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兵道争锋 >

第162部分

兵道争锋-第162部分

小说: 兵道争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儒家可以说最具有生命活力的学说,他们的学说纯粹为上位者服务,而不是为了广大黎民百姓服务,当上位者希望儒家是什么样子候,儒家就能根据上位者所希望的生长成什么样子。

    所以,这样的学说,只要是上位者又有谁不喜欢呢!

    不过可惜儒家被墨家的盯着死死的,因为作为老对头的他们实在是太了解相互间到底是什么货色了。

    他们永远不会看轻了对方,只要一方得势,另外一方几乎是会受到全方位的打压。

    而儒家进入大学后,基本上都在被墨家爆锤。当然儒家也在舔着伤口,寻找崛起机会。

    。

 第三百六十四章 墨家学说

    当然,大学里面虽有着各家势力隐性的扩充影响,但就实际上来说,还是以学生的教育为主,其中墨家虽然一直打压儒家,但真行动起来却常常打阴阳家与方士家的脸。

    比如自己面前,便是有一位墨家的学子,不过这种撑场面的学子,基本上应该是墨者了。

    他表演什么油锅捞钱,掌中生火,纸人吐血一类的把戏,让周围看热闹的人大呼过瘾。

    只不过,墨家学子把这些糊弄人的把戏一一展现,然后一一拆穿,解释其中的原理。

    让周围的学子们见到后,有种被智慧洗礼的感觉,纷纷表示长了姿势。

    “诸位同窗,今日我等墨家学子在此掩饰诸般方术,以及种种骗人之法,便要告喻世人此等法术的奥秘,以使得诸位不会上奸邪之人的当……”

    话是这么的说,实际上想表达的意思是,墨家专治魑魅魍魉,跟着墨家走才是通天大道。

    简单的说,对比起儒家的拉人,墨家就是展现出这种高绝的智慧手段,让人们知道墨家那是才智之人的汇聚地,从而提升这些人增加进入墨家的兴趣。

    事实上,因为大学中主要教授的主流课程以思想政治以及数学为主,其余课程基本上都是选修课程,某种程度上来说,跟墨家还是相当匹配的。

    不过这大学中,也是有方士术士一流的人的,虽然他们所谓追求长生李适不予苟同,但他们所掌握的化学与地理两个方面的知识,还有什么祝福,占卜,相面等等奇奇怪怪的技能。

    李适还是秉承着兼容并蓄的想法,到底是让这些人继续留了下来。

    但对他们来说,这些把戏哪怕是把戏,但自己就是要用这样的手段取信于人的。

    现在墨家把这些把戏一一拆穿,这不就是挖自己学说的根嘛。

    顿时,人群中有人阴阳怪气的说道:“既然你们墨学说方术之学,皆为骗术,那某倒是想要知道你又如何得知这些骗术,是否还用这些拿去骗过百姓,欺过大王!”

    这个人未必一定是方术,但绝对跟墨家不对付,如果能踩一脚还是踩一脚的好。

    而一边听着的儒家弟子跟着起哄,其他学说的弟子则冷眼旁观,至于某些方术流派的弟子听到这话,仿佛找到支撑论点似的大声闹哄起来:

    “是极!若非墨家用这骗术骗人,又如何知道这些事情。”

    正所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更不要说墨家这是要踩着方士家吸纳学员。

    虽然方士家不是着名诸子,但因为受到秦始皇长生的推崇,再加上随着天地精气的回升,求仙问道这种事情仿佛变得不再缥缈,更重要的是,背后还有道家这个靠山。

    所以方士家开始慢慢抬头,但现在墨家这些家伙居然敢挖方士家的根,这怎么能忍!

    对下,墨家是个深入基层的学派,今天如果不把这家伙的气焰给打下去,让墨家墨者带着这些知识进入到了墨社或者教社,那以后自己还怎么欺骗愚昧的老百姓了!

    对上,李适打败项梁,驱逐了匈奴,整个江山拥有越来越稳定的事态,有很大可能是未来的天下共主。

    作为方士怀揣着的不就是让上位者,尽倾全国之力,用天下人力物力寻找各种金石丹药,加上自身所学,炼制成那传说之中的不死神药,成就方士的不朽伟业。

    现在拆穿这些骗术影响是小,但让李适以为方士的不死神药之术是假,那梁子可就大了。

    所以面对墨家居然用拆穿骗术的方式来进行招募学生,对方士们来说,这能忍?

