,三头宴要做什么点心才能搭配上啊?”
苏连成听了笑起来:“哈哈哈,这个你别问我,我确实不懂,就看你和罗瑜两个人怎么去发挥了。”
餐馆里恢复了欢乐,苏锦荣在后厨做点心,田浪则是跟在母亲身边。
陈煦和罗瑜则是开始一起设计,做出点心来搭配上三头宴。
田浪跟着母亲也是悄悄说:“妈咪,我觉得姨父刚刚好霸气呢,果然不愧是主厨呢,就是厉害。”
石家慧笑着说:“厉害,那是因为你姨父有本事。”
说到这里,石家慧压低声音说:“我跟你说,其实你姨父自己也能设计出点心来,但是呢,很多时候是需要集思广益的,否则一个人的想法可能还是会有一些局限,所以他才会让陈煦和罗瑜负责。”
田浪还是不太明白:“既然姨父他自己能做,为什么不自己设计呢?”
石家慧说:“因为你姨父需要集中精力,去把三头宴做好,不嫩分心啊,后厨里不是单纯靠一个人就能做出整桌宴席,尤其是明天那种大宴席,是需要一个团队通力合作的,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工作。”
听完母亲的话,田浪算是终于明白了。
看到苏记虽然已经结束中午营业,但是每个人都有各自忙碌的事情,她明白这便是团队的力量,每个人都各司其职,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等到母亲也去后厨帮忙后,田浪也跑去收银台里,帮着小姨算账。
冯一帆领着大家开车,一起赶往食材抵达的货运中心。
一路上,林瑞峰和宁诚也是一起给石涛讲述一些学厨的注意事项。
林瑞峰很直接说:“我跟你说,要在师父这边学厨呢,关键还是要能够听话,师父让你做什么,绝对不能有任何的反驳,一定要把师父交代的事情做好,更加不能够偷奸耍滑。”
宁诚说:“还有啊,师父肯定会让你练很久的刀工,每天就是各种的切,你可要有心理准备啊。”
其实真的从年龄上来说,石涛还要比林瑞峰和宁诚大上一些的。
不过他还是很乖巧,称呼两人师兄,并且虚心听两人述说。
“两位师兄,那师叔他平时脾气怎么样?”
听到石涛问起脾气来,林瑞峰和宁诚相视一眼。
然后,两个人同时压低声音说:“脾气这东西啊,你要自己把握。”
林瑞峰接着说:“如果你表现没有问题,把活都能够很好的干完,那么师父的脾气肯定是非常好的。”
宁诚说:“但是如果你犯了错,那你就要有心理准备了。”
石涛低声问:“师叔他会动手吗?”
林瑞峰和宁诚又是相视一眼,然后一起看向了开车的马小龙。
因为要拉货,所以今天是开了两辆车去,冯一帆和汉斯、汤姆在另一辆车上,石涛则是被拉上了师兄弟三人组的车。
马小龙开着车,感受到了几个人的目光,很直白说:“他们两个没有被打过,我被打过。”
石涛听了有些惊讶:“马师兄你被打过?”
马小龙点头说:“对,当时在国外的餐厅里,我跟着师父,那时候我还不是徒弟,只是主厨身边的跟班,然后犯错的时候,被师父动手打过,不过师父下手不是很重,但是会发火是真的。”
林瑞峰说:“我听说,在国外的餐厅里,即便是老外也会被师父骂。”
马小龙说:“你听说?是汉斯和汤姆说的?那他们一定不会说,师父他对外国人会更加的苛刻,汉斯和汤姆可是被师父骂过很惨的,甚至汉斯之前的一些甜品,都被师父当中扔进垃圾桶。”
听马小龙说起冯一帆在国外的一些事,石涛会听得更加认真。
从马小龙口中,林瑞峰和宁诚也是了解到,当初在国外餐厅,师父确实是非常的严苛,真的会把没有做好的菜直接倒进垃圾桶。
甚至一度,佩罗旺斯餐厅不少的国外厨子都对冯一帆很有意见。
但是那些厨子联合起来对抗冯一帆的结果是,有一半的厨子直接被冯一帆开除了。
然后,冯一帆又重新招募新的厨子,补充进来之后,依旧是非常苛刻。
马小龙说到这里很认真地说:“当初,师父开除了一半佩罗旺斯餐厅的厨子,然后紧接着便遇上了星级评选,但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师父依旧是让佩罗旺斯餐厅通过了初选。”
这个话,让林瑞峰和宁诚也都是震惊不已。
马小龙倒是比较平静:“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告诉你们,师父是真的可以一个人支撑起一家三星餐厅的人,不过呢,他通常都不会使出全力,而是会留有余地,并且会让大家配合做事。”
石涛忍不住问:“既然师叔能一个人干,为什么还要让大家配合?”
