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道争锋-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适虽然有问鼎天下的姿态,但却也没尊崇一个学说的倾向。
通过这样一个方式,期望诸子百家能进入大学,同时也是给诸子百家一次上车的机会,要是诸子百家真的给脸不要脸,那他们就真的是死有余辜了。
除了诸子百家,某些隐士见到李适广开言路,传承数字百家的想法,倒也有些心动。
一个在都江堰附近的种田老翁,看到了从关中送来的开大学的言论,却也心痒起来。
“诸子百家,三教九流,阿房宫中,大学争鸣!”
老者拿下斗笠,不由一股豪气悠然自生,“传教兵家箴言,又怎么少得了我。
什么李适,什么韩知兵,军略还得看我魏缭!”
身为兵家大能,魏缭在看到天下大乱时,就果断的躲到蜀地来避难来了。
毕竟蜀地这地方,在乱世中有崇山峻岭阻隔,背靠着都江堰这块福地,乱也乱不起来。
当然,除了魏缭聊发少年狂,李适来到监牢中,来见见被韩知兵打包送回来的蒯通。
因为回来第一晚,白起就缠上了自己,弄得李适连咸阳都没有待多久,哪里有时间去理会蒯通,现在白起的事告一段落,李适总算腾出时间来见见蒯通了。
“罪人愿降!”蒯通见到李适的第一句话,便如此恭恭敬敬的说道。
“……”李适很是沉默的看了看蒯通,道,“阁下不再犹豫一下吗?”
“大王不是来劝降我的?”蒯通很是意外的看了一眼李适。
“也不是这么说……”李适道,“你不应该展现一下你坚贞不屈的一面吗?”
“大人,我是纵横家出身,讲究的是机巧通便,事无定主,说无定辞,一切为目的而定!”蒯通倒是坦然的说道:“再者说,我原本就有意投效,为何还要卖弄无用之才智!”
“有你纵横捭阖,勾连起秦国余孽楚国魏国时怕不是这么想吧!”李适道。
“谁让在下有拨弄风云之能,抵挡不住大王拨云见日之力。既然已经输得一塌涂地,又何不承认自己认输,输得有风度一点!”蒯通补充道,“至少少受些皮肉之苦。”
李适说道:“好吧,你如果想要逃,那逃就是了,我也不阻你。
不过我开了大学,纵横课少一位老师传道授业,便是选了你。
希望你能为你们纵横一脉,留下些传承!”
蒯通听到这话不由一愣,继而恭敬的对李适道,“谢谢大王仁慈。”
当然,除了兵家和纵横家,还有什么小说家、阴阳家、名家什么的也都有过来。
李适不限制里面传道的流派数量,基本上只要有一套自洽的学说,基本上李适都会通过。
但里面的学员数目是有限的,第一批李适只允许大学招募500人。
另外进入大学的学生需要进行一次入门考试,考得不是百家内容,而是由张九章亲自出的数学题。
根据数学得分来取前500名,考试完成后,会把解题答案和名词放在外面供给众人判断。
总而言之,就是要所有人都信服这次考试成绩。
毕竟数学这东西实在太公平了,不会就是不会,抓破脑袋也是不会。
至于这些诸子百家怎么样争取这500名学生进入自己门下就不关李适的事情了。
毕竟在李适看来,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如果数学都不达标,那还是别来这大学了。
第三百零四章 塞人
张九章也不是什么魔鬼,目标是为了挑选最优秀的500名学生入大学,所以这考题自然是往难了出。
这时代的数学题目可没简化字符,所以第一步考验的就是审题能力,也就是识字基础,审题不过的基本上就淘汰掉了。
第二步,考验得是逻辑判断,只要逻辑判断差上一点点,就很可能连尾巴都看不到了。
第三步,才真正考验计算能力,虽然只是十道题目,却也保证让人欲仙欲死的计算量。
说实话,李适相信这个时代能够跟张九章比数学能力的压根一个都没有。
作为中国第一部,也是当时世界上最有效的应用数学《九章算术》的编撰人,张九章完全能在数学领域毫不客气的喊出,“还有谁!还有谁!”
