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道争锋-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不过,范瑾瑜唯一担心的就是时间,项策羽重新训练江东子弟这需要时间,自己与项策羽进行磨合一样需要时间,但兵贵神速的韩知兵与李适,是否会给自己时间呢!
几天后,范瑾瑜的斥候便探查到李适带着军队撤离到邯郸的消息。
听到这消息范瑾瑜不由感觉到意外,还以为李适准备故意下套,因为这样等于是把巨鹿给让出来,成功的让自己与河北的诸侯汇合,这又是什么操作?!
范瑾瑜不敢轻举妄动,真确定李适全军退回到邯郸,项策羽与范瑾瑜两人才带着军队向巨鹿而去,顺利与张顺会师,而一直作壁上观的臧荼也带着五万人来到了巨鹿。
一时之间,原本因为战争而萧条的巨鹿,开始变得热闹了起来。
“我在此多谢诸位相助,如今李适退兵邯郸,我在此敬大家一杯!”张顺说道。
众人拿起酒杯饮下了酒水,不过众人也清楚的知道,虽然巨鹿的危机解除,但李适统一河北的意志并没有任何变化,甚至韩知兵与项策羽的交锋,不过只是一次双方的试探而已。
只不过这试探有些猛,换了河北任何一家诸侯下场,差不多都是直接化为灰灰的节奏。
而项策羽虽然阵亡了几万人,但范瑾瑜到底是带着十万人重新补上来了。
虽然项策羽的江东子弟还在重新训练,但韩知兵选择退回邯郸,说明韩知兵也损伤很大。
再加上他们看来,韩知兵应该是感觉项策羽与河北军两面夹击总归不明智,
所以韩知兵还是选择了让项策羽与河北军汇合,然后一起对付自己。
“这汉军不好对付啊,撤退起来井然有序,我想找机会突袭一下,但都没见到任何机会!”
臧荼站出来,说了点话来撑撑场面,表示自己真没有打酱油。
“燕赵多悲歌之士,将士精锐自然不必多说!”项策羽倒也撑了撑场面的说了一句。
臧荼听到了项策羽的话,到底满意的点点头,但突然感觉有几分的不对味来。
不过,范瑾瑜也马上接过了项策羽的话,道:“更有名将乐毅联合三晋讨伐强齐,也如如今之事相似,相信汉军定会在我们的携手下溃败!”
“范丞相说的正是!”陈多也端起酒杯说道,“我等联手,绝对不让汉军讨了好!”
不得不说,有李适在侧,这些人的关系还是相当不错的。正所谓日韩友好靠中国嘛,李适四十万大军在邯郸虎视眈眈,这些人就算私底下有些算计,面上也肯定是一团和气的。
而李适来到了邯郸后,韩知兵统帅的士兵重新回归了预备役,而不是继续让韩知兵统兵。
这让韩知兵气鼓鼓的,但最终还是同意了李适的安排。
毕竟这些重新回归到了预备役的人,并不是回归长安,而是被十万人被李适安排着就地屯田,还有十万人则是负责继续修路,从而方便后方把粮食从荥阳运输到邯郸来。
所以,如果韩知兵有需要,韩知兵能很快就把这些人给重新组织起来。
毕竟既然定下拖延对方的计划,那一开始李适就直接做好了跟对方打持久战的准备。
与此同时,李适也需要为未来考虑,毕竟这里四十万人,将来肯定是要交给韩知兵来指挥的,如果韩知兵打败了项策羽那么他的威望会进一步的提升,自己必须要想办法制衡啊!
所以自己安排这些人进行干各种各样的活,自己也方便以督察的名义,去与这些人见见。
每天对人夸奖夸奖,一个个百夫长,一个个什长,自己对照系统都去一一嘘寒问暖,并继续宣扬自己是为了这天下太平才要解放河北,唯有打败他们统一天下,这天下才能太平。
不论他们新不新,至少李适自己是相信的。
尤其是禁卫军,韩知兵带禁卫军有些久了,禁卫军也慢慢把百战百胜的韩知兵当做信仰。
若换了其他的朝代,怕是要谋划怎么样把韩知兵连同禁卫军全部都给灭了。
所以自己借助这个机会,把放松的兵权稍稍握得紧一点,这样才能给韩知兵更大空间。
只不过韩知兵明显没有这方面考虑,他只是感觉自己与李适既然定下拖延之计,逼得对方主动进行进攻,那让预备役去屯田或者修路,来降低与对方对耗的成本,还是很乐意的。
兵道争锋
第四百五十六章 斥候
某种角度来说,李适与项策羽双方都不约而同的陷入到对峙中。
李适是期望打一场大的战役,一次性收复河北说,而不是拖拖拉拉的一个诸侯一个诸侯去灭,这是在是太麻烦了,还不如在这里一次性的解决掉比较好。
所以李适直接在邯郸城的附近,开始谋划着屯田与修路,增加自己持久战的潜力。
同时,李适通过种植这些冬小麦,拖延到了明年夏天的时候,对面肯定会出手抢粮,否则话李适还真就不相信,等到小麦丰收,他们难道能突然变一堆的资源来。
这些天的项策羽自然是相当疲惫的,整合河北的资源与力量虽然能够交给范瑾瑜来处理,但是很多方面,还是需要项策羽出面才行,只不过项策羽也需要重新训练自己的亲卫,做好再次寻李适,然后以给与李适最多的尊重,然后把李适给一楚戟砍死!
