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兵道争锋 >

第243部分

兵道争锋-第243部分

小说: 兵道争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说是堂堂正正的阳谋,只不过这股力量的积累与解决太需要时间了。

    更大可能是,在有限时间里,那些派遣过去的军屯,很可能会被蜀地本身给吸收消化。

    “既然准备掺沙子,其实我们可以换种玩法!”陈知白思索了一会儿,站出来说道。

    众人的目光全部都向着陈知白看了过去,很是显然,陈知白就是适合出主意。

    “大建兴国,就是大王用来对付异族的那一套政策,实际上也可以用在蜀地!”

    陈知白从容不迫的道,“我们可以假装说要修缮蜀中到关中的道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修缮也好,直接用军团攻击来砸山开凿也好,我们自然而然需要大量人力资源。

    如果是拥有户口的,那我们正常对待,如果没户口的,我们可以把蜀中百姓重新编辑户口安置在汉中开拓,为将来谋划蜀地做准备建立一个榜样就好!

    汉中与蜀中相隔不远,有汉中作为榜样,将来我们着手处理蜀中时,相信蜀地的抵抗力量会弱小得多,因为说到底他们想要的是割据,而不是真正的分裂!”

    李适听着陈知白的话若有所思,说实话,李适明白自己对蜀地的想法有几分的偏颇了。

    因为蜀地一开始想要的就是成为类似国中之国的待遇,他们承认李适的统治,也愿意上交税负,但他们不希望李适插手管理蜀地。

    这种想法如果过个几百年也许是那种大逆不道的想法,但在这个由战国转变向统一的特使时期,在偏远地区有这么一群人是很正常的。

    他们不是不拥护李适,因为他们手上的武力根本就没有办法与李适对抗。

    但他们不想接受郡县制度,因为秦末大战没有波及他们,但大秦的覆灭让他们好不容易挣脱掉了束缚着他们的郡县枷锁,现在哪怕天下归一,他们依旧不愿意重新接受郡县。

    而事实上蜀地这种封闭的环境,贯穿了整个两汉,不论是公孙述,还是刘备,能够以蜀地一地与整个天下僵持,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蜀地这种残留的封闭环境没有被彻底根除。

    当然,如果李适愿意,直接派兵过去,然后狠狠的犁一变,自然就什么都解决了。

    但李适连项策羽都愿意放过,如果不到万不得已,肯定不想要对蜀地起兵灾的。

    而且陈知白的话也提醒了李适,自己最擅长的本来就不是什么军事,而是内政!

    所以能够用内政解决的,就别用军事来解决,而且李适也已经想到了办法。

    为什么在自己的时代好像亲戚的味道好像淡了很多,好像每家每户都自己过日子去了。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各家各户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基本上都饿不死了。

    是的,饿不死了就足够了。

    任何家庭在正常情况下,都能以家庭为单位抵抗经济风险,所以古代那种宗族或者亲戚互助模式自然而然就被新时代给淘汰了。

    但在古代因为生产力不足,一般百姓想独立生存真的很难,尤其对蜀地这个封闭环境,几乎山沟沟一片土地一个部落,更是需要大家一起抱团才能在土地里刨食。

    所以,如果不希望派兵进去直接把蜀地的杀得血流成河,那就要想办法让普通百姓独立。

    让他们不依赖宗族,不依赖地主也能生存,到时候他们能依赖的也就只是政府而已。

    “不,知兵的方法很好,不过我们不是要假建设,而是要真建设!”李适咬咬牙说道。

    “真建设?!”听到李适的话陈知白与张九章都不由自主的惊呼了起来。

    张九章嘴角抽搐了一下,道,“您的意思是,真让去修建一条直通从蜀地到汉中的道路?”

    “不!是蜀地到长安的道路!”李适对张九章严肃的纠正道:

    “既然想要不流血的改造陇蜀地,那么就必须要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来吸纳蜀地是人口,让他们从这些世家与土著的掌控中出来。

    如果他们是世家与土著登记过的奴仆,那我没办法,但如果他们不是被世家与土著登记过的奴仆,那我们给他们安排户口,谁能说他们是黑户。

    世家与土著又有什么权利去要回大汉国民!”

    “一开始自然还好,但若随着时间流逝,蜀地世家无法忍受而反叛呢!!”听到李适的话,张九章神色严肃道。

    在张九章看来,这些被逼急了很可能会发生这种事情。

    “失去了底层的支持,这些世家与土著又算得了什么,杀过去也就是了!”李适从容道,“我从没有想到过不流血而解决任何的问题,我所希望的只是尽可能的减少流血而已。

    更重要的是,要流有意义的血,而不仅仅是靠着暴虐的杀戮去解决所有的问题。

    再说每有蜀地世家倒下,我想应该能增加几万登记在户口上的平民与几百顷的耕田,能让大汉的统治更稳几分!”

