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亏成麻瓜了-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吐槽秀》节目一直都在录制。
明天就要登录企鹅视频,黄金时间播出,一周播出一期,十二期也就三个月的量。
“我就不信你们还真的敢啥都吐槽。”黄三石不信。
不管拿什么当噱头,节目终究是为了点击量,为了赚钱。
“这么说吧,比如我们第二期请的主咖是周尔康,我们给了他八十万的出场费,违约金却规定了二百四十万,三倍的违约金,你品一品。”林冬说道。
一般来说合同违约金上限是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
并不是薪酬的30。
一期节目准备好,半途换人了。
时间成本,选人成本的选下来,那说法多了去。
我能把损失做到两千万,不管你信不信。
三倍的违约金并不夸张。
“三倍违约金?你们怕那个什么主咖翻脸?”黄三石脸色终于变了。
“对呀,节目到目前已经录制到第七期了,前面七个主咖,有三个气的想要撂挑子不干的,有两个被违约金硬压着拍完,有一个还真就付了违约金。”
林冬丝毫不觉得这里面有啥不对。
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那,我还是考虑考虑吧,明天看看你们的节目再说。”黄三石心里没底了。
七个里面有三个想撂挑子不干的,有一个宁愿赔钱也不愿意继续录制。
这节目得多恐怖啊。
第二天,不止林冬看节目。
整个克莱斯特文化传媒的人都自愿加班,留在公司,用放映厅的设备看第一期的《吐槽秀》。
林冬没忘了告诉陈小蛮。
让她统计好人数,这些都是要算加班费的。
他还让人订了工作餐。
加班得管饭啊。
点的都是他爱吃的菜。
林冬并没有看过成品,现在以观众的角度去看那晚的录制,感觉挺奇怪的。
当时觉得没那么多好笑的梗。
在放映厅里效果却出奇的好,放映厅不断地爆发出一阵阵的哄笑。
放映厅是专业的,还会同步采集网络上的评论。
评论其实不多。
这让林冬放心多了。
看来节目效果不是很好。
就是他们一群人自嗨。
不过,少量的评论都是说很好玩,吐槽的很好,这个太搞笑了什么的。
这让林老板的内心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这并不影响他看完之后吃工作餐。
CBD这边的高档餐厅,也是合作的次数多了,而且离的实在近,所以才提供外卖,不然人家根本没那么low。
“哇,你们看评论,真多啊。”
“我明白了,刚才节目评论少,是因为大家都在看,一刻也不想停下来去打字,现在节目放完了,评论才开始多起来。”
“哈哈,评论也很好笑。”
“看评论,我就笑的停不下来。”
“成功了,咱们的节目非常成功。”
“就是不知道点播量能有多少,我估计两千万没问题吧。”
“你开玩笑呢,怎么会只有两千万,最起码也得有五千万,对吧,三胖哥。”
“五千万……应该没那么多吧,哈哈,哈哈哈~”
林冬差点就噎死了。
啥玩意啊,这是,为什么这么多人评论。
看上去居然没有骂节目组的,我们在吐槽你们的偶像啊,我们在骂人,你们听不懂吗?
听不懂人话吗?
林冬更不理解的是,他居然还看到了号称是自己粉丝的人。
说什么,我们家冬冬实在太可爱了,居然报警。
我们家冬冬确实能吃,我们不辩解了,太累了,带不动。
真可怜,接机的人都没有,请通知一下我们粉丝后援团,我们每一次都可以安排人接机。
我们家冬冬比黄达岸高很多。
别带节奏,冬冬和教主是朋友,很亲密的那种。
你们都是蛇精病吧。
林冬感觉嘴里的红烧肉都失去了味道。
第220章 林总您真是个天才
而更让这个节目关注度增加的自然就是黄达岸了。
他当下无愧是人气之王。
娱乐圈第一小生。
更何况他还在节目里爆料自己有女朋友了。
以前都闭口不谈,这次终于确认。
要不要这么拼啊。
可能黄达岸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
为了让兄弟的节目点击量爆表,我这个做大哥的牺牲一点算什么。
他甚至在出席活动,宣传新电影的时候,都连带着宣传了一下《吐槽秀》,面对记者朋友的提问,他笑而不语,号召大家去关注《吐槽秀》节目。
兄弟:滚犊子!
有你这么坑我的吗?
