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道争锋-第2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得不说,韩知兵这样不急不慢的扫荡着浑善达克地区,的确给乌桓造成了相当大的迷惑,他完全不知道韩知兵是什么意思,到底只是想要清理周围,还是想要对付自己。
毕竟,韩知兵只是扫荡浑善达克地区的话,自己也不用这般警惕,死死把韩知兵给盯着。
但若说韩知兵尽起十万大军,只为了扫荡浑善达克地区,这多少有种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毕竟在浑善达克地区带着的乌桓战士,严格意义上来说,怕是连乌桓的战士都算不上。
韩知兵就算是不扫荡这里,等到浑善达克地区的水源断流,那乌桓在浑善达克地区的部落自然会撤离,回到西拉木伦河流域进行过冬。
乌桓虽以乌桓山为名,但实际上乌桓所依赖的却是西拉木伦河,这才是他们的生存保证。
不管怎么说,韩知兵聚集了大量士卒在浑善达克地区混着,对乌桓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这让乌桓的战士不得不集中力量,在现在克什克腾旗位的位置,驻扎大量将士。
虽然克什克腾旗位地处内蒙古高原与西拉木伦合流的交汇处,可以说地势是西高东低,便于韩知兵进行进攻。
但同时这里也是大兴安岭南端山地和燕山余脉七老图山的交汇地带,入口相当狭小,这段西拉木伦河的河段又相当长,如果乌桓人有心,借助地形优势进行防御,韩知兵进攻起来也相当麻烦。
对韩知兵来说,没必要把将士们的性命丢在这里,哪怕一个士兵换十个乌桓人都不值得。
所以韩知兵此刻没有贸然的突袭这乌桓,而是慢慢行动,吸引着乌桓人的注意力而已。
而在乌桓人的注意力,被韩知兵所带领的大军所完全吸引的时候,此刻卫青率领的侧翼军队却是已经到达了目的地,也就是大约现在辽河的入海口附近。
因为卫青走得并不是陆路,而是乘坐冯唐的楼船建队,走渤海,入辽东湾,然后在大约现在锦州的位置,把卫青所在的三万部队,连人带马放了下来。
“卫将军,老哥我就只能够把你们送到这里了!”冯唐把卫青三万将领放下来。
冯唐继续道,“我会在这入海口附近安营扎寨建立据点,补给粮食也都会送到这军营里。
保证你们就算遇到了什么危险也能撤退回来,对了这座军营你们要建立个多么大的?”
“那就先十万人起步吧!”卫青听到了冯唐的话,不由打量了一下无尽的海面,一直以来都是从陆路进军,没有想到进行海运的话,好像很容易的避开了燕山与乌桓山的阻拦,能够直接进入到乌桓的腹地,怕是这时候的乌桓却是完全没有注意吧。
“十万人?这么多!用得着吗?”冯唐听到了卫青的话,不免有些疑惑道。
卫青很有把握道:“此战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既然这里都没乌桓人的影子,那就说明他们根本就不重视这里。也就将军身为楼船将军,探查渤海附近的水利,所以才寻到这么一条,进攻乌桓的路子,所以此战若是胜利,将军才是第一功臣!”
听到了卫青的话,冯唐却是客气的说道,“哪里有卫将军您说得这般。”
话是这么的说,卫青却是继续的说道,“所以还请冯将军帮忙,把这营地修得最好大一些,不然我怕乌桓人的俘虏不够塞。”
“职责所在,何必客气!”冯唐拍拍胸口道,“你要的营寨我一定给你修出来。”
“那就多谢冯将军了,说到底还是想要对外出征,还是太消耗粮食了,真要是有俘虏说,抓来全部送到这里,然后一口气用楼船送回去,这就方便多了!”卫青解释到。
“明白的,明白的,带兵就该你这样有自信,我就不行了,给你打打后勤还行,以后的归属啊不是战场,而是这一望无际的大海!”冯唐对卫青夸赞了一句,感叹道。
卫青很是意外的看了一眼冯唐,没想到会出现冯唐这般另类的感叹。
毕竟在卫青看起来,虽然冯唐属于军队,但严格意义上来说,一般上军队更把冯唐看成是预备役的一员。
毕竟哪怕有冯唐这位楼船将军的出现,但现在一样没出现海军这个兵种,顶多算是水军,而且水军的主要作用也不战争,而是捕鱼,所以在军队之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但是,虽然这事情虽然不打,但冯唐却也是专心致志的把这一件事情给用心干好。
为了捕鱼的方便,冯唐这五年,基本上就在黄渤海之间来回,并不断寻找有淡水资源的岛屿,把它们作为自己的海上据点,这也是为什么会寻找到辽河,甚至发现乌桓据点的原因。
除了这些岛屿能种植些蔬菜,让自己进行及时的补充淡水资源以外,同时这些岛屿也是作为了初级的加工厂,加工自己捕鱼补刀的各种海产品。
因为绝大多数海产品的保质期都相当短暂,所以腌制品制作与干货制作基本上就在这些小岛上完成了,至少要做完保质期的处理,从而使得海鲜加工品能够运输出去。
想要纯粹新鲜的海产品,渤海湾地区也许还有可能,至于内陆,哪怕修建了运河,甚至能用冰镇这种办法运输货物,也不可能把新鲜的海产品运送到洛阳。
所以李适想要吃生猛的海鲜,还是只能到海边来,顶多吃吃生猛的黄河鲤鱼。
说话归说话,冯唐开始指挥军队,一丝不苟的在这里建立起营帐来。
既然卫青说了需要建立个十万人级的营地,冯唐自然不会偷工减料,而是认真完成任务。
“这条路虽然能够到达乌桓,但这里泥沼遍地,灌木丛生,可不好走!”
