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快亏成麻瓜了 >

第265部分

我快亏成麻瓜了-第265部分

小说: 我快亏成麻瓜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几个人商量了一下,推醒了在一边呼呼大睡的裴潜龙。

    “裴总,醒一醒,这份资料是哪里来的?应该只是一部分吧,其他的在什么地方?”孙默予总归保留了一个技术高管的行事作风,问的特别直接。

    “有价值吗?我确实只截取了一小部分。”裴潜龙打了个哈欠。

    他这个总经理做的有点勉强,光是听这些人说的专业术语,他都能极快入睡,而且睡得很香。

    “何止是有价值啊,简直太有价值了。”一个技术高层忍不住的追问:“这是哪来的资料,那些大厂根本不外售的啊。”

    “但是涉及的技术算不上多高端。”另外一个高层似乎挺遗憾。

    “这不是高端不高端的问题,这是一个体系,如果能够贯穿这个体系,咱们这边和外头的技术差距至少能缩减五年!”

    “关键是,这个材料必须真的齐全,单就眼前这一点远远不够。”

    “对,有价值,但是不够。”

    大家七嘴八舌,个个都难掩难掩激动的神色。

    还以为要从头做起呢,没想到自己入职的这家公司并不是一穷二白。

    “我来总结一下吧,”副总张默予示意大家稍微安静一下,说道:“非常有价值,虽然涉及的不是很高端,但是非常的精深,甚至有不少国内根本没有掌握的核心技术,咱们目前能量产28n制程的新片,但并不代表我们彻底掌握了这里面的技术,实际上,我们每生产设计一枚芯片,都要被别人赚走一大半,但是如果咱们有了核心技术,咱们就可以真正自主的造华夏芯片。”

    “有光刻机相关的吗,我看材料里有提及。”而技术总监梁任重的侧重则在这个方面。

    “有,还挺完整的,既然大家觉得行,那就开始研究吧,在这里,我必须申明一点,我们的研究方向是高端技术,但研究的核心则是去米国化。”不管是林冬,还是裴潜龙,他们其实在意的都是这个。

    “我们会努力的,材料在哪?”技术总监已经上手抓住裴潜龙的胳膊了。

    “行吧,全都给你们,梁工,由你们几个保管,千万不要泄密了啊。”裴潜龙犹豫了一下,还是把东西交了出来。

    他对这个一窍不通,拿在自己手里屁用都没有。

    林冬给他U盘的时候,他曾经询问过这方面的处理办法,林冬的意思是,信任的话,就彻底放权,咱们外行不要瞎指挥内行。

    所以,裴潜龙在确定这五个高层的时候,除了考核业务水平,更多的是观察品行心志。

    他裴公公,不懂芯片,一窍不通,但是他懂人心。

    比任何人都懂。

    这五个人,人品都没问题,不会过于贪慕金钱,既不会向外头的人出卖国产芯片的利益,也不至于以为了国产芯片发展为借口,把技术公开给所有的国产芯片企业。

    几个人拿到U盘,就彻底忘记了办公室里还有一个副总兼总经理。

    一群人围着电脑咋咋呼呼。

    他们在这个行业大部分都有十年以上的从业经历了,有的甚至已经白发苍苍。

    他们目睹了华夏放弃芯片自主研发,用市场换技术;目睹了33个西方国家在维也纳签署了《瓦纳森协议》,米国开始了在各种军民两用技术行业对国内的各种封锁。

    目睹了台积电如何的出尔反尔,置中芯于死地,要彻底断绝华夏芯片崛起的可能。

    同时,他们也目睹了国外芯片物美价廉,引得国内企业纷纷采购,大部分都不去考虑未来会不会有被卡主脖子的那一天。

    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有生之年,他们能够窥见这个产业所有的核心技术。

    哪怕这个技术全部围绕28n制程,比最先进的10n技术晚了至少三代。

    这一讨论,一直讨论了足足六七个小时,最后几个人一致决定,U盘里的信息暂时封存,一点点的拿出来解析,谁也不能把今天的事情拿出去对外人说。

    五个人有四个人遵守了这份口头协议。

    只有一个技术大牛,在下了班之后,没有立刻回家,而是打车去了一个不起眼的胡同。

 第521章 咱们是企业不是乞丐(求月票)