这些题目拿给李适去算,李适都未必能够答对五道题。
因为这上面涉及到单位换算,图形转化,多元一次方程……整一个奥数集合题,绝对是现代初高中水准,最重要的是,上面题目还都是文言文,没一个数学符号。
哪怕有答案对照,也看得李适是头昏脑涨,然后李适就把这份答案丢到一边去了。
李适一脸严肃的对张九章道,“这次考核,便交给卿了,我完全相信卿的能力。”
“谢大王信赖!臣必定不辱使命,为大学选拔良才!”张九章恭敬道。
然后在张九章竭心尽力的出题下,一个个过来尝试考核的学子,哀嚎不止。
最终答对了七题的有八人,六题的有五十三人,五题目的有四百多人。
剩下几十个缺口,则从答对了四题的人中挑选。
至于怎么入选,他们是说动朝中重臣舍得下脸面来让他们补入也好,是书香世家,拿家学交换补入大学也好,甚至土豪出身,直接豪赠万金给学校也好。
李适不但没禁止这些家伙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甚至还有点鼓舞他们搞这种小动作。
没办法,这时代是秦末,凡能读书的人都是贵族世家,谁还没有点沾亲带故,谁还没有几分殷实家底。
自己要是去搞绝对公平,这反而会把这些人给推到自己对立面。
没必要,前面的人靠着自己的本事考上无可厚非,后面的人靠着家室上得大学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
正视自己不如别人,才能让自己更拥有努力的动力。
只要能进入到这学校,那自己就是一视同仁,学费全免,食宿由官方承包。
当然,除了正常考核进来的500学生外,李适从军队中拉来了500十六到十八岁的学子。
他们不论是数学、还是语文都跟这些考入的学子没得比较,李适也不指望他们能比较。
李适只是给军队里面的学子提供一个平台而已,毕竟这才是自己的基本盘。
双方都有的公共课程是李适参考上辈子《政治品德》勉强拼凑起来德育课,讲得是忠君爱民,民族信仰和政治理论三部分组成,简单的说,李适就希望能培养出自己的子弟兵。
除这个以外,大学引入学分制,学分够了随时能毕业,当然也能继续待下去深造,走学术路线而不是政治路线,选择毕业的话,那基本上是包分配的,而且还是朝廷的岗位。
毕竟这年代识字的人就是人才,更不要说从大学里面走出来的家伙。
除了主要的科目《政治品德》科目拥有一定量学分外,还有就是诸子百家的选修课,行军布阵的兵家体系,甚至偶尔举行的比赛,这些都能赚取到学分。
还待在学校中没毕业的每位学生每年至少选择一门诸子百家的学科作为选修课,在获得老师认可后获得学分。
至于兵家体系,则以考验个人武力为主,兵家策略为辅,毕竟个人武力的强是实实在在的,兵家策略再强,那也是纸上谈兵,还不如实际去战场上打滚。
如果个人实力到达炼神反虚,那军队中一堆人抢着要,毕竟来这里的人,真没几个蠢的!
总而言之,这里充满了自由,李适希望从大学出来的学子能在这里开拓足够的眼界。
既希望他们能全面发展,同样也允许专才生存,从而成为自己的人才摇篮。
“多少也有几分天下英雄尽入吾彀的感觉啊!”李适相当兴奋。
“项王、范丞相,家主收到旧友叔孙通先生的来信不在家中,还请您见谅!”颜氏的仆人低着头,恐惧的看着项策羽与范瑾瑜两人脸色越发难看。
“无事,我们来得不是时候,下次来便是!”范瑾瑜和蔼道。
“叔孙通!”项策羽脸黑的转过身,然而没走几步,狠狠一拳打在旁边树上!
刹那间精气爆炸,一棵大树陡然间化成了粉尘,消弭的干干净净。
“荀氏、孔氏、颜氏这一个个的全部都去了关中,好!好得很!”项策羽快炸了!
“李适虽没再发动进攻,但这一手建立大学,百家争鸣的确是好手段!”
范瑾瑜分析道,“这次诸子百家,世家贵族为了搭上李适这艘巨轮,怕会不惜代价!”
“可恶!要不我们也建立一个学塾!我就不相信,我们难道比不过他!”项策羽道。
范瑾瑜听到项策羽的话,道,“我们的钱粮还要用在军备上,若拿去建立学校怕是军备会有所不足,这反而是舍本逐末了!”
项策羽说得也是气话,他本来就对读书不感兴趣。
见范瑾瑜这般说,项策羽却也不再多说什么了,只是哼了一声。
项策羽感觉随着叔父项梁败亡,自己明明扩大了地盘,但却有种格外不顺利的感觉。
范瑾瑜看看项策羽,心中明白李适这招的狠辣,那就是要确定学术与政治上的众望所归。
同时对诸子百家与世家贵族来说,他们知道李适建立这大学的第一反应就是塞人。
塞人的目的不是为了期待塞进去的人能学习什么,实际上这是向李适政权表露出相应的臣服态度,但对这点范瑾瑜阻止不了,也不可能去阻止。
因为李适打败了项梁,成为了天下第一诸侯后,自然而然产生的影响力。
不论最终李适能不能取天下,至少世家贵族和诸子百家为了传承下去,丢个嫡系在李适那里不过分吧。
毕竟大秦统一后,六国贵族与诸子百家受到怎么样的打击,谁人都看得清楚。
现在李适有统一天下的苗头,还给你上车机会,你要是不珍惜,那死了还真就是活该啊!
