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兵道争锋 >

第24部分

兵道争锋-第24部分

小说: 兵道争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甘章知道,这次事情后,秦军俘虏在李适手下怕是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第53章 陈郡

    而实际上,李适做得比他所想象的要更绝,这些李适精心挑选出来的将官,进入秦军军营后,首先便是举行诉苦大会,

    “兄弟啊,别看你是秦人,我是楚人,但我们不都是被大秦欺压,弄得要上战场。”

    “兄弟啊,那些秦人军官不是东西啊,有好处不想我们百姓,有难处自己逃得要命。”

    “兄弟啊,你有什么委屈跟哥说,我们都苦哈哈出身,在这里我们当家做主呢!”

    巴拉巴拉巴拉,虽然说秦人与楚人有仇恨,但是树立起来一个靶子,然后拉近双方的关系,对这些李适挑选出来的军官来说,基本上已经做到熟能生巧。

    李适肯定要转移这秦军对自己这楚人的仇恨,不转移仇恨那肯定会成为隐患。

    这些自己拿了离开名额,结果把他们抛弃掉的秦军军官肯定是最好的矛盾对象。

    更重要得是李适希望他们认识到,他们投降自己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因为任何只要还有道德底线的人,都不会承认自己在做得事情卑鄙无耻,单纯就是要做恶的人几乎绝无仅有的。

    这就好像是一些盗贼偷盗,会说自己“劫富济贫”,好像是梁山起义被称作“替天行道”。

    就算再差,至少在自己心里确定这件事情不是自己主观意愿,而是迫不得已。

    像现在,这些秦人俘虏们的心态经过了诉苦大会之后很快便是统一了共识。

    自己等人落得这般田地,完全就大秦校尉心黑无耻,大秦的官吏贪腐无能,跟着自己本人没有任何关系。

    甘章目瞪口呆的看着楚军的骚操作,仿佛一觉醒来,自己除了甘平统率的黑鹰锐士,整个秦军俘虏仿佛全都被李适掌握了。

    甚至连自己最是心腹的黑鹰锐士,多多少少在心态上仿佛有了几分动荡。

    甘章知道,李适在这短短时间是真正掌握住了这群秦军,有没有自己其实无所谓了。

    而李适经过这次整军,剔除掉了差不多三万多人,把人数下降到了十七万。

    然后彻底安稳了秦军的士气,不求他们打战,只求他们的状态安稳下来便足够了。

    第二天便带着这十七万的大军回陈郡,一路横推,基本上进军速度是多少,那李适便直接进军到哪里。

    一直到达陈郡的陈县后,当着所有人的面处死了杀了陈泽乡的庄贾。

    而陈郡这里,先是陈泽乡在这里起义,接着甘章平叛,再接着被庄贾侵占,可以说完全被祸害的不成样子。

    人员离散,田地荒芜,唯一好处大概就是这里几乎成了一片无主之地吧。

    李适刚刚拿下了陈郡,便第一时间召集了张九章,陈知白,刘喜君,王二宝,陈云,李归,郭七,朱明,以及甘章甘平两人开会。

    甘章甘平两兄弟到底是认命了,至少现在的他们回不了大秦,其他的诸侯又未必容得下他们,在这样的情况下,怀着暂时在李适这里带着的心思,便先待下来。

    “刘喜君你来编辑造册,详细列出乡贯、人口、名岁,田亩,财产等基本情况。”李适道,“我们只有知道陈郡的情况才能根据情况进行治理。”

    “诺!”刘喜君听到李适的话点点头,这件事情不难,但实行起来很麻烦。

    作为秦吏出身的他非常明白,摸清楚人口情况对实行政策的重要性。

    “王二宝,我给你一支战部,你去查抄所有与庄贾有关的大户,其中土地全部要收回到我们手中,财物的话就按照规章制度来!”李适继续道,“不准株连!”

    “诺!”王二宝听到李适的话点点头,抄家这事红衣军一路行来也不是第一次做了,自己当然熟悉,不就是上级一份,团队一份,私人一份嘛。

    李适环视众人,道:“现在,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粮食问题。

    陈县粮食被秦军洗劫过,庄贾自己更专顾享乐,不管平民死活,陈县之内几乎没余粮了!

    所以大家可是有什么办法,可以弄来粮食。”

    话到这里,甘章甘平不由微微底下头来,那个洗劫的秦军就是他们了。

    “可以向周市或项梁求助。”陈知白站出来道,“但我等若说能拿出交易的,也不过只是在合纵会议上对其进行支持,将军需要进行抉择一二。”

    简单的说,陈知白的意思是,你这个做老大的给我画条底线,我才好出去谈判。

    李适直接说道:“周市现在虽然为魏相,但到底出自张楚一脉,你可以先去找周市借粮,顺便询问一下周市自己有没有成为合纵长的意思。

    若有,我们支持周市,若没有,便以支持项梁为合纵长为由,让项家出点粮草种子耕种器具,总之,能帮助农田开垦的,要来得越多越好!”

