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道争锋-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儒家可以说最具有生命活力的学说,他们的学说纯粹为上位者服务,而不是为了广大黎民百姓服务,当上位者希望儒家是什么样子候,儒家就能根据上位者所希望的生长成什么样子。
所以,这样的学说,只要是上位者又有谁不喜欢呢!
不过可惜儒家被墨家的盯着死死的,因为作为老对头的他们实在是太了解相互间到底是什么货色了。
他们永远不会看轻了对方,只要一方得势,另外一方几乎是会受到全方位的打压。
而儒家进入大学后,基本上都在被墨家爆锤。当然儒家也在舔着伤口,寻找崛起机会。
。
第三百六十四章 墨家学说
当然,大学里面虽有着各家势力隐性的扩充影响,但就实际上来说,还是以学生的教育为主,其中墨家虽然一直打压儒家,但真行动起来却常常打阴阳家与方士家的脸。
比如自己面前,便是有一位墨家的学子,不过这种撑场面的学子,基本上应该是墨者了。
他表演什么油锅捞钱,掌中生火,纸人吐血一类的把戏,让周围看热闹的人大呼过瘾。
只不过,墨家学子把这些糊弄人的把戏一一展现,然后一一拆穿,解释其中的原理。
让周围的学子们见到后,有种被智慧洗礼的感觉,纷纷表示长了姿势。
“诸位同窗,今日我等墨家学子在此掩饰诸般方术,以及种种骗人之法,便要告喻世人此等法术的奥秘,以使得诸位不会上奸邪之人的当……”
话是这么的说,实际上想表达的意思是,墨家专治魑魅魍魉,跟着墨家走才是通天大道。
简单的说,对比起儒家的拉人,墨家就是展现出这种高绝的智慧手段,让人们知道墨家那是才智之人的汇聚地,从而提升这些人增加进入墨家的兴趣。
事实上,因为大学中主要教授的主流课程以思想政治以及数学为主,其余课程基本上都是选修课程,某种程度上来说,跟墨家还是相当匹配的。
不过这大学中,也是有方士术士一流的人的,虽然他们所谓追求长生李适不予苟同,但他们所掌握的化学与地理两个方面的知识,还有什么祝福,占卜,相面等等奇奇怪怪的技能。
李适还是秉承着兼容并蓄的想法,到底是让这些人继续留了下来。
但对他们来说,这些把戏哪怕是把戏,但自己就是要用这样的手段取信于人的。
现在墨家把这些把戏一一拆穿,这不就是挖自己学说的根嘛。
顿时,人群中有人阴阳怪气的说道:“既然你们墨学说方术之学,皆为骗术,那某倒是想要知道你又如何得知这些骗术,是否还用这些拿去骗过百姓,欺过大王!”
这个人未必一定是方术,但绝对跟墨家不对付,如果能踩一脚还是踩一脚的好。
而一边听着的儒家弟子跟着起哄,其他学说的弟子则冷眼旁观,至于某些方术流派的弟子听到这话,仿佛找到支撑论点似的大声闹哄起来:
“是极!若非墨家用这骗术骗人,又如何知道这些事情。”
正所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更不要说墨家这是要踩着方士家吸纳学员。
虽然方士家不是着名诸子,但因为受到秦始皇长生的推崇,再加上随着天地精气的回升,求仙问道这种事情仿佛变得不再缥缈,更重要的是,背后还有道家这个靠山。
所以方士家开始慢慢抬头,但现在墨家这些家伙居然敢挖方士家的根,这怎么能忍!
对下,墨家是个深入基层的学派,今天如果不把这家伙的气焰给打下去,让墨家墨者带着这些知识进入到了墨社或者教社,那以后自己还怎么欺骗愚昧的老百姓了!
对上,李适打败项梁,驱逐了匈奴,整个江山拥有越来越稳定的事态,有很大可能是未来的天下共主。
作为方士怀揣着的不就是让上位者,尽倾全国之力,用天下人力物力寻找各种金石丹药,加上自身所学,炼制成那传说之中的不死神药,成就方士的不朽伟业。
现在拆穿这些骗术影响是小,但让李适以为方士的不死神药之术是假,那梁子可就大了。
所以面对墨家居然用拆穿骗术的方式来进行招募学生,对方士们来说,这能忍?
