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道争锋-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后来就加入了农家、墨家与医家,不论是哪一派,都是扎根底层百姓的流派,对于李适这种开民智的举动多少都是偏向支持的态度。
至于兵家,这些家伙对这些东西有些超然物外,因为他们打战就好。
不过白起与韩知兵在的话一样也会支持,以前不清楚,但自从带过识字的士兵后,难道他们还不清楚士兵素质提升,有助于整个军团运转效率提升,所以也是中立偏向支持。
至于法家是一个爪牙学派,他们希望的是自己的君主强硬强硬再强硬的实现专制统一。
他们期望把天下所有人的方方面面都彻底规划起来,吃喝拉撒最好都定下规定,让一切行动符合法律规范,至于到底是开智还是不开智,他们不在乎。
他们在乎的是君主的权威,与百姓们必须守法。
所以只要是李适支持的东西,他们就支持,李适反对的东西,他们就反对,他们就是封建阶级狗腿子。
所以,真正对李适进行反对的,反而是儒家。
儒家虽然提倡有教无类,但这针对的是士这个阶级。
比如颜回安贫乐道,但孔子就很喜欢颜回,但樊迟请教农事,他就骂樊迟小人。
在当时,小人未必如现在是骂人的意思,但看不起农家却是事实,否则不会连丝毫回答的兴趣都没有,因为在孔子看来这不是士这个阶级的人应该做的。
而儒家从战国以来,更把这种对百姓的傲慢继承下来。
他们作为地主就阶级的代表,剥削农民阶级可以说天经地义,所以从根本上他们就不希望百姓开智与觉悟。
因为农民百姓们开智与觉悟了,那自己还怎么样剥削他们!
所以儒家很是反对这样的政策!
但儒家的反对没有用,历史上他们能够独尊儒术,其中有很大的可能是经过了刘邦、迪、景帝的多代传承,刘家已经不是从土地里刨食的农民,而是已经成为了王族。
更重要的是在帝之后,天下真正归心,承认刘氏为公主,所以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整合所有学派力量,完成对内部的政治统一,儒家学说自然成为了独尊学说。
这就好像是一个整体想要发挥出力量,就需要一个强势的人统一整合整个内部的意见,就好像是现在的马列思想统一了整个意识领域一样,只不过学术的寿命比人的寿命要长得多,这导致了儒家学说贯穿了整个华夏的封建社会,从明先进到臭不可闻。
而现在,李适还是泥腿子出身,代表得是泥腿子的阶级的利益。
在李适的核心阶级中,只有张九章算是半个儒家,但他可是荀子教出来的。
但荀子是什么人,啪一个弟子法家的集大成者,啪一个弟子秦国法治制度的代言人,啪出现一个张九章,别想了,要是张九章是纯粹的儒家那才是怪事!
“教师的确是问题!”李适点头别得不用说,哪怕一个乡需要一名老师都至少要五千多人,但现实却是,想对十二岁以下的弟子进行教育,这缺口直接暴增十倍到二十倍!
毕竟一个至少两三千人口,甚至以后会进一步增长人口的乡,只一个老师怎么可能会够!
李适则道:“诸子百家人数到底有限,他们能去自然是好的,但如果他们不愿意的话,我们也不是没有其他的人!”
