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道争锋-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很强,这点李适很是清楚,但自己所需要面临的挑战,还非常多。
自己还是需要他们同舟共济,而不是相互间盯着所谓的君权与相权,玩什么零和游戏。
而王离的到来,若是自己处理得不好,便很可能会成为自己势力一次不必要的内耗。
最简单的道理,嬴子婴什么都不用做结果就能够安安稳稳的就封,而且还是实地的就封,但自己对麾下却一直采用虚封态度,这本身就会造成与自己手下的割裂。
也正是如此,在王离来到后,自己必须要跟自己的手下有一次沟通,统一他们的思想,贯彻自己的意志,但最终他们是否会愿意站在自己这边,李适也没有把握。
李适得感谢中学地理老师,在高考进入复习阶段时,地利老师每周都让李适整个班级在上课时画一个简易的地球图,用地利老师的话来说,只要你们地球图会画,那地理这门课不可能考不及格。
李适到达天人后记忆力大增,回顾九年制义务教育,便把亚欧非三个大陆给勉强画出来。
只不过,中原地区有着自己的手下辛辛苦苦收集过来山河地形图,也有着从大秦传承过来的合流分布图,再加上大秦的郡县规划图,差不多就形成了现在的世界地图。
“天下”听到这话,所有人却都是围过来去看这张地图。
陈云倒想要挤进去,但看看一众臣多少有几分不好意思,只能说,还是太要脸面了。
唯有韩知兵傲然而立,这张地图,李适已经给韩知兵看过了,韩知兵好不得意。
“这里是黄河吗怎么可能!”王二宝最先发现了黄河的踪迹。
因为李适布置修筑一条从洛阳到运河涿郡的运河,所以一有空闲,王二宝便在研究水利设施,看多了黄河的形状。
所以地图之中黄河的形状王二宝可以说是最熟悉的人了。
“黄河,长江怎么可能才这么的小!”邓陵矩难以置信。
这两条流经中原腹地的合流,在这个世界地图的比例中实在太小,甚至祖龙自以为统一的天下,在面对真正天下时,也都太过渺小了。
“嗯!这就是我眼中的天下。”李适缓缓伸出了自己的手,把掌心按在华夏土地上,说道:“仅这块土地,便是我们华夏从古至今的先辈们探索出来的天下!”
李适这般从容不迫语气,不像是个能跳动人心的演讲家,但李适一手按住的土地却是足以牵动所有人的心神,在场的都是有志之士,他们双眼看着这份地图无比炙热。
李适说道:“这就是天下,完完整整的天下,六王毕,四海一,祖龙统一的仅只中原。
唯有统一了中原,我们华夏才真正有资格立足于世,称得上一句明!
也正经历了春秋争霸与战国交锋,也才铸就了我们华夏明的底蕴与中原化的根基。”
李适很清楚,大汉几乎是吸收了整个战国争霸与诸子百家的精华,铸就了汉人的铮铮铁骨与化自信。
但可惜最终独尊儒术,塑造了中华明的稳定,也让中华明过于稳定!
“我知道,让嬴子婴就封,这件事情必须要给所有人一个合理的解释。
如果不给大家解释的话,那么我们一起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势力很可能会被插入一根刺。
然后在某一天出现裂痕,甚至分崩离析!”
李适说到这里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略带自嘲道
“而这,对一个连起点都没有达到,连发展都还没有开始的势力来说,未免可笑了一点。”
说实话,作为李适从来不搞神秘那一套,自以为是的让下面人猜来猜去!
且不说信息这种东西在传递的过程中本身就会有所损失,更重要的是猜疑这种东西只要一开始,那就难以终结。
一环扣着一环,最终让所有的人都感觉解不开的绝望。
至少在李适看来,自己作为上位者就是要起好头,让下面的人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给他们一个清晰的目标,哪怕是画饼,也要画的真一点,而不是随便画了一个圆圈,要别人硬生生猜成饼来。
所以借助这次机会,李适把所有的人都召集了过来,就是要把自己的目标给讲清楚。
如果你选择不跟着自己混,那自己赐金放还,让他去做一个富家翁。
但如果你同意自己的意志,那就跟着自己,去把自己提出来的目标一点点的去实现。
李适的思维就这么的简单,不是想着什么妥协,什么猜谜,什么距离,李适要得只是能把自己心中所想能,帮自己谋篇布局落到实处的志同道合之人而已。
张九章与陈知白两人不自觉的对视了一眼,却也忍不住的苦笑起来。
按说他们两个人的目光的确长远,否则也不可能以他们两人为首搭建起了李适麾下的臣体系。
但是在李适把这一战世界地图放在了他们两个面前时,他们发现自己所谓的谋划,在这一张地图面前,显得有几分可笑了,因为对比这个天下,他们实在太渺小了!