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说实话,方士家也挺奇怪的。
因为他们自己知道自己很玩的只是把戏而不是神通,但优秀的方士往往能自我催眠到走火入魔的地步,他们是真的打心底认为自己能连城不死药的。
甚至他们以大无畏的精神,自己来试吃炼制的药丸,然后在重金属中毒中死去。
这位墨家学生道:“我墨家原本有三表法,一为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二为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三为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乃墨家之根基。”
听到墨家学生的话语,周围的人不知道怎么的倒是开始认真听了起来,只是儒生有几分双目赤红,因为在儒家看来,这种不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伦理的学说,实在是太没有道理了,为什么大王要重视这种无君无父的学说呢。
儒家才是正统啊!
“如今天下大乱,渐得一统,墨家也在这过程之中除旧迎新,更得发展推演,蒙得圣王恩惠,亲自赐予圣训,为我墨家重立规矩,如今我墨家有了新的新三表法!”
墨者说道这里挺起胸膛,相当自豪的看着众人。
毕竟有大王亲自站台的学说你们有吗?没有吧,但我们墨家有啊!
墨者这得意的神色,看得其他学派的人真的很想要揍他们一顿啊。
但其他学派除了想要揍墨家,心中更是酸溜溜的,为什么自己的学派就没受到李适这般得重视呢,自己的学派才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啊!
“圣王曾言,墨家一要上承圣贤之学,下和天下发展之势,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墨家二要以始终以华夏最广大百姓的根本为基,铸就百工之纲,成便民之利。
墨家三要以格物致知为本,上察星辰日月运转之由,下明春去秋来四季轮回之理,以道理明天理,以人道近大道,解开屈原《天问》之问!”
墨者说道了这里,看了一言方士之人,道:“至于你所谓的方学炼金之术。
只需要学习我墨家知识,便可明白所谓药金或不死药,多是以甘石与赤铜石之类的矿石木炭之类经过高温之后所得,这不过只是一块普通石头。
这本身并没有什么用处。但先人以此发明青铜,大王以此铸就钢铁,而此类金属融合之法,被大王统称合金,并加冕墨者再接再厉,能够研究出更加优秀的合金。
不仅能装备军队,更能让天下百姓,士农工商都有所适用!”
墨者说到里,看着眼前方士之人好不得意,更让儒家的家伙们气得牙痒痒的!
兵道争锋
第三百六十五章 编撰《农书》
当然,这些话语很快就变成了相互攻击,方士们嘴战打不了过,就变成吃我老拳。
只不过,墨家更加重视对弟子的体魄锻炼,然后方士们就反而被打得嘤嘤嘤了起来。
看着热热闹闹的一幕从争辩变成了武力冲突,李适看着还是挺感兴趣的,并且相当不厚道的在一边喊了几声加油,然后才跑掉了。
说实话,别看想在自己好像抬举墨家,但李适相信,只要自己挂了,墨家这种坚持真理的学派肯定会受到打压,儒家这种为统治者捧着脚的学派肯定会被推崇。
这是封建专权社会的必然性,自己能做的,只是在自己活着期间给百姓开智,让他们明白科学与文明。
李适长出了一口气,不知不觉却是来到了农学院的试验田。
因为农学科目的特殊性,李适直接批了一大片的田地给农学院作为种田所用。
郑国渠区域的试验区对大学学员来说实在太远,不方便他们选修农学科目后上主科目。
所以李适便批准了农学院附近良田给农学科目学生进行种植。
至于农学考试的成绩,基本上也是用他们种植出来的蔬菜瓜果的成色来判断。
毕竟是农家学科,没什么虚的,种出来的东西怎么样,那你成绩就怎么样!
当然,这个过程中,相信偶尔也会出现随手摘了他们作业的人出现。
不过,这种人要出现了,那就把人罚给这个农学学生一年时间,来帮助他完成作业为止。
李适过来,倒是想要看看棉花的适种效果,棉花种子是王离带回来的,不过王离带回来的东西只是种子,需要种出来才能知道是什么。
而陈禾便接到这任务,像葡萄、芝麻、黄瓜、核桃、胡椒、胡萝卜、棉花和西瓜等等,都在陈禾的手上成功生长了出来。
而李适特地挑出了棉花,让陈禾能集中农家的力量,先把棉花的种植办法研究出来,并培养足够生产人才,因为以后棉花会成为重要的军用物资。
同时,李适也准备好了棉花未来的种植基地,那就是天水和河套。
只要技术成熟,整个一套技术便是整个复制过去,从而真正的棉花基地给落实下来。
等到棉花规模上去,到时候自己可以上将作少府专门派出一批人去研究棉花的生产,种植,采摘的机械化,毕竟现在他们已经在研究小麦的机械化播种与收割了。
主要是整个郑国渠灌溉区都是属于国家的,这么大土地,国家能很方便的集中力量去研发相应科技,哪怕现在还没发现所谓蒸汽机烧开水,但这个时代有天地精气啊,所以墨家的研究方向,自然而然就成了怎么靠天地精气去驱动。
说到这一点,公输家也参与了进来,他们不为别的,就是要证明公输家机关术天下第一。
总而言之,他们的研究已经到了李适看不懂的程度了,至少看起来很是深奥的样子。
“陈禾,棉花技术专研的如何,是否可以投入量产了?”李适对着陈禾问道。
“见过大王。”陈禾见到李适到是恭敬行礼,开口道:“第一批的棉花已经成功开花,等到收取了种子后再种植一批,进行对照组的实验后,就可以投入到量产中了。”
李适点头道,“只要一切都进入了正轨就好,以后棉花很可能会成为我们的重要物资,你可要把这一件事情给盯紧了!”
