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兵道争锋 >

第251部分

兵道争锋-第251部分

小说: 兵道争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甘章带着部队离开,开始去汉中进行开垦,李适此刻也没太多心思休息。

    因为项策羽与孟西白打败了大月氏的消息传来了,此刻匈奴已经完成了草原统一。

    李适一开始看到传来的这消息时都有些发愣,但没办法,自己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召集陈知白等人进行商议,随着匈奴进入到了统一局面,自己面临的局势要变了!

    “匈奴打败了大月氏,但就算主力被干掉了,大月氏的地盘匈奴也不是短时间内想要接手就能够接手的,若如此,匈奴应该会消停一段时间来消化地盘!”张九章开口说道。

    “这样我们双方间的贸易发展想来会更加繁荣,从动乱期到和平,匈奴所需要的物资,想来会大量的增长!”李适听到张九章的话不由道。

    “那我们当初把诸侯王踢到西域去的计划,算是初步的完成了!”陈知白道,

    “大月氏这个草原霸主覆灭,西域自然会出现权利的真空。

    不论是项策羽,还是嬴子婴,应该都能够在匈奴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但真正的问题,不是立足,而是立足之后!”

    听到了陈知白的话,张九章的神色同样也严肃了起来。

    因为张九章十分的明白,陈知白所指的到底是什么,大月氏虽然是草原上的霸主,西域是他的后花园,但正是有它存在,所以才让嬴子婴与项策羽能够在西域发展。

    现在大月氏没了,也就是匈奴与西域间的缓冲没有了,想来以后西域那边怕是要自己面对匈奴了。

    “我们不需要担心他们,毕竟我们让他们去西域,多少也有我们鞭长莫及,管不到西域的原因,在这样的情况下,把他们丢在西域维护住商道就可以了!”李适开口道。

    听到李适的话,陈知白道:“但匈奴统一草原后也不可能任由他们在西域生存。

    毕竟他们存在本身就会威胁到匈奴,他们的问题不解决,那匈奴不会放手与我们一战!”

    “虽然说,我把他们丢在西域有让他们拖延匈奴发展的意思,但应该给与的支援还是也要给与,否则以他们的体量想把匈奴的力量给拖延住可不容易!”李适说道。

    陈知白道:“只要他们一天还披着我们的外皮,在匈奴与我们彻底翻脸前,匈奴应该不会对他们下手,毕竟匈奴也需要休养!但在西域不仅仅是匈奴,还有大月氏!”

    “你的意思是,大月氏有可能被匈奴收服,为匈奴人所用!”张九章严肃道,“不会吧!”

    “我们能够分封嬴子婴,和解项策羽,匈奴人选择扶持大月氏的残军,而不是直接把说大月氏给覆灭掉,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这种代理人的战争,正好来帮助他们去干他们不方便的做得事情。

    毕竟至少现在,匈奴还需要休养,不可能跟我们翻脸的!”李适到是很从容。

    代理人战争这种东西,因为现实原因见得实在太多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陈知白一提出来,李适便反应了过来。

    “代理人战争……倒是一个不错的词。”

    陈知白思索了一下,道,“所以接下来的时间,不论是我们,还是匈奴,如果没有绝对必要,应该都不会直接动手。

    因为我们双方都刚刚经历了统一战争,至少没有缓一口气前,想来双方都会有所克制。”

    李适道:“我们在永济渠贯通前,基本上都是处于战略防御的阶段。

    能做得也只是加大对陇西与河套地区的开发力度,减少粮食运输,为将来战争做好准备。”

    “难道我们与匈奴间,不能够好好的和平共处吗?”叔孙通站出来询问道,“我们双方都经历了战乱,难道就不能好好坐下来一起缔结一个和平的盟约吗!”

    听到这话,李适看着刚刚进入了这个团体的孙叔通,感觉儒家还是差了点,下次还是不要让叔孙通参与进来了。

    不过面对着叔孙通的话语,李适到从容道,“因为匈奴人不讲礼仪,更不讲道义,和平的盟约能约束君子,而不能够约束一群饥肠辘辘的野兽!”

    叔孙通听到李适的话语,明白自己说错了,到底是闭上了自己的嘴巴。

    而李适倒是清楚,实际上什么盟约的对于匈奴人来说根本就太不可靠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对比起农耕文明,草原文明的抗天灾的能力比农耕文明差得太多了。

    别得不用说,只要哪天雪下得大了一点,牲畜冻死几只,那草原文明上的人就只有化身强盗去洗劫比自己更富有的人,去那里抢夺粮食,才能够让自己生存下来。

    这能够怪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吗?他们只是想要活下去而已。

    那农耕文明的人就只能眼睁睁的被洗劫吗?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口粮被人抢走?