陈豨看着辽河沿岸灌木丛生,丝毫不像是有人居住的样子忍不住感慨道。
说实话,辽西辽东这地方别说在秦末,就算是过了个一千年都还没发展起来,这也是隋唐时期讨伐高句丽的时候非常麻烦的原因。
因为这里虽然有辽河平原,但辽河水流缓慢,多河曲和沙洲,港汊纵横,河道中沙洲众多,河床不断淤积,河水宣泄不畅,不论是人送还是马托,都不是非常方便。
可以说,这地方开发出来了,那自然是一处宝地,但没有开发出来,那就很要命了。
就算军队想要行军,尤其是骑兵基本上都是避开这地的,毕竟这里实在跑不起来。
而很不幸,这时候卫青率领的军队骑兵占据了绝大多数,毕竟卫青就是要来奇袭的。
不过,卫青既然选择了从这边行动,那自然是有着几分把握的。
“用军阵!”卫青神色从容道,“至少这里的土地的确是平坦的,能把军阵摆放出来,直接用浮步或者落地生根来赶路就好,这些泥泞的地形,影响不了我们的前进速度!”
听到了卫青如此这般从容的话语,陈豨的目光之中带着几分的羡慕之色。
虽然大学之中有《军阵·从入门到入土》,那些学不会的一般人就先别说了,就算学会的人中大多数人都是按图索骥硬套个军阵,将之训练成自己军队的本能。
这也算取巧了,但至少阵法的加持是实打实的,毕竟有就不错了,哪里还有资格嫌弃。
在这更上一层,大概就是一个类别的军阵能够自由的转化调度。
这已经能够根据自己的军阵效果,进行微调军阵所拟化的战部天赋了。
而这点掌握的人也不过,也就陈云、周勃、陈锴三人是明确掌握了,其中陈云需要曙光军团进行辅助,而陈锴只能根据麾下拥有变阵能力的丹阳兵进行变阵。
而卫青,则是跟韩知兵一样,属于八阵都能变阵,并且模拟全战部天赋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韩知兵看中卫青的原因之一,真不是周勃差,而是周勃跟卫青比较起来,卫青的天资就是比周勃高。
至少在韩知兵看来,卫青到达完全体后,可能拥有站在自己侧身的资格,但周勃这辈子还是别努力了,看看下辈子投胎能不能投胎个好资质吧!
对这种最顶尖的人来说,某些差距,真不是靠努力能够轻易的抹平的。
甚至正是因为你努力了,所以才会让人感觉到,那就是到达不了的绝望。
这时候卫青开始了从容调度,三万大军在卫青调度起来仿佛水银泻地,说不出的流畅。
旦夕之间,大军头顶云气,脚踩青云,所有的人都感觉自己的脚下仿佛出现了一层垫子,让自己仿佛踩在的不是地面,而是柔软云朵上。
“腾云驾雾?”见到了众人脚下的云气,季伯倒是有些惊讶的说道。
“算不得,只是以玄襄之阵将天地精气凝固脚下,就好像是给大军穿上了一层气态的绑腿,顶多算是一种技巧吧!”卫青谦虚的对着两人解释道。
“就算你这么解释了,我们也不可能施展得出来的!”陈豨忍不住的感慨道,“不过这东西,用来行军赶路,的确是非常不错的手段。”
说实话,绑腿的好处,那是谁都知道的,而现在这东西更是在绑腿的基础上加上了一层写字,让军队能够在一些恶劣的地形之中,也能够自由的穿梭。
而此刻,卫青加持好全军的军阵之后,便是在这时候果断的顺着辽河飞驰了起来。
第五百五十九章 击溃乌桓
“太慢了!”乌桓王等待着韩知兵率领大军进攻,但韩知兵就慢慢悠悠的在浑善达克地区徘徊,仿佛不把这里的蚂蚁都给扫荡干净,他们就不会来进攻乌桓似的。
说实话,如果不是自从韩知兵来到渔阳郡后,自己与他交手,就没占到过便宜,这时候的乌桓王绝对已经点齐了兵马,直接跟韩知兵厮杀一场再说。
说到底,韩知兵这么慢慢行军所带来压力一点一点的积累,乌桓王有几分喘不过气。
毕竟五年的时间过去了,过去草原霸主东胡已经没有人去再提了。
东胡的继承者乌桓与鲜卑,也已经认清了草原已经被匈奴占领的事实,但他们现在只想活下去而已。
只不过,相对凶狠的匈奴他们不敢去抢,只敢把目标放在勤恳的汉人身上。
