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兵道争锋 >

第231部分

兵道争锋-第231部分

小说: 兵道争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韩知兵的话,白起不由摇摇头,道:

    “这有什么好考虑的,李适以后的敌人在哪里,你就去哪里待着也就是了。

    你忘记了最终姜太公的封地在什么地方吗?”

    “齐国?”韩知兵听到白起的话,不由若有所思。

    白起从容道:“在商周时期,齐地是属于蛮荒的地域,为什么姜太公会被分封在了那里。

    并不是因为哪里富饶与和平,而是因为哪里充满了战争与异族。

    对我们这些兵家子弟来说,在真正和平的地方又有什么出息,显然只有充满战争的地方,才适合作为我们的封地。

    因为在那里,我们才有展现能力的机会,更拥有撰写规则的资格!

    你比我幸运,生活在了一个好时代啊!”

    韩知兵听到白起的话,不由若有所思,对白起感谢道:“多谢武安君!”

 第五百一十八章 项策羽的到来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到了最后一天时,都去内政厅找张九章报上自己所期望的分封地点。

    张九章把有资格分封的将领所期待的分封地进行了统计,把名单送到了李适手上。

    李适打开名单,第一列的便是韩知兵,上面写着:“韩知兵,渔阳郡,渔阳县!”

    “最终选择了渔阳吗?”李适看着韩知兵的选择,倒也没多说什么。

    原本李适准备把辽东那地方留给项策羽的,但项策羽最终还是选择了前往西域看看。

    转过头再看韩知兵,原本李适以为韩知兵是想要闯出一番基业来,所以会选择西域,但最终韩知兵的选择仅只是一个想要做一个诸侯王,而不是可能会诞生的更大的伟业。

    李适相信以韩知兵的见识,他不可能不知道选择了渔阳郡,未来的发展会如何。

    就发展潜力来说,基本上只有前往西域,才能拥有更加广阔的未来。

    而选择中原其他的地方,基本上都会受到中原地区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超越中原地区的。

    选择渔阳郡,那就是向着北方发展,也就是李适给项策羽的那个鲸海圈,基本上就是北边发展的极致了。

    当然,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人口,哪怕真正建立了诸侯国,如何进一步的拥有人口,都会成为制约任何一个诸侯国发展的最大问题。

    “说到底,知兵想要得也只是成为诸侯王,而不是构建一个如同秦汉般的帝国!”

    李适微微感叹,虽然韩知兵是天下无双的统帅,但他也只是统帅啊!

    另一个李适比较关注的人是陈云,而陈云的选择是会稽的钱塘。

    在这时代,会稽郡是属于比较偏远的地区,其中会稽以钱塘江为界限,北边都属于不可划分的地区,因为李适准备以后慢慢挖运河,一点点把南北勾连起来。

    只不过这一条运河现在别说是施工,甚至连图纸都还没有,王二宝此刻还是带着大量劳动力在北方挖土呢

    而陈云怀着自己不想要离李适划出的红色区域太远的原因,便随手点了钱塘。

    一些曙光军团的将领见到陈云选择钱塘,倒也一个个个的纷纷落户到了会稽郡、鄣郡和九江郡,相互间也算一起做个邻居,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抱团了。

    对于这幕,说实话,李适并不反对,甚至是有几分鼓励。

    因为南方真的是地广人稀,他们独自一家的力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的大,还不如相互抱团相互开发,一起把这一整片土地给彻底开发出来。

    毕竟这时代南方经济发展不如北方,这些人落户南方,至少对南方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所以李适并不反对他们进行抱团。

    甚至李适打算统一齐地后,开始扶持南方努力专研造船业,至少在运河没有沟通洛阳与余杭之前,如果能研究出可南北直通的渔船,从而一定程度的沟通南北方,这对自己统治中原地区也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至于陇西的孟西白,说实话他们的军功也不少,这次打败代国让白巫勉强到达了彻侯。

    而他看着陇西不能封,就向李适要了西域的龟兹国。

    嗯嗯,把别人的国家赐给了孟西白做郡县,这么帝国主义的事情,李适怎么可能不同意。

    所以,李适很快便同意了这份名单,并在名义上把这些地方赐予了他们。

    不过需要等到齐地被收复,这些地方才会真正发到他们手上,这点他们需要耐心等待。

    这就导致他们对灭了齐地,真正入主自己的封地相当感兴趣。

    尤其是韩知兵这种准备建立诸侯国的,他准备开牙建府,那手下人至少要有个安排,总不能招募过来吃干饭啊!