而李适虽然定下了拖延计策,却也开始有意识的发动了斥候战。,虽然大规模的战争没有爆发,但是小规模的斥候战,却是随着李适落脚在邯郸,开始全面爆发了。
斥候就是双方的眼睛,李适麾下斥候自然是以李归战部为主,一天赋折光能够隐身,二天赋幻光可以制造幻影,两者结合在正面的战斗力上算不得出色,但在小规模高频率的斥候战上,却让河北一众诸侯,尤其是指挥的范瑾瑜开始变得难受起来。
折光这种能力,范瑾瑜已经找到解决办法,就是直接以呼风唤雨之能,用云雾挡住阳光。
这样李归战部虽还能发挥出隐身效果,但只要老兵们细心观察,多少都能发现几分端倪。
毕竟李归战部的天赋在光线越强的情况下效果越强。
另外就是楚军斥候现在都学会了带上一些成块的泥土,觉得什么地方感觉到危险就直接丢出去,若是真命中了目标,泥土散开成灰,李归战部反而会措手不及。
不过,楚军对付李归战部的最好方式,还是人海战术,基本上去的人多了,李归战部也不会上去送死,所以这时候的幻光战部就开始跑过去进行自杀性袭击了。
这种自杀性袭击,一开始在斥候中还是相当有效的。
毕竟折光所带来的防御力对幻光体系只能防御一击,所以李归战部的幻光战士在斥候水准的交战中,那就是被砍了一刀那就直接爆炸。
河北联军对这种战法是相当头疼,甚至说还逐渐形成了鬼神之说,不过很快范瑾瑜便再次出招,他开始进行协力天赋进行全军推广!
简单的说,就是把丹阳军团的协力天赋向全军推广,这天赋成型快,威力足,更是与韩知兵的指挥相当的契合,普适性也非常的强,对付别人不敢说,但对付李归战部绝对够了。
范瑾瑜也知道,全军推广一种体系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但就现在来说推广这种体系是最好的选择,不仅是为了对付李适,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这种体系能一定程度的整编与容纳臧荼与张顺的军队进入到整个体系中。
否则三国大军各自为战,根本就不能够给李适造成足够的威胁。
范瑾瑜知道,全军推广丹阳兵的协力天赋肯定会出现很大问题,但这至少是范瑾瑜目前能够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毕竟楚国从反秦之时就与李适有着有意无意的竞争,一次次的战败,哪怕齐楚成功吸收了大楚的精华,却也不能改变现在的楚国底子不如李适的大汉厚实的事实。
现在手中所拥有的的云气体系,也不过只是血巫体系,以及孙武的体系。
血巫体系莫说在十万人级战争中,哪怕项策羽亲自带领的五万人就已成为体系上限。
而走兵家体系,自己想要指挥得了联军,那只有正统的孙武体系以及孙武留下来的丹阳兵体系,再加上自己掌握的兵法军阵,相互的整合,才能把联军应该有的力量发挥出来。
这一整套体系如果在孙武的手里,自然遇到谁就能宰了谁,但在自己的手里能不能打得过韩知兵,能不能打得过李适,范瑾瑜都不敢保证。
唯一能够保证的是,这至少自己把自己的资源运用到最高效了。
而实际上,李适对范瑾瑜与项策羽会怎么做并没有太多的兴趣。
因为把项策羽与范瑾瑜两人拖在这里,就战略上来说就足够了。
自己要做得就是简单粗暴的以本伤人,粮食与物资能够解决人员伤亡的问题,那就不要让人去送死。
快要入冬了,自己给将士们准备好了东衣,准备好了煤炭,甚至在邯郸这座城市中,李适甚至让士卒们研究出了火炕之类的取暖房屋。
尽可能在冬天,减少将士们的非战折损率,至于河北军队,随着天气越来越冷,食物运输越来越是困难,这一切带给河北军队所带来的压力绝对是最致命的。
从不知道何时下起了第一场雪开始,整个局势便是彻底走入了李适的节奏中。
而韩知兵则开始散播自己等人准备复刻一场大秦灭楚的消息,这些消息也开始陆陆续续的传入到范瑾瑜耳朵中,面对李适近乎阳谋一般的政策,范瑾瑜皱起眉头。
范瑾瑜非常清楚,留给自己的时间真不多了,不论是后方的粮食运输,还是李适大军的多多逼迫,李适都是看准了自己河北联军的最大弱点,那就是没有足够的粮食。
臧荼的所在的燕国本来就是边陲小国,不论是自身的土地,还是麾下的人口都算不上多。
赵国其实是有些实力的,但他们最得意的邯郸被李适用打隧道的两面夹击才拿下来。
这丹阳城本来就张顺最重要的屏障,结果落到了李适的手中,不但张顺自己的势力受到重创,更重要的是,以当时的情况,邯郸城内的绝大多数物资都保留了下来,所以张顺虽然算不上空壳,但张顺想要支撑起这一战的物资消耗,张顺是真的做不到。
所以整个联军的粮草,随着常山国渐渐吃完,开始需要从齐地进行运粮了!