    可以说,至少在生产力没到达能抗击相应风险的情况下,双方间的矛盾就是不可调和的。

    如果可以的,李适也想要用怀柔手段,用文化把他们给同化掉。

    但很显然,这不是现在的李适能做到的,所以,还是要做好战争的准备啊。

    只不过,自己的战争不是那种漫无目的的战争,而是每次战争都要取得战略目标的决战。

    否则还是防守吧,防守到大运河开通,再去做清算!

    李适看着上面送过来的信息,以及白巫送过来的大月氏俘虏,微微敲了敲手指,道,

    “匈奴既然现在与我们和平共处,那么我们自然好好利用这一段时间发展。

    倒是白巫送过来的这些大月氏的俘虏,走到陇西时已经死了两万人了。

    等他们来到长安,怕就更少了,虽然我很喜欢劳动力,但这么把人浪费在路上太可惜了!”

    “把他们留在天水,让他们修建道路好了!”陈知白摸着下巴说道,

    “现在陇西这边的道路,商旅与军队倒是还能走,但让百姓迁徙的话,还是相当有问题。

    以前倒还没觉得,但现在白巫带着这些俘虏走一走,显然我们还没有迁徙百姓的准备。

    如果百姓这么走一趟怕是会死不少人啊!”

    “我们的百姓要走这一条道路?”听到这话,张恢有些不理解道。

    李适说道:“现在项策羽与嬴子婴都还在努力的寻找落脚之地,所以还没有什么感觉。

    但真等到他们找到落脚之地,并开始建设时,他们就会发现,他们需要大量百姓来填充。

    否则他们到底是流放,还是分封,这一件事怕就说不清楚了!

    所以,我们肯定要做好长安到河西走廊之间的配套设施,食物饮水宿舍交通、缺一不可。

    如果真开始迁徙百姓,总归不能像白巫来押送俘虏一样,人还没到,人已经死块一半了!”

    “阿嚏!”白巫狠狠的打了一个喷嚏,“总算到天水了,这一路真麻烦!”

    白巫转过头,看看身后的大月氏的俘虏们已经彻底两眼无神的麻木跟在陇西骑兵身后。

    这一路过来,他们基本上认命了,不认命又能怎么办。

    如果逃走,残酷的大自然会轻易夺走他们的性命,而在这里报团取暖,至少还能活下来!

 第五百五十二章 匈奴的隐患

    张九章道:“让大月氏留在陇西修路,这到底是种选择,毕竟西域那地方比较缺人。

    而我们现在,整个中原推行农业改造,永济渠在修建,还有沟通关中到蜀地的天桥。

    而且谁也不知道以后会冒出什么东西来……

    这一个个工程,哪里都需要劳动力,这些异族劳动力,能解决我们不少的问题。”

    张九章说道了这里,到是看了看李适,不得不说这些坑都是李适挖出来的。

    “不如我们开放异族交易吧,既然我们本族劳动力不够,那就用异族的进行填充好了!”

    陈知白到底是没有什么节操的,对陈知白来说,至少这是个解决的办法:

    “我们与匈奴都在恢复,如果能掳掠匈奴的人口帮我们恢复,这也算是此消彼长了。”

    很是显然,陈知白是想要开展奴隶贸易的,而实际上这东西也的确是解决劳动力问题的最方便的方式,但说实话,这东西的后遗症也会有很多。

    李适听了后摇头道,“不行,如果以买卖的方式让这些异族进入到大汉,那他们以后就算是想要融入我们,怕也会低人一等,这会造成未来的民族割裂。

    尤其经过起义,我们推翻了大秦,成功取得胜利,好不容易打破了贵族与百姓的界限,我的目标可不是换一批人做贵族,然后奴役着另外一批人。

    而是我们希望所有人都能做人,所有人都能有出路,哪怕异族来到了大汉,只要他能成功上户籍,那他的身份也是华夏人,而不是低人一等的奴仆!”

    听到这话,张九章与陈知白等人不由面面相觑。

    对李适的某些坚持,他们多少是感觉到尊敬,但却又感觉到无奈,但也正是李适的这种坚定立场,才让他们能够一直跟着李适下来。

    李适神色严肃道:“不过,我也不能太过迂腐,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的确是需要解决。

    我们直接在贸易城宣布我们要招募劳工,通过匈奴贵族去购买异族劳工好了。

    一个劳工一卷布或者一个劳工一两茶,我们从匈奴贵族手中永久雇佣异族劳工。

    我们应尊重人格,哪怕对方是异族,也应该给异族机会,让他们享受到文明与礼仪。”

    陈知白听到李适的话,却不知道应该从什么地方进行吐槽比较的好。

    虽然听起来好像好听了很多,但就实际而言,这不过只是换了一个名义而已。

    最重要的是,李适太要脸了,居然抓人的活都交给了匈奴人去干,自己依旧清清白白。

    毕竟对李适来说,他不过只是劳动力缺陷,所以去买人而已,这又有什么错。

    最重要的是,陈知白已经看出来来了,李适在这时候已经开始算计匈奴了!

