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道争锋-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百九十一章 四面楚歌
“下雪了……”在城墙上的项策羽看着天空中飘落的雪花,目光不由变得深邃起来。
上一次下雪时,自己还在陪着虞姬,拥有二十万的军力,乃是赫赫有名的齐地霸主。
但现在自己困守巨鹿,兵不过三万,将不过数百。
虽然自己视外面的包围如无物,但自己困守孤城,心中多少有几分寂寥。
“策羽!”范瑾瑜来到项策羽身后,神色带着几分黯淡。
说实话,范瑾瑜没想到项策羽袭击安阳与李适交战失败后居然强冲入了巨鹿,这举动让自己又感动,又惭愧。
虽然那场战争并不是自己要打的,但自己固守营帐都被韩知兵给强袭了,这锅不论怎么分,自己头上的那份肯定丢不掉。
也正如此,范瑾瑜才感觉,落得如今的局面,都是自己造成的。
“无事!”范瑾瑜才刚刚开口,项策羽挥挥手道:“输给韩知兵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我不也没有打下安阳,战场胜败常事而已,我只是不甘心,凭什么老是输给李适!”
范瑾瑜听到项策羽的话,不由握紧了拳头,说实话,他也很不甘心。
但输了就是输了,也许项策羽没什么感觉,但范瑾瑜这个为项策羽制定战略的人,却非常清楚,河北之战,几乎是关乎天下定鼎的一战,这一战败了,项策羽失去了最后的盟友。
几乎完全被围困在了平坦的齐地,既无险可守,有没有足够的财力,接下来基本上就是战国七雄的齐国结局,虽然活到最后,但接下来要么投降,要么战死,仅此而已。
范瑾瑜的指甲都不由自主的刺入到血肉中,因为范瑾瑜帮助项策羽获得了战国七雄中齐国的地盘,但最终却也落得个齐国结局,真的是说不出的宿命啊!
这时候,汉军有所行动,他们形成了一个个军阵,来到巨鹿的箭矢射程外,开始吹奏起一阵阵节奏鲜明急促,气势开张扬厉的歌曲,从四面八方在巨鹿响彻!
“这个声音是……”范瑾瑜的脸色变了变,没想到会在这里听到楚歌,更没想到这首歌,乃是每个楚军的将士都会掌握的军歌——《国殇》。
本来这一首歌曲是为了歌颂将士们英勇奋战而唱,但现在在这孤城下听着敌军将士唱着这么首楚军军歌,却反而让将士们忍不想起楚地,想起自己的家。
这首歌曲,对齐地征召的将士们来说,他们触动并不大。
因为他们被项策羽统治不过只是因为项策羽占领了齐地,而他们又打败不了项策羽,所以跟着项策羽混而已。
但对项策羽的核心人物,听着这么一首歌曲,难道不想那些与他们一样战死的战友?难道不想曾经的故乡?
甚至真的甘心就这么死在巨鹿,而不是活下去回乡看一看!
“是国殇啊!”项策羽听着这声音,喃喃道:“四面八方都是声响。
李适的国号虽然名为汉,但他麾下的楚人还真是多啊,不知道江淮的项声怎么样了!
他挡住甘章了吗?”
“大王,你可不要被李适这手四面楚歌,干扰了心智!”范瑾瑜连忙回过神来,说道:
“应当马上命人用弓箭手驱散汉军,更强调纪律,若有人喝歌者,者……”
范瑾瑜说到这里,却突然发现说不下去了。
因为他发现李适这手是针对谁了的,既不是针对项策羽,也不是针对范瑾瑜,而是针对楚军骨干力量,那些一个个什长,百夫长,校尉……甚至是项策羽麾下最核心的江东子弟!
项策羽靠杀戮占领的齐地,为此齐地叛徒也是此起彼伏,在这样的情况下,项策羽能提拔,能重视的自然是自己手上的楚系力量,用楚系来压制本地的齐系而已。
现在,随着这四面楚歌,动摇得正是项策羽手下根基的信念。
项策羽可不是李适有着系统帮助认识所有麾下的将士,哪怕麾下什长、百夫长、校尉、江东子弟这些楚系的精锐力量出现动摇,也能拥有强行推到重建组织的能力。
此刻面对李适这手非常不讲道德的四面楚歌,对项策羽来说,他所能够做的其实非常少。
尤其是战败之后,楚军的士气本来就低落,这歌声更是把他的战意消弭了干净。
项策羽甚至怀疑,自己下达命令麾下的将士自己下令让他们突围,他们中到底有多少能够毫不迟疑的跟随自己选择跟随自己突围。
李适的这一手,依旧是这么的犀利啊!