    老胡同里,有一家小茶馆。

    这个时间属于吃晚饭的时间,茶馆里几乎没有什么客人。

    几乎,就是很少,但终究还是有的意思。

    之前有一个,算上新进来的技术大牛,现在有两个客人了。

    让人奇怪的是,当技术大牛进来后,茶馆老板上了一壶茶之后,就摘下挂在门口的鸟笼,出门遛鸟去了。

    也不管那鸟一脸的无辜。

    大晚上的,遛个毛线啊。

    “这刚开始才几天,你有啥好汇报的?”茶馆里原先的那个客人是个老头,一般人根本看不出他已经七十多岁。

    “老师,如果没有紧急情况,我哪敢约您出来啊。”技术大牛一点也不牛。

    毕竟,这是他的老师,二十年前,已经是国内芯片领域的大牛。

    当初老师教的东西,大部分都已经过时了,但学习方法,研究思路,治学精神,为人处世,这些永远都不会过时。

    如果让他在克莱斯特和老师之前选一个。

    毫无疑问他会选择老师。

    再说了,选择老师,对克莱斯特并不见得就是坏事。

    “今天,我见到了一个U盘……”技术大牛老老实实的将今天的所见所谓一一表述。

    末了,还加了一句:“我怀疑克莱斯特芯片技术的来路有问题,也正因为如此,我觉得这绝对不是全部,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老人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了。

    过了大概一刻钟,在技术大牛怀疑他已经睡着了的时候,他才睁开了眼睛:“你不要管它是什么来路,好好做你的事吧,我这边有几个人,你帮我引荐进去。”

    “那,老师的意思……”

    “人活着一辈子,总不可能事事都正确,你说对吧?”

    “当然,士季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这个人还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所以啊,当年做出的错误评估,如果能够有机会弥补,我愿意奉献出我这把老骨头。”

    “言重言重,您老是顾问,其实都是一句话的事。”

    技术大牛心中大喜,他虽然现在干的是背叛克莱斯特的勾当,但不知不觉中,他已经和克莱斯特休戚与共。

    他的老师是这方面的顾问,位不高权也不重,但非常能说得上话。

    一个莫名其妙的娱乐文化公司——充其量算是个互联网公司,突然宣布要搞半导体,还叫嚣着说要今年之内投建一座十二英寸的晶圆厂。

    不被关注才怪呢。

    当然,也不至于怀疑这家公司有阴谋,并且立刻进行大规模的调查。

    只是请了相关的专家稍微关注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会不会是立个噱头,然后等着坑投资人和郭嘉的钱。

    顾问请了自己的学生,也就是这个技术大牛去当卧底。

    他也没想到,这家公司能够弄到一全套的核心技术,他在这个行业耕耘了半个世纪,是国内最早从事研究这个行业的人。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当年他所在的专家团队,都做出了错误的预判。

    现在,芯片进口的规模超过了石油!

    北美消费电子市场2014年规模为2570亿美元,但是华夏主导的亚洲市场,达到2820亿美元,华夏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老生常谈地说,支撑华夏信息产业的集成电路,贸易逆差未见明显缩小的趋势。

    必须花费更多的代价去追赶,而追赶的情况还非常的不容乐观。

    诚然,这几年,国内确实有几家企业表现亮眼。

    然而,这几家公司卖出的手机芯片没有一片是自主设计的微结构。

    它们都是购买 ARM 的 CPU 核、GPU 核以及各种接口 IP 核,通过一定的流程,集成SOC。虽然通过购买国外技术大幅降低了技术门槛,缩短了研发周期,但整个过程根本不涉及最核心的微结构设计。

    因此,在芯片的性能、功耗、安全性、利润分配方面缺乏话语权,在完全依附于 AA 体系后,在发展路线和安全可控方面完全受制于 ARM 和谷歌。

    这就是所谓的没有核心技术。

    所以,顾问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哪怕只是相比较低端的核心技术,也值得他去试试。

    林冬并不知道他被人给刺了。

    裴潜龙同样也不知道,但是当他去申请贷款的时候,毫不费力的竟然就申请到了。

    两百个亿!

    五年无息!

    五年的无息的两百亿贷款,已经很久没听说谁申请到过了。

    作为华夏集成电路产业的种子选手,展讯是其中的受益者。其母公司紫光集团在2015年2月获得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和国家开发银行300亿元投资,这才让它有四处并购的底气。

    但那是投资。

    投资是要占份额的。

    克莱斯特拿到的这两百亿,是贷款,五年后还钱就行了。

    只要公司不倒闭,就不用担心被催债的事情,克莱斯特完全可以安安稳稳的苟着发育了。

    这还不算完。

    就在裴潜龙想着是不是说服林冬,把那八百亩划出来一块地用来建造晶圆厂的时候,有相关的负责人员找上门,表示可以批一块地给克莱斯特建厂。

    距离克莱斯特不远,位置比较一般,两面环山,一面有河,另外一边还没修好路。

    不过,胜在面积挺大,足足有四百多亩。

    裴潜龙何等的人精,他自然明白这是郭嘉要扶持他们了啊。

    他只是比较迷惑,郭嘉会不会太随便了一点。都没怎么调查,直接上来就搞这么一处,弄得人家怪不好意思的。

    “这就是你说的好消息?”林冬拍戏的时候,看到小王招手,这才过来接电话。

    当头一棒有没有?

