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兵道争锋 >

第161部分

兵道争锋-第161部分

小说: 兵道争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超过吸收的程度,这些掠夺的力量会白白消散掉。

    所以我是想问,有没有办法把这个些掠夺过来的力量给利用起来。”

    “光辉掠夺,一种补全素质的意志手段吗?倒是有几分的意思!”

    韩知兵的眼珠子转了转,道,“你既然是二天赋了,那这就有点麻烦了,就要看你自己努不努力了!”

    “还请韩帅赐教!”听到韩知兵的话,朱明眼前一亮开口道。

    “你去尝试掌握锥形阵,在战争时能把多余力量转化成最纯粹的攻击力或者防御力,这自然是最粗放的用法。

    不过我最近刚刚研究出了一种能产生辅兵的军阵,配合上你的这个天赋,能让你在战场上麾下战士数目越打越多。

    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学习!”

    “有!”听到了能够学习新的技能,朱明却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这是我最新写的阵法书籍,你先拿过去看看,有什么不懂的来问我!”韩知兵道,“这上面的东西很是基础的,等这本书看懂了,我就能正式开始教你了!”

    “谢谢韩帅!”朱明连忙接过了韩知兵手中递过来的书籍。

    朱明随便瞥了一眼书籍的名字,上面写着《军阵,从入门到入土》,看起来真的是给新手小白的阵法科普书。

    朱明再次感谢了韩知兵,把马留下来之后,便怀揣着武林秘籍,高兴的走了。

    “以朱明的智商都能学会军阵,那其他人也应该也能掌握军阵吧,那这份军阵入门书籍交给大王交差应该足够了!”

    韩知兵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感觉要是能够再来几个试验品就好了。

    毕竟阵法这种东西不是自己不想教,而是这种东西真不是一般人能懂的。

    “韩帅在吗?”又是一个有些耳熟的声音牵着马匹来到了练兵场。

    韩知兵转过头去,却见到夏箭此刻仿佛很是腼腆的看着自己。

    不过,韩知兵面带着微笑,笑容可掬道,“你也是来说送我良马的!”

    “也……”夏箭看看自己骑过来良马,以及上面放着的酒水,总不能说自己来送酒的吧。

    夏箭马上反应过来说,道:“正是!这骏马与美酒还望韩帅收下,我也有点事想要向韩帅请教,还望韩帅能够解答我心中疑惑。”

    兵道争锋

 第三百六十二章 誓约

    “说吧,你来有什么事?”韩知兵不客气的收下了马匹和酒水开口道。

    “主要是我感觉我的成长陷入了瓶颈!”夏箭道,“我的战部靠弩车配合灌入其中的曙光之力,几乎能与任何对手一战,甚至三连发下,连双天赋的战部也能够击溃。

    但我感觉,自从我走了这一条道路后,我的成长就变得缓慢了。

    乐翼战部早早就成为双天赋战部,但我甚至连双天赋的那一层瓶颈仿佛都没见到。”

    “很简单,厮杀少了!”韩知兵听到夏箭的话,干净利落的给出了答案。

    “厮杀少了?”夏箭听到韩知兵的话,却带着几分难以置信。

    自己一路杀来,不知道已经杀了多少的对手,论战场上的厮杀效率,自己绝对是前三名。

    “嗯,厮杀少了!”韩知兵再次确认,“你这个战部在战场上的表现很出色,甚至在对方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哪怕二天赋的部队一不小心也会团灭。

    但想想,你的战部已经有多久没直面生死了,甚至因为操作器械,战部是否能打破极限。

    你在曙光战部中的定位,想来就是负责发出最关键的一击。

    而往往你出手后对方都会崩溃,这样的情况下,你又能得到什么锻炼!”

    听到这话夏箭神色凝重,感觉韩知兵说的并没有错,道,“那我就永远不能够突破,到达二天赋吗!”

    “那倒不是!”韩知兵道,“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就是去大秦技巧类体系中寻找适合你的技巧,将其转化成你的战部天赋,甚至你也可以完成技巧熔炼。

    虽然士兵在战场上是成长最快的,但流下来的汗水也绝对不会辜负你一直以来的努力。”

    “熔炼天赋……”夏箭听到这话若有所思,还是问道:“另外一个呢!”

    “我这里有一本《军阵,从入门到入土》是我最新编撰的军阵入门,你拿回去看看!”

    韩知兵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又是掏出了一本册子,交给夏箭道:

    “你的弩车部队一般上都处于后方,虽不适合进行调整,但最适合进行布阵。

    你可以拿去看看,通过军阵之法来强化射击能力,纵然战部没办法到达二天赋,但真正的战斗力比较起二天赋来,想来也不会有任何差距。”

    “多谢韩帅指点!这本军阵入门,我就收下了!”夏箭充满感激道。

    “是《军阵,从入门到入土》!”韩知兵默默的补充了一句。

    虽然他也感觉这名字挺矬的,但谁让这是李适取的名字呢?