“诺!”听到李适这话,陈禾恭敬的点头,对他来说,李适能够给自己施展才华的空间,真的让陈禾相当的感谢。
“另外……”李适思索了一会儿对陈禾道,“需要由你出面,编撰一本农书。”
“农书?”陈禾听到李适的话,有些发愣,没想到李适会突然说出这话来。
“嗯!”李适点头说道,“农学之事,天下唯有你最是清楚,这件事交付你我才放心。”
听到了这话陈禾心中有着少许的茫然,本能问道,“大王,不知道这书有何章程?”
李适点点头说道,“这《农书》需要符合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之目的,上承自战国农家许子之论述,下接战国以来农业技术变化和变迁,以追术诸般新兴技术和器械的变革脉络,要他成为当代农业的标杆,以天下农者可以以此书为师。”
“大王仁慈圣明,陈禾有幸编撰此书,定当不负所托,将其完成!”陈禾听到李适的话,眼睛都不由亮了起来,激动的连手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放。
对农家来说,还有什么比传播农学知识更重要的吗!
李适看着陈禾的样子,也明白陈禾激动的原因,而李适则道,
“编撰农书,你不可以把他看成是一次性就完成,更不能认为它从此是种田的圣经。
这本农书《农书》,便由你来编撰第一册,主要就是承接战国和秦朝的技术。
从第二册开始,才是我们本朝的农业技术,之后每隔十年,再出一册。
不断总结十年来的农家技艺,此后,我朝不灭,农书不绝!”
陈禾听到这话,更是激动的眼泪都不由自主的流出来,差一点就给李适跪下了。
这样的恩典,对农家这种纯粹民以食为天的学派来说实际上是最好的了。
因为他们原本就不像儒墨法道之类的那般咄咄逼人,能有一个类似世袭的待遇,对农家学说来说,至少不用再害怕被哪家学说穿小鞋了。
而李适把农家给抬起来的意义,就在与自己要告诉其他学派的学者,别再给自己打嘴炮,打架,老子欣赏的是农家这种默默种田的学说。
你们想要跟农家一样获得官方的认可吗?
你们想要你们的传世经典能够受到农家《农书》的待遇吗?
你们想要你们的学说在自己的麾下永远不会黯淡吗?
那还等什么,都老子像农家一样的干实事。
在老子的手下,那些干实事的才有前途,那些只会打嘴炮的,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总而言之,李适就是要在诸子百家面前钓块肉,否则他们怎么会跑得起来。
兵道争锋
第三百六十六章 匈奴的动向
风吹草低,在原本属于东胡的大草原上,此刻已完全被匈奴人占领。
经过一年追杀,原本属于东胡的地盘基本都被匈奴顺利接收,东胡残余则逃到乌桓山与鲜卑山。
这过程中,冒顿自然成为草原上的新王者,匈奴部落的人看着冒顿的目光宛若神灵。
他们坚信,冒顿将会是带领他们走向光辉未来的神。
这时候,追击东胡残部的左贤王却损兵折将的回来,更重要的是,左贤王麾下一直以来便引以为豪的哲也战部没有几人回来,这不由引起了匈奴内部的议论。
不过,匈奴更以部落的形势进行管理,哪怕冒顿也没资格越过左贤王去管理左贤王麾下的部落,所以这时候,冒顿第一时间召见左贤王呼衍莫来了解具体情况。
“呼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追击东胡残部,居然会吃如此大亏。
那些东胡的俘虏就算了,但哲也战部居然也会折了进去。”
冒顿神色严肃,一番话语却也是不怒自威。
“单于,我追击东胡残余,一路追击到河套,在那里我与秦人交战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