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道争锋-第1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兼顾了意志类的车弩箭,至少在破阵上有着极大好处!
我要给禁军里面也装一些,到时候能够发挥什么奇效。”
李适的目光向着邓陵矩看了过去。
“行!”邓陵矩点头道,“不过这东西最多给你两千辆,多了就没有了。
其他材料基本上都实现了流水线生产,但牛筋我们储备有些不够!”
“牛筋……”李适不由按了按自己的脑袋,牛筋这东西基本上耕牛死后经过处理才有的军用物资。
而耕牛又是重要的耕田力量,那是死了一头才会报备,由官方派人进行开宰,其中军用物资会被官方收缴,但牛肉什么的会分给本地百姓。
即使如此,牛筋收集自然不是很容易,《天工开物》就说过“凡牛脊梁每只生筋一方条,约重三十两。杀取晒干,复浸水中,析破如苎麻丝。北边无蚕丝,弓弦处皆纠合此物为之……”
“牛筋这种东西,还是等到拿到了大牧场,用牧牛去解决问题吧。现在我感觉还是先去收割粮食市场的韭菜了!”李适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
第两百二十五章 收割中产
这些天咸阳的粮价开始缓慢下跌。
原本从六百刀币一石,涨到了巅峰的三千刀一石,但随着陈云战败蒲将军,消息传来直接跌到了两千三百多刀,紧接着稍稍反弹,然后又开始了近两周的阴跌,让粮食价格逼近了两千刀的警戒线。
在这时候,在咸阳的粮票专家们开始呐喊,“这粮食价格已经是长期铁底,大家大胆买入,只要前线还在打战,粮食就不可能跌过两千刀价格。”
贪婪的世家豪族看着自己套牢进去的钱粮,听着钱粮专家的话语,稍稍犹豫选择了等待。
第二天粮食价格直接跌了破到了1800刀,更是一路向着1700刀而去。
世家豪族一个个面红耳赤对所谓的专家漫骂,仿佛想要发泄自己的怒火。
这时候,咸阳的粮票专家们又开始呐喊:“粮食价格已经跌无可跌了,现在距离秋收还有一季,这三个月的时间,这是最好的上车时间点。”
第二天粮食价格直接跌破到1500刀,甚至距离1400点好像也不是很遥远。
世家豪族一个个脸色惊慌,一个个把肠子都悔青了。
这时候,咸阳粮票专家们又开始呐喊:“粮食的中线建仓机会来临,大家不要盲目杀跌,我们要用长远的眼光去看,这一季的时间,粮食价格肯定会涨上去的!”
世家豪族一个个将信将疑,看着这一个个专家博学的名头,决定最后再信任他们一次。
第二天粮食价格跌落了1100元,甚至距离1000点只差那么一点点了。
这时候,咸阳的粮票专家们也许也知道了自己角色的不待见,这一次他们喊道:“1000点已经粮食的铁底了,若再跌整个市场怕都会萧条,整个关中都没有商人了,这绝对不是关中王想见到的,这时候不抄底,这一辈子难遇的机会就没了!”
第二天粮食价格跌到800,不过这一次倒是牢牢站住了800线没有继续跌下去。
世家豪族一个个神色麻木,甚至人数都少了很多。
因为有很多人因为加个杠杆,借了高利贷,卖了田亩房子,已经投河死了。
接下来,专家们因为害怕被人报复没有再出来说什么,反而李适所代表的官方宣布了一条消息:“冬小麦大规模种植试验完美成功,夏季便能收割到大量粮食,请广大民众放心关中从不缺少粮食。”
当天,粮食价格就从800刀,一路跌到了400刀。
另外,李适宣布这消息时,已经临近了夏季期市场的交割时间临近,一瞬间期货市场的抛单量急剧增多,所以导致接下来的时间粮食价格最低低到了100刀每石。
即使经过了最剧烈的波动,粮食跌到了200刀左右,短时间内怕涨不上去了。
“这个我们这么做是不是有点过分了!”张九章看着李适,略带着几分心有戚戚。
“最快速的用和平手段榨干掉旧贵族豪族的手上的钱粮,他们既然已经和平的投靠过来了,我总不可能对他们进行抄家灭族吧!”李适到是平静道。
说实话,这一次李适主动发动的粮票股灾,赚取钱粮什么的只不过只是顺带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精准清洗中产,因为底层农民是没资本参与到这次粮灾中的。