    这让一群人向着东方看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目光之中多多少少带着血丝。

    就在所有人不怀好意的把目光投向齐地时,项策羽此刻带着差不多万人数量的军队,从临淄出发,正式前来长安。

    这不由让人把目光从封侯上微微偏移,因为他们明白项策羽肯来,这就说明中原真的要进入统一的节奏了。

    说实话,就算再喜欢打战的人,这时候都不由感觉到几分庆幸。

    因为他们非常清楚,自己所要面对的项策羽到底是什么样的对手,毕竟李适肯定能打败项策羽,但自己还能不能在这一场战争之中活下来,却是谁也不知道。

    如果齐地能和平统一,至少对中原来说,绝对是功德无量的好事。

    项策羽带着项氏族人一路西行,项襄、项声、项他几人看着眼前情景忍不住瞪大眼睛。

    因为越向关中进发,他们就越能看到这一路繁华,几乎甩了齐地不知道多少的距离。

    整个齐地,反秦之后便是遭受了不小的破坏,然后被项策羽霍祸,后来哪怕项策羽占领了齐地,但为了支撑起河北之战,几乎整个齐地十室九空,尤其战死在河北战场上的男丁,就至少超过了十万人。

    这对齐地来说不是伤了元气,是真正动摇了根基,这也是项策羽选择归顺李适,有很多的人愿意投降的原因。

    但眼前关东,在进入虎牢后,百姓们身上穿着鹅绒,一个个红光满面,精神奕奕,一点都不像是在战争之中的百姓。

    他们哪怕在冬天都能自由出入城市交易,有的甚至在田地活动,有的则是好奇打量众人。

    对比起齐地百姓对军队的畏惧,经过虎牢后的百姓,对军队丝毫不见畏惧,他们更多的是好奇,看着齐地过来的军队,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

    对比起项襄与项声,他们两个更多的只是看到李适麾下的百姓人口众多,精神奕奕,一看就很适合拉过去做兵丁。

    但项他是负责管理项策羽后勤的人,如果不是因为这次为表示决心,除了虞姬与儿子留在齐地,基本上项氏一族能做主的项策羽都拉过来了。

    正如此,项声才第一次见到李适治理下百姓们的幸福生活。

 第五百一十九章 项他的动摇

    “怎么了?他叔?”项策羽看着项他仿佛在关注着周边的百姓开口问道。

    “羽儿,我们的战争潜力比较起李适来差太多了!”项他神色严肃道。

    “是因为这一路从三河地区开始,李适所处地段就繁荣了一个档次吗!”听到项他的话,看着周围拥簇过来的百姓,项策羽道,“这些百姓丝毫不知见他们在乱世生活的影子!”

    “是啊!”项他点头道,

    “为了维持河北之战,我们齐地动用了多少的人力,贡献了多少的男丁,一战后民生凋敝,十室九空。

    与之相比我们都还没有进入到关中,仅只三河洛阳,此地繁荣便已远超过我们的临淄了。

    你知道这说明了什么吗?!”

    “嗯?”听到项他的话,项策羽不由若有所思。

    对项策羽来说,内政方面的东西他真的不是很懂,基本上内政都是丢给范瑾瑜的,后来从项梁那里继承了遗产,项他才来到自己手下,范瑾瑜从而能从政务中解脱,尽显军事才华。

    看到项策羽满脸疑惑,项他神色严肃道:“纵然我们当初赢下了河北之战,除非直接绝杀掉了李适,否则李适恢复元气的速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长则五年,短则三年,李适怕是能马上拉起不逊色当初规模的人马,再次与我们争锋。”

    项策羽听到这话倒有些疑惑,道:“李适真的有这么的强,那他为什么不把人都拉出来,直接定鼎河北,甚至在河北之战后,直接与我一决胜负,而是选择了鸣金收兵!”

    “也许指挥不过来吧!”项他到底不清楚韩知兵的实力,只是以内政人员角度道,

    “那些留在本地劳力,让他不会影响到秋天的秋收,或许是因为新占了河北地区,需要对这里进行安抚恢复生产。

    否则以他治下百姓富庶程度,应该能直接再次发动对齐地进攻,而我们怕支撑不下去了。”

    “他叔你是不是太看得起李适了!”项襄听到项他的话,骂骂咧咧道,“李适有这么强大吗?您可不要自己吓自己,那可是三个方向近乎百万的军队所需要的粮食!”

    “什么都做得了假,但我们一路走来百姓们的作息与工作做不得假!”

    项他的神色凝重,又陡然颓废道,

    “李适想要得不仅是统一天下,而且是尽可能在不伤天下根基的统一天下。

    就这一点而言,我们项家也许真的比不上他!”