这时候,一个传令兵跑了过来,开口说道:“大王,丞相,外面外面季布大人回来了!”
“季布?他回来了?”听到了这话,项策羽有几分发愣,道:“让他进来!”
李适与陈知白看着季布进入了巨鹿,两人相视一眼,会心一笑。
笑容收敛,陈知白深吸了一口气,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大王,玩起人心来依旧这般精准。
四面楚歌,伤楚军心,但同时又选取了《国殇》这一首歌曲,为接下来的事情做好的铺垫,不得不说,陈知白表示,李适到底还是原来的李适啊!
李适则默默的看了看身边的陈知白,也感叹陈知白的老辣。
自己原本想派遣一个有着三寸不烂之舌的谋士,前去以东胡入侵为理由,说服项策羽。
但陈知白站了出来对李适说,这个时候劝说项策羽,不论是多么口吐莲花之人怕也不能让项策羽选择归降,唯一的方法,就是选择让一个项策羽信赖的人去说真话!
所以便选择被俘虏的季布,李适给季布开出了自己的底线,只要项策羽选择现在北上驱除东胡,愿意为华夏开辟土地,那自己看在自己与项策羽都是楚人,并一起反秦的份上,那自己便许项策羽辽东之主,给他两年时间,齐地资源他能拿走多少算多少。
唯一不允许的就是不能强迁百姓离开!
季布询问李适:“若大王不答应呢!”
“你便在巨鹿待下去,尽了你的忠义之心。”李适看着季布道:“天下很大,容得下汉王与霸王,但中原太小,小得我跟项策羽,只能活下一个人!”
第四百九十二章 道义与实力的抉择
“季布,你回来了?回来就好,进来说话。”项策羽拉过季布说道。
季布脸上带着几分惭愧,进入到屋子里贵在地上道:“大王,季布无能,被汉王所俘。”
“季布,那场战争的责任在我,若非你断后,我军能逃生者怕是寥寥无几!”范瑾瑜连忙站出来,但是坦然的承担了责任,说道,“如今你能回来,自是幸事一件。
不过,李适让你过来,应该有什么话让你传达吧!”
“是的!”季布点头道:“北方有胡人入侵华夏,辽东王韩广被胡人杀死。
李适便希望大王率军北上一同阻击胡人,从而分封大王为辽东之地的主人。
除了大王不能南下以外,两年时间,齐地的资源大王能够拿走多少,那就算多少。”
“以周代商分封天下,显然河北之战后,李适并没想对我们赶尽杀绝的意思。
但作为代价,我们怕也要背井离乡,回不得楚地了!”范瑾瑜感叹道。
“李适的话真的可信,难道他不会欺骗我们吗?”英布有几分不甘心。
“连嬴子婴都能够在西域活下去,汉王与大王英雄相惜,定然不会骗我们!”龙且道。
不得不说,李适放了嬴子婴,对战场上直接就死了的诸侯来说基本上都只能认命。
但对走到绝境的诸侯来说,他们知道,纵然战败了至少也不会直接被弄死。
李适到底给他们留了一条路,虽然这条路并不好走,但相对来说,这条路的存在也不会让他们彻底绝望,毕竟说到底他们还是诸侯。
“李适的许诺我是信的!”项策羽叹了一口气,道:“当今天下诸侯中的英雄,也不过只是我与他二人而已,若非中原太小,我与他也不会走到如今的地步。”
“大王,汉王让我来劝说时,便过来告诉我,中原太小,小得您跟汉王只能活下一人,但天下又很大,大得您与他能够共存!”季布也赞成的对项策羽道。
“尊王攘夷,九合诸侯祖龙统一中原,而李适继承了祖龙意志,选择了让中原统一。
但同样也选择了承接春秋战国的分封制度,只不过分封的范围在中原之外。”
范瑾瑜道,“不论怎么说,河北之败让我们只剩下了齐地。
但齐地无险可守,下次再败,就不仅是中原,怕是整个天下,都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地了。”
“你的意思是我们投降吗?”项策羽看着范瑾瑜,神色严肃的问道。
项策羽没有想到,就算是最坚定的范瑾瑜,在这时候都产生动摇了。
但是想一想也正常,河北之败,对于自己来说,难自己心中的傲气没有受到打击吗?!
范瑾瑜继续道:“是否选择接受李适的善意,是你的决定,但无论做什么决定我都追随。
我所能做的只是帮助你分析,如果不接受李适的善意,我们会怎么样!
