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道争锋-第2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所向披靡的就好,至于你认不认识士卒又有什么关系。”
“瑾瑜,我有种感觉,李适好像认识我麾下所有士卒!”项策羽抬头认真道。
“应该不会有这种人吧……”范瑾瑜沉默了一会儿,道:“若真如此,那我们在国内怕是真的无法与之抗衡了,只能按照他的计划向外发展了!”
“那就向外发展!”项策羽听到范瑾瑜的话,倒没多少心理负担。
毕竟项策羽本来就是诸侯贵族出身,受到得是贵族教育,李适这种打败别人后,不是直接杀人,而是让人去外面发展,这反而让项策羽接受,因为这就是贵族一直以来的作风。
说实话,项策羽未必是支持分封的人,但绝对不会是反对分封的人。
就在范瑾瑜与项策羽重新认识李适时,而李适已经找上了李左车。
因为麾下赵边骑被夏侯婴与陇西骑兵给吸收了,所以李左车虽然在韩知兵的手下重新拥有了领兵的资格,但李左车的兵基本上是边境被侵害的本地兵,李左车随手组织起来的。
真说起来打了这场战争后,也就只是正卒水准,连一天赋都不是。
所以,对几乎全军二天赋的禁卫军来说,李左车带着的基本属于民兵。
毕竟就算是在预备役中,你没个一天赋,也很难想要补充到正规军里面的。
而李左车原本是不想要跟着李适混的,但随着异族入侵,作为李牧的孙子,他实在是难以忍受这种事情,便毫不犹豫的拉起了一支人马来抗击异族。
只不过在韩知兵与项策羽两个家伙来了后,李左车清楚的见识到了什么叫做意志、素质和技巧三位一体的精锐禁卫军,见到了李适麾下的无敌军魂红衣军,见到了国士无双的韩知兵,更是认识陷阵无敌的项策羽,什么异族,直接碾压过去也就是了。
面对这股让自己刷新世界观的阵容,李左车表示,自己输得真的无话可说。
就在李左车这么思索着时,李适敲了敲门,道:“李先生可是在里面?”
“这个声音是……”李左车听到李适的声音微微一愣。
他是听过李适的声音的,当初大家一起对付甘章时,李适怕连草台班子都还没有拉起来。
但现在,李适却已经成为统一整个天下的新霸主了!
李左车连忙说了一声来了便快步来到门口,打开房间大门,正见到李适在自己的面前。
李左车双手抱拳,郑重开口道:“见过汉王!”
严格意义上来说,李左车并不是李适的手下,顶多因为拉起一支乡兵,算是民间团体头目,跟着李适的军队打异族,那是因为这样有补给,自然也就帮帮忙。
但真从所谓的上下级,或者其他的关系去解读与李适的关系,是说不通的。
李适只是说道:“将军乃是李牧之孙,又与我一同反秦,时光如梭,当初一起反秦之人,现如今却是寥寥无几了,所以我便过来见见先生。怎么?不请我进去!”
李左车脸上肃穆,说实话,他真不想要请李适。
毕竟一直以来自己跟李适就不是一路人,大家完全玩不到一块的。
否则,自己也不会宁愿给代王打工,或者跟着项策羽混,就是不愿意跟着李适混。
如果不是这次异族入侵,自己都未必会愿意跟李适打交道。
说到底,人与人之间是有相性的!
当然,想是这么想,但现实还是现实,见李左车挤出一个笑容,道:
“汉王里面请,寒舍简陋,还希望您不要嫌弃。”
说着李左车便邀请李适进去坐坐,而李适自然是厚着脸皮进去了。
李适坐下,倒也没有跟着李左车东扯西扯,只是看着李左车说道,
“我知道你恨我灭了代国,让你想要复兴赵国的美梦彻底破灭。
但天下也许未必要统一,但中原一定要统一!”
李左车听到李适的话,神色从容道:
“汉王,如今霸王选择投效于你,这个中原已经是你的囊中之物。
纵然想彰显威仪,对我这个丧家之犬讥讽,却也太没风度了吧!”
李适听到李左车的话微微一愣笑了起来,道:“看起来,你对这片土地相当的留恋啊!”
“……”李左车没有回答李适的话,因为对于李左车来说,自己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现在剩下来的人生意义,也就只是打打异族而已,除了这,自己的存在毫无意义。
这也是李左车有点敌视李适的原因,因为他觉得,自己存在的意义被李适消灭掉了。
“有没有兴趣比肩你的爷爷,在这边疆之地留下属于你自己的名字!”李适从容道。
“嗯?”李左车听到李适的话,微微一愣,说道:“汉王,请问什么意思!”