    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说实话,方士家也挺奇怪的。

    因为他们自己知道自己很玩的只是把戏而不是神通,但优秀的方士往往能自我催眠到走火入魔的地步,他们是真的打心底认为自己能连城不死药的。

    甚至他们以大无畏的精神,自己来试吃炼制的药丸,然后在重金属中毒中死去。

    这位墨家学生道:“我墨家原本有三表法,一为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二为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三为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乃墨家之根基。”

    听到墨家学生的话语,周围的人不知道怎么的倒是开始认真听了起来,只是儒生有几分双目赤红,因为在儒家看来,这种不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伦理的学说,实在是太没有道理了,为什么大王要重视这种无君无父的学说呢。

    儒家才是正统啊!

    “如今天下大乱,渐得一统,墨家也在这过程之中除旧迎新,更得发展推演,蒙得圣王恩惠,亲自赐予圣训,为我墨家重立规矩,如今我墨家有了新的新三表法!”

    墨者说道这里挺起胸膛,相当自豪的看着众人。

    毕竟有大王亲自站台的学说你们有吗?没有吧,但我们墨家有啊!

    墨者这得意的神色,看得其他学派的人真的很想要揍他们一顿啊。

    但其他学派除了想要揍墨家,心中更是酸溜溜的,为什么自己的学派就没受到李适这般得重视呢,自己的学派才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啊!

    “圣王曾言,墨家一要上承圣贤之学,下和天下发展之势,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墨家二要以始终以华夏最广大百姓的根本为基,铸就百工之纲,成便民之利。

    墨家三要以格物致知为本,上察星辰日月运转之由,下明春去秋来四季轮回之理,以道理明天理,以人道近大道,解开屈原《天问》之问!”

    墨者说道了这里,看了一言方士之人,道:“至于你所谓的方学炼金之术。

    只需要学习我墨家知识,便可明白所谓药金或不死药,多是以甘石与赤铜石之类的矿石木炭之类经过高温之后所得,这不过只是一块普通石头。

    这本身并没有什么用处。但先人以此发明青铜,大王以此铸就钢铁,而此类金属融合之法,被大王统称合金,并加冕墨者再接再厉,能够研究出更加优秀的合金。

    不仅能装备军队,更能让天下百姓,士农工商都有所适用!”

    墨者说到里,看着眼前方士之人好不得意,更让儒家的家伙们气得牙痒痒的!

    兵道争锋

 第三百六十五章 编撰《农书》

    当然,这些话语很快就变成了相互攻击,方士们嘴战打不了过,就变成吃我老拳。

    只不过,墨家更加重视对弟子的体魄锻炼,然后方士们就反而被打得嘤嘤嘤了起来。

    看着热热闹闹的一幕从争辩变成了武力冲突,李适看着还是挺感兴趣的,并且相当不厚道的在一边喊了几声加油,然后才跑掉了。

    说实话,别看想在自己好像抬举墨家,但李适相信,只要自己挂了,墨家这种坚持真理的学派肯定会受到打压,儒家这种为统治者捧着脚的学派肯定会被推崇。

    这是封建专权社会的必然性,自己能做的,只是在自己活着期间给百姓开智,让他们明白科学与文明。

    李适长出了一口气,不知不觉却是来到了农学院的试验田。

    因为农学科目的特殊性,李适直接批了一大片的田地给农学院作为种田所用。

    郑国渠区域的试验区对大学学员来说实在太远,不方便他们选修农学科目后上主科目。

    所以李适便批准了农学院附近良田给农学科目学生进行种植。

    至于农学考试的成绩,基本上也是用他们种植出来的蔬菜瓜果的成色来判断。

    毕竟是农家学科,没什么虚的,种出来的东西怎么样,那你成绩就怎么样!

    当然,这个过程中,相信偶尔也会出现随手摘了他们作业的人出现。

    不过,这种人要出现了,那就把人罚给这个农学学生一年时间,来帮助他完成作业为止。

    李适过来,倒是想要看看棉花的适种效果,棉花种子是王离带回来的,不过王离带回来的东西只是种子,需要种出来才能知道是什么。

    而陈禾便接到这任务,像葡萄、芝麻、黄瓜、核桃、胡椒、胡萝卜、棉花和西瓜等等,都在陈禾的手上成功生长了出来。

    而李适特地挑出了棉花,让陈禾能集中农家的力量,先把棉花的种植办法研究出来,并培养足够生产人才,因为以后棉花会成为重要的军用物资。

    同时,李适也准备好了棉花未来的种植基地,那就是天水和河套。

    只要技术成熟,整个一套技术便是整个复制过去,从而真正的棉花基地给落实下来。

    等到棉花规模上去,到时候自己可以上将作少府专门派出一批人去研究棉花的生产,种植,采摘的机械化,毕竟现在他们已经在研究小麦的机械化播种与收割了。

    主要是整个郑国渠灌溉区都是属于国家的,这么大土地,国家能很方便的集中力量去研发相应科技,哪怕现在还没发现所谓蒸汽机烧开水,但这个时代有天地精气啊,所以墨家的研究方向,自然而然就成了怎么靠天地精气去驱动。