https://piaotia/book/31282/19191716htl
:piaotia
第三百零五章 争一争
正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李适与项梁的一战,可以说在伐秦后,以代表平民的李适与代表贵族的项梁发生了一次全面性碰撞,最终是项梁人死灯灭,李适胜利取得了天下大势。
项策羽哪怕接过项梁遗产,天下贵族也愿意给项策羽下注,但有过已输给李适的事实,天下人想要下注时,理所当然的带着迟疑与犹豫。
毕竟经历过秦朝浩劫的贵族世家,明白传承也许比辉煌要更加重要。
这就是项策羽与范瑾瑜两人所面临的局面。
哪怕项策羽继承了项梁的遗产,但却依旧不能跟李适抗衡。
因为李适没输过,不论李适是怎么赢的,只要李适没有输过,那所有人在面对李适时,天生会少几分底气。
毕竟不是人人都是诸葛亮那种恐怖怪物,哪怕以谨慎的态度对敌,别人依旧打不过。
就事实来说,人与人的差距并没决定性的大,这底气所带来的才能发挥往往是决定性的。
“想打败李适,就先必须要先破坏掉他的无敌传说!
但现在李适气势已成,莫说李适,就算韩知兵、甘章和陈云这三爪牙都难以逾越啊!”
范瑾瑜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
“瑾瑜,可是在想什么烦心之事?”项策羽回过神来,看着范瑾瑜不由问道。
“只是在想,李适到底哪里来得那么多钱粮而已!”范瑾瑜开口道。
说实话,范瑾瑜是真不了解。
按照道理来说,李适只是靠关中是不可能拥有支撑三线作战的钱粮的。
更重要的是,李适打完这场战争后,又马上举办诸子百家争鸣,开办大学,而学员还是官方出钱出粮的免费教育。
虽然只是500人,但教育这种东西本来就是无底洞,要持续性投入的,李适哪来得钱啊!
“的确,李适自从占领关中后,就没有为钱粮担心过!”项策羽也赞同道,
“反而我们,若不是因钱粮不足,齐地兵马尽可带过去支援叔父,也不会有此一败了!”
范瑾瑜没去纠正项策羽的话,现在回过头来去看,范瑾瑜可以确定,李适就是瞄准齐地未平,粮食未足,根本就没办法全面支援项梁,所以哪怕三面对敌,也果断决战的。
范瑾瑜说道:“李适已经平定韩魏楚,南方地区已经尽归李适。
我等想自保,却要联合燕赵,才能抵挡得了李适的下一波进攻!
接下来我们要加紧跟燕赵两国的联系形成同盟,避免被李适各个击破!”
“他们真可靠吗!”项策羽听到范瑾瑜的话,倒不是反对,只是本能的觉得不论是赵国还是燕国,都给自己一种很弱的感觉。
项策羽真不觉得他们能成功牵制住李适啊!
“报!”这时候,一个人跑过来,见到两人后连忙跪下,脸色带着几分的难看,开口道“大王,丞相,李适派遣使者前来!”
“嗯?”听到这话,项策羽与范瑾瑜两人相互对视了一眼,道,“我们这就过去!”
没什么犹豫,很快两人便见到李适派来的使者,这使者自然是随何。
与此同时,他们也见到了两块棺材放在他们的庭院中,却是占了好大一块地。
“见过项王,见过范丞相!”随何见到两人毫无畏惧,对两人道。
“你居然敢来带着棺椁来我齐地,莫非是欺我齐地无人!”项策羽上前一步怒喝道。
看着项策羽身上随时爆发的精气,虽然额头冒汗,但随何无所畏惧道:“我奉大王之命,将楚王和历阳侯的尸身送归,以全项王与范丞相之孝,莫非还是我等不是!”
“这里面……是叔父与亚父的尸身?!”项策羽听到这话有些难以置信。
“我王言,楚王与他乃是共伐暴秦之英豪,如今因故厮杀但到底是英雄之人,不容亵渎。
便命人做好防腐,放置冰块让我将其亲手送到项王手上。
至于范谋多次令我王吃亏,最终坚守身死拔剑自刎,如此英雄豪杰,又怎可相辱。”
随何倒是坦荡,说道,“如今两人尸身送归二位,我也算不负所托,还望二位将厚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