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兵道争锋 >

第232部分

兵道争锋-第232部分

小说: 兵道争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项策羽见到这幕就真的很想要问问项声,若李适真准备对自己下手,你带这么多人过去,那时候到底让这些人来救自己,还是自己去救这些人呢!

    所以,最后也就带上了项庄、项声和虞子期三人,其他的什么人都没有带过去。

    不过,李适见项策羽带这三个人过来,反而认为项策羽是有心了。

    毕竟要是项策羽单人独骑的来到内政厅,如果真要行刺自己,那自己顶多就被单方面暴打,但项策羽如果想要对像张九章等人动手,自己想去救他们可不容易。

    也正如此,李适同意了项策羽带着这几人一起见见,并把韩知兵、陈云、张九章、陈知白,以及王陵与孟西白几人也都叫过来,毕竟接下来要商议前往西域的事。

    韩知兵需要跟过去,需要了解匈奴到底是怎么样的敌人,这样才能知己知彼。

    张九章、陈云与陈知白这些人则是负责进行全面的谋划,为将来谋划匈奴做准备。

    至于王陵与孟西白,那自然是因为他们对那边的情况最是熟悉,甚至孟西白三人的封地,也全部都放在了龟兹国,也方便他们在西域横行霸道。

    项策羽看到这三人,神色相当难看,但到底还是对着这三人打了招呼。

    因为河北之战,最后完成绝杀的就这三家伙,如果不是陇西骑兵对以协力为基础的玄襄军势造成了根本性质的破坏,那范瑾瑜就算没办法打败韩知兵,但绝对有带领大部队撤回巨鹿的资格。

    毕竟说穿了韩知兵不是白起,面对战场上的溃军也是要一个个去捕捉的,哪像是白起一出手就是歼灭战。

    所以,当初剿灭北方异族时,项策羽还是见到过这三个家伙的,而且他们麾下的部队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是相当精锐,项策羽还是不敢小视的。

    “等到这个冬天过去,大约明年初春,王陵与孟西白便是会率领陇西骑兵前往西域,策羽你就在那时候一起前往西域看看。

    毕竟这一条道路并不容易走,想来你自己亲自的走过这一趟的道路才清楚这一路上到底会遇到什么,以及这西域到底适合不适合你来重新发展楚地!”

    李适倒是坦然说道。

    项声看着项策羽沉默下来,双手抱拳对李适道:“汉王,那那西域环境如何?

    听说,匈奴,大月氏,嬴子婴,甚至大汉都有势力在西域发展?

    那边的势力可真是错综复杂啊!”

    项策羽不会管这么多,他要去西域的原因就是选择李适给的鲸海很大,但这里地广人稀,天气等多种的因素就注定了想要覆灭李适的汉朝除非要汉朝自己出问题才行,否则鲸海区域的体量根本就不可能支撑这般战争。

    所以项策羽不要鲸海。

    项策羽想要去西域看看,看看西域能不能有中原那般的大,能不能承载中原那么多的人,最重要的是需要发展出拥有覆灭汉朝的潜力。

    哪怕自己这代被李适所压,但后代也有机会从李适后代手上重新夺回中原的潜力。

    项策羽的确对李适心服口服,但即使如此他的目标也是直接冲着干掉大汉去干的。

    对于这一点,实际上李适挺欣赏的。

    因为李适非常的清楚,不论项策羽能不能实现干掉大汉王的妄想,单是项策羽能建立一个广泛的华夏文明的新帝国,自己怕是做梦都会笑醒。

    所以哪怕知道项策羽对自己很是不服,李适也愿意帮助项策羽。

    毕竟正需要这些诸侯不断走到外面世界去,华夏文明才能真正在世界其他角落生根发芽。

    为什么秦汉后,中国版图的扩张速度以肉眼可见的放缓,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分封制在这两个朝代中彻底被时代碾压掉了。

    而分封制的存在,能最快速的让人去统治并不属于原本属于自己的土地,并且扎下根基,甚至是扎下文化来。

    这些东西,项策羽不会去考虑,因为一人一戟碾压过去就是了。

    但作为项声,不论是从项家来考虑,还是从楚国身份上,项声都必须要尽可能的弄清楚自己等人去了西域后的敌人是谁,朋友是谁!

    这很重要,也许项策羽面对敌人能够乱打一气,然后直接把对方打死。

    但项声非常的清楚,在中原的失败,已经让项家损失严重,纵然有项策羽这一根旗帜与支柱撑着,但项家也经不起太多的损失了。

    所以自己要尽可能的小心再小心。

    李适听到项声的问话,转头对王陵道,“你对西域情况最熟悉,便由你来说说西域情况!”