马小龙说:“问出这个问题,说明你根本不了解后厨啊。”
林瑞峰说:“师父曾经说过,后厨是一个整体,必须要保证整体协调一致,然后才能够把一家餐厅经营好,才能够做出好的菜品,也才能够完成任何一种顶级宴席的烹饪。”
马小龙说:“每一次的宴席,都是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付出,过程对任何一个厨子来说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所以后厨里的每一个厨子,需要把每一步都进行的非常好,整体的协调好不好,是一家餐厅是否能够成为顶级的关键,所以不要以为后厨是个讲什么个人英雄的地方,后厨是需要大家合作的地方。”
听了林瑞峰和马小龙的话,不光是石涛,就连宁诚也是有了全新认识。
宁诚忍不住说:“我一直以为,后厨里,主厨才是关键呢,每一位主厨都会成为后厨里的主宰者。”
石涛点头:“对对,我也一直这么觉得。”
马小龙笑着说:“那不过是一些小餐馆,或者是街头大排档而已,真正顶级的餐馆后厨里,会有一整套非常完善的人员班底,每个人都需要各司其职,在主厨统一调配下,完成每一份的菜品,每一桌的宴席。”
稍稍停顿了一下,马小龙说:“所以,顶尖餐厅后厨不讲个人英雄主义,需要大家一起合作。”
石涛此时问:“那主厨的职责究竟是什么?”
马小龙毫不迟疑地回答:“主厨是餐厅的风格,是后厨团队的主心骨和方向指引者。”
通过和三位师兄的聊天,石涛也是对后厨有了一个全新认识。
或许以前他会觉得,任何一家餐厅后厨里最重要的只是主厨。
但听了马小龙所说,石涛算是明白了,后厨是一个整体的团队,不是单纯只靠某一个人,是需要大家通力协作才行。
石涛又回想中午在苏记看到的情景,他倒是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
确实整个中午,苏记里的每个人都非常的努力。
从后厨里的每位厨师,到前边跑堂的每一位服务生,大家可以说都是在进行着交流和协同,如此才能够保证苏记每一位客人都吃的满意。
关键是,能够高效运行,让苏记的客人能极其效率品尝到自己的点餐。
能够很好完成那一切,离不开冯一帆和他的整个团队。
聊着天,已经抵达了第一个提货的地方,车子也是驶入了一片物流货场。
第1025章 三处取货一个字“大”
看着车驶入货场,石涛有些奇怪问:“三位师兄,为什么我们采购不去菜市场,反倒是跑来这种货场了呢?”
马小龙笑着说:“那是因为,我们明天三头宴要用的一些食材,本地菜市场那边没有的。”
林瑞峰又是给出详细解释:“师父专门找一些国内外的食材供应商,采购了一批非常顶级的食材,基本上都是原产地直接发货过来,为的就是要让明天的三头宴足够的排场。”
石涛听了有些惊讶:“从国内外采购了顶级食材?而且还都是原产地采购?这是不是要花不少钱吧?”
宁诚笑着说:“那是肯定啊。”
石涛接着又问:“可是我听说,三头宴不是免费的吗?”
林瑞峰、马小龙和宁诚听了顿时都笑了起来。
林瑞峰反问:“怎么?你觉得师父做三头宴是为了赚钱的吗?”
马小龙则问:“你这是觉得,我们苏记和若餐厅不赚钱?要靠三头宴这样的噱头,去赚一波钱吗?”