甚至在李适不屑一顾的语气中可以看出,没有统一中原的他们,根本没资格站在世界这舞台上。
第三百一十一章 中原的威胁
“如此广阔的天下……”张良却也心向往之。
原本张良准备修心问道。
毕竟韩国灭了,天下即将要统一了,自己除了修心问道好像也没别的事情可做了。
朝堂这个东西,当初在韩国的自己见得多了,真没有兴趣。
而李适把他拉到阿房宫的大学中做山长,那张良也就怀着吸收百家之长的心思过去。
说到底,张良没什么追求了,好像除了修仙,也就只有去死了。
但现在,看着李适打开的这张地图,张良陡然发现自己视野狭隘了。
陈知白按按太阳穴,目光不自然的向着李适看了过去,开口道,“我们怕是要加快中原统一脚步,如果中原只有巴掌大的话,我不认为只有我们有如此强大!”
现在的陈知白有些明白了,为什么李适会尽可能的关注民生,也明白了,李适会尽可能的保留住项策羽。
不论对是当初的交好,还是这次取得项梁尸体后送还都表现了李适的诚意。
但很可惜,项梁败了那么多次都没有自杀,偏偏甘章打败他时自杀了,这让李适原本想要收服项策羽的棋直接就死棋了。
如果项梁活着,只要项梁带头投降,那项策羽就算再高傲,在项梁份上也会得意投效,但现还是算了吧。
说实话,李适也不理解,拼什么王离打败你你能选择活下来,但是甘章打败你,你就选择了自杀,这是看不起甘章,还是看不起我!
李适想到这里,真的很想把项梁秽土转生,然后再把棺材钉死,重新埋进去。
但李适清楚,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契机,自己想收服项策羽是不可能了!
“我们还有对手吗?”张九章看着李适认真道。
李适道:“我们现在连上舞台的资格都没有,想要登上这舞台上,基础条件就是帝国。
只有大秦算达到了标准,至于其他所谓诸侯国,甚至连做棋子的资格都没有。
至于我们的话,至少连大秦的版图都还没有全部的拿到手,也别想着资格了!”
听到这话,所有人心中一沉,大秦是个怎么样强大的国家,所有经历过的人都知道。
如果不是秦二世与赵高这对顶尖昏君与奸臣的配合,这个帝国所爆发出来的力量,至少比李适现在麾下所能够爆发出来的力量要更加恐怖。
“用大秦作为标杆,我想要知道,更加标准的标杆是什么!”张良道,“或者在我们的周边也有这样的帝国吗!”
李适点头道,“拥有自己的独立民族文化,拥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政治体系,拥有强大的组织力动员能力,可以出兵百万以上,同时拥有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以及拥有千万人口,战争潜力巨大。
比如大秦,就在这个标准之列,而我们至少在人口上就拥有相当大的缺口。”
听到李适划下的标准,他们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几分的严肃。
李适所说的这些,实际上严格来说,李适不是全方面落后。
只不过李适更擅长发掘生产力,所以给众人一种自己等人好像比大秦要更发达的错觉,而实际上,就整体实力来说,李适比大秦要弱的。
最直接的一点,李适的主战兵团有三支分别是陈云兵团、韩信兵团,以及甘章兵团。
这三大兵团说穿了也不过只是三十万人,但大秦能出动六十万,并且还用消耗后勤的方式把楚国给耗死了,可以说整合整个天下的秦国,绝对比现在的李适更恐怖。
是的,拿大秦来作为比较,看起来过分,但现实就是,没有大秦作为标杆,你就登不上天下这个舞台,因为对于整个天下来说,这就是起点。
“那我们的对手呢!”张良神色凝重的问道。
李适沉默一下指向大草原,道,“跟我们在统一中原一样,这大草原也同样也在统一。
他们将会成为我们的首要敌人,大草原跟中原一样,能供养出个帝国来!”