刚才所说的那些理由还是轻的,李适让我们选择接受他的理由是守护中华,驱除异族。
如果我们连这个道义都不遵守,那到时候,他讨伐我们最好的借口就有了。
而且我们所在的区域是齐国,是整个中原最初喊出尊王攘夷,九合诸侯的地方。
对齐国来说这就是最正统的法理,如果不尊守,第一个反我们的就是齐国本身。
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属于齐国最骄傲的地方,绝对不允许玷污!”
“李适这家伙做事情还是这么的绝。”项策羽听到范瑾瑜的分析,不由感叹道。
说实话,如果只有项策羽一人,说实话项策羽并不想要向李适投降。
但是自己的身边不仅有范瑾瑜、龙且、英布、季布等兄弟,在齐地更有着刚刚生产不久的虞姬,自己单独一个人肯定能够冲杀出李适的包围。
但那些信赖自己的人呢,自己能够保护住他们吗?
“河北之战的胜利,以异族入侵的道义,说到底李适根本没有给我选择的机会啊!”
项策羽此刻脸上带着几分的惆怅,开口道,“我只能选择向他投降”
“如果选投降,那我们就跟李适谈谈条件吧!”范瑾瑜道。
“谈条件?”听到范瑾瑜的话,项策羽倒有几分意外的向范瑾瑜看过去。
而范瑾瑜道,“被韩知兵击败我无话可说,但如果连后代也要被欺压一辈子可忍受不了!
所以自然要跟李适谈谈条件,我们输了没什么,但至少给后代有个重新赢回来的机会!”
听到这话,项策羽神色一正,道,“你有什么想法?”
“李适给我们的地图我也研究过了,但里面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太北边了!”范瑾瑜道,“北地气候寒冷,不利于农作物的种植。
民以食为天,粮食受到制约的我们,想要逃出大汉压制这真的很难。
唯一的可能就必须要等到大汉衰弱下来的再说,而你觉得李适能够活多久?”
“长得我不敢说,但到达天人水准的他,活到两百年应该没有什么问题。”项策羽道。
“所以如果选择北上,我们一定会被压制一辈子,甚至若他活的比我们久一些。
你觉得我们开辟出来的国家,是否能抵挡得住李适的侵蚀,甚至是掠夺呢!
所以我们所建设的公国必须要在李适鞭长莫及的地方,而且需要有足够的战略纵深。
哪怕我们现在艰难一点没有关系,但绝对不能让李适把我们给吃了!”
“你想要去哪里?南下跟赵佗打一场?”项策羽对着范瑾瑜询问道。
“西域!”范瑾瑜道,“西域有嬴子婴、有匈奴、有大月氏、有其他诸国,还有蒯通,这说明了西域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大,那就算加入我们也只是让西域乱一些。
但是留在中原的话,我有一种直觉,凡是在中原的势力,都会被李适逮着一个个解决掉!
李适的解决不是那种肆意征服,而是凡是占领的土地,李适都会想办法去治理!
最显著的表现形式就是修路,李适如同祖龙一般的狂爱修路。
这所带来的便是他对所在领地的绝对统治,他能让军队能出现在所有他所期望出现的地方!”
第四百九十三章 同意
“大王,还没有睡吗?”陈知白看着李适依旧在军营中望着巨鹿城便走过来问道。
“知白啊,你不是也没有睡吗?既然都没有睡,便一起过来聊聊天便是!”李适道。
陈知白微微一愣,自己起来是准备干什么来着,好像是夜尿,没想要多了一句嘴,便被李适拉过来了。
但不论如何,陈知白到底是乖乖来到了李适的身边,搬了一个凳子坐着。
看了看李适望着巨鹿城,便开口道:“大王是在担心,项策羽不肯投降!”
“嗯!”李适点头道:“如果项策羽死了,那想要开疆拓土,真的很不容易!”
“项策羽死了,但等我军整合了中原的力量,定然会比现在更加的强大!”陈知白道。
“我知道!”李适点点头说道,“但想要分封,严格的说是需要一套基础班底的。
比如说嬴子婴虽然背负了大秦的罪孽,但同样也获得了大秦的遗泽,王离、李由,始终对嬴子婴不离不弃,甚至于很多底层小吏对他们多有同情。
毕竟大秦虽逼得他们活不下去,但也带给他们无限荣光,人总会不断美化当初记忆的。”
听到李适的话,陈知白倒也沉默了一下,并没有反对什么。
大秦这统一了天下的庞然大物,虽然坍塌掉了,但终究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会怀念的。
“至于另外一股力量就是项策羽了。”李适道,
“跟嬴子婴有所不同,对比起嬴子婴的一切基本上都是靠着祖上的遗泽。
项策羽虽然也有继承项梁的资源,但更多的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