    “诺!”听到李适的话,王陵马上站出来,然后开口道,

    “西域的势力多错复杂,又因为地形的原因,基本上是逐水草而居,所以拥有多个民族。

    其中西域诸国倒无所谓,基本上在上次我等前去西域时就已经让他们认可了我们大汉。

    但其中却有两个国家最是需要注意,一个是大月氏,一个是匈奴。

    他们双方剑拔弩张,想来很快就会爆发战争,而嬴子婴便在西域积蓄力量,准备在大月氏与匈奴决战的时候狠狠咬上一口,从而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恢复过来!”

 第五百二十一章 大汉的威风

    “大月氏与匈奴,难道不担心秦军吗?”项声不由问道。

    “这就是最关键的一点,接下来你们若去西域,做事,最好打着汉国的旗号。

    因为陈云与匈奴左贤王在河套的交锋,让我们成为了匈奴认可的强者。

    之后陇西骑兵在西域打出了赫赫威名,更是让大月氏无比的忌惮。

    如果你们不打算使用大汉的旗号,而是打算独立的话,就失去了站在一边看戏的资格。

    甚至不需要等到战争结束,说不定就会被匈奴或者大月氏给清算掉。”

    李适倒是一脸平静,坦坦荡荡的在这时候说道。

    项声听到李适的话,神色变得有几分严肃,而项策羽只是皱皱眉头。

    说实话,如果他们只是过去打个酱油,大秦也好,项策羽也好,匈奴与大月氏看在大汉份上,至少短时间内不会凑空去找他们。

    因为这时候双方都在积蓄的自己的力量,等待着绝杀一刻。

    这时候大汉跟匈奴打过,跟大月氏打过,两国人都知道李适麾下实力并不弱小,至少他们真没有办法一口气给消灭掉,与之交手反而会拖累自己。

    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先搁置汉军问题,只要汉军不直接插手,一切都好说。

    毕竟李适这边刚打了一场河北之战,匈奴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况,但都怂恿东胡残部鲜卑与乌桓两系残军侵略北地,所以匈奴相信在短时间内李适是不可能腾出手来解决问题的。

    毕竟在草原想要运送粮食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情,就更不要说李适把粮食从长安运输到了边关地区了,距离本身就是双方之间最好的屏障。

    但即使如此,冒顿还是确定李适出兵在河北,之后又与东胡残军交手,冒顿才下定剿灭大月氏的决心。

    因为相对于北方的异族来,农耕文化为主的华夏文明恢复生产能力实在太恐怖了。

    更重要的是,匈奴也害怕李适恢复状态,然后一口吞下匈奴,所以需要增加自己的体量。

    毕竟,在这时代不论是秦人还是汉人可不是那种只会打嘴炮的种族,相反得是整个东亚,甚至整个世界,汉人都是最愿意打,也是最能打的一批人。

    别看整个春秋战国国家好像是在天天打战,但几乎没有听说什么异族入侵。

    实际上基本上所有处于边缘地区的国家都是我XX国家揍了,我去周边异族副本那里刷一刷,等我重新刷到装备与人口,我再更你们决一死战。

    其中刷得最成功的应该是秦国,直接来一手蛇吞鲸,义渠吞进去后,拥有了充沛的人力资源,又赶上了商鞅变法快速的用耕战制度从文化上就把这一批人给同化成了秦人。

    其次是楚国,楚国的主要目标倒不是人口,反而是土地,正是因为楚国从蛮族的手中夺取到了大量的土地,才让楚国拥有整个春秋战国最广阔的战略纵深。

    最次的就是赵国了,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本来搞得好好的,结果因为自己脑残,弄得身死人手,让胡服骑射的改革并不彻底。

    到最后也就只有李牧这些将领有意识的去边境刷异族的副本,可惜李牧只是一个将领,他顶多只是打一支军队,想要改变整个国家却是不可能的。

    但是支军队,面对者完成蛇吞鲸与耕战制度的大秦,拼一波两拨可以,拼得多了别人也不是脑残,直接用盘外招把你给干掉了,所以单纯的军人是拯救不了国家的。

    等到了匈奴时期,面对大秦被打出河套,面对曙光军团还是被暴打。

    总而言之,在这时候的异族不是那种真的活不下去的家伙,是真不想要去撩拨汉军。

    东胡那边之所以北下,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被匈奴给打成了残军,已经一无所有。

    他们南下就是单纯的为了抢物资让自己生活下去,所以他们才会被说服南下。

    而巧合的是河北之战正在进行中,这就让北方根本就没有人能阻止他们。

    哪怕李适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掉了河北联军,然后安抚好了项策羽的齐楚,但他们的劫掠是不可能阻止的,只能把他们追上都给杀了,否则从此以后北地就再也安宁不得了。