    “那大王打算派遣谁过去?!”听到李适的决意,张九章苦笑着李适道。

    张九章相信李适不是说假话,但也正因此,张九章才会感觉李适的计划很是幻灭。

    北边有一条运河在等待的修建,西边的西域走廊在不断开拓,现在在西南又弄出个联通长安到蜀地的计划……

    张九章觉得祖龙只不过是修个长城都弄得天下尽反,但李适这么做不但这个天下还好好的,甚至还越来越是繁荣了,甚至连百姓都越来越拥戴李适了。

    张九章真的很想要大吼一声,“大秦,你死得实在是太冤枉了啊!”

    “甘章!”李适倒也没有什么迟疑道,

    “他正好要组建一支新的预备役,这支预备役的天赋就是能够进行熔炼农业类技巧。

    这样的大型工程,指望粮食全部由长安运送过去就实在太消耗粮食了。

    所以汉中屯田建设个稳定的粮食基地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所以第一年便让甘章在汉中进行大面积屯田,同时考察整个蜀地到长安的环境。

    在储备足够粮食,给出具体修路方案后再进行修路,把这整个计划全面铺开来!”

    听到李适的话语,好像李适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真有所准备,张九章与陈知白两人对视了一眼,倒也点点头通过了这一个计划。

    至于甘章有没有研究出这个农业天赋,在张九章与陈知白看来,这东西肯定是研究出来了,否则李适也不会信誓旦旦的说。

    当然,就算是甘章解决不了,不是还有韩知兵与白起两尊大神嘛,有这两尊大神在,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个议题到此为止,众人倒没再继续讨论下去,毕竟只是做个铺垫而已。

    李适准备再等一等,等到天下统一,尤其齐地真正回归,才是自己处理蜀地问题的时候。

    至于现在,就按照张九章的办法先处理的,然后叫甘章前往汉中进行屯田,为解决这个问题做好铺垫,毕竟说到底,当前的主要问题还是统一,自然一切为统一服务。

 第五百四十三章 整风

    李适到没着急召见甘章,而是稳稳的继续处理政务,毕竟时间太短,李适不觉得甘章能拿出什么东西。

    而且今年的主要任务是把农业在整个中原真正彻底铺开来,与之相比,其他事反是小事。

    李适相信等到整个农业体系全面铺开来后,随着源源不断的粮食生产才能支撑起大建。

    否则只靠广阳捕鱼,汉中屯田,应急可以,想要进行完全支撑这样的大计划是不现实的。

    所以正常来说,一些繁杂的琐事才是政务中最常见的。

    有李适以身作则,内政厅中的众人也都哗啦啦的批阅着奏章处理着政务,等到大殿中开始点亮烛灯时,众人却才反应过来,天色已经黯淡了。

    “一起留下来吃饭,我也能在内政厅蹭一顿伙食!”李适倒也不客气道。

    听到李适的话语,内政厅的众人自然没有拒绝。

    内政厅的大厨都是宫里面派遣过来的,同样内政厅的厨房更是二十四小时不熄火的。

    如果有大臣喜欢加班工作,那保证他的体力消耗能得到最快速补充。

    今天伙食相当丰富,有鱼有肉有馒头,另外还有一碗暖身鸡汤吃起来相当幸福。

    众人倒也乘着这闲暇的时间聊聊天,李适看着张九章道:“听说你取了第九房的妻妾了!”

    “大王,这绝对是有人在污蔑臣啊,臣只是取了七房而已!”张九章义正言辞道。

    而李适又看看陈知白道,“还有你,听说今年过年官员考核,有官员给你送礼了!”

    陈知白脸色一正道,“大王,我可都是秉公办理,丝毫没因为他们给了钱就网开一面。”

    “我知道!”李适点头道,“你并没做什么事情,只不过那几个通过考验的,你就把这银子安稳收下来,那些没通过的,你也都如数退还了。”

    听到李适的话,陈知白额头上不由冷汗淋漓,他只吃了一波那些考核官员的智商税而已。

    但能送上陈知白的府上,那肯定是一笔不小的费用,陈知白也没拒绝。

    李适叹了一口气道:“九章你喜欢美女,知白你喜欢钱财,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只要别弄什么违反乱纪的事情,我是不会说什么的!”