“嗯?”听到李适的话,所有人都不由抬起头,有点疑惑的看着李适,倒是张九章与陈知白两个家伙仿佛想到了什么,嘴角不由抽搐了几下。
“军人,退役的军人!”李适道:“大秦不是以吏为师嘛,但要实现我们的目标,小吏与学子自然是不够的,但我们以军为师就好了。
我记得凡是什长以上的职业,都是要求他们最起码识字过百,甚至还鼓励他们看书读书。
我也不要求他们教出来的学生能有多么的聪明,只要他们认识的字,能让他们的学生也认识也就好了。
嗯嗯,军人退役时加一份转职培训工作,至少要让他们把教材上面的字给认识齐全。
告诉他们实话,我们普通农民打下了天下还不够,我们这一代的人所能做的只是开创这个农民当家做主的世界。
但想要建设这个农民当家做主的国家,还是需要下一代的娃子。
你们能在这里学走多少,那将来你们乡的娃子就能从你这里学走多少,然后让他们走出农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听到这话,陈知白的嘴角不由抽搐了一下。
因为陈知白可以相信,李适这些话的大概意思,传到那些退伍老兵耳朵中,这些老兵哪怕平时学习知识可能无比厌恶,但接下来怕不是要疯狂的补回来。
毕竟人们能原谅自己后代平凡,但绝对不允许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后代平凡。
而李适的这个方法怎么样,只能说,好,而且是真的好。
因为这些老兵回去,基本上就是体育老师教语课这一级别的。
但凭借着他们带新兵带出来的经验,不说能够培养出什么栋梁之才,但让一群十二岁的小娃子,认识全教材上面的字,相信在棍棒戒尺下肯定会认全的。
至于人权,不好意思,封建社会没有人权。
第五百一十二章 教材
“老师的问题算是解决了”一众臣没有想到李适的解决办法会这么硬核。
“至于教材的问题”李适若有所思,
“一般上来说,十一到十二岁的小孩只要识字就足够了。
但必须要让他们明白识字的用处,尤其是要让他们的父母明白识字的用处。
张恢,你负责编撰十五律把百姓最常见的十五到二十种刑罚列出,作为教学内容。
陈禾,你负责编撰小麦主要介绍种植小麦的时间,时节,农具,以及种植方法。
九章,你负责编撰算术主要就是一百以内的加减乘除法,以及三角矩形公式。
阳庆,你负责编撰卫生把一些常见草药的用法,以及身体保健的办法写进去!
另外再撰写一本百家诸子百家都只能选择也篇课进入其中,用于教学识字。
至于更多,我倒不是怕那些小娃子学不会,反而担心那些老兵掌握不了。
当然,每个学生能在十二岁时进一步进行考核,其中最优秀者者,进入到县级的学校中,继续进行学习,学费由县里财政负担。
十五岁后,去郡中进行考核,考核的最优秀者,进入到郡级学府中,学费由郡里承担。
十八岁后,由郡出来的学生,来到长安大学进行考试,成者进入大学,败则回归家乡。”
听到李适的话,在场臣们面面相觑,还是张良站出来,毕竟他是大学院长。
张良道,“还请大王明示,那县级、郡级两的学生,应该教些什么知识,可有什么材料?”
“基本上以算学,律法,农事,语,这四科为主科目,医疗、器械、卫生与历史为副。
我也没要你们马上把这一套体系给弄出来。
乡级、县级、郡级和大学,每层都需要老师与教材,乡级我们还可以用士兵来教授,但到了县级开始,怕就需要诸子百家的学子们来出力。
所以慢慢来不着急,一点点把这教育体系给搭建起来。”
李适的目光看了看,最终落到了张良的身上,道,“那这件事情就交给张良你了!”
“遵令!”张良不由苦笑,仅只是听李适所描述的这一个体系,张良便清楚自己所要面对的到底是怎样一个浩瀚工程。
不过想一想现在还在广阳郡没回来的王二宝,张良突然感觉,自己还是挺不错的,至少自己不需要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
“最后就是医疗了”李适的目光看向了公孙阳庆,不由道:“医疗营与医家合起来一共拥有多少的合格医者!”
“连学徒在内大约有两万左右,不过真正能独立进行开处方,治疗的大约有两千人,其中有一千五百人在医疗营,剩下的则是在长安,洛阳这些城市。”公孙阳庆道。
李适听到这数字愣了愣,说实话,在这个时代这个数字真的很不容易。
但对李适来说,这所造成的缺口还相当大,至少自己绝对远远不能满足的!
李适道:“从反秦开始到如今,汉军将士们的性命可以説多次是被医疗营抢救出来的。
你们做出的贡献甚至不亚于正面战争的贡献,但医疗营不仅仅是汉军将士的医疗营,更是要做整个天下百姓的医疗营。
随着战争即将终结,把大量医者放在军队是不合适的,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我们要把医疗营进拆分,要让天下农民也享受医疗营的治疗。
阳庆,你也要想办法培养一批农民百姓也看得起病的医生,能够做到就地取药。
你擅长经络之能,懂得银针之术,我希望你编写一本类似医疗营手册一样,适合给百姓治疗的医生手册,从而快速培养一批一根银针,一把草药,就能够拯救百姓的速成医生。
他们的任务就只需要治疗百姓常见的病症就好。”
“我尽力试试!”阳庆听到李适不讲理的话,只能苦笑着答应下来。
“这关乎中原百姓的性命,不是尽力试试,而是必须要做到!”李适对阳庆郑重的说道。
阳庆对李适的话也清楚,这一件事情显然没有自己拒绝的余地。
李适非常清楚,自己需求的就是那种几乎无证的赤脚医生,如果阳庆能够编写出一本赤脚医生手册那就更好了。
但是能不能做到这个地步李适也不知道,李适只能尽力支持着试一试。
因为这是涉及两千万人口的医疗治疗问题,而且这个体量的人数会在接下来的日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增长。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按照正统的师父带徒弟的方法培养出那种能治疗百病的医者是不可能的,但是自己只要能培养出治疗常见病的赤脚医生就足够了。
“九章今天的会议你做一个章程,总而言之,我们接下来的五年计划,就两个核心。
一个核心是农业上的全免整合,一个核心是人口质量上的提升。
至于其他的计划,基本上都是为了这两个计划而服务,大概便是如此!”