    “他叔,那些连字都不认识的黔首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项襄听到项他的话,不明白一直以来都是站在项家立场上的项他,怎么连长安都没有看到,只是看到个洛阳,就意识体前屈的给李适投了。

    这让项襄实在是有些难以接受。

    但项他清楚,外行看到的只是洛阳很繁华,只是看一个热闹。

    然而自己这种负责处理齐地内政的人才清楚,在大冬天百姓都出来了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哪怕前方在打战,后方百姓依旧可以吃饱穿暖,后方粮食并没有受到影响。

    那些在冬天还敢出来保卫着军队看,甚至还叽叽喳喳讨论的百姓说明了什么?!

    说明李适的军队与政府相当的得民心,至少在乱世让百姓做到不害怕军队,甚至敢围观。

    甚至有的百姓在这时候主动的清扫积雪,有的百姓扛着榔头在敲打修缮着道路,一副欣欣向荣的样子。

    洛阳的冬天完全不像正常的北方百姓那样,靠自己一年积攒的食物,仿佛松鼠似的躲藏在自己的家里,熬过寒冷的冬天。

    而冬天能够出来活动的,要么是军队,要么是富贵人家,而黔首能够安然无恙的度过整个冬天,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了。

    项他非常清楚,这是他所做不到的事情,甚至就算是大秦也没有做到。

    也许只有那些儒生吹牛时候的尧舜时期,会出现这般的景象吧,所以项他承认他认输了。

    文臣的认输与武将的认输有所不同,文臣在看到了他们治下百姓的生活,基本就能够判断出此地的政府如何,换做自己掌权是不是能够把一处地方治理到这种程度。

    项他不知道李适忌惮项策羽,他所看到的是项家与李适争夺天下,在战场上可谓是节节败退,基本上没有赢过。

    他所期待的只是李适的起义军缺少治理的经验,那总能给自己找到翻盘的机会。

    项他就不相信李适不会犯错,毕竟政治上的错误,内政上的错误,有的时候比军事上的错误要更加的致命,说到底,李适也只是黔首出身而已。

    但现在看了洛阳地区的发展,项他这种处理内政的人非常明白,李适就算是犯错,以现在李适所拥有的资本也足以碾压齐地了。

    而想要李适势力分崩离析,唯一的方式就是杀了李适,但李适这精属性的天人,一身防御力拉满,就算项策羽偷袭最多也只是重伤而不是直接杀死。

    换了所谓的荆轲来,怕就是在图穷匕见之后,李适手撕荆轲。

    哦,这不是形容词,而是以现在李适的精天赋的天人的实力,这真是事实描述。

    所以抛除刺杀以外,军事上又打不过,内政上别人直接像是车轱辘似的碾压过来,项他自然就绝望了,原本还想要为项梁报仇雪恨的想法,直接丢到归墟去了。

    报仇?对手强得全方位没有弱点,你拿什么去报仇!

    这么强得六边形强者,给你一条活路,你好好活着不好吗,好好把楚国传承下来不好吗?

    原本项他对项策羽选择归降李适颇有微词,但在真正见到洛阳的繁荣后,项他觉得,自己还是投了吧,投降这样的强者真不丢人。

    而且项他相信就算项梁还活着,也肯定是愿意看着项家投降的,毕竟项家是项家人的项家,而不是他项梁的项家啊!

    “羽儿,等到了长安,你去见李适吧。他叔想要去李适的治下多看看。”项他看着项策羽认真道。

    “好!项襄与项庄跟着他叔吧。”项策羽不明白,为什么进入了洛阳之后,项他的态度转变的这么快,但无论怎么说这对自己前往西域发展是个好的表现。

 第五百二十章 西域形势

    项策羽同意了项他的决定,对项策羽来说,项他对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帮手,不仅是在政治上的左膀右臂,更是自己在项家的重要支柱。

    如果他能跟自己站在同一立场上,那自己应付项家内部的问题会变得容易的多。

    正如此,在项策羽到达长安时,对项他想要在长安城之中转一转,项策羽同意了。

    自然而然的他们听到城中依旧有谈论分封之事,因为长安的人都知道,随着项策羽真来到长安,和平统一的事情很快便会提上日程,就这点来说,现在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大势。

    项策羽来到长安后,把军队安排在了外面军营,便带上项庄、项声和虞子期去见李适。

    原本项策羽感觉自己来就行了,不过项声感觉多少多带点人,甚至再带几十人一起去。

    项策羽见到这幕就真的很想要问问项声,若李适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