    说到这一点,公输家也参与了进来,他们不为别的,就是要证明公输家机关术天下第一。

    总而言之,他们的研究已经到了李适看不懂的程度了,至少看起来很是深奥的样子。

    “陈禾,棉花技术专研的如何,是否可以投入量产了?”李适对着陈禾问道。

    “见过大王。”陈禾见到李适到是恭敬行礼,开口道:“第一批的棉花已经成功开花,等到收取了种子后再种植一批,进行对照组的实验后,就可以投入到量产中了。”

    李适点头道,“只要一切都进入了正轨就好,以后棉花很可能会成为我们的重要物资,你可要把这一件事情给盯紧了!”

    “诺!”听到李适这话,陈禾恭敬的点头,对他来说,李适能够给自己施展才华的空间,真的让陈禾相当的感谢。

    “另外……”李适思索了一会儿对陈禾道,“需要由你出面,编撰一本农书。”

    “农书?”陈禾听到李适的话,有些发愣,没想到李适会突然说出这话来。

    “嗯!”李适点头说道,“农学之事,天下唯有你最是清楚,这件事交付你我才放心。”

    听到了这话陈禾心中有着少许的茫然,本能问道,“大王,不知道这书有何章程?”

    李适点点头说道,“这《农书》需要符合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之目的,上承自战国农家许子之论述,下接战国以来农业技术变化和变迁,以追术诸般新兴技术和器械的变革脉络,要他成为当代农业的标杆,以天下农者可以以此书为师。”

    “大王仁慈圣明,陈禾有幸编撰此书,定当不负所托,将其完成!”陈禾听到李适的话,眼睛都不由亮了起来,激动的连手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放。

    对农家来说,还有什么比传播农学知识更重要的吗!

    李适看着陈禾的样子,也明白陈禾激动的原因,而李适则道,

    “编撰农书,你不可以把他看成是一次性就完成,更不能认为它从此是种田的圣经。

    这本农书《农书》,便由你来编撰第一册,主要就是承接战国和秦朝的技术。

    从第二册开始,才是我们本朝的农业技术,之后每隔十年,再出一册。

    不断总结十年来的农家技艺,此后,我朝不灭,农书不绝!”

    陈禾听到这话,更是激动的眼泪都不由自主的流出来,差一点就给李适跪下了。

    这样的恩典,对农家这种纯粹民以食为天的学派来说实际上是最好的了。

    因为他们原本就不像儒墨法道之类的那般咄咄逼人,能有一个类似世袭的待遇,对农家学说来说,至少不用再害怕被哪家学说穿小鞋了。

    而李适把农家给抬起来的意义,就在与自己要告诉其他学派的学者,别再给自己打嘴炮,打架,老子欣赏的是农家这种默默种田的学说。

    你们想要跟农家一样获得官方的认可吗?

    你们想要你们的传世经典能够受到农家《农书》的待遇吗?

    你们想要你们的学说在自己的麾下永远不会黯淡吗?

    那还等什么,都老子像农家一样的干实事。

    在老子的手下,那些干实事的才有前途,那些只会打嘴炮的,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总而言之,李适就是要在诸子百家面前钓块肉,否则他们怎么会跑得起来。

    兵道争锋

 第三百六十六章 匈奴的动向

    风吹草低,在原本属于东胡的大草原上,此刻已完全被匈奴人占领。

    经过一年追杀,原本属于东胡的地盘基本都被匈奴顺利接收,东胡残余则逃到乌桓山与鲜卑山。

    这过程中,冒顿自然成为草原上的新王者,匈奴部落的人看着冒顿的目光宛若神灵。

    他们坚信,冒顿将会是带领他们走向光辉未来的神。

    这时候,追击东胡残部的左贤王却损兵折将的回来,更重要的是,左贤王麾下一直以来便引以为豪的哲也战部没有几人回来,这不由引起了匈奴内部的议论。

    不过,匈奴更以部落的形势进行管理,哪怕冒顿也没资格越过左贤王去管理左贤王麾下的部落,所以这时候,冒顿第一时间召见左贤王呼衍莫来了解具体情况。

    “呼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追击东胡残部,居然会吃如此大亏。

    那些东胡的俘虏就算了,但哲也战部居然也会折了进去。”

    冒顿神色严肃,一番话语却也是不怒自威。

    “单于,我追击东胡残余,一路追击到河套,在那里我与秦人交战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