林冬打电话跟他说,不用这么卖力宣传。
大哥你没有这个义务。
而黄达岸的理解就是林冬感动了,林冬打电话感谢他来着。
一边说着,不麻烦,不麻烦。
一边宣传的更卖力了。
第一天的点播量破了四百万。
豆芽网给出了81的评分。
接下来就是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
网综第一!
就连那些电视台的热门综艺,和这个比起来也逊色不少。
第一天能有四百万点击,正常情况下月点击量破四千万没问题。
如果算上口碑发酵,后续宣发给力等等一系列可以预想到的影响因素,五千万妥妥的,八千万也不是不可能。
最离谱的一件事。
那个交了违约金,已经拒绝继续录制节目的人又找回来了。
这么火的节目。
不上的是傻子!
“节目可以上,但是已经付过的违约金,概不退还哦。”
张三胖非常的傲娇。
当初你对我爱答不理,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这位心里已经发过誓,今后再也不和张三胖打交道的艺人,乖乖地接受了安排。
唉,为了人气,忍气吞声算什么。
吞啥不是吞呢。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如果林冬还把脑袋埋在沙子里装鸵鸟,他就不配称为傲萝了。
他也无力阻止什么了。
施珊珊和企鹅视频那边联手进行的第二次招商发布会如期举行。
企鹅视频把《舌尖上的巫师》买走,觉得凭着他们的平台和用户优势,妥妥的能够再创辉煌。
至于克莱斯特文化传媒新弄的这个《吐槽秀》乖乖地排第二就好了。
哪里能想到《吐槽秀》能火到这个样子。
其他在网络上播放的综艺节目,这么一比较就根本没有一个能打的。
他们不得不重新把注意力拿回到克莱斯特文化传媒这边。
他们做综艺不是为了赚钱。
企鹅视频一年砸进去好几个亿来和其他视频网站拼资源拉用户,综艺赚的那几个钱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只要能给他们带来用户,克莱斯特文化传媒临时提价都没问题。
不过,克莱斯特文化传媒没有那么low。
约定好的怎么样就怎么样。
如果点击超过五千万,就是五千万的报价,外加三成的广告收益。
不过,双方经过了和谐美好的商讨,规定了一个新的上限,就是如果《吐槽秀》这个节目播完之后,如果点播量能够破十亿,企鹅视频需要返还他们所得的一半广告收益。
听起来很复杂。
简单的说,就是克莱斯特文化传媒前期拿走03,企鹅分07,而一旦总点播量过十亿,企鹅要把07里面的035拿给克莱斯特文化传媒。
克莱斯特文化传媒的总广告收益分成是065。
招商会来了更多的人。
林冬那一天没有去现场看,太扎心了,他只能一遍遍的叮嘱施珊珊。
咱要做良心企业,不要啥品牌都植入进来。
也不要植入太多,随便两三个就行,你植入的太多,难道不影响节目质量吗?
于是施珊珊开场的时候就说,《吐槽秀》第一期植入的广告不超过三个,还剩下两个名额,现在开始拍卖。
品牌商顿时都疯了。
假设《吐槽秀》的总点播量是十个亿——五千万的单期月点播量累积起来,达到十亿点击并不困难。
在没有林冬的时空,吐槽秀这个节目第一季的点播量是138亿,数据统计的截止时间是三个月节目播完。
不过那是两年以后,网络点击进一步膨胀的数据。
如果时间线退到2014年,点击量要缩水一些。
可那是十期节目的点击量,第一季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只剩下了十期,而现在统计的是十二期。
平均单期13亿点播量的话,十二期就是十五亿。
时间虽然提前了,可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三年后的企鹅视频,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争霸之路,而现在的他们却亟需引流,所以对《吐槽秀》的宣传力度非常之大。
后面的事情随便都能想象。
一个十亿点击量的综艺节目——此时的数据还没开始疯狂注水。
还没有动不动就上百亿的点击量,甚至都敢刷到四百亿。
这事儿确实让人很震惊,地球上所有的哺乳类动物要是一只看一遍,那差不多是400亿点击量。
十亿点播量,至少也得有五千万用户看了这个节目啊。
这种覆盖率,比中视的标王都要给力。
这年头谁还看电视啊。
最后拿到这两个名额的是一家牛奶,一家医药。
华夏手机用五千万入场,算是走了大运,毕竟那一场广告招商会,只有他们家实诚的给了高价,看起来就跟个傻子似得。
后面的这两家,一家12亿,一家15亿。
推广资源并不比华夏手机的多,反而要出两三倍的价格。
“林总,您真是个天才,我估摸着,如果放开了招标,可能还没有这么多钱呢。”施珊珊这个职场精英,现在满眼都是崇拜。
“什么意思。”林冬翻看着两份招标书,心里全都是绝望。
“你说只准两家进场,加上之前的也就三家,这样就保证了入场品牌的曝光量,使得广告价值增加,让他们愿意出更高的价钱……”
感情还是我的锅?