第四百五十七章 匈奴的谋划
时间前拨,在李适与项策羽双方渐渐在邯郸与巨鹿形成对峙的时,兰明乎带着自己的所见所闻回到了草原。
经过贸易城时,见贸易城已经初具规模,这里成为大汉与匈奴双方交易的窗口,可以看到大汉的布匹、陶瓷和匈奴的铁牛羊马匹在这里贩卖。
不论大汉还是草原,这个窗口建立的意义是非凡的,尤其对李适来说,自己手上的金票也能借助这对外贸易顺利把手中金票给用出去!
兰明乎并没有在这里久留,而是回到龙庭去见冒顿,汇报自己对大汉立国的所见所闻。
冒顿听了兰明乎的报告若有所思,开口道:“二十万带甲战士真是股恐怖的力量啊。
不过到底有一个好消息,大汉也有自己的敌人,他们相互间的关系不算好!”
“是的,虽然在宴会上双方都有所克制,但能看得出来,双方气氛很尴尬!”
兰明乎回忆自己当初在宴会上看到的,继续道:“可惜他们很快就离开了。
否则我希望能联系下那些汉人们口中的诸侯国,看看能不能弄清楚他们与大汉的关系。”
听到兰明乎这般的话语,冒顿若有所思,在考虑这些人是否有什么可利用的。
在一侧的须卜都骨开口道:“大汉拥有二十万的甲士的确出人意料,我觉得可以的话,可以让在鲜卑山的东胡去与汉朝相互的碰撞一下!”
“让东胡与汉朝碰撞?”冒顿听到须卜都骨的话,说道,“你觉得东胡能赢?”
“东胡能不能赢我不知道,但我们经过了一年的修整,兵强马壮,是时候的对大月氏下了!”须卜都骨道,“而东胡主力虽然被灭,但残余部队到底还是有几分实力。
大汉派遣了士卒前往西域,显然也想插手草原事务,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找点事情做做!
东胡的残余力量不论能不能给汉造成骚扰,至少能够给我们争取时间。”
“但怎么样让他们打起来!”冒顿听到须卜都骨的话,道:
“大汉是个大国,而且是个替代了大秦的大国,至少现在,我不想要跟他对上。
所以这件事情,我们可以推波助澜,但绝对不能直接参与其中,否则与我们匈奴不利!”
“把我们与大汉建立贸易城的消息传给东胡残余!”须卜都骨沉默一会儿道。
“东胡不敢穿越草原来打贸易城的主意!”冒顿这话自然是充满了自信。
在这点上,冒顿没在说胡话,因为自己刚打败东胡主力,现在东胡逃到鲜卑山与乌桓山下躲着,正在苟延残喘的舔着伤口,自然不敢来抹自己的虎须。
“但这会给他们一个印象,南边汉人们有着丰富的物资与财富。
对刚刚被打败,但还没有被彻底打断脊梁的他们来说,他们也需要资源休养生息!
更重要的是,他们如果想要报仇,那就要抓紧每一分能够恢复自身实力的机会!”
须卜都骨脸上带着几分的从容不迫,认认真真道。
冒顿微微眯起了眼睛,他清楚的知道草原上最危险的动物,就是那些受了伤的野兽。
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再失败的资格,为了每一份食物,绝对会把自己的命压上去!
这时候的东胡也如此,被自己击溃了主力的他们,要么就是给自己做狗,要么就不断的去猎食资源,竭尽可能的去让自己去恢复,每多恢复一分对他们来说都至关重要。
“那就宣传匈奴与大汉的友谊,自从贸易城与汉人开放之后,我们匈奴人这冬天就没有再出现饿死冻死的迹象,夸大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