    李适思索一下对陈知白道,“你还需要些什么?若要钱,我手上只有抄了庄贾所得的一千金全给你,你拿去当做这次任务的花费便是,毕竟粮食对我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谢将军!”陈知白听到这话,不由松了一口气。

    有了这些钱作为操作,自己想要把这件事情给处理好变得容易多了。

    李适说道:“借粮终归只是解一时之急,且粮食若被别人拿在手中,对我们来说等于把命脉交付到别人手里。我等想立足陈县需要开源节流才行!”

    “将军可是有什么想法?”听到李适的话,张九章问道。

    “我打算对军队进行改制,把军队分为专司战争的军队与预备役。

    其中司战争的军队数量为六万,其中正卒三万由我亲自统率。

    陈云,李归,郭七,朱明,钱到,甘平你们六人各自拥有所属战部,战部统一编制五千人,至少物资只给到五千人编制。”

    “才六万人?”听到这话李归有些不理解的站出来道,“是不是太少了?!”

    “够了,其他的人全部转为预备役,除进行正常训练外,还进行屯田工作!”李适道。

 第54章 屯田

    “屯田?何为屯田!”听到李适的话,众人看着李适倒是满脸疑惑,完全没听过这词。

    严格意义上来说,屯田制度最早出现的是在西汉《汉书·爰盎晁错传》,到曹操时真正发扬光大。

    至于现在,虽然自己现在所处的不是正常历史而是在游戏中,但剧情开始就是以秦朝为背景,所以屯田制自然还没有出现,甚至连晁错连受精卵都不是。

    李适道,“屯田分为两种,一种是军屯,一种是民屯,我们先说说军屯。”

    “首先,我希望你们能明白,我们的士兵出自农民,我李适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

    所以,我们的军队是农民的军队,我们要从农民之中来,更要从农民之中去!”

    李适举起自己白白嫩嫩完全不像是耕种过的手,郑重的拍着案几,说着这件事。

    普通农民?甘平看看甘章,甘章看看成陈知白,陈知白看看张九章……

    好吧,也就只有陈云、李归、郭七、朱明、王二这几个真正从底层农民中爬出来的家伙,听到李适的话很是激动,一副果然自己跟对了老大的样子。

    李适继续道:“所以我们的部队不说种田种得怎么样,但至少都是会种田的。

    而就算是有一部分从秦军归降而来,但我想以秦军的耕战制度,应该至少都会种田吧!”

    “会的!他们基本上都是秦军良家子出身,多少都是会种田的。”甘章连忙回答。

    “所以,甘章我把军屯的任务交给你!”李适看着甘章很是郑重的说道。

    “将军?”甘章听到李适的话一愣,如果按照李适说法,自己可能执掌十几万将士啊。

    李适道,“因为考虑到我们将来肯定是跟暴秦做抗争,强行让你们与之战斗太过不仁,所以屯田军便以你们为主,你曾做过秦军少府,想来对如何调度士兵们应该有一定明了。”

    “谢过将军。”甘章听到李适的话,不知道怎么的,松了一口气。

    正如同李适所说,虽然投降了李适,对将来会对上秦军已经有所觉悟,但如果能不与秦军交手的话,那自然是最好的。

    “甘章麾下以种植屯田为主,军事训练为辅,这些人员主要是补给曙光军团的。”

    李适道:“而你们陈云、李归、郭七、朱明、王二和甘平,你们六人乃是独立战部。

    所以需要独立设立屯田军,这些屯田军生产的物资不归属你们调度。

    但以后你们战部出现战损,则优先抽调这部分屯田军给你们补充。

    换句话说,这是你们战部的预备役。

    所以,这个预备役屯田处是以军事训练为主,屯田事业为辅。”

    而这六个点到名字的人一脸茫然,显然不知道这么做有什么意义。

    李适继续道,“我们军团以曙光军团为根基,但你们会因为自身军事定位不同肯定会在曙光天赋的基础上衍生出不同天赋来。

    如果在鏖战后用曙光军团进行补兵不是不行,但战斗力肯定会有所削弱。

    但直接用你们自己培养的预备役进行补兵,则能更快恢复战力!

    另外,这屯田营主要还是为了安置些因为上了战场而残疾的兄弟。

    他们在战场上用鲜血给我们铺出一条路,我们自然要尽可能给这些兄弟们安排好归宿!”