“也正因为只准两家入场,才使得他们不得不加大竞争力度,名额少也有名额少的好处。”施珊珊兴奋的说道:“前半场就直接飙到八千万了,我给他们来了个中场休息,让他们有机会请示公司高层,让公司高层有时间开会商讨,下半场果然就叫破了亿元大关。”
年初的时候,中视一档综艺冠名权中标13亿。
这就让大家感慨资本的疯狂了。
现在《吐槽秀》的广告费卖了32亿,刷新了大家对于网络广告的认知。
不少砖家高呼,网络营销的时代真正爆发了。
第221章 王老汉家的地
林冬觉得嗓子眼有种发甜的感觉。
就好像有黑巫师用黑魔法击中了他的胸口,明显是收到了内伤。
我只是不想让你们卖太多钱啊。
我……
我真傻,真的。
施女王崇拜的眼神,丝毫不能给林总带来任何精神上的慰藉。
“企鹅视频那边担心咱们的资金流情况,说是可以提前结算给咱们一部分酬劳,反正五千万点播量非常的稳妥。”
亲儿子就是这种待遇。
唯恐你冷着饿着,心里有啥不快活。
提前结算?
你们特么的是出来做生意的吗?
你们懂不懂什么叫商业运作,懂不懂什么叫契约精神。
林冬的内心全都是对这家估值数千亿的财团的鄙视,太没有节操了,你们已经堕落的跟那个系统差不多了。
先不算那035的十亿总点击广告费。
先期可以拿到手的是五千万制作酬劳,外加三成广告收益。
32亿的广告费,三成就是9600万。
加第一期5000万的制作酬劳,一共就是146亿。
剩下的还有十一期的制作酬劳大概55亿。
如果总点播量超过十亿,就还有112亿的广告费返还。
这个综艺第一季带来的总销售就是808亿。
去掉一期两千万的制作和宣发成本,总利润是568亿,扣除营业税,哦不对,从去年营改增之后,就只征收增值税。
娱乐产业的增值税率为6,小规模为3。
那也有534亿的纯利啊。
张三胖害我。
林老板把施珊珊赶走之后,趴在巨大的办公桌上,用手指比划着这几个字。
三千万拿出去发福利发红包,不过分吧?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林冬和系统达成了共识,从这还没有完全到手的534亿里面拿出去3400万给综艺的主创发红包。
林冬记得他跟张三胖还有杜启喜讨论过人生。
张三胖曾经说他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首都人。
能拿到首都的户口,可以在首都不那么偏僻的地方买一套房子,娶个媳妇,生孩子,好好过日子。
所以林冬就打算满足他。
三千万里面拿出来一千万给这货,让他买房子,找媳妇,生猴子。
人生圆满了,他就没这么大的干劲了吧。
“陈小蛮,你找的办公楼找的怎么样了?”林冬躺尸了一会,叫陈小蛮过来。
陈小蛮很快就来了。
带来了一堆家房产中介提供的资料。
这种敢放话要在首都卖一栋楼的人,放到哪里都是超级大客户啊。
根本不需要寻找。
只要是市面上存在的,都会第一时间送到他们公司这边来。
陈小蛮需要做的,也就是打个电话,证明一下自己的身份,说一下需求就可以了。
“林总。”陈小蛮有些忐忑。
这两年对她来说有些魔幻,本来就是该实习了需要找一个工作。
女孩子嘛,做行政人事的挺多。
于是她就进了克莱斯特文化传媒,活少钱多没压力。
也不知道怎么做着做着就成了行政总监,成为一家大型娱乐公司的巨头之一。
应了那句不会画画的北服学生当不成好总监。
工作能力啥的,她并没有多少。
好在这个行政总监并不需要多少工作能力,上面还有一个表姐罩着她。
也正因为她没啥工作能力,所以工作态度就很傻白甜。
对谁都不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