“我想要说,你对驻守在这燕赵之地,打异族感不感兴趣!”李适说道。
李左车有些疑惑,道:“你为什么选择我?”
“虽然你的确没有什么让我亮眼的地方,但你到底是将门世家,你在中原所有将领中对北地异族是最熟悉的,我不找你找谁!”李适理所当然道。
话语是如此扎心,却又如此真实!
第五百零三章 收官
听着李适的话语,李左车的确不是很舒服,因为自己仿佛只剩下了祖父的威名。
但自己与李适的几次交手,李左车不得不承认,自己面对李适的军势,甚至连一个良将都算不上。
陇西骑兵,禁卫军,甚至曙光军团,这一个个体系让自己真的很绝望啊!
“你打算把燕赵之地交给我,你真放心我,我对你可没有任何的好感!”李左车道。
李适听到了李左车的话,倒是从容的笑了笑,道:“你只要记住,你心中有着边疆百姓,那便是心中向着我,至于好感,你又不是绝色佳人,何须对我有好感。”
听到李适这般的话语,李左车愣了愣,他没想到李适居然会说出这话。
因为对他来说,因为君王的好恶决定一名将领这才是正常的事情。
像李适这般因为边疆的百姓适合而决定一名将领的任免,这种事听都没听说过的。
“李左车谢过……大王!”李左车面对着李适的任免,到底还是选择了谢恩。
当然,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感谢别人归感谢大王,但要是自己干得不爽,还是会选择辞职了事,多少算是战国遗留下来的遗风,有一种干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说实话,李适不在乎李左车喜不喜欢自己,至少就目前来说,让李左车驻守边疆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决定。
简单的说,自己的确是准备把灭了匈奴,把北方土地拿到自己手中作为主要目标。
但是只要自己的后勤还跟不上,那李适便不会随意发动主动进攻。
这时候,就需要一名熟悉胡人的将领驻守边关,帮助自己守住漠北一线。
其他人不是不能做到这一点,只不过自己从政治上考虑,驻守边疆的人最好是河北地区的本地人,并且有着足够威望,这样不仅是有助于防守边疆,更重要的是稳定河北人心。
至少自己需要给河北地区的人展现出自己也愿意接纳河北人才的态度。
而李左车愿意投降,对于李适来说,自然是再好不过。
否则自己也只能退而求其次的让周勃留下来了,至于韩知兵,除非是把他直接踢出去做诸侯王,否则李适感觉还是自己把韩知兵给留在自己身边的好。
虽然时不时的气气自己,让自己不得不在日记本上少少记上几笔,看在他的指挥能力上,李适表示自己很大度的,非常大度!
当然,选择了让李左车留下来,但士兵肯定是要从预备役里面塞给他做骨干。
而同时曹参也被李适留在巨鹿,一是让他在巨鹿建立一个预备役的营地,来吸收大量或是落草为寇或是无业游民,把这些人先是招募到俘虏营中,表现良好的吸收到预备役。
这些预备役人员,经过了足够的磨合后,再交给李左车来进行专业化发展。
说实话,这套程序下来倒也没有什么兵不知将的说法,基本上每一个将士都是合格士卒,但边疆地区的大将,如果想要煽动士卒造反却也不现实的,但这些士兵的素质,基本上也能满足良将的发挥了。
基本上,除非是三天赋或者军魂这种论外的变态军队,一般上只要战争足够,那只要是良将想杀出一支双天赋的军队,或者单天赋极致的军队,还是很有可能的。
额……李适的红衣军,严格意义上来算是单天赋极致。
誓言天赋只是对曙光天赋的辅助,至于最后的领域更只是曙光力量的外延。
基本上在正常战争中,誓言天赋对红衣军的加持是相当小的,红衣军基本上是靠着曙光天赋来战斗。
随着范瑾瑜把公输家的工匠送到李适手上,基本上在广阳郡的工作到达了尾声。
李适选择了一个做公输尺的人负责研究船只,目标是研究出能去渤海捕鱼的大船。
另外李适也提了提龙骨的结构,当然能不能做出来李适也不知道。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个时代的材料学虽然还没有埋到土里,但也基本上拥有了温养之后也是半身不遂,虽然哪怕温养的材料在这个世界也是有极限的,比如木头温养出来的极限就没有钢铁温养出来的极限高,但因为温养的存在,能让因为材料学而受到阻碍的产品强行跨越过去,至少对于社会的发展多少算是一种进步吧。