    听到李适的话,这些人总算流露出几分恍然神色,知道了这件事的意义。

    “将军仁义!”甘章站出来对李适半鞠躬道,这是甘章第一次听到有人要照顾残疾兵员。

    而陈云、李归、郭七、朱明、王二和甘平也站出来,一同跟甘章道,“将军仁义!”

    李适挥挥手道,“军田的事情,我也就只能让你们从建立基础屯田官制度,授田制度,提供物资,减免赋税几个方面去思考商议,应该如何去做,具体的我就不插手了。”

    “章明白了,章定去理出一个章程出来,给将军您过目。”甘章很是有奔头的说道。

    “俺也一样!”5

    李适目光不由向甘章打量了一眼,总感觉甘章能坐到少府位置是很有道理的啊。

    说实话,军屯这件事情肯定是要做的,因为军屯的意义,不仅是增加财政收入与粮食储备,将来新修水利,修桥铺路,更需要军屯锻炼出来的队伍顶上来。

    然后再想办法拆解这些军屯队伍,使之形成工程队,从而达到军用转民用的效果。

    否则,单纯想要靠徭役让普通百姓发挥出积极的干活劲头来,算了吧,自己真做不到。

    李适随手下了一个闲子,就当做是为未来埋了坑。

    李适挥挥手,道,“好了,军屯的事情你们下去商量商量吧,接下来是民屯的事情了。”

    陈云、李归、郭七、朱明、王二和甘平倒是包围着甘章下去了。

    他们肯定是去抢人才了,这种事情先手快,后手无,谁不想自己的屯田点好一点啊!

    “请将军教授!”说实话这时候的张九章看着李适,却是相当尊敬,毕竟屯田这事情真的是新鲜事情,张九章的的确确是不懂啊。

    而李适则对张九章道,

    “民屯事情跟军屯其实差不多,但军屯能以军纪约束,民屯更多只是诱之以利。

    比如开垦出来的田地,百姓可以拿走一部分,比如百姓可以租借我们提供的工具与种子,又比如我们种出来的粮食百姓可以五五分成等等。

    说实话,农民多苦,我只希望百姓们能够靠屯田制度种出来的粮食,活到第二年秋收。”

    “九章定然全力以赴!”张九章恭敬的对着李适道。

    李适点点头,继续道,“说了屯田的事情,还有件事情,我需要跟你们商量。”

    张九章与陈知白等人相互的对视了一眼,脸色带着几分的犹豫。

    倒是刘喜君与王二宝连个脸上带着几分喜悦,道,“将军可是要称王了!”

    “……”李适深深的看看这两个家伙,觉得他们比不上张九章跟陈知白这是有原因的啊。

    李适道,“称王非我愿,但愿山河安。我找你们商量的是我能不能发招贤令……

    不,是求贤令。”

 第55章 再见故人

    “求贤令?”听到这个词,在场的几个至少定位上的文臣不由一愣。

    “是燕昭王修筑黄金台,广招天下人才的故事?”听到李适的话,张九章补充道。

    李适道:“我与燕昭王终究有所区别。

    他乃是燕国王爵,而我不过幸进平民。他能够修筑黄金台,但可惜我空无一物。

    所以我若是发布招贤令,怕没什么贤人愿意过来。

    还是把招贤令改为求贤令,希望能够有显达之士能够与我等同行!”

    “听起来这件事情倒不错。”陈知白思索了一下赞同道,张九章也跟着附和的点点头。

    李适继续道,“九章,你的文采最好,帮我撰写份招贤令。

    需得告诉贤达之人,张楚乃农民起义乃开天辟地头一遭,是底层农民建立起来的新势力。

    正因如此需要天下贤能之才扶正,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望天下贤达不吝赐教。

    另外要说明我们这里生活艰苦,注重实际,希望过来的贤能之才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至于其他的,你看着去写就是了。

    另外知白你等九章写完,把招贤令多抄录几分到绢布上,借粮时带上。

    途经过几座城市,就把这些绢布发布开来,至少要让楚魏两地知道我们的政策。”

    “诺!”陈知白听到李适的话没有什么犹豫,便答应了下来。

    张九章倒也接过这个任务,不过众人又向李适看过来,又回到了那问题,李适不称王吗?

    李适定下了基调道,“我本就是底层出身,王不王的与我而言不过只是一名头。

    就算自称为王,怕也不容六国旧贵,不如广积粮,高铸墙,缓称王,以减少六国旧贵对我们的敌意,以争取我们发展的时间。

    但为了我统领方便,便自领张楚令尹一职兼上国柱,统率张楚众部。”

    见到李适这么的说,众人也不再多说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