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亏成麻瓜了-第3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714章 华夏特效
本届金马奖,熟人挺多的。
周冬瑶,就是克莱斯特公司的艺人,她提名了影后,那是相当的牛皮啊。
不过,《安生与七月》本来就是冲着奖项去的。
杜启喜当时决定投资这部电影,就是为了让周冬瑶拿奖,克莱斯特的年轻演员,必须也要有奖项傍身。
至于周冬瑶会不会翅膀硬了单飞。
暂时还不需要有这方面的担心。
除非哪天整个克莱斯特产业崩溃,最终破产了。
如果真有那一天的话,相信林老板会比任何人都高兴。
唯一比较可惜的是,《安生与七月》这部电影,不仅提名了很多奖项,还让克莱斯特赚了2700万,林老板心碎了一地。
比较有意思的是,《安生与七月》的两位女主,都提名了影后。
这也就意味着,她们窝里斗,彼此之间成了竞争对手。
可能是觉得林冬和周冬瑶同属于一家经纪公司,所以举办方把林冬的位子和周冬瑶安排在了一起,一边周冬瑶,一边安茜。
一边是演技,一边是好看,林冬的这个位子应该有不少人嫉妒了。
第一个颁发的奖项是最佳视觉效果奖项。
颁奖嘉宾是任贤齐和林雪。
不管入围的都是哪些电影,这个奖项不给《新蜀山》那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林冬作为电影导演,代替特效团队上台领奖。
“大家好,我是林冬,我代表新蜀山的特效团队,喵眼特效第一和第五特效组来领这个奖,他们目前正在为吴锋大哥的《特种战狼2》忙活,因此很遗憾的缺席本次金马奖。”
“我可以骄傲的向大家宣布,第一特效组全部都是华人,他们经过这两年的努力,已经成长为拥有全球最顶尖技术的特效团队,华夏的特效,已经不比好莱坞差了。”
“感谢的话,不必多说,我觉得最应该感谢的就是特效团队自己,谢谢大家。”
如果是特效团队来领这个奖。
那自然是要感谢导演、感谢美术、感谢剧组,感谢愿意烧钱做特效的的金主爸爸。
但现在是林冬来说,那他自然就感谢一下特效团队完事。
胡海浪的特效团队,目前分了十个组,可以同时为十个项目服务,只有像《新蜀山》这样几乎全特效大场面的项目才需要一下子动用两个特效组。
特效团队不像是演员接戏,还需要看看剧本研究一下是不是烂片。
它们没那么多的节操,基本上是谁给钱就帮谁干活。
喵眼特效虽然比国内一些特效工作室贵一点,但是比起好莱坞特效团队真是便宜太多了。
前几年的话,一部电影,如果标榜请了好莱坞特效团队,那都是不错的宣传点。
但是这几年观众学聪明了。
好看就是好看,不好看就是不好看,谁管你是请的什么特效团队。
所以,国内的电影人就没那么迷信好莱坞特效团队了。
而且大家也已经醒悟过来,好莱坞特效并不是精良的代名词,你没找对人的话,那边有的特效团队做出来的东西照样不值五毛钱。
喵眼特效成了最好的选择。
甚至连一些国外的电影都来找喵眼特效。
喵眼特效现在已经扩充到了十个特效组,其中第六和第九特效组,里头歪果仁居多,专门针对的就是海外市场。
林冬当年一方面为了亏钱,一方面为了改变国产特效的窘境,花费重金从国外扫了一大批特效高手进来。
此后,国内的特效师不断地成长,不断地缩短和国外特效技术的距离。
为了不断的吸收好莱坞顶级特效团队的技术,喵眼视效一直从好莱坞补充新鲜血液。
而那些已经被学走了技术的歪果仁,就会被塞进第六组和第九组。
每个组之间都是流动性的,一次来保证整体的水平都在提升。
国外的特效团队经常没活干,而喵眼视效的活干不完。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特效团队应该有两亿以上的净利润。
这还是特效事业部的工资普遍较高的基础上产生的利润,不然的话利润更高。
林冬捧着金马奖杯,又是气恼又是自豪。
不知道内情的人,只觉得平常,而知道内情的人则一个劲的鼓掌。
金马奖前头颁发的都是不太重要的奖项。
最好的也就是男女配角,直到时间过了差不多一半,才轮到了最佳新导演。
当然,最佳新导演和最佳导演没法比。
不过这依旧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奖项,甚至比最佳男配和女配更有含金量,很多人认为,最佳新演员不一定有未来,但最佳新导演的未来,一定是最佳导演。
虽然知道自己得奖的概率不大,但是作为提名候选人,林冬也适当的表现出了一些紧张。
获得提名的有《红衣小女孩》、《一念无明》、《树大招风》、《新蜀山》、《八月》。
颁奖人田强、李心洁。
田强是四大零票房导演之一,曾经因为一部电影被禁十年。
他是北电82级的学生,现在是北电导演系研究生导师,也属于北电自家的赔钱导演了。
一番开场,他读出了最后获奖的结果。
“第五十三届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得奖的是……林冬,《新蜀山》,我的小师弟,恭喜。”
本届金马奖对此的评价为,林冬,知名演员,塑造了多个风格迥异的银幕形象,曾经担任徐怪《智取座山雕》副导演,执导的《新蜀山》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改进,将演员实景和特效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为后续的同类电影提供了模板式的示范。
《新蜀山》以商业片的手法,探讨了人性的正邪两面,引人深思。
林冬再一次走上台去。
确实很突然,甚至有点窘迫。
拜托,我拍的是啥玩意,你们就给我颁发新导演奖,我这电影有什么内涵吗?