这也是边境对汉族劫掠几乎永禁不绝的原因,因为汉族逆来顺受,又勤勤恳恳,这对已失去秩序,只剩下求存本能的乌桓来说,抢夺他们的财富,能让部族快速恢复。
但长年累月的与汉族敌对,终于等到李适成功的腾出手。
此刻韩知兵率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乌桓山泰山压顶似的碾压而来,让乌桓王难以喘息。
毕竟乌桓只是从东胡逃出来的,除了一支二天赋的东胡游骑兵被乌桓继承下来,至于其他人,乌桓分到的财产相当有限,甚至就算乌桓的总人口也只是二三十万左右。
这样的情况下,韩知兵率领十万大军压迫而来,乌桓王怎么可能会大意。
他就死死守在燕山与大兴安岭的交界地带,时刻盯着韩知兵动向,实在一刻都不能放松!
“韩帅,我们还不进攻乌桓吗?”周勃看着优哉游哉在喂马的韩知兵,不由疑惑道,
“我们再不进攻,不说别得,单这十万人在这浑善达克地区的消耗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周勃,我们为将之道,不仅要着眼眼前局势,而是要着眼全局!”韩知兵从容道,“我们的目标是乌桓吗,是鲜卑吗?都不是的,我们的目标是匈奴啊!”
韩知兵认真道:“我们在这里待下去,不仅是为了给卫青创造从侧翼进攻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给匈奴反应时间。”
“给匈奴反应的时间?”听到韩知兵的话周勃一愣,道,“韩帅要引诱匈奴出征。”
“匈奴会不会出征我不知道,但我们战略目标一是为远征做一次测评,二就是获得攻打匈奴的理由,毕竟我们堂堂炎黄贵胄,自然不会出无名之师,兴不义之兵!”韩知兵说道。
韩知兵心中默默的补充道,“大王都给我许下承诺了,只要我干掉匈奴,就封我做辽东王,匈奴会不会出征不知道,匈奴就算是不出征,老子都要弄出匈奴参与进来的证据!”
而周勃听到韩知兵的解释,到底还是接受了,或者说只要是高层将领,大多数人都知道,李适对于匈奴心心念念。
远得不说,永济渠是为什么修建的,绝大多数的人都清楚。
否则也不会,等到永济渠修建好后,便马上开始扫扫荡漠北,显然剿灭匈奴的心是一秒都等不了啊!
这时候,信鹰从远处飞过来,很快便到达韩知兵大军头顶上盘旋。
别想了,如果是异族的信鹰,基本上是不敢这么飞的。
因为只要确认不是己方老鹰,头顶上的信鹰几乎到了吃饭时就成了主帅加餐的伙食了。
这时候,李适给军队准备的奇怪团体中,继摸金校尉,寻脉方士,墨家工匠以外,又多了一种养鹰人,这家伙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负责进行养鹰人间的信息传递。
只见到这养鹰人一吹口哨,这天空中的信鹰寻找到了自己的主人,便向着养鹰人飞过来。
而它的脚上缠绕着信件,养鹰人连忙取下,便是交给了韩知兵的侍卫!
韩知兵从侍卫的手中接过了信息,看了看,脸上不由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道,
“卫青他们已经成功绕到燕山之后乌桓山后方,明天就会发动进攻,我们明天也也出手!
吕泽,今晚你的战部做好警戒工作,明日三更做饭,四更行军。
你的重甲战部跟上不上大部队的速度,留下来进行扫尾工作。
如果有士卒跟不上大军行动,你负责收拢士卒!”
韩知兵叫住吕泽,从容对吕泽下达了命令。
“遵令!”吕泽倒也没什么好意外的,这种长途奔袭,自己的重甲战部的确有些不适合。
这一晚,韩知兵很早就让众人留下来睡觉了,第二天天都没亮,便吃完了早餐,带着部队急行军,飞速向乌桓山而去。
相比较卫青对阵法的掌握还需要少许的时间调整,韩知兵早就已经把阵法这东西给玩透了,除非孙武再生,