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亏成麻瓜了-第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拍前传,就更加的面目全非,究竟能拍出什么样子谁也说不上来。
当时,几个人商量往什么方向排。
很多人觉得拍李英奇的成长就很好,也顺便映照原著里的原型李英琼,再找个戏剧冲突比较激烈的节点,绝对就是一部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电影。
不会比神奇女侠之类的差。
最后是林冬坚持往前拍,他的理由是,要塑造一个完整的世界,你总要交代前因后果。
如果往前拍的话,林冬还是有信心赔钱的……
信心这个东西,什么时候都像个高楼大厦,但是里面却会长白蚁。
这话不是周先生说的,是王小波的话。
林冬原本也有信心《新蜀山》会赔钱,可现实朝他的英俊的面庞抬手就是一巴掌,扇得他脑瓜子嗡嗡作响。
所以他现在也不确定要不要继续拍下去。
“你看这样行不行?”周龙星却误会了,他以为林冬犹豫的是不好开价,当下主动开价说道:“我一次付克莱斯特文化传媒两千万,然后这一系列的电影,让出30的投资额给克莱斯特。”
这家价格其实还可以。
如果单纯只是开价两千万的话,那就真的属于空手套白狼了。
确实,版权不值钱,两千万都是高价。
但是《新蜀山》的这些拍摄手法,创造出来的品牌价值,可不仅仅只是两千万所能囊括的。
周龙星虽然爱钱,但他并不无耻。
所以他给了30的投资额给克莱斯特,这才是真正交易的筹码。
换做是一般的导演,找个人说我把我新电影30的投资额给你,人家可能直接就把他踹翻在地,拉投资拉的太清新脱俗了。
但是周龙星不一样。
他的电影,每一次都是几十家公司一起疯抢,他自己都留不住多少。
就拿《人鱼》来说,十家出品公司,十家联合出品公司,一共二十家公司往里面投了钱,发行公司也足足有九个。
将近三十家公司联合组局。
一次性的让给克莱斯特30的投资额,周龙星诚意满满,也志在必得。
“……”林冬幽怨的看着周龙星。
你特么就不能把条件开低一点吗?
当年,金庸老先生一块钱就把《笑傲江湖》版权卖给了华视,然后被大胡子拍成了看起来有点热气腾腾的样子。
一时之间,成了佳话。
咱们难道就不能也学习一下大师吗?
为什么非要谈钱。
我以为我们是讲感情的,没想到到最后还是一场交易……
终究是错付了。
“如果你觉得少,那40总行了吧,发行的话全部交给克莱斯特来做,让你们分10的票房分成,特效也交给你们家来做,除了基础的酬金,他们可以分5的票房,你作为主演,除了片酬,也可以参与分成票房5。”
林冬的沉默让周龙星继续误会了,他增加了“一点”筹码。
实际上,这是他的底线,干脆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别人做火的东西,你想直接拿过来自己做。
这种行为非常的不厚道,而且大概率会被拒绝,但是他想试一试。
“停!我答应你了。”
我答应你了!
你别再加筹码了行不行。
林老板都快被吓尿了。
我不就是没有第一时间答应你吗?
你用得着拿这么多钱往我脸上砸吗?
“真的?”周龙星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这么一个收割五十亿票房的吸金怪兽,就这么轻而易举的交到自己手上了?
他没报太大的希望,
被当场拒绝的概率无限大。
就算没有被当场拒绝,林冬估计也会借口说要回去开会商量。
现在,他预想的一切都没有发生。
林冬答应下来了。
直接答应下来了。
而且好像还受到了惊吓。
林冬不止是受到惊讶,他都快哭了。
系统给的价码是五千万,30的投资额度,算是在周龙星的基础上增加了个三千万而已。
对于一部极有可能票房几十亿的电影来说,这玩意都是小钱。
然而,等到周龙星重新开价之后,系统那边瞬间变卦——它直接采用了周龙星的出价,理由是做买卖,没有把钱往外推的道理。
林冬不知道该怪谁。
怪系统?
它的逻辑完全自洽,你去做买如卖炊饼,五文钱一个,当西门庆丢给你十文钱并且说不用找了的时候,你难道要和他翻脸?
怪周龙星?
人家买东西加价怎么了。
你可以指责他的动机,但不管是谁都没法指责他的诚意。
克莱斯特只需要出40的成本,就能坐收60的利润,而且还有两千万的保底,你现在用这个条件去买徐朗的《不容易》系列,他绝对给你打包好还绑个蝴蝶结。
难道要怪自己?