    说实话,李适很不明白,理论上来说一般开国宰相要么刚正不阿,要么清廉如水,为什么换了自己,左一个好色,右一个贪财?

    虽然自己也没强求别人要有道德洁癖,但自己最赖以信任的家伙一个好色,一个贪财,到了历史上怎么看自己怎么像是昏君啊!

    “请大王责罚!”陈知白与张九章听到了李适语气之中的不满,却是连忙求饶。

    李适笑了笑,挥挥手一副并不是很在意的样子,说道:

    “我只是感觉,随着项策羽成功前往西域,中原统一指日可待,所以你们有几分松懈。

    而事实上不仅你们,我想我们政权的官僚体系中,应该有很多人,都感觉随着齐地收复,即将要进入了收获的狂欢。

    所以越到这时候,他们反而越松懈,甚至有的已经堕落了!

    甚至说不定还有人会想,好不容易天下太平,难道就不能让自己放松放松,休息休息!”

    听到李适的话语,不仅是陈知白张九章,就算原本在一边的张恢、王陵,刘喜君,张良等人多少都有几分的胆颤心惊。

    他们的脑袋里面时不时冒出“飞鸟尽,良弓藏……”之类的词语。

    不过转念一想不对啊!

    这种事情不应该先落在武将身上这才正常嘛,哪里有落在文官身上的道理!

    难道还有大王怕文官权利太大,而武官权利太小的吗!

    李适敲了敲桌子,众人目光再次向李适看过来,李适道,

    “我不是要追究你们贪财好色的问题,毕竟正常人哪里有不贪财好色的。

    我们到底是底层出来的,一个个又没有见过花花世界,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其实很是正常。

    以前天下未曾统一,所以众人有着一致的目标,但现在天下即将统一,所以大家的心思有些松懈,这些都是人之常情!”

    陈知白不由擦擦自己的冷汗,反而张九章心中默默想到,自己好像不是出生底层啊!

    李适则继续道:“我知道,我麾下都是黔首,甚至连字都还是背着军规才认识的,可以说一个个都是大老粗。

    我让他们跟着我打战可以,他们蒙头杀,蒙头冲就是了!

    但现在,我们即将从打天下,进入坐天下的状态,所以我忍不住想问,我们真的做好的准备去坐天下了吗?

    还是说,所有人觉得打赢了天下后,就是我们为王了!

    切勿忘记了,大秦一样统一了天下,但区区十五年,秦朝便是覆灭了。

    那我一手建立的大汉又何德何能的能够延续下去,而不是过个十年,二十年,如同秦朝一样如沙硕般散去了!”

    “大王圣明!”张良倒走出来,道:

    “大王出身阡陌,以民为本,至今不忘记,所以方才有如今基业。

    只要大王初心不变,相信大汉王朝定然能长长久久直至万世!”

    李适听到张良的话,说道:“这些话语且先不用说了,往往行为上的惰怠,都是源于思想上的懈怠,所谓知行合一,想来便是如此。

    而我们大汉更是进入到了要完全统一中原的节奏,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反而到达了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懈怠。

    因为我们即将从打天下,变成坐天下了!

    但军队做好这个装备了吗?官员做好这个准备了吗,甚至我们自己做好这个准备了吗!

    我们的整体惰怠,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打下天下后开始陷入到迷茫。

    因为接下来我们遇到的不再是有形的敌人,而是变成了看不见的敌人。

    所以,很多战友不是不想要奋斗,而不是不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做什么了,迷茫了!

    而这就需要我们身为上位者,因为站在更高层的领域,所以要来帮助他们来开拓视野。

    我们要整肃军队与官场的风气,解答他们接下来他们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去做的问题!”

    李适这时候倒说得得慷慨激昂,说到这里,也明白了为什么自己这些天好像百无聊赖的,好像什么事情都在做,但什么事情做起来都没意思。

    因为自己就是随着天下统一,而陷入到迷茫之中的一员。

    当初自己来到了这个世界,第一时间要反秦,接着要抗楚,然后要统一中原,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自己哪里来得迷茫!

    但随着项策羽前往西域,李适真陷入到弥漫了。

    因为自己虽然知道这是游戏世界,后面版本会慢慢的更新,但靠着中原的基本盘,面对将来任何敌人,只要放下低级错误,也许会输几场,但绝对不会大溃败。

    至少某种程度上来说,李适已经无欲无求了。

    现在李适越说眼前的道路却是越发的清晰,别人看不清的道路,自己能够看清楚。

    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