中产的存在的确是有助于社会稳定,但这些掌握大量土地与财富的中产不是自己人,而是属于前朝旧人,那就会给自己埋下相当大的隐患。
这些人往往掌握了大量的财富与土地,但却跟自己不是一条心,他们未必要反抗自己什么,但单是不配合自己的行动就足够对自己行政形成阻碍。
而李适总不可能像是项策羽一样,谁不配合自己,自己就直接拿到砍死对方。
政治这种东西不是这么玩的,还是那句话靠杀人是解决不了问题,只能解决问题的人。
但经济基础没有变,你杀了人,还是会有甲乙丙丁替换上去,代表的利益都一样。
所以,李适不但没想要遏制这次灾难,甚至还鼓动这次灾难,要得就是把这批属于秦朝的旧中产给清洗掉,李适借他们高利贷,借他们高杠杆,只要他们敢抵押田,李适就敢收田,只要他们敢抵押人,李适就敢收人,总而言之,李适就是要把这泡沫人为吹大。
然后,李适为了戳破那个泡沫,借助陈云胜利的消息,直接通过印钞的办法,直接向市场投放了大量粮票,把价格给打压下来。
而接下来就不需要李适做什么了,一个个做杠杆的,抵押房产的,或者各种为了保本的人自然而然的会开始抛售粮票。
而等到粮食价格惯性形成,再配合上专家们的鼓吹,基本上是进来多少个抄底的,都被套死在里面去了。
而冬小麦能够在夏季大规模营收的消息,成为了最后的致命一击,保证粮食被一砸到底。
实际上李适的操作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就是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同时,这些人参加的人一开始就已经输了,因为他们把粮食换成了粮票,虽然凭借粮票能够换取到粮食,但这中间的时间差,已经足以让李适做很多的事情了。
如果全部都是粮食的话,李适能施展的手段并不多,至少抵押与杠杆之类的手段用不上。
而且粮食本身,想要交易也会变得很麻烦,从而限制了交易规模。
但变成了粮票后,李适想要收拾就变得非常简单了,所以从这一步开始,基本上只要是参与这游戏的人就基本失去了反抗能力。
“这一波中产洗清完毕,应该能够给由农民晋升的功勋之士腾出不少的上升渠道!”
李适微微眯起了眼睛,手指敲打着桌子,若有所思的想道:
“至少我手上公田越多,那至少在我的有生之年,这个社会会越发的稳定。”
“大王!”陈知白看着李适劝谏道,“凡是不可太尽、
此事虽清洗了大秦旧贵族,但若真把他们逼得狗急跳墙,那您短时间怕去不了前线了!”
“我知道了!”李适点头,然后目光看向张恢,道,“一直以来,那些豪门都很抵制的粮食低价保护法,顺势推送出来吧。
只要粮食低于300刀一石的,我们全部以300刀价格收,同时制定粮食最高价,不得超过600刀!”
自己也要把投放的大量粮票收回然后销毁掉,从而避免给自己光辉的模样,留下不必要的污点。
“诺!大人!”张恢听到这话不由苦笑,当初推出粮食低价保护时,一众豪门可是联合抵制,但现在的话,他们怕是要哭着喊着去拥护吧。
第两百二十六章 喂甜枣
这时候,依旧在嬴子婴举行的宴会中,这次的赢理仿佛木雕似的坐在那里。
除了赢理以外,很多秦朝时的勋贵与豪门,此刻都哭丧着脸,一个个了无生机的样子。
毕竟这次被割韭菜的他们是真没见到过这操作,而自己更是眼睁睁的看着粮食价格从三千刀每石一路跌到了现在一百刀每石多一些两百刀不到,三十倍的价格差距,足以让任何的参与者倾家荡产。
现在来嬴子婴这里的,多少是家里本来就有不少的资产,更是没有加什么杠杆,出手比较保守的老地主,但即使如此,这些人也不可避免的受到重创。
至于那些卖了田亩,加了杠杆,企图一夜暴富的家伙,在李适有意识的武装讨债下,那自然是一个都跑不了,要么进了俘虏营卖身还债,要么就直接跳河身死债消。
当然,面对这越来越低的粮食价格,这些大秦的老贵族也不是没想到过去提高粮价,其中也有人主动用粮票去换取粮食,想要通过收购粮票,硬是提升粮价。
但是李适表示,自己手上的粮票,你想要多少老子就给你们多少,保证把你们的钱手刮干净,甚至老子还愿意借钱给你们来买粮票。
至于你们想要粮食,一个个排队来,只要你们能拿得出粮票,老子就换得了粮食!