    大王最大嘛,虽然品味不怎么样。

    而夏箭走了没有多久,乐翼也过来了,不过就这家伙最不会来事,连匹马都没有牵过来。

    韩知兵已经轻车熟路,二话不说,便先把《军阵,从入门到入土》塞给乐翼,然后头也不抬道:“有什么不懂的军阵可以找我询问,若还不够去靖灵殿找白起,他更擅长军团天赋的改造,保证给你量身定做想要的军团天赋,还有问题吗?”

    “没……没有了。”乐翼有些发愣的从韩知兵的军营中出来,自己想要干嘛来着?

    自己来这里,好像是想要来借助一些丹阳兵作为磨刀石的。

    毕竟自从见到匈奴那一支几乎没有任何射箭天赋,但却能展现出非凡射箭能力的骑兵战部后,自己便思索着中原地方有没有这样的部队。

    最后锁定了丹阳兵的协力特性,所以想要来找些丹阳兵来做实验。

    如果可以的话,则希望丹阳兵能给自己的战部做陪练。

    但乐翼一个字都还没有说,就被韩知兵塞了一本军阵秘籍丢出来了,这算什么,好运?

    乐翼满头雾水,但韩知兵的话语到底是一个不错的指导方向。

    因为乐翼感觉随着跟匈奴的交手,自己战斗力有些不够了。

    自己射杀无甲的匈奴步兵自然轻松,但对上一天赋二天赋的战部,战部所能发挥出来的效果就相当有限了。

    尤其面对哲也那支二天赋战部时,自己几乎被对方给全面的压制,如果没陈云抬了自己一手,自己怕已经在哲也战部的攻击之下覆灭了。

    这是乐翼所不能忍受的事情,因为乐翼对自己的定位就是能够压制所有的弓箭手,同时能收割战场杂兵完成洗地任务,但现在,自己遇到了能够压制自己的军团。

    这就是为什么乐翼想要去找丹阳兵的原因,乐翼的意志攻击的军团天赋想要保留下来,但原本的爆炸箭是不是改造成协力会更好,至少乐翼想要去尝试一下。

    不过听到韩知兵的话,乐翼感觉自己还是去翻一翻大秦资料。

    毕竟阿房宫又没有被烧掉,李适完整的继承了大秦的底蕴,所以乐翼便是想要去看一看,大秦的技巧体系中除了多重箭以外,是不是有着其他适合自己的箭矢。

    倒不是乐翼看不上多重箭,而是因为多重箭的上限就只是四根箭矢。

    除非多生几根手指,否则,谁也没有办法打破这个上限,对这种几乎一眼就看到头的极限,乐翼真不感兴趣。

    反而所谓的吃后勤什么的,对现在的曙光军团来说几乎可以无视。

    毕竟李适可是有着连弓箭手都能享受到着甲待遇的后勤啊,区区箭矢后勤算得了什么。

    所以从这里出来,乐翼便果断去找白起去了,毕竟没谁比他更懂大秦的技巧天赋了。

    等到这些人想到去抱白起大腿时,白起的大腿正在被陈云抱着。

    陈云看着白起,恭敬道,“老师,您觉得红衣军的第二天赋选择誓约,是否合适?”

    “誓约……”白起听到陈云的话,若有所思,不过最终还是道:“这天赋好像很古老了,应该是周商牧野大战时姜太公弄出来的吧,你从什么地方翻出来的。”

    “是大王找给我的。”陈云道,“大王说,曙光军团应该为天下生民奋斗的军团,所以要拥抱曙光,更要铭记誓约。”

    “什么誓约?”

    “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中原守太平,为华夏传圣名!”

    。

 第三百六十三章 太学

    “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华夏开太平。”

    李适看着自己在阿房宫的大学门口树立的碑文,要得就是每个进入其中的学子,能记住自己来这里学习的使命,而来这里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种子了。

    说实话,张载的横渠四句,真的是让人看了很有雄心的句子。

    只不过对于自己来说,除了最后的万世太平实有些虚无缥缈,首先李适不认为自己创造的王朝能够有万世的寿命,甚至能活过三百年这个绝大多数王朝都活不过的年限,对李适来说就很欣慰了。