李适看着张九章最后的总结道。
李适长松了一口气,这些事情自己只是需要规划处一个大概的体系。
具体事情自然是交给张九章来说,毕竟自己做大纲,张九章来做细节这种事情早习惯了。
等到自己的这两个政策全部都落实下来,那就能把农业发展推到封建时代的巅峰。
以后应该都不需要担心粮食储备的问题了,而等到人口质量与数量的全面提升,到那时候,自己就能跟匈奴开展全面战争了。
自己的目标是五年时间实现景之治所积累的物资,然后与匈奴进行一场全面战争,彻底把草原纳入到中原体系中。
从而让草原民族爱上载歌载舞,让中原人民实现吃肉自由!可谓是各取所需。
随着与官们,把这些事情商议的七七八八,又对细节进行了补充,接下来就是武将们的问题了。
李适表示还是头疼啊,算了,还是明天约他们来喝酒吧,反正那些家伙也不讲究!
第五百一十三章 陈云的潜力
武将们回到长安,喜欢在军营中待着的,就继续在军营中待着。
但在这场战争中,也有很多人觉得自己的表现并不是非常好,继续刻苦的进行学习。
比如陈云来到靖灵殿中,找白起进行切磋。
这一次他依旧用了曙光军团,而且怀着战死的觉悟全力与白起切磋,然后白起如他所愿,让他麾下全部战死了!
“这次表现不错!”白起看着陈云的表现,赞赏道:“原本以为你也就只是勉强能到达大军团指挥,但从我这里学来了意念力场,从韩知兵那里掌握了玄襄军阵,再加上李适一手带出的曙光军团,以及还算过得去的十一二万指挥能力,是很不错的大军团指挥了。”
“但还是不够啊!”陈云听到白起的话,略带着几分沮丧道。
“嗯?”听到这话,武安君皱皱眉头,道,“你们这场战争不是赢了吗?
河北之地尽数归属于汉王,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又何必如此沮丧。”
陈云失落道:“这次战斗,陇西军团击溃代国,甘章驻守淮河威压项声,至于韩帅更是无需多言,一战退霸王,一战歼联军,更是功勋第一。
但唯有我,甚至在面对项策羽的交手之中都不能帮助到大王,只能让大王冲锋陷阵在了第一线!
有时候,我真的感觉我很没有用啊!”
武安君看着陈云失魂落魄的样子,倒是一脸平静,
“你是说需要李适亲自带着现在的红衣军顶在第一线才都不算完全打败的对手?
面对这种敌人,你能活下来就不错了,还多什么话呢!”
“额……”陈云听到武安君的话有些发愣,没想到武安君会这么的说,略带着几分悻悻道,“武安君您也见到现在的红衣军了?”
“他们是第一支过来靖灵殿上香的军队,我怎么可能会没有注意!”
武安君正色道,“应该是意志类型的军魂吧,跟当初大秦铁鹰锐士极其相似的一支战部。
李适亲自带着他们在一线杀出来的吧。
果然李适训练红衣军,一开始就是冲着这着这支军魂来的!”
“啊?”听到这话,陈云略带着几分的不可思议,说道,“大王能做到这一步?!”
“我以前也想要训练出一支跟铁鹰锐士差不多的军队,但后来放弃了!”武安君道。
“嗯?”陈云疑惑的说道,“这是为什么,这支军队真的真的是太强大了!”
“没有势均力敌的对手,跨越不出这自我升华的一跃!”武安君正色道,
“我想不只是我,韩知兵也做不到这点,因为这条道路本来就不是统帅应该走的路子。
这是将校走的路子,顶多这将校的综合素质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