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道争锋-第2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到西域这边来,只是单纯盲目的追随项策羽而已,同样他们也相信跟随者项策羽绝对能永恒不败。
但现他们占领了乌孙,项策羽更是大方的把乌孙的土地赏赐给了他们,让他们跟随自己一起建设这个属于他们的城市,这让他们突然有动力了。
毕竟说到底,项策羽还是清楚知道,到底谁跟他是一伙的。
难道不奖励一直以来对自己不离不弃的江东子弟,反而去奖励原本的乌孙人吗!
而江东子弟们,拥有自己的土地,享受到了属于自己的开国福利,并且在项策羽的宣传下,他们隐隐约约有了几分主人翁意识,尤其项策羽赏赐给了自己大量土地,自己成群结队的亲自带人去耕种,就让这种感觉就更加的清晰了。
而项策羽等人也发现了,在自己的战部去种田时,江东子弟,更准确的说是协力天赋,好像天生就是用来干活用的,至少他们的耕田效率,绝对不会比牛耕要差多少。
其实仔细想想,既然孙武因地制宜的打造出这天赋,那这天赋肯定在干活时能发挥出相应作用来。
否则老百姓,哪怕有发生抢水斗殴之类的事情,也不可能只靠这些事把这个天赋深入到丹阳兵们的骨髓中,让他们代代的传承下去。
唯一的理由就是,这天赋能够传承下去,就是为了干活而研究出来的,也许他的组织力,相对于他的原本作用,只不过是附带产品。
但不论怎么说,因为江东子弟们在干活方面的天赋格外的出类拔萃,这让项策羽虽然没有带上什么出类拔萃的内政人员,但靠着军政一体化,到底在春耕时间结束前完成了春耕。
等这些事情,全部都处理的七七八八,项策羽便是留下了项襄和项庄管理乌孙国这一亩三分地,而自己则带着虞子期和五百骑回中原。
原本项策羽是打算今年站稳脚跟,然后把项他与项声接过来,到了明年自己再让范瑾瑜转移自己在齐地的资产。
但现在看着匈奴居然没有一口气干掉大月氏,而是有些要收服的意思,项策羽直觉自己所处的地方有些不稳,趁着今年大家都在舔伤口,还是快点把自己的资产给转移到国外再说。
说实话,大月氏新的月氏王迦德手上的力量还是相当不容小视的。
到底有着四五支二天赋战部,如果自己跟陇西骑兵联手,大概也是送菜的水准。
但只靠自己的话,项策羽估摸着自己也没必胜把握,而且大月氏要是敢向自己动手,那毫无疑问,背后的匈奴肯定是出手了。
所以,项策羽决定还是回去先让范瑾瑜带着自己的资产迁徙到乌孙再说。
毕竟有范瑾瑜守家,自己不论出去怎么浪都不用担心,回去时家没了。
完成了春耕的项策羽,马上带着自己的骑兵走上回长安的道路。
这一路倒是格外的顺利,尤其是一人三马,虽然没有急行军,但一日两百里倒也没有太大的问题,项策羽倒是自己回来的这一路有几分疑惑。
因为这一次自己凭借着自己的直觉,多数都能够寻找到正确的道路,不像来得时候,暴风雪来袭,让自己看不清楚方向,甚至连自己的直觉都失灵了似的。
“难道暴风雪,还有让我直觉失灵的效果?”项策羽有几分的疑惑,但也没有放在心上。
只不过,一般上真正能够走兵形势道路的家伙,是不会出现迷路情况的。
因为兵形势有很大的部分就是在打直觉,在混乱的战场上,至死至终的贯彻自己的意志,并且绝对不会对自己做出的判断做出动摇,靠着直觉寻找到对方的核心,然后一脚踹掉!
项策羽、李由相继动身,项策羽所在的乌孙地区虽然比李由他们要更远,但真比较起速度来,双方几乎是同时穿过了河西走廊,来到了陇西地区。
然后项策羽呼啸而过,先人一步来到长安,去找项他与项声去了,同时也要见见李适。
自己要进行齐国的资产转移,到底是需要李适帮忙,也要跟范瑾瑜进行商量。
所以便是让虞子期继续前往齐国,让范瑾瑜过来一趟,而自己则留在长安,项策羽相信,李适会找自己的。
第五百五十四章 李适的态度
“李适应该找自己的……他就不想要了解了解西域的情况?”