    当然,在这碑文上的字,与让陈云守的誓约不同,而这点也是陈云反对的。

    对陈云来说,他希望的遵守的誓言是比如守护李适,比如守护李适铸就的王朝,而不是守护华夏,不是守护中原,对陈云来说,这样的誓言真的让他不想接受。

    所以,李适需要让陈云在自己立国前许下誓约,因为立国后守护的将会是王朝,但立国前守护的将会是整个中原,如果违背了,那曙光军团就只能发挥一天赋战斗力。

    李适知道,这是封建社会,甚至知道在自己之后,立下了如此誓约的曙光军团就必然会遭到嫌弃。

    运气不好,说不定后来的皇帝上来就是把这几乎不会被拉拢的军队直接给舍弃掉,

    最重要的是,这种不是忠心上位者的部队,对格局不够大的未来皇帝来说,就算是没有把曙光军团给拆解掉,但也不会让他们在自己的眼前晃荡。

    而没有参与夺敌或者党争的他们,也许不会被新皇帝所喜,但作为自己这个太祖一手打造出来的军队,后面的皇帝也不可能把这一支部队的番号,说取消就给取消了。

    最大可能是把这支不算忠于自己,但忠于华夏的军队丢到边疆去。

    这样的话,在自己之后,反而有利于把曙光军团给保留下来。

    毕竟自古以来一直待在中枢的军队,有几个能长久保持战斗力。

    而能铭记自己的誓约的曙光军团,同时也会善待底层的百姓,某种程度来说也给了底层百姓的一条出路,这也算是自己为百姓们保障的最后一道上升渠道。

    毕竟如果连曙光军团都覆灭了,那未来自己所创造的这个国家,想来也已经没救了吧。

    某种程度来说,李适希望曙光军团成为制衡自己的一方势力,让自己不要肆意妄为。

    李适长呼了一口气,不知道陈云能不能想通,对李适来说自己追求的从来不是什么忠心耿耿,也从来不奢望所谓的忠心耿耿,自己只希望他们能为自己的梦想奋顾不身而已。

    所以,李适来到大学中散散心,说穿了自己也就二十几岁,在这大学中丝毫不显得显眼,甚至还有几分偏年轻,因为大学中的学生年龄为三十岁之前。

    到达三十岁后,除非成为任课老师或者成为教师助理,否则基本上都被打发去做官了。

    没有错,大学是包分配的,其中如果是有门路的,那就是被法家,儒家,墨家一类的各家大佬塞入到自己的衙门中,不过一般只优等生才有的待遇,李适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更多没有门路或朝中没有人,或有意识的去基层的,则先去教社中锻炼几年,基本上从教社出来后,就是县长之类的职务,一步步向着封疆大吏前进。

    所以,只要是这里出来的人,基本上人生已经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就等飞黄腾达了。

    “这位同窗,是否有意加入我儒门学社!”一个长相颇是俊朗的人站在李适面前道。

    “儒家……”李适看着眼前的家伙,道,“我暂时没有要加入学社的意思。”

    李适自然的快走了几步甩开了眼前的家伙。

    这人仿佛也已经经受了多次的被人拒绝的洗礼,面对李适的拒绝也没说什么话,而是努力去找下一个人推销进入儒门学社。

    当然,不止是儒家这么操作,第一个把学社开在学校之中的是墨家。

    因为墨家的学社本就是脱胎墨家的墨社而来,如果不是他们的对墨者的要求太过变态,一般人根本就入不了他们的眼,作为第一个开墨社组织,怕会成为学校之中的第一组织。

    但很可惜,学校里面的墨者学社,一开始就是墨家作为墨者的储备军来做的。

    所以进入到其中的墨者学生,都必须要按照墨者的标准来,这对其他很多怀着好奇心进来的人,没几天时间便打了退堂鼓,毕竟墨家墨者的要求真的是太变态了。

    而有了第一个墨社开头,很快便是有了一个又一个的学社开始冒出来了。

    毕竟总不能让你墨家一家在学员里面抢人吧,而李适也在里面参合了一脚,表示,建立学社这种事情是支持的,不过只学生的话出了事没人负责,所以需要一名任职老师作担保。

    当然,作为担保人的老师则是能够正大光明的传播自己的思想,李适就是要让这些诸子百家的家伙们,继续的竞争,如果不竞争一潭死水的学术界又有什么意思。

    其中,法、墨、医、农和黄老五家在整个学府中的学社算是最发达的。

    因为这五家基本都属于上头有人,进入学社只要表现出色基本上就能保证官职分配。

    而儒家算是最受到打压的,因为就算发展最好的孙叔通与陆贾两人,也进不了核心圈。

    不过,儒家也算相当有韧性,虽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无形压制,但是他们依旧在学府之中顽强的生存下来。

    因为儒家可以说最具有生命活力的学说,他们的学说纯粹为上位者服务,而不是为了广大黎民百姓服务,当上位者希望儒家是什么样子候,儒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