另外王二宝也被留了下来,并没有跟随自己一起回长安,因为李适说了要修建一条从蓟县到洛阳的运河,王二宝只能绝望的先想着应该怎么样把蓟县到津口的运河给修建起来。
毕竟比较起那条长得令人绝望的蓟县到洛阳的运河,这条只在广阳郡的运河修起来,自己也就当在这里练练手了。
而且这条运河修通后,最重要的是在津口捕猎的鱼,生产的盐,以及二次加工的咸鱼也就能够运输蓟县了。
到时候不论用来盘活北方的经济,还是用来招募百姓干活都变得方便了起来。
毕竟李适当初能够在关东平原那么肆无忌惮的进行修路,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着足够的产粮土地在支撑。
但这里是河北,在大量土地没开发出来前,李适不可能把长安的粮食运输到这里来,让这里的人进行干活,就成本来说绝对不会下于打战时候的消耗。
但等到这边的渔业开发出来后,对官方来说,这里就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产粮地点了。
就算捕鱼这种事情并不是每天都可以的,但无可否认对于稳定广阳郡,甚至整个北方都会变得非常重要。
有粮食有盐,自己再把自己储备的布匹什么的向着这边运输过来一些,解决掉了百姓们最基础的生存问题,李适相信,就算河北因为刚刚平定,肯定还会有很多的问题,但一步步解决慢慢推行下去,终究会彻底解决的时候。
与之相比,这场河北之战的落幕,尤其是项策羽的投降,基本宣布了国内战争的结束。
接下来就是看项策羽是不是真的会来长安,甚至前往西域,从而和平解放齐地了。
如果可以,那国内战争就彻底走入收官。
如果不可以,那自己休养生息一年,就要为覆灭项策羽的齐楚做准备了!
第五百零四章 内部问题
终于,轰轰烈烈的河北之战彻底终结,以李适占领了河北,项策羽投降而终止。
不过,战争虽然结束,但李适把曹参留在了巨鹿,把甘章留在了楚地,依旧在战略上形成了对齐楚的夹击之势态。
毕竟不论项策羽还是范瑾瑜,只要他们还没离开齐楚,那他们到底是拥有翻盘能力的。
至于李左车则安排在代郡,在这北方一代,靠着李牧遗留下来的声名,李左车的声望相当的不错,至少李左车想要招募人抗击北方的异族,有很多本地人都会协助。
当然,李适也通过粮草,对李左车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
现在匈奴与自己这边的关系还算不错,而这些被匈奴驱赶的异族更是被暴揍了一顿。
李适相信短时间内,河北地区应该能够安稳一段时日。
当然,这时候的李适还在耐心等待着北方的发展机遇,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捕鱼业。
等到渔船下海,确认能捕鱼成功后,自己北地的计划也就能够全面启动了。
至于现在,北地还是以打击逃兵,恢复治安为主。
而自己的曙光军团、禁卫军、陇西骑兵回到了长安,至于河套骑兵则是跟着萧何继续在河套待着。
虽然匈奴有与大月氏开战的趋势,但谁也不会保证有没有匈奴人脑袋一热过来抢劫。
所以在河套拥有一定的驻军自然是有必然的,很重要的一点是,作为大汉与匈奴重要的据点贸易城,也需要有人看着那里的。
回到长安,李适把自己做出来的计划速书交给张九章,张九章看着这计划书,却见他的额头上汗水直冒。
原本张九章感觉这次在后方管理与筹备河北之战的后勤已经足够让自己感觉到疲惫了。
但没想到自己都还没喘口气,李适随手扔给自己的计划书,就让自己有种更绝望的感觉。
这些个计划一步步实行下来,张九章感觉自己一定会折寿的。
李适道:“这些计划,主要是涉及到农业方面,我们这边也需要进行调整。
你看情况去做,等到这波农业作业规划好,以后就应该不需要这么大范围的去调整了。
粮食产量应该足以在正常情况下支撑起六千万的人口,巅峰说不定能到达八千万。
但之后想进一步升产量,就要看陈禾与墨家能不能研究出什么办法让产量增加了!”
说实话,随着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年代的演变,尤其随着从乱世的无法生产到和平年代的大力生产逐渐的演变,人口问题,李适感觉应该会成为困扰自己势力的最大问题。
大秦时期的人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