可我也就是犹豫一下啊。
谁特么买东西卖东西不需要考虑一下,谁会立刻点头答应下来。
“林总,感激不尽!”周龙星握住林冬的手,感激万分。
他从台前转向幕后,实在太需要好的项目了,这种横刀夺爱的行为,居然没有被拒绝,他恨不得搂着林冬亲一口。
“唉,唉!”林冬只能叹息。
而周龙星还以为林冬是不舍得呢,当下承诺说道:“以后有什么好的项目,我一定不会忘了你。”
《人鱼》没有让克莱斯特参与,周龙星已经后悔了。
其他那些合作伙伴,都是指望着跟着他赚钱,而林冬这样的合作伙伴,是有能力带着他一起赚钱的。
第560章 都怪命运(求月票)
打发走了周龙星,林冬化悲痛为食欲。
虽然他吃东西的时候看起来很傻乐,但是谁又能看到他内心的悲伤呢。
那是一种无以言表的悲伤。
哄都哄不好的那种。
“林导,可以打扰一下吗?”
庆功宴这么多人,想要和林冬套近乎的很多,尤其是底层的工作人员,如果巴结上了林冬这个一线,不,其实应该算是超一线了,因为林冬还当了次导演,这唯一一次的导演就让他成了国产票房冠军。
如果巴结好了,那以后的人生绝对就不一样了。
然而,想是一回事,真正敢过来搭讪的一个也没有。
这一次走过来的是两个妹子。
慕雪飞和菜菜。
俩妹子牵着手,一刻也不舍得分开的样子。
果然都是搞艺术的,就算出柜什么的也毫不掩饰。
不过,女生牵手似乎很常见,绝对没有两个男人牵着手向你走来显得震撼。
“请坐。”林冬点点头。
拒之门外也不是什么好办法,只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百合过来就给拆散。
“恭喜林导,这一次真的是大放异彩了,学校里还组织了宣传活动呢。”慕雪飞给林冬带来了这样的消息。
九零后的新生代演员、导演盘点,这下子全都要靠边站。
北电光是凭借林冬,就能把一众对手打得满地找牙,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只能出整容脸的受气包了。
“都是大家努力的结果。”林冬眼神复杂的看着这对妹子。
都挺漂亮,尤其是美术指导菜菜,清纯可爱,软萌软萌的,现在一朵鲜花插在另一朵鲜花上,就不怕养分不足吗?
正是这俩妹子,贡献了《新蜀山》惊艳的摄影和美术。
有专业影评把她们拎出来单独说。
除了盛赞慕雪飞摄影手法精湛奇谲,还说菜菜天赋过人,将来有希望成为下一个张叔平——就是凭借《东邪西毒》获得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和最佳剪接的那位。
而这两人的组合,让电影的画面变成了艺术。
《新蜀山》,一半是特效,一半是画面。
换而言之,这一对母老虎,正是害自己赚了二十亿的罪魁祸首之一。
好在林冬是个恩怨分明的人。
慕雪飞是他亲自跑去大学里找来的,这事已经被媒体写成了传奇故事。
年轻的导演,回到母校,寻找一个能够理解自己艺术语言的摄影师,然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就看到了慕雪飞。
两人相谈甚欢,一拍即合,由此奠定了新蜀山本年度最佳摄影的基础。
林冬就是慕雪飞的伯乐,而慕雪飞就是那匹千里马。
可林冬真的没想过骑这匹千里马啊。
早知道她是千里马,当时就掉头跑了。
还有这个菜菜,这也不是自己发掘的啊,俩人有一腿,自然是捆绑在一起的。
都怪命运。
“林导,我听说,咳咳,真的只是听说啊。”慕雪飞压低了声音,鬼鬼祟祟的问道:“您能够影响克莱斯特的电影投资,是真的吗?”
林冬借呗的看着她:“你想干嘛?”
“是这样的,”慕雪飞看林冬的神情,就知道自己找对人了,她解释说道:“我很喜欢一部纪录片,也正是这部纪录片,让我喜欢上了摄影……”
慕雪飞说的这部纪录片叫做《帝企鹅日记》。
这是一部由吕克·雅克执导的生态纪录片,于2005年1月26日在法国上映。
影片以纪实并辅之以旁白的手法,描绘了帝企鹅在南极气候条件极度恶劣的条件下,靠着强大的意志力,为了生存和繁衍而进行的艰苦旅程。
当年这一部红极一时的纪录片,毫无悬念地斩获了第78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
《帝企鹅日记》的爆红也带动了企鹅荧幕形象的走红。
紧接着的2006年就有了相同题材的动画片《快乐的大脚》,该片也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
“等一等,你该不会是想拍纪录片吧?”林冬很惊讶。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眼前这个女生并不满足于50亿电影美术指导的头衔,她的野心似乎是奥斯卡,而她选择的方向则是去拍纪录片?