项策羽百无聊赖的躺在房间里面睡了几天,但很显然李适没找项策羽的意思,让项策羽一个人在长安自己玩去。
项策羽实在待着无聊,便来到项他的住所,这时候的项他正在奋笔疾书的处理着政务。
一叠小山高的政务放在项他身边,不过项他处理起来已经相当娴熟了。
显然项他已经适应了在给张九章打下手的日子,此刻项策羽的到来,道,“咦,策羽,你倒是稀客,怎么有空过来!”
实际上项策羽回到长安时,就已经跟项他见过面了,只不过,还在长安等待范瑾瑜而已。
而项他到底处理过政务,清楚知道想要把项家齐地的底子搬迁西域去需要多大代价。
所以,项他倒也没有着急的前往西域,而是在长安留下来,打算跟范瑾瑜制定了计划,一起帮忙把资产转移。
而现在闲着没事,那就努力继续工作,因为这有助于帮助自己解长安运作。
对项他来说,在长安工作的时间,自己能感觉到自己的内政能力明显得到了提升。
不仅仅是新的东西带给自己在思维上的拓展,更重要的是因为长安这边干活从来是把人当做畜生用,这工作强度让项他有一种换发了第二春的感觉。
还好项他只是临时工,所做的只是细枝末节,所以他的工作可以带回家处理,只要第二天把公文交上去就好,但即使如此,项他也常常要挑灯夜读,才把这些工作给完成了。
尤其春耕那段时间说,项他感觉自己真透支了,自己为项家干活都没有这般的努力过啊!
结果李适送来了几背篓人参,表示能补气养生,意思自然是继续为长安事业努力加班。
说实话,项他内政能力是真不错的,历史上除非是彭越骚扰彭城导致项羽缺粮以外,其他时间项羽基本没有缺少过粮食。
其中最经典的是项羽与章邯对峙时,双方互耗,章邯的粮食先因为后方的原因支撑不住了,这才有章邯率众投降,然后项策羽因为粮食不够把他们全部埋了的事。
而现在这种人既然想要在长安学点东西,想要看懂长安的整个操作,对张九章来说,那自然是往死里用。
你不是要了解长安的运转吗?
你不是想要知道李适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快吗?
你不是想要找到为什么李适的物资全部都用不完吗?
只要给我工作,你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这种感觉就好像,你想要发财吗?你想要出人头地吗?只要你努力干活,一切都会有的!
李适不介意项他学习自己,且不说以项他顶多就学个表面,最终双方差距到底还是在思维与执行力上,有的东西真不是项他强,就能够套用过去的。
最典型的就是印度,什么东西到了印度,怕都没恒河水管用,因为组织力太一塌糊涂了。
而知道了李适的的态度,那张九章还有什么好防备,往死里用就是了。
然后项他不知不觉就被各种政务给堆积起来,只是一阵恍惚,顿时感觉时光飞速流逝。
项他向窗外随意看了几眼,便从白天到晚上,然后不久就是要躺在床上睡觉了。
“我说他叔,你可是我们项家的谋臣,你在我们项家都没有这么努力的工作吧!”项策羽看着项他打量了自己一眼,便重新低头开始处理政务工作,实在忍不住道。
项策羽感觉,项他不过只是在这里待了几个月时间,好像整个人都变成李适的形状了。
项策羽说到这里,便随便拿起几份文件,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像是哪里缺人招工了,哪里的道路不通需批准修理,哪里蔬菜没有销路,需要国家兜底等等,进行一一批注。
在项策羽看起来,这些都不过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但项他处理起来倒是津津有味。
“这些东西很有意思,以小观大,以前的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李适治理国家能变出那么多的钱财来修路的修路,铸铁的铸铁,甚至连军队的装备都比我们要好的很多!”
项他说到了这里却是带着几分的唏嘘,范谋当初的计划,直接就被李适用能力碾压了。
正接触了这方面的知识,所以自己现在处理起来,项他才发现李适所拥有的实力,远远超过当初自己的想象。
“现在你知道了?”项策羽听到项他的话,不由带着几分的好奇,等待项他的回答。
“不算是,只是有些感触!”项他对着项策羽说道,
“就用这修路来说吧,我们修路需要是百姓过来服徭役,但是李适不一样。
他是自己拿出了刀币与粮食来雇佣百姓进行服役!”
“这不过只是因为他手中的钱粮多而已,如果我手中的钱粮多,我也会做好人!”
项策羽不屑一顾,显然对项策羽来说,他并不感觉自己当初占领了关中会比李适要差!