    不过,只要不是那种被到光脚穿鞋的地步,基本上只要是有政权阻止的异族势力都清楚继承了华夏文明的大汉的强大,这也是冒顿顺手给李适添堵的原因之一。

    他需要时间,非常的需要时间。

    草原文明之间的征服不像是华夏文明这般拥有坚城驻守,战争开始得快,结束也快。

    对于已经谋划多年的冒顿来说,自己所欠缺的只是一个时机而已。

    与东胡一战,自己洗劫了东胡的财富,一年的消化已然消化的七七八八,尤其草原文明,能极快的吸收掉其他部落的奴隶与战士,可以说此刻冒顿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

    利用东胡残余力量让汉朝抽不出力量去干扰自己统一草原,更是冒顿的一手防备。

    以前若没感觉也就算了,但曙光军团能轻易击溃左贤王,这不得不让冒顿提高警惕。

    虽然到现在为止汉朝与匈奴间没有明显裂痕,甚至因为贸易城出现,双方进行着相当火热的贸易,对双方来说,这是时候就仿佛在蜜月中。

    但作为有远见的领袖,冒顿非常清楚,汉朝绝对会成为匈奴的心腹大患!

    因为双方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近得自己一靠近大汉长城,就没有任何安全感。

    虽然这时候的汉军,好像并不是非常的擅长骑射,同时漫长的陆路补给线让他们仿佛跨越不了大草原进攻匈奴腹地。

    但冒顿清楚,骑术这种东西只是技巧,只要用心学总会掌握,至于粮草,只要他们掌握了畜牧业,一样能够在草原上立足。

    所以,自己必须要在李适没有腾出手的空窗期统一草原,唯有如此,自己才能与拥有整个中原势力的李适正面交锋。

    李适等人虽然推算不到这一步,但根据贸易城各种物资,尤其是铁器类物资的收购数量能够判断得出,匈奴人在这冬天显然在准备着什么,等待着春天的到来,等待着雪融化。

 第五百二十二章 激将法

    是的,李适还买铁器给匈奴,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铁器,而是青铜器。

    随着炼钢高炉一座座的修建,虽然还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靠着不断娴熟的工人,以及积累记录的数据,现在长安在上一座炼钢高炉倒塌后,邓陵矩直接大手一挥,同时十座高炉开建。然后其中三座加铁水的时候裂开了,一座直接爆炸,五座相继用了三到五个月后报废,现在只留下了了两座撑过半年,至于能不能撑过今年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可以说,这种高炉的建设有点像是在抽盲盒,谁也不知道自己因地制宜制造出来的高炉到底能够支撑到什么时候,基本上能够用上半年的就不算亏了,若是能够支撑一年以上的炸了都还要写一篇祭奠用的文章,保留极块残片作为纪念之用。

    但高炉炼铁技术再怎么的不靠谱,李适麾下的钢铁产量还是完爆了秦朝。

    邓陵矩也直接把修筑炼钢高炉的任务拆分出一个一千石的炼钢司,专门负责高炉炼钢的建设与维护,基本上每年主要任务就是找到合适地方,然后去修建炼钢高炉。

    哪怕十个高炉倒下了,只要有一个高炉能够维持运转,那就算是赚到了,毕竟前期从无到有的技术积累,应该要投入的还是要投入的。

    正是因为高炉炼铁带来的大量钢铁,让社会主流开始不自觉的去淘汰掉了青铜器。

    自己前些年从大秦手中搜刮到的青铜器,除非是作为祭祀用的礼器,否则绝大多数的武器与农具之类的通常用品,自己总不能够全部在库房里面堆着吃灰,毕竟完全没有意义。

    而重新熔炼,同样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自己手下的工人们且不说都安排得满满的,就算是有空闲的人,自己让他们去挖运河不好吗!何必还要去追求已经被社会淘汰的青铜器。

    但是大秦作为一个主流使用青铜器的朝代,这些青铜器遗留的数目可真的不少。一开始是半卖半送的给嬴子婴,毕竟这家伙正在积蓄力量,准备趁草原霸主相争而发展自己。

    但现在嬴子婴的秦国体量太小了,而且也太穷了,哪怕李适说可以记账,以后可以用土地,矿产,牲畜之类的东西还,但嬴子婴还是只能含泪对李适说够了太多了不能再要了。

    没办法,李适只能把这些青铜器寻找新的卖家,而匈奴这个市场自然就出现了。

    虽然青铜器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在淘汰的边缘了,但对匈奴来说,青铜器还是很重要的器具,不说温养不温养的,要知道匈奴除非是最精锐的部队,否则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的人使用的是石器,现在有了温养这种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