说实话,不知道是不是中原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不幸,这两块能供养出帝国的土地真的靠得太近了。
可以说华夏进入到封建时代后,中原文明与草原文明的碰撞,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
但没办法,中原人去管理草原的成本太高,而草原文明的侵略性又会本能的去劫掠中原文明,这就导致了两个文明相害相杀了两千年。
直到工业文明到来,从此草原文明进入到了载歌载舞的和平年代。
“太近了!”看着李适随手指出的蒙古草原与中原地区的距离,所有人都本能的感觉到一股说不出的紧迫感,就仿佛是一根绳子随时准备勒住自己的咽喉。
“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仁慈之上!”张良的目光开始变得深邃。
“明年的立国大典结束,我们就要统一天下了!”张九章也有种说不出的紧迫感。
“匈奴……感觉很强大啊!”陈知白的眼神深邃,却也带着几分的冷冽。
李适道:“所以,我让王离带着嬴子婴去西域那边就封。
除了想在西域埋下一枚钉子外,还希望能带一支军队过去,看看我们未来敌人的强度!
毕竟只有自己亲手验证的第一手资料这才是最可靠的。”
李适继续道:“王离与嬴子婴虽然心中对我们有愤恨,但目光放眼天下,他们会发现我们才是他们唯一的依靠。
我们也可以给与他们一定程度支持,帮助他们在西域站稳脚跟!
同样我们也需要在西域钉一枚钉子,以免出现被匈奴多面夹击的情况!”
“若嬴子婴真成了勾践,整合了西域的力量反扑呢!”王陵郑重提醒。
“且不说有大月氏那磨刀石给他慢慢去磨,想来没个十年二十年他们不可能整合西域!”李适说道了这里,带着几分兴奋道:
“更重要的是,大秦的政策本来就很是适合开拓。
等到他把属于华夏的文华在西域贯彻下来,我们以后接收才不费力气啊!”
是的,李适已经想好了,就是让大秦去管教西域。
如果他听自己的话,最后去祸害大宛就算了,要敢反攻陇西,自己在灭掉匈奴后,正好去接收新的大秦,毕竟大家都是一个文明出来的,吸收起来毫无阻力!
。
第三百一十二章 能留则留
王离从议事厅出来后,见到了陪着王元的嬴子婴正忐忑不安的看着这边。0
嬴子婴目光中带着几分渴求,以及说不出的希望,寄人篱下的日子真的不好受,但嬴子婴更害怕李适不守信用,直接便给自己一条白绫或者一杯毒酒,赐自己一死。
所以,这次王离与李适的见面,几乎就决定了自己的生死,嬴子婴又怎么可能不重视这次结果,因为这是对自己下半辈子命运的审判。
王离来到了嬴子婴的面前恭敬鞠躬,道,“秦王,臣下幸不辱命!”
听到这话,嬴子婴握紧了拳头,又长松了一口气,道,“王离将军这一路辛苦,请入我府邸小酌,也让我知晓几分西域故事。”
都在李适的身边两年了,虽然给李适驾车的工作让嬴子婴多少还有几分耻辱,但嬴子婴知道,李适是真不在乎自己的生死,他所在乎的只是王离而已。
“诺!”王离并没有拒绝嬴子婴,至少李适是真没对嬴子婴动手的打算,而且自己还要带嬴子婴去就封,自己就是嬴子婴的人,真没避嫌的必要。
王离转过头对王元道,“把我们从西域送过来的良种送到治粟内史府。”
王元点点头,便听从王离的命令,先把这些种子送到治粟内史府再说。
反正,当初李适让王离去做的事情,王离都尽可能做好,因为李适规矩是真正的规矩。
而在议政厅中的众人依旧围绕着地图在继续讨论着。
“匈奴就是我们统一中原后,所需要直面的对手吗!”陈知白神色严肃道。
“更准确的说,谁统一的大草原,谁就会是我们的对手!”李适直接当道,“而且王离前来也带来了一个消息。在草原上跟匈奴争霸的大月氏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颓势,大月氏可以输,但必须要坚持到我们整合整个中原的力量。”
“不如,就让我带着陇西骑兵去看一看吧!”王陵站出来开口道。
王陵在自己的这边时不时会给自己挑挑刺,但严格上来说,正是因为他刚正不阿,所以带着陇西骑兵这群纪律可以算是最差的将士也做到公平公正。
“你带过去的人不会太多,只有一万人!若多了,且不说大月氏的态度,至少嬴子婴这个秦王怕就会不安稳!”李适对王陵解释,“当然,粮食什么的,自然是吃他们的。”
“只需要处事公平公正,时间久了秦王就会知道我们的心意!”王陵也明白这次真的只能带上干粮,至少期待农夫运粮什么的完全不现实。
这也是必须要王陵带部队走一趟的原因,毕竟能够给大军补给的水源与城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