石涛听到马小龙的这话赶紧解释:“不是不是的,师兄我没有这个意思。”
林瑞峰笑着说:“行了,小龙你别吓唬石涛了。”
宁诚在旁边说:“我跟你说,苏记和若餐厅每天的流水可是不低的,不缺这一顿三头宴的钱。”
石涛点头说:“这个我知道呢,我在国外也看到了,苏记和若餐厅的订餐,都是上千呢,我知道应该确实是赚钱的。”
林瑞峰说:“你看到的那些,都是苏记二楼的包间订餐,以及若餐厅的套餐价格,那些可真不是关键,实际上那些订单,师父说过并不是主要赚钱的地方,我们苏记主要是靠中午面条薄利多销,以及晚上一楼的大量客人。”
宁诚说:“还有就是若餐厅的那些甜品,每天也都是销售量很高的。”
石涛好奇问:“若餐厅会单独售卖甜品的吗?”
马小龙说:“当然不会单独售卖甜品的,若餐厅出售的甜品,通常都是当天后厨里多出的一部分,不是专门多做出来去卖的,而且若餐厅的甜品,只有晚上营业的时候,才能够买到。”
石涛听完这些,忍不住感叹一句:“师叔的规矩还真是好多。”
听到这话,林瑞峰、马小龙和宁诚三个人又是忍不住笑起来。
林瑞峰说:“你觉得规矩多吗?可正是因为师父定下的规矩多,才让苏记和若餐厅与众不同,而且这些规矩,是杜绝了一些试图想要以苏记和若餐厅进行二次牟利的人。”
看到石涛是有些疑惑,宁诚解释说:“简单一点说,刚开业的时候,好多黄牛抢订若餐厅的位子,然后去二次出售的。”
石涛听到这话,顿时明白过来。
冯一帆之所以定下各种规矩,说白了就是要杜绝那些二道贩子。
当然同时也是提升了苏记和若餐厅的地位。
在给别人一种规矩很多同时,又用非常精品的菜品和甜品,以及非常贴心的服务,让那些坐在苏记和若餐厅的客人感受到某种优越感。
可能客人不一定很有钱,但是能在苏记和若餐厅吃上一顿,会给人一种,即便是我没有钱去更高级的餐厅,却可以品味到比顶级餐厅还要美味的美食,这种优越感也是吸引很多人订位子和排队的原因。
当然,冯一帆也是尽量控制成本,大多数的食材都是选用国内食材。
这样做是节省了很多的成本,同时冯一帆又能够依靠厨艺,弥补一些食材上的差距,倒也不会给客人不好的感受。
不过正如林瑞峰、马小龙和宁诚说的,实际上苏记最赚钱的部分,依旧还是中午的面条了。
这主要还是因为,中午来买面条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晚上的菜很多时候不好打包,但是中午的面条却非常方便打包。
尤其是冯一帆专门采购了合适的打包盒。
可以把面条、汤,各种浇头都给分开打包存放。
买回去的客人,可以回去之后拌在一起直接吃,甚至可以在不能马上吃的情况下,放一段时间后,用微波炉之类的东西稍稍加热后吃,只要不提前把汤、面、浇头拌在一起,味道上可以说几乎没有区别。
如此一来,也是导致苏记中午的面,每天都能够卖出去非常多。
也成为了苏记真正当家的薄利多销的主打。
石涛想了想好奇问:“那你们每天大量去做面,会不会影响到厨艺提升啊?”
马小龙听到这话说:“恰恰和你想的相反,你要知道,苏记的面条浇头有多么的琳琅满目?可以说那些浇头融汇了天南海北的各种食材,也囊括了东西南北各地菜系口味,做好那些浇头,可是非常考验厨艺的。”
宁诚开口说:“石涛你可能不知道,我到现在都没有做浇头的资格。”
马小龙笑着说:“别说你,我们大师兄也有一些浇头不能做。”
林瑞峰听了也是苦笑一下,但是没办法去辩驳什么。
见到林瑞峰没有辩驳,马小龙又说:“师兄,别生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