新蜀山在商业上大获成功。
相比较的,文艺方面的口碑就降低了不少,也被忽略了不少。
其实,不管怎么样,那都是姜小军操刀改编的剧本啊。
姜小军的电影,有不文艺不内涵的吗?
顶尖的编剧,是他想表达的东西,导演不知道,演员不知道,最后被观众解读出来了。
还有更顶尖的编剧,他想表达的东西,导演不知道,演员不知道,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最后被观众解读出来了。
而《新蜀山》的所谓内涵,和林冬的关系真的不大。
如果说他在导演方面有什么建树的话,大概也就刚才他们所说的,把特效和人物更加流畅的相融合了。
但这个功劳一方面是特效团队的,另一方面是庞大资金支持才完成的。
错了就改,不怕花钱,多尝试几个版本,自然就做到了。
第715章 此范爷非彼范爷
林冬做过最正确的事情,就是重金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喵眼视效事业部。
别人不是没他有钱。
有钱的人多了去。
但是那些人根本没有那么多的项目让特效团队去试错,去磨炼。
而林冬由于有提前结算的能力。
一年下来投资拍摄的电影有十几部,简直就是一座特效团队的训练工坊。
我投资你拍戏,安排我们公司的特效团队进组没什么问题吧。
有了特效才有了新蜀山。
才有他今天的这个最佳新导演。
“其实,我没想到能拿这个奖,我这一次来,为的是帮我们的特效团队领奖,对于最佳视觉效果,我们非常的有信心,最佳新导演想都没想,受之有愧,真的。”
“这部电影能够拍出来,其实是很多位导演的功劳,有作为监制的徐怪老师、周龙星老师,还有作为编剧的姜小军老师,还有作为副导演的文木叶老师,我们五个人一起执导了这部电影,现在功劳全算在我的头上,真的很惭愧。”
“谢谢金马奖的厚爱,我一定会拍出更好的电影来回馈这份厚爱。”
拒绝是不可能拒绝的。
打死都不可能拒绝。
拒绝领奖凸显不出个人的清高,反而是把整个金马奖,还有金马奖评委会推向不公正的深渊。
只要不是打算作死炒作一把的人,都干不出来这样的事情。
《新蜀山》的另外一个提名到的最佳美术设计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不过提名三项命中两项,已经不算是白跑一趟了。
最佳导演被马达斩获。
他属于那种既能有一定商业性,又能收获奖项的导演。
去年的最佳男演员,今年的最佳导演,金马奖真的是非常厚爱马达了。
“……我也要感谢雪雪,她是一个明星,却愿意来演这样一部文艺片,基本上是不收钱的,我希望等会女主角奖可以鼓励她,鼓励更多的演员和导演,用他们的影响力,让观众看我们的这些电影……”
这是希望范雪雪能拿影后啊。
范雪雪听了之后,在台下抹了把眼泪。
接下来是最佳男女主角奖,范尾以《不是问题的问题》成功卫冕五三金马影帝。
总算没让柯震凯这样的拿奖。
如果柯震凯得了影帝,那才叫恶心死人呢。
可能很多人对范尾的印象还停留在小品上面,也确实,范老师的小品实在太经典了。
他承包了几代人春节的笑声。
以至于大家看到他,听见他的声音就觉得想笑。
而实际上,范尾老师2005年表演过小品《功夫》之后,就没再出现在春晚上。
算下来,已经十多年了。
他能在《非诚勿扰》演喜感十足的投资大佬,也能在《一九四二》中演绎旧时代的天灾。
顶着“笑星”的标签连拍电影十几年,终于在今年拿下金马奖影帝,成功扭转了大众对他的刻板印象。
和范尾同阶段的笑星们,至今依然顶着“笑星”标签。
郭先生依旧行踪神秘,因为“郭达斯坦森”被广大网友惦念;蔡女士开始接触大荧幕并继续保持“毒舌”人设,并且给整容女们提供模板;潘先生则要活跃一些,跳街舞参加综艺,但给人的印象,依然是喜剧明星。