    毕竟这时代的匈奴,跟汉武帝时代的匈奴是不同的。

    这个时代的匈奴是因为出了冒顿这么一个猛人,以及匈奴部落本身在南征北战之中出现了不少人才,以奇迹般的速度完成了对大草原的统一。

    本质上这是异族对异族的征服,内部只是因为胜利掩盖了不少问题。

    但实际上随着匈奴对异族的征伐陷入到停滞阶段时,他们的危机就会爆发出来。

    而事实上,匈奴在下一代,也就是老上单于的时候就爆发了内部危机,

    而老上单于通过“非汉既胡”的政策,干掉好些旧贵族,才完成了匈奴与异族间的身份统一,构筑了汉的对立面胡人,才真正让匈奴屹立顶尖民族之林!

    说实话,现在的匈奴强大吗?强大!

    但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不是匈奴的强大,而是冒顿的强大。

    匈奴人与其说忠心这个民族,不如说是忠心冒顿这一个个人。

    如果冒顿死了,现在的匈奴绝对不可能重新爬起来。

    因为现在的匈奴不论是民族自信心,还是民族认同感,都可以说并不深刻。

    与之对比,别看李适才统一中原,但中原地区的人对自己华夏族的身份都是认同的。

    有过秦朝短暂的大一统,更为李适的大一统打下了基础,让中原人接受起来并不困难。

    更重要的是,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时间虽然都在打战,但华夷之辩这种梳理自身身份的理论,也灌输到整个中原地区百姓的意识。

    所以李适所需要面对的问题仅仅是阶级问题,需要的也只是让贵族与百姓之间的关系破冰,让他们间拥有流动的渠道。

    但匈奴就不一样了,这时候匈奴靠着武力震慑其他民族的时候,其他被匈奴征服的民族,也还没有完全的融入到了匈奴中。

    而李适所要得就是进一步激化匈奴与其他大月氏,东胡残余,或者其他小异族间的矛盾。

    反正自己向匈奴要劳工,匈奴总不可能丧心病狂起来连自己民族都不放过,那他们劫掠劳工的对象只能是大月氏、东胡或者其他残余的小部落。

    到时候,匈奴人在草原上破家灭门侵蚀其他草原部落的发展空间,而大汉则光辉伟岸收留那些凄苦异族百姓,并给他们机会成为大汉的百姓,谁正谁邪,草原百姓自然不是瞎子。

    而这所导致的直接问题就是,匈奴无法通过同化其他的草原民族来恢复自己的人口。

    现在匈奴能有多少人,一百万,还是两百万,哪怕全民皆兵,这样的体量想要成为帝国也是远远不够的,而这样体量的匈奴,让他们输了一场后,很可能就没得机会翻身了。

    这是与汉武帝时期的匈奴最大的不同点,那时候匈奴的体量已经起来了,所以输了漠北,可以输漠南,输了漠南,只要稍稍休养生息就还能杀回来。

    而现在的匈奴,只要战败,就一定无力回天,这就是双方的最大差别。

    如果自己一着不慎,被匈奴在自己身上占到便宜,那匈奴民族自信心与民族向心力很可能直接就报表,迅速完成从帝国的蜕变。

    这就是李适一直以来都对匈奴态度相当谨慎的原因。

    现在的匈奴虽然完成了大草原的统一,拥有了帝国战力,帝国疆域,甚至只要时间就能够成为帝国,但现在的匈奴依旧还不是帝国。

    因为他们没有帝国的向心力,他们的制度也让他们无法发挥出帝国应该有的动员能力。

    现在的他们更准确的说,只是暴发户而已,他们还没管理这一片土地的经验与制度。

    随着这方面补齐,那匈奴就会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进行蜕变,真正成为匈奴帝国。

    所以,李适不希望过早的与匈奴决战,因为双方越交手,那匈奴的蜕变速度就会越快。

    同时,李适也不可能一直不交手,因为一直不交手,随着时间推移,也会让匈奴完成自我蜕变。

    毕竟整个大草原的体量与资源在那里,只要大汉在侧,他们不可能不发展。

    所以,李适一直在等待运河修通的这重要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