三天内老子派人把粮食送过来,你自己组织人手过来运输粮食回家。
可以说,李适来者不拒,只要有人敢拿粮票换粮食,那李适就敢拿真的粮食进行兑换。
粮食是有存储成本的,比如存储空间,比如运输道具,整个咸阳就这么的大,这些人的粮仓建立得再多,李适倒也能够预估个大概数量,所以根本就不怕翻天。
更重要的是,人心都是驱利的,一开始也许有所谓的攻守同盟,兑换自然暴增。
但随着时间流逝,粮食价格不断下跌,那会不会有人死守着一堆粮食看着粮价不断下砸,但就是不抬升,好继续咬牙坚持下去,就要打个疑问了。
毕竟世家贵族也想要赚钱的,至少不想要亏钱,到最后断尾求生,不断有人又把粮食重新兑换成了粮票,再把粮票兑换成了银票。
这个过程中,李适顺手收了两笔的印花税,以及其他各种杂七杂八的费用,这粮食基本上也是以前从关外买的原本就属于他们的粮食。
但最重要的是,等他们把粮食重新换成粮票然后去换银票,就代表着他们只相信现钱了!
而那些打算抬高价格的豪商地主,基本上由赢理出面进行组织收购。
最后赢理选择了断尾求生,到底没有把自己给搭进去,但通过这次,他的威信几乎扫地。
说实话,这些人选择把粮食换成了粮票,尤其是在其他地区换成了粮票,然后来咸阳进行粮价买卖,实际上对李适来说,这就只是这个圈层的游戏,就很难波及到民生层面了。
想真正波及到民生,那是需要真正的粮食去砸向市场,或者从市场收购。
而只要民生市场不乱,这个期货市场乱不乱,对李适来说真无所谓。
因为金融的确是经济的重要组成,但金融并不能完全代表经济,相反随着金融体系沉淀的资金越多,那它自然会被定期收割。
别说资本主义,就算是社会主义也会这么做,因为如果金融体系里面吹起来的钱真让它一股脑的涌入到现实的民生价格体系中,那整个民生价格体系就直接崩溃了。
所以,定期通过金融风暴来清理掉一部分中产,算是资本主义的自救,只不过这种自救总会有大资本在这样的金融风暴中靠着自己的体量支撑下来,渐渐成为金融寡头。
但现在是封建社会的初期,金融寡头这种东西连诞生的土壤都没有。
几个从金融风暴中存活下来的幸运儿,被李适的钱庄记录在案,随着他们数量减少,李适完全能更加有针对性的处理这些人。
因为这个时代不讲人权,说不定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就被牵连到就被抄家了。
李适要独自一人去对付整个中产,那是脑残才会做的事情。
但李适若只针对几个豪商进行抄家,那就是一大群人磨刀霍霍准备把他们一口吞下了。
总而言之,围绕在嬴子婴身边的旧贵族们还没向着应该要怎么样重新夺回属于大秦的荣耀,这时候的他们就已经被李适连消带打,压得喘不过气来了。
“这件事情关中王真是绝啊……”嬴子婴不由苦笑,虽然他看不懂里面的操作,也不知道李适在这里面扮演的角色,但出于本能的,嬴子婴相信是李适主导了这一切。
说穿了不值一提,不是嬴子婴看不起张九章这些人,而是除了李适,其他人连期货市场怎么去建设都不知道,若这里没李适在幕后操纵,绝对不可能掀起这般风暴。
换句话说,李适不论洗不洗,但在有心人的眼中,这就是李适的锅,只是自己傻傻的进去被李适一锅给煮了而已。
“以我对关中王的了解,关中王做事虽然狠,但是不会把事情做绝!”李由对嬴子婴道。
李由想到这里,不自觉的想到了当初的董翼。
李适虽然把这些人逼得到现在都没几个回军队,或者说,他们内心过不了自己这一关,绝大多数还是回去种田了,但李适到底遵守诺言的让他们回秦了!
所以李由可以肯定,如果李适的目的是打压旧秦贵族的话,那接下来应该是安抚了。
毕竟只有打一巴掌,才会让人铭记,这甜枣的滋味是真的很甜。
“接下来,李适还会有什么后招吗?”听到了这话,嬴子婴不由低声的说道。
嬴子婴只感觉自己仿佛在李适编制的一张罗网中,一举一动都万分艰难。
李由还没有说出自己的推测,有人来报,道:“公子,关中王发布了公告,说是启动粮食低保法,当市场粮食价格低于300刀时,官府将会以300刀的价格进行自愿收购,另外当市场的价格如果高过600刀时,官府将会以600刀的价格开发粮仓,降低粮食价格。”
“这就是你的目的吗?!”李由不由叹息,知道这件事情已经尘埃落地了。
第两百二十七章 高炉烧水
随着粮食低保法的顺利颁布,尤其大量地主阶级,开始不得不开始选择与自己合作。
李适自然而然的顺利把自己多发的粮票重新从地主阶级的手中收拢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