范尾听到自己名字的时候,热泪盈眶。
和身边的人拥抱,和周围的人击掌,然后缓慢的走上台去。
如果非要有个范爷,林冬倒更加欣赏这个范爷。
“没上来的时候,我心里想,万一我得了奖,别人都说感谢,我得说点感谢之外的事情,但是真的站到了这里的时候,我满脑子的只剩下了感谢,其他什么都想不起来。”
“感谢导演梅峰,感谢剧组,感谢金马奖和评审团……”
“最后,我还要郑重的感谢克莱斯特,感谢他们给了我们钱,给我们钱拍这部注定没有钱途的电影,你们是一家伟大的企业,谢谢你们。”
这已经是克莱斯特不知道第多少次被人拿出来感谢了。
没办法,为了亏钱,林冬投资了大量的文艺片,而这类片子基本上都是经历了多次碰壁,四处找钱而不可得,有的甚至已经心生退意准备散伙回家了的。
后头终于是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一共五个人获得了提名,分别是许玮甯、范雪雪、周冬瑶、马司纯、吴可熙。
这其中,最具竞争力的,就是范雪雪、周冬瑶、马司纯。
至于这三位究竟谁能够获奖,这是除了评委会,谁都说不准的事情,林冬他也不曾问过评委会竹席许爱华。
马达和桂纶镁上台颁奖。
马达看着信笺,脸上笑意满满:“我现在要是不念呐,镜头就一直盯着我,我只要把这名字一念完,镜头就咔一下给我转走了。”
你特么倒是念啊。
除了《新蜀山》提名的这几个,林冬为数不多关心的就是最佳女主角了。
毕竟周冬瑶是公司旗下艺人。
而且还是他同校的小师妹。
马达吊了一会胃口,终于开始念:“获得五三金马奖最佳女主角的是……周冬瑶。”
虽然年纪小,演技也各种受到质疑,但人家确实演的还不错。
周冬瑶蛮激动地,努力的保持着矜持。
就连马司纯都在恭喜她。
输了奖杯不能输掉风度,再怎么说周冬瑶拿奖,虽然没她自己拿奖那么好,但也比让别家拿了奖好。
等到周冬瑶和周围的人握手拥抱,准备上台的时候。
马达又在作怪:“给我话筒,还有一位,马司纯!”
竟然是双黄蛋。
双黄蛋在华语电影节并不多,金鸡奖除外,金鸡动不动就双黄蛋,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香江金像奖仅有一次,影帝颁发给了《最佳拍档》的麦嘉和《提防小手》的三毛哥。
金马奖之前也只有一次。
2009年的第46届金马奖上,张嘉辉和周勃分别凭借《证人》和《斗牛》获得影帝,成为金马奖史上第一对双影帝。
时隔七年,金马奖再次下了个双黄蛋。
而且还是出演同一部电影的两个女孩。
林冬没有听到嘘声什么的,这是很多人多年来第一次觉得“没什么不妥,挺好”的一次双黄蛋,比周勃张嘉辉要自然得多。
本来这两位就是两生花,如马司纯所说,七月与安生,本来就是一个人。
其实,林冬想说,当年如果把影帝给《无间道》的刘福荣和梁超卫,也不会有人不满。
所以说,双黄蛋有时候反而是一种美好成全。
第716章 君子报仇利息另算(月票加更21/35)
金马奖结束之后,林冬回去问了裴潜龙。
“当年这事,打算怎么了结?”
裴潜龙沉吟了片刻,反问:“林总你对中友那一摊子有没有什么想法?”
“有想法怎么样,没想法又怎么样?”林冬就好奇了。
中友传媒啊。
即便是现在,林冬也没敢小瞧人家。
2013年的时候,王华森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觉得现在的企业家,交朋友是第一生产力,高过其他所有生产力。”
中友传媒的座上宾名单中,不乏二马之类的产业大亨,中友传媒长袖善舞于艺术圈、娱乐圈、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