“一开始,我也以为是李适手中的钱粮多,所以才会如此,但现实却并不是这样的!”
项他听到了项策羽的话,道,“百姓周围衣食住行的店铺,基本上都是李适开出来的。
就算不是他开出来的,也与李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李适把这些店铺进行了升级了,引入了高端的奢侈品,以更高的价格,去买更高端的物品,比如丝绸、肉食、马车,青楼……
总之,这些去干活百姓,拿着手中钱在这些地方走了一圈,通过衣食住行,这些百姓手中的刀币与钱粮,又回到了李适手上!”
“什么叫又回到李适手上!”项策羽听到项他的话满脸的疑惑,他有些听不懂了!
“如果我不是帮助李适他们在长安打杂,怕也不得窥其一二……该怎么说呢?”
项他思索了一会儿道,“李适好像有意识的在放纵百姓享乐,吃更好的东西,穿更华美的衣服,用更华丽的马车,住更宽敞的房屋……
李适就是通过这些,从百姓的手上回收粮食与钱币。”
“这样不好吗?”项策羽有些不理解,因为他从来就不是内政人员。
“这就要说道另一方面了!”项他说道,“他好像并不是单纯的想要把百姓培养成只知道享乐的废物,从教材的普及,图书馆的建立,以及免费的学校,他又很鼓励黔首去开民智!”
“开民智……真的好奇怪的做法,一般上的执政能臣,或是以法治国,或是以礼治国,开民智这一种手段,好像以前并没有哪位人执行过!”项策羽疑惑道,“这方法好用吗?”
项他听到项策羽的话,摇头道,“我不知道,因为历史上从没发生过这种事情。
正常执政都是遵循老子的教诲,使得百姓愚钝,我们贵族指挥起他们来会容易的多。
若是百姓开智,也许反而会像是老子所言: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所以我们执政时,绝对不会给百姓开智,因为百姓开智之后,我们管理起来就难了!”
“但现在按照李适的办法,李适在变得更强不是吗?”项策羽拍拍项他的肩膀道,
“我们应该去学习,而不是去诋毁,毕竟有差距不可怕,可怕得是不承认这差距。
至少让你在长安帮忙,我们看到了这差距,而这本身就是留在这里的最大意义!”
项他点点头,项策羽在对待李适的事情上时,会显得特别的冷静与理智。
因为李适是项策羽单纯用暴力解决不了的人,所以项策羽在面对着李适时,会开始动用自己本就不多动的脑袋,但对了其他敌人,项策羽表示,自己的楚戟已经饥渴难耐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受到项策羽的如此的重视,李适还是感觉很荣幸的。
“项策羽跟李由都来长安了……”李适知道他们都回来了,但他们回来自己也已经派人去打过招呼,安排他们住下了,至于其他的事情他们又没上表,李适怎么知道他们要做什么。
相对来说,这时候的李适压根就不想去管他们,毕竟现在的李适满心思只有种田和修运河,能多积累一分力量,那就多算一分力量。
“他们应该是西域封地的事情!”陈知白倒是反应过来,开口道。
“什么西域封地?西域这么的大,难道还不够他们找个地方蹲下吗?”李适疑惑道。
“项策羽应该想要把人从齐地迁徙到他现在的封地去,与之相比倒是李由,他打算带着大秦兵马迁徙到葱岭附近,准备对条支动手,否则,怕是要困死在车师了!”陈知白说道。
“嬴子婴居然也下得了这样的心思!”李适点头道,
“同意,既然他已经下定了决心,那么就让白巫带着陇西骑兵,一起回西域。
这一次王陵也需要跟上,龟兹国就到今年为止,龟兹王肯让位,就让他来长安当龟兹侯,要是不愿意,就全家以身殉国,许其忠义之名。
以后这块土地,只能够属于我们大汉的西域都护府。
第一任西域都护就王陵,都护长使则是蒯通,至于孟西白为西域校尉守卫西域的安全。”
“遵令!”王陵站出来,对李适恭敬鞠躬,显然,他知道自己不久就要动身了。
“就这么的容易放过了嬴子婴吗?”陈知白倒有点可惜道,“我还以为,大王会稍微回收点成本。毕竟这些日子,我们也支援了不少资源了,就这么前往葱岭,却有几分可惜啊!”
说实话,嬴子婴等人能够靠着这么一小点的土地,养得起五六万的兵马,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所处的地方在丝绸之路上,而李适也有意识的让嬴子婴赚取资源。
但可惜,嬴子婴的大秦在与大月氏的一战之中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