“对,我想拍一部纪录片,拍摄的对象就是全世界各种各样的猫科动物。”
“大猫!”菜菜拉了拉自己的毛衣,胸前是一只猫咪的图案,再回想一下她的衣饰和用品,明显就是一个重度猫奴。
“怎么不早说!”林冬非常的懊悔。
当初刚见面的时候,如果你就说要拍纪录片,我何至于要折腾出来这部《新蜀山》呢。
当然,这也可能只是假设。
林冬对于新蜀山最初的期望是至少赔掉三个亿,一部纪录片无论如何都满足不了他的奢求。
然而慕雪飞却有点误会了,以为林冬是有了别的项目,所以要拒绝她呢,然后她就哀求道:“林导啊,你们克莱斯特叫做猫厂,拍一部关于猫的纪录片多应景啊。”
“需要多少制作成本?”林冬问。
“如果省着点花的话……”慕雪飞大喜,问制作成本的意思可不就是已经在商量了吗?
找克莱斯特果然对了。
慕雪飞一直都想拍这样一部纪录片,她和菜菜的感情也源自于流浪猫的救助,后来走在一起,两人还养了一直小橘——现在已经是十二斤的大橘了。
这一次参与《新蜀山》,一个担任美术指导,一个担任摄影指导,算是进入了主创团队。
只可惜她们俩都属于新嫩,即便是林冬给大家开的都多,俩人加一起也没有一百万,今天发奖金,两人都发了五十万,简直意外之财。
可是她们算了一下,距离拍摄纪录片还是相差甚远。
《大猫》这个想法和一般的纪录片还不一样,一般的纪录片只需要一架手持摄像机,甚至单反都可以,跟着拍就行了。
如果想拍一部取材广泛的《大猫》,必然要走遍世界各地。
光是差旅费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了。
更别提租借设备所需要的巨大成本,她们俩沮丧的发现,除非能够参与拍出几十部《新蜀山》,不然光靠她们自己根本没有任何希望。
这个时候,她们想到了克莱斯特,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猫厂。
第561章 大猫(为魏宝羌盟主加更6/7)
“等一等,你就按照正常的花费算,不要省着点花,省着点花还不如不花呢。”林冬打断了她,最讨厌的就是省着点花了。
我拍一部电影花四点四亿,像是缺钱的人吗?
“如果设备都用最好的,不计时间成本,大概需要花5000万左右,主要是设备还有人员方面的花费,需要很多专业的人才。”慕雪飞观察着林冬的表情。
并且发现林冬听到五千万这个数字的时候,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
我的天哪,五千万难道都可以?
哇,好粗的大腿,可不可以让我和菜菜抱一下,我们一人一条大毛腿。
其实,国内的纪录片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不堪。
2011年也就是林冬刚来的那年,随着华视纪录频道和首都高清纪实频道的开播,华夏纪录片频道已达7个。
市场总投资约为8亿元,总收入超过10亿元,纪录片行业温度明显提升。
但与此同时,相当数量的纪录片人仍在赔本赚吆喝,国产纪录片的“钱途”至今还是一件让人纠结的事。
2011年华夏纪录片播出总量约为58万小时,其中首播量约16万小时——而华夏纪录片市场产品自制约占48、外购改编占15、国外供片数量占37,这意味着国内去年自制纪录片总时长近8000小时。
面对中国纪录片如此之高的产量,就连米果两大老牌纪录频道都望尘莫及。
米果探索频道每年节目制作量仅800小时,国家地理频道每年节目制作量更低至400小时,而华视纪录频道一家每年首播节目就高达2190小时,扣除约三分之一的引进节目,依然存在1460小时的节目制作量。
事实上,高制作量和播出时长并未给华夏纪录片带来理想的收益,特别是纪录电影。
国内一年上映的纪录片电影仅有一二十部,根本谈不上什么规模,有的纪录片即使幸运公映了,在影院也是“几日游”。
院线难进,纪录电影在国内电影市场上回收成本的念想也每每沦为奢望。
国产纪录电影去年总票房都没有五百万,这其中一大半都是喵尾巴院线提供的,按照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