    不,是两棒子。

    一棒子是无息贷款,一棒子是郭嘉批了一大块地。

    “这难道不是好消息?”裴潜龙不服气了,他知道林总眼光很高,但是高到看不起两百亿的无息贷款,外加四百亩的建厂批地,这就有点浮夸了啊。

    “咱们是企业,不是乞丐,银行那边利息得给,给多给少我不管,但是不给那就是乞丐,还有建厂用地,必须花钱买,怎么能占郭嘉便宜呢。”林冬严词拒绝。

 第522章 免费的东西最贵(求月票)

    “可……这都是郑策啊。”裴潜龙就想不明白了。

    别人都是绞尽脑汁的占便宜,有的甚至进入这个行业就是冲着占便宜去的,为什么到了林总这边,就这么高的思想觉悟呢。

    “老裴啊,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免费的东西最贵。”林冬福至心灵,莫名其妙的就想到了这句话。

    裴潜龙陷入了沉思,他似乎明白了老板的意思。

    “林总,我再去谈。”

    被谈的的人是懵逼的,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银行这边。

    这首都二月份还冷着呢,经理已经满头汗水了。

    “王总,贵行有没有针对我们这样企业的低息贷款,如果实在没有的话,年利率6的我们也可以接受。”裴潜龙先是拒绝了无息贷款,然后开始针对利息讨价还价。

    目前华夏的贷款基准利率是统一的,年期是531%,银行可以下浮动30%,上浮动50%,地方性银行可以下浮动50%,上浮动70%,银行有财政贴息贷款,即利息由国家财政补贴,有全额补贴、部分补贴。

    也就是所谓的低息贷款。

    6其实已经不属于低息贷款了。

    两百亿随随便便都能贷出来,只要你能抵押的出足够的有效资产。

    比如抵押那八百亩地皮,抵押喵喵游戏未来几年的收益,甚至直接抵押喵牙直播这样。

    神经病,尼玛!

    王经理可不是一个普通的银行经理,如果不是涉及到的金额太大,其实根本不需要他出面的。

    他本以为这是一件轻易就能完成的事情,没想到当事人竟然拒绝。

    你为什么要拒绝啊。

    你能不能告诉我原因,我不想和神经病交流。

    滚回你的六院急诊科去吧。

    “哪怕年利率只有6,两百亿一年下来也有十二亿的利息啊,你们还有钱发展吗?”王经理也不是省油的灯,开始努力的说服裴潜龙。

    吧啦吧啦……

    半个小时之后,裴潜龙也有点急了:“王总,我们真的不需要无息贷款,您给个低息就行了。”

    扶持芯片产业也有限度吧。

    这位王总怎么泛着一股我有两百亿,我必须把它给花掉的傻缺气质。

    “128,您看怎么样?”王经理实在没办法了,给了个以前操作过的数字。

    之前有家有国企背景的环保企业,为了引进一批新设备,申请了四个亿的低息贷款,最终经常评估,把口子放开到年利率128。

    如果贷款两百亿,每年需要结算的利息就是256亿。

    “可以可以。”裴潜龙大喜,这个利率比他预想的6要好太多了。

    这样总算不上是免费的了吧。

    “五年期会不会太短,要不十年吧?”王经理必须要考虑自己无息贷款没有贷出去对自己的影响,这样的小事都办不到,领导怎么看自己啊。

    以他对这件事的推测,就是上头要大力扶持。

    既然我没能贷出去无息,那我延长年限总没问题吧。

    这样确实有点自作主张,可那些从不自作主张的人,在他们这个体系里,根本没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裴潜龙想了一下,林总似乎也没说年限的事情,这样也不算免费的,咱给了利息,也不算占郭嘉的便宜,所以他犹豫了一番之后就同意了。

    王经理松了一口气。

    “你们克莱斯特很少涉及到金融服务,一直相见恨晚啊,裴总年轻有为,如果不嫌我这老头子落伍,不如一起吃个饭吧。”

    “哈哈,王总您看起来也不过四十出头,我在您面前哪里称得上年轻有为,吃饭的地方我已经安排好了,咱们现在就走。”

    裴潜龙当然不会拒绝。

    